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国这位君王实在命太苦,五十二岁登基为王,三天后就死了

秦国这位君王实在命太苦,五十二岁登基为王,三天后就死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914 更新时间:2024/1/24 23:40:30

[var1]

但是作为他的儿子,这可就太憋屈了,继位的这位还不是秦昭襄的长子,而是次子,至于长子去哪了,就不多说了,秦孝文王,当了十五年储君,也就是三十七岁当储君,在战国时期,三十七岁说不定都已经执掌了十余年。

秦孝文王的祖母,就是大名鼎鼎的秦宣后芈八子芈月了,秦昭襄王在位时,受封为安国君。秦昭襄王四十年(公元前267年),安国君的哥哥悼太子去世。秦昭襄王四十二年(公元前265年),秦昭襄王将安国君立为太子。

[var1]

但是此时的秦孝文王年纪也大了啊,在那个普遍寿命比较短的年代,是要赶紧立太子了,安国君生有二十多个儿子。安国君成为太子后,便将他非常宠爱的一位妃子立为正夫人,号称华阳夫人。华阳夫人一直没有生育子嗣。安国君排行中间的一个儿子名叫异人,异人因生母夏姬不受安国君宠爱,而作为秦国公子在赵国作人质。

后在吕不韦的活动下,华阳夫人成功说服安国君立异人作为继承人。为此安国君为华阳夫人刻下玉符作为证物。二人随后命吕不韦担任异人的老师,又委托他带给异人很多礼物,在此之后,子楚在诸侯中的名声日益增大。后在吕不韦的帮助下,异人成功返回秦国,成为安国君嗣子。

[var1]

这个异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千古一帝秦始皇的父亲了(至少名义上是吧,野史更偏向于秦始皇是吕不韦的儿子,这里有正史,野史就当一笑谈吧)。

在秦孝文王五十二岁的时候,好不容易熬死了长寿老爹,自己登基为秦王,一上来就刷刷刷发布了好几项有利于秦国发展的措施,如:下令大赦罪人,按功表彰先王功臣,优待宗族亲属,拆除王家园囿等。

秦孝文王服丧期满,正式即位。但秦孝文王还没过足瘾,三天后,秦孝文王去世,终年五十三岁,谥号孝文王;秦孝文王死后,太子子楚即位,是为秦庄襄王

[var1]

但是秦庄襄王也是个短命鬼,当了三年秦王也就死了,在之后就是秦始皇大一统了。

长篇历史小说《东周列国志》中,秦孝文王于第九十九回《武安君含冤死杜邮 吕不韦巧计归异人》中登场,其事迹与《史记》记载基本相同。在第一百零一回《秦王灭周迁九鼎廉颇败燕斩二将》中,秦庄襄王继位后立赵女为王后,在为其父除丧三日后,与群臣宴会散席回宫后去世。国人都怀疑是吕不韦准备让子楚提前登基,买通秦孝文王左右毒杀秦孝文王,但都畏惧吕不韦的势力,不敢多言。

[var1]

但是这只是小说之言,只能说有这种可能性,但是并无证据。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从《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来看大秦景教在唐朝的传播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大秦”是古代中国对罗马帝国以及周边国家的泛指。“大秦”一词最早出现于《后汉书》。在《旧唐书》上面是这样解释大秦的:“其人民皆长大平正,有类中国,故谓之大秦。”唐人所说的“大秦”,是指建都君士坦丁堡的东罗马帝国,也就是拜占庭帝国。而“景教”是基督教的正宗,而是其的一个分支——聂斯托利派,“景教”是这

  • 五虎将之张飞死的冤枉吗?虐待士兵被反杀,自作孽、罪有应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五虎将张飞简历,张飞反杀完整视频,s1五虎张飞可以用绝地反击吗

    据《三国志》张飞传记载,张飞对待读书人非常尊敬,但是对待身边的将士却非常暴虐。他动不动就鞭打士兵、将领,还经常因为小过错杀人。连刘备都看不下去了,常常提醒张飞要善待士卒,但张飞却不知改正。在刘备伐吴国之时,张飞准备率军去江州与刘备会合。就在这个时候,部将张达、范强杀死了张飞,并带着他的人头投奔吴国。

