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历史上仅7人获得的官帽,位高权重者得,但和珅却没有

清朝历史上仅7人获得的官帽,位高权重者得,但和珅却没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386 更新时间:2024/1/25 6:38:00

先不说尴不尴尬的问题,就炫耀身份的问题来说,面子工程或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我们历史上历朝历代都是这样的。毕竟我们是一个礼仪之邦嘛。那么清朝是怎么解决大小官员的面子问题的呢?说起来还真是有点讲究,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清朝凸显达官显贵身份的方式就比较高大上了。从头到脚,可谓是面面俱到,由于我们的时间紧,那就着重说说清朝官员的帽子。我们知道清朝每天官员上班,帽子是必须的。平时看到的一些清宫剧中大家也可以感受到,清朝官员的帽子是有区别的,并不是随便戴一个那么简单。

清朝官员的帽子可以分成三部分,顶珠、翎管翎羽。首先我们说顶珠,一品官员的顶珠是红亮的红宝石,二品官员的顶珠是暗红色的珊瑚,三品官员的顶珠是蓝汪的蓝宝石,四品官员的顶珠是青绿色的青金石,五品官员的顶珠是透明的水晶,六品官员的顶珠则是属于一种贝壳制的砗磲。

至于剩下的七八品官员,则是比之前面几种更普通见的花纹金制成,是不是不看这些,你还不知道原来一颗小小的顶珠还有这么多弯弯绕呢?不过这也很只管地跟我们反映出了一个问题,就是这些宝石制品的颜色区别是很大的,一眼过去就知道对方是什么来头。

假如我们生活在那个年代,看到这些五颜六色的顶珠,想必也会对对方的来头一目了然,好进行“巴结”。清朝历代都特别重视这个仪式感,但是清朝历史上却有那么一股清流,那就是雍正皇帝。他登基之后对官员帽子上的顶珠进行了改革,用便宜的玻璃代替了那些昂贵的宝石,这么会持家,难怪能给儿子乾隆省下那么一大笔钱呢。

至于翎管,就比较简单了,一般都是为了束缚翎羽而存在的,不过也有一点讲究,那就是武将的翎管是白玉制成的,官的翎管是翡翠制成的。那么我们接下来说一下翎羽。翎羽分成四种,蓝翎、一眼花翎、两眼花翎、三眼花翎。普通官员佩戴的都是“没眼”的蓝翎,但是“有眼”的花翎可不是那么好戴的。

在清朝初期开始重视官员身份的时候,一般能得到“有眼”花翎的都是皇帝的自己人,从乾隆朝代开始,皇室成员中亲、郡王、贝勒的贝子和皇后所生公主的驸马才有资格享戴三眼花翎,三眼花翎基本都要与皇帝有很近血亲的。基本就是嫡系的儿子、女婿、亲哥哥、亲弟弟那样的关系。

次一等的二眼花翎一般需要是宗室亲贵,其需要封有爵位,此外还有妃嫔所生公主的丈夫,这里看出嫡庶尊贵之分。再次一等的一眼花翎,则一是满族上三旗出身的侍卫长官。若非此类,一般都靠边排排站。至于上三旗,大家一定也不陌生,就是皇帝最倚重的三支嫡系军队。

物以稀为贵,正是因为花翎的稀缺性,所以其所代表的恩宠含金量就很高,自乾隆朝廷开始到灭亡,

现在你知道为什么这顶官帽这种稀缺了吗?其实作为很重视“礼节”这两个字的朝代,清朝从大小事情上都透露着上位者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同样也让清朝错失了很多机会,比如在世界工业变革的浪潮里,清朝不就是因为面子问题而错失良机,最后被洋人骑在头上,内忧外患自取灭亡吗?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大清有12帝,故宫牌位为何只有11个?专家:因为有个人没有资格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持续了三百多年,其中共有十二位皇帝,这十二位皇帝中,既有心怀天下为老百姓的人,也有只顾歌舞升平,荣华富贵的人。这种腐败落后的统治制度,遭到了国民严重反抗。就这样清政府的统治结束在高呼的改革浪潮之中。根据习俗,不论皇帝生前是否有所作为,都要给他们立牌位。但是去过故宫的人都知道,大清有十

  • 雍正继位登基后,八阿哥下场悲惨,那么十四阿哥为何能躲过一劫?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雍正为啥没杀十四爷,雍正夫妻唱双簧忽悠十四爷,雍正十四爷对话

