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始皇灭六国征匈奴,皆十分顺利,唯独南伐时却蒙受巨大损失

秦始皇灭六国征匈奴,皆十分顺利,唯独南伐时却蒙受巨大损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182 更新时间:2023/12/15 14:35:38

[var1]

但秦始皇的果敢和坚韧远超常人,灭嫪毐,铲除吕不韦,最终亲掌大权;此时的秦始皇终于可以开始大展身手,实现自己,乃至于秦国之前二十余代君王的的雄图霸业——一统天下。在历史上,秦国本来是一个十分偏僻弱小的诸侯,中原大大小小的诸侯都看不起秦国。

秦国先祖们在中原诸侯们的歧视中,一路披荆斩棘,逐渐强大起来;而在战国初期时,秦国曾短时间的衰弱过,甚至还差点被隔壁的魏国给灭了,但坚韧的老秦人挺了过来,秦孝公放弃了很多土地,为秦国赢得了宝贵的恢复时间;而后大胆商鞅,并全力支持商鞅变法。

[var1]

正是因为商鞅和秦孝公的大力变法,才使得秦国迅速变强;而后秦惠文王、秦武王、秦庄襄王、秦庄襄王的励精图治,秦国的国力已经远超其他诸侯国;而秦始皇掌权之后,不想再等了,加上麾下文有李斯,武有王翦,关键是还有冠绝天下的大秦锐士近百万。

在秦始皇一统六国的过程中,赵国、魏国、韩国、燕国以及齐国,没有对强大的秦国造成任何威胁,用摧枯拉朽来形容那是没点问题;唯独楚国给秦始皇造成了一点小麻烦,但王翦出马后,楚国也是没有任何反抗之力的倒下;在灭掉六国,一统天下后,秦始皇并不甘心,因为北方的匈奴时常南下,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var1]

于是秦始皇命麾下最信任的大将蒙恬,率三十万精锐北伐匈奴,在经过数次大战之后,匈奴大败,被迫北撤,最肥沃富饶的河南地区被秦所占据,秦始皇将新占据的地方设置了九原郡。但北方茫茫草原,一望无际,面积比整个大秦帝国都要大得多,想要彻底扫平居无定所的匈奴人,这简直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纵然秦始皇有心,却也是无力,所以只得将之前各国防御匈奴的城墙连接起来,也就是“万里长城”了。北方的事情解决了,就该解决南边的事情了;当时楚国虽然在南部,但在楚国之南,还有很大一片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活跃着数十万乃至上百万的原住民,称之为百越。

[var1]

秦始皇当然不会放弃这么一片土地不去征服,不过秦始皇也没有轻视百越,他派屠睢率五十万秦军南伐,比北伐匈奴的人数还多二十万;起初还很顺利,攻下了闽浙,但在攻广西时,却遭到瓯雒军袭击,伤亡数十万,就连屠睢都被杀了。可以说,秦始皇在灭六国,伐匈奴的过程中,伤亡都没这么大。

气愤不过的秦始皇,在数年后又派任嚣赵佗率援军继续攻打百越,经过一番苦战,终于是平定了百越,秦始皇在新征服的地方设置了南海、桂林、象郡这三个郡。但说实话,为了这三个郡,秦始皇付出的代价还真的不小,损失加起来远超灭六国征匈奴。

[var1]

而且更郁闷的是,在秦朝陷入危难之际时,镇守南疆的赵佗不仅没有率军去帮助秦王朝,反而是拥兵自立,在南方三郡自立了,建立了南越国;在汉王朝时期,由于南下实在是太过于艰苦,而且北方又有匈奴之患,所以南越国一直独立存在着,最多也就是名义上屈于汉王室之下,而且还时常北上掠夺;直至汉武帝时期,南越国才真正灭亡。

其实之所以说这些,只是为了说明,在当时,南伐的确是很艰难的,汉朝历经多位皇帝,都没有搞定南越国;而对南方一无所知的秦始皇,为了开疆拓土,为了后世子孙不受南方百越的侵犯,毅然而然的决定挥兵南征,在付出了近百万人的伤亡后,平定了南方;如果不是秦二世而亡,赵佗根本不敢反。

更多文章

  • 他是曹操的堂弟,能文能武深受重用,却因不肯借钱给曹丕与其结怨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曹丕简介和儿子,曹丕墓,曹丕羞辱甄皇后片段

    在上一讲中,陈老师带大家看了一下大黑脸张飞的柔情的那一面,让大家知道了张飞其实不是一个只会武力的猛将,根据史料记载,张飞实则是一个文武全才的美男子,尤其是他的哪一手工书法、擅绘仕女图,更是倍受后世书画界推崇。明人笔记中更有当时流行张飞的绘画、人们争相抢购的记载。直到清代的时候,市面上还有以张飞的字迹