  • 外国人眼中最喜爱的三国人物,诸葛亮刘备没份,第一让你意想不到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作为一个古文明国,从古至今,朝代不断更替,每个朝代都发生着属于那个时代的特色文化,但是在大多数西方人印象中,对古代中国文化的理解大多都停留在唐朝、宋朝以及明清时期,而对于之前的朝代文化的了解是少之又少的。所以在对于一些中国历史书籍的理解也会有所偏差。不过,有这种理解性的不同也是有很多方面的原因,

  • 盘点秦朝历史上的6大名将,第一杀敌百万,第二统兵60万灭楚国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秦朝十大名将一览表,秦朝4大名将,秦朝最有名的大将军

    TOP、6 司马错[var1] 司马错学属纵横家,历仕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三朝。公元前316年,司马错与张仪在秦惠文王面前争论,张仪主张应先攻打韩国,而司马错主张攻打蜀国,理由是既可得其人力、物力以充实军备,还可占据有利地势顺水而下攻打楚国。 [var1] 秦惠文王采纳司马错的建议,决定出兵攻

  • 1908年德国人镜头中的张良庙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德国建筑师恩斯特柏石曼于1906年再次来到中国,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他花了将近三年的时间,游历了清末的十二个省份,旅行了几万公里。在科考过程中,他对当地的古代建筑物和风景进行了许多摄影,并以此为基础,出版了多本书。柏石曼于一九○八年四月到五月,由西安到汉中,经过凤翔府,经过汉中留坝时所作的摄影记

  • 诸葛亮为何辅佐刘备而不去曹、吴那边,原因有点难以置信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1、刘备三顾茅庐以前,当时整体实力强悍的诸侯有曹操、孙权、袁绍、刘表、刘璋鲁等,刘备排位还很靠后,但是刘备姓“刘”,经常说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虽然刘备当下落魄,但在天下士子中刘姓就是正统,所以辅佐刘备能得到天下人的认可。r2、当时曹操、孙权手下谋士众多,曹操那边排的上名的谋士都不下几十人。刘表、张鲁

  • 盘点秦国后期两大将门世家,一个连灭六国,一个挥兵30万攻匈奴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var1] 首先来说说这个蒙家,蒙家的首任家主是蒙骜,蒙骜本是齐国人,后来投靠秦国,官至上卿;历仕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始皇四朝,数次率军出征,屡立战功。先后夺取韩国十余座城池、赵国三十余座城池、魏国五十余座城池,使秦国得以设立三川郡和东郡,并让秦国疆域与齐国相接,对韩国、魏国形成三面包

  • 历史传说故事:为什么民间把范蠡尊为财神?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var1]图片来源于网络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字少伯,楚国宛地三户人,春秋末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中国早期商业理论家,楚学开拓者之一。他出身比较贫寒,但是他博学多才,胸藏韬略,聪敏睿智,文韬武略,无一不精。然而,在当时贵族专权政治混乱的楚国,他并不为世人所知。直到他

  • 《庆余年》高潮剧情,范闲醉酒狂诗300首,把庄墨韩气到吐血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var1][var1]要知道范翔可是历史系的高材生,这可是唐宋宋词鉴赏家的必修课。庄墨韩虽然年纪大了,但对历史的了解却不如范闲。所有人在范翔面前都是微不足道的。太后原本以为范湘是个游手好闲、无依无靠的傻子,但这首醉诗让她再也不敢羞辱范湘。想要联手的太后和庄墨韩,被范闲彻底打败了。[var1][va

  • 蜀汉最后的一位名将,继承诸葛遗志北伐11次,可惜最终无力回天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蜀汉十大降将结局,蜀汉最后的十个名将,蜀汉王朝最令人讽刺的名将

    今天凡人跟大家聊聊后三国时期蜀汉最后一位名将姜维的故事。 对于姜维,人们总是对他充满了同情,可能与他壮志未酬有关。作为魏国的降将姜维,同时作为诸葛亮的继承人,可以说姜维为了蜀汉尽了最大的努力。姜维27岁时向蜀汉投降,对于姜维的才能诸葛亮很是欣赏,他在写给蒋琬的信中这样写道: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