    先来讲一下九龙夺嫡分别是什么,九子夺嫡是指康熙儿子争夺皇位的事件。康熙有儿子24个,其中参与皇位争夺的有9个,所以称为九龙夺嫡。在这一场九龙夺嫡的中,其九个分别是:大阿哥胤禔、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后期得势的主要是八阿哥、九

  • 清代才子龚自珍为何预言大清快要完蛋?只因他看到两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想当年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靠“汉初三杰”:萧何、张良、陈平。至于韩信,只不过战将,还不算在内。高祖曾言“有帝,无才,败也!”也就是说只有一个皇帝而没有辅佐皇帝的良才是成不了大事的。如今大公司的成功老板,手下战将也不过三数人。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达文西、拉斐尔、米高安哲罗三个人已经开创五百年的创作盛世。

  • 乾隆为难刘墉“朕属马?爱卿呢?”,刘墉说了个属相当场化解难题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这件事呢,完全出自于民间传说之中,在传统评书《君臣斗》中好像也有说过,并非正史,也非野史,权且当个段子来听就是了。说的是,刘墉自外省调入京城为官之后,升任为军机处大臣,刘墉是个正直之人,但是在为人处世上非常“圆滑”,这倒不是刘大人伪善,而是因为在官场之中,圣驾面前,若不圆滑一点,会让自己吃亏,丢

  • 周旋于直系、吴佩孚和孙中山之间,越飞"三重外交",玩得有多溜?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在陈炯明叛变前的数年,孙中山对于苏俄方面希望公开建立友好关系的要求,总是以恐怕引起美英等帝国主义国家的干涉为由,予以拒绝。1、孙中山选择“联俄”的动因 1922年8月,孙中山在放弃与陈炯明叛军继续对战

  • 《大清宪法案》:一部清朝的宪法草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叙拉古之惑《大清宪法案》的写作动机猜测一个日本人,为何会写一部与中国宪法相关的书籍?俞江曾经认为北鬼三郎是因为受清廷委托而写《大清宪法案》,但当看到《大清宪法案》例言第一条的时候,他放弃了这一说法。这一条例言写道:“本书是我数年来私下研究的一个问题,与将于宣统八年(明治四十九年)宣布的清国宪法没有直

  • 坑惨曾国藩的天津教案,泥坑是如何被捣出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现实的压力、数百年的自我封闭以及两次惨败于洋夷的耻辱,让这两派在皇朝各有拥趸。朝堂中枢以及东南督抚大多倾向洋务派,而理学派仇洋、主张对洋强硬的观念则在朝廷中下层以及民间吸引了大量支持者。同治九年五月二十三日,因谣传教会诱拐、残杀婴儿做“药引”加上官府处置不当,天津民众与在津洋人发生激烈冲突。民众火烧

  • 民国老照片:都是青春美少女,还穿上了泳装,十分性感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高颜值老民国照片,民国街,民国三十八年是哪一年

    这是一张民国老照片,照片上的少女穿着泳装,站在楼梯上,矜持地望着镜头。看起来十分清纯。这是一张拍摄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的老照片,照片上的女子穿着泳装,慵懒地斜躺在沙滩上,一把遮阳伞遮住了太阳。那年月,能如此享受生活的,大概是富裕人家的太太吧!正在泡温泉的女孩子。这女孩身穿性感泳衣,慵懒地躺在温泉边,娇嫩

  • 话说杨浦丨蔡元培与同济大学二十周年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纵观同济大学校史,蔡元培是一个非常关键的人物。他在1927年学校面临被改组、停办之际,力挽狂澜,使同济大学不仅得以继续办学,更由私立大学改组为国立大学。蔡元培1927年是同济大学建校20周年,理应有些纪念活动,但一直以来,关于同济大学建校20周年校庆语焉不详,连具体时间也说法不一。这段往事,在史料中

  • 乾隆时期漆器真品图片和鉴赏技巧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在漆器的发展史上,乾隆朝可谓是黄金时代。百工炫巧争奇,漆器种类繁多,制作上工不厌精、料不厌细。那是因为乾隆皇对自家的漆器特别上心,对漆器的胎骨、样式、色彩、髹漆工艺等方面亲自指点。据《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总汇》记载,乾隆皇帝对于自己不满意的漆器会用『蠢』和『粗糙』形容,这些漆器会被要求往『秀气』、『细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