  • 秦国这位君王实在命太苦,五十二岁登基为王,三天后就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var1] 但是作为他的儿子,这可就太憋屈了,继位的这位还不是秦昭襄王的长子,而是次子,至于长子去哪了,就不多说了,秦孝文王,当了十五年储君,也就是三十七岁当储君,在战国时期,三十七岁说不定都已经执掌了十余年。 秦孝文王的祖母,就是大名鼎鼎的秦宣后芈八子芈月了,秦昭襄王在位时,受封为安国君。秦昭襄

  • 从《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来看大秦景教在唐朝的传播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大秦”是古代中国对罗马帝国以及周边国家的泛指。“大秦”一词最早出现于《后汉书》。在《旧唐书》上面是这样解释大秦的:“其人民皆长大平正,有类中国,故谓之大秦。”唐人所说的“大秦”,是指建都君士坦丁堡的东罗马帝国,也就是拜占庭帝国。而“景教”是基督教的正宗,而是其的一个分支——聂斯托利派,“景教”是这

  • 五虎将之张飞死的冤枉吗?虐待士兵被反杀,自作孽、罪有应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五虎将张飞简历,张飞反杀完整视频,s1五虎张飞可以用绝地反击吗

    据《三国志》张飞传记载,张飞对待读书人非常尊敬,但是对待身边的将士却非常暴虐。他动不动就鞭打士兵、将领,还经常因为小过错杀人。连刘备都看不下去了,常常提醒张飞要善待士卒,但张飞却不知改正。在刘备伐吴国之时,张飞准备率军去江州与刘备会合。就在这个时候,部将张达、范强杀死了张飞,并带着他的人头投奔吴国。

  • 外国人眼中最喜爱的三国人物,诸葛亮刘备没份,第一让你意想不到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作为一个古文明国,从古至今,朝代不断更替,每个朝代都发生着属于那个时代的特色文化,但是在大多数西方人印象中,对古代中国文化的理解大多都停留在唐朝、宋朝以及明清时期,而对于之前的朝代文化的了解是少之又少的。所以在对于一些中国历史书籍的理解也会有所偏差。不过,有这种理解性的不同也是有很多方面的原因,

  • 盘点秦朝历史上的6大名将,第一杀敌百万,第二统兵60万灭楚国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秦朝十大名将一览表,秦朝4大名将,秦朝最有名的大将军

    TOP、6 司马错[var1] 司马错学属纵横家,历仕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三朝。公元前316年,司马错与张仪在秦惠文王面前争论,张仪主张应先攻打韩国,而司马错主张攻打蜀国,理由是既可得其人力、物力以充实军备,还可占据有利地势顺水而下攻打楚国。 [var1] 秦惠文王采纳司马错的建议,决定出兵攻

  • 1908年德国人镜头中的张良庙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德国建筑师恩斯特柏石曼于1906年再次来到中国,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他花了将近三年的时间,游历了清末的十二个省份,旅行了几万公里。在科考过程中,他对当地的古代建筑物和风景进行了许多摄影,并以此为基础,出版了多本书。柏石曼于一九○八年四月到五月,由西安到汉中,经过凤翔府,经过汉中留坝时所作的摄影记

  • 诸葛亮为何辅佐刘备而不去曹、吴那边,原因有点难以置信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1、刘备三顾茅庐以前,当时整体实力强悍的诸侯有曹操、孙权、袁绍、刘表、刘璋鲁等,刘备排位还很靠后,但是刘备姓“刘”,经常说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虽然刘备当下落魄,但在天下士子中刘姓就是正统,所以辅佐刘备能得到天下人的认可。r2、当时曹操、孙权手下谋士众多,曹操那边排的上名的谋士都不下几十人。刘表、张鲁

  • 盘点秦国后期两大将门世家,一个连灭六国,一个挥兵30万攻匈奴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var1] 首先来说说这个蒙家,蒙家的首任家主是蒙骜,蒙骜本是齐国人,后来投靠秦国,官至上卿;历仕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始皇四朝,数次率军出征,屡立战功。先后夺取韩国十余座城池、赵国三十余座城池、魏国五十余座城池,使秦国得以设立三川郡和东郡,并让秦国疆域与齐国相接,对韩国、魏国形成三面包

  • 历史传说故事:为什么民间把范蠡尊为财神?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var1]图片来源于网络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字少伯,楚国宛地三户人,春秋末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中国早期商业理论家,楚学开拓者之一。他出身比较贫寒,但是他博学多才,胸藏韬略,聪敏睿智,文韬武略,无一不精。然而,在当时贵族专权政治混乱的楚国,他并不为世人所知。直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