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1]
图片来源于网络
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字少伯,楚国宛地三户人,春秋末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中国早期商业理论家,楚学开拓者之一。他出身比较贫寒,但是他博学多才,胸藏韬略,聪敏睿智,文韬武略,无一不精。然而,在当时贵族专权政治混乱的楚国,他并不为世人所知。
直到他投奔了越国,被拜为上大夫后,他同勾践夫妇在吴国为奴三载,三年后归国,他与文种拟定兴越灭吴九术,是越国“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策划者和组织者。为了实施灭吴战略,范蠡亲自跋山涉水,终于在苎萝山浣纱河访到德才貌兼备的巾帼奇女——西施,在历史上谱写了西施深明大义献身吴王,里应外合兴越灭吴的传奇篇章。范蠡事越王勾践二十余年,苦身戮力,卒于灭吴,成就越王霸业,被尊为上将军。
就在他成名的时候,范蠡毅然离开了越王。他早已看透越王勾践的心思,此时选择激流勇退,为了留住范蠡,越王先是承诺财富,然后威胁他。然而,范蠡最终辞去了高官和厚禄,散尽了所有的财产,遂与西施隐姓埋名、泛舟五湖,离开了越国。这是范蠡第一次散财。
[var1]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后来,他辗转来到齐国,改名为鸱夷子皮,带领儿子和门徒在海边结庐而居。他戮力垦荒耕作,兼营副业并经商,没有几年,就积累了巨大的财富。他仗义疏财,施善乡梓,范蠡的睿智贤德被齐王所赏识,齐王就把他请到了国都临淄,请他主持政务拜为相国。然而,范蠡并不为此所动,他认为官位至于宰相,家财已有千金,对自己来说已经到了顶点。所以,他选择了在齐王手下效力三年,就再次选择了激流勇退,向齐王归还了相印,又一次散尽家财给老乡和贫困的人。这是他第二次主动退出职业生涯的巅峰。
一身布衣,范蠡第三次迁徙到山东定陶西北,在这个居于“天下之中”的最佳经商之地,操计然之以治产,没出几年,经商积资又成巨富,很快又成为当地首富,财富可以说是富可敌国啊!遂自号陶朱公。
司马迁曾评论说他“富好行德”。当他富有时,他没有像其他富人那样购买田地和建造城堡,而是用来造福人民。当周围的人遇到灾难时,他拿出钱来施舍。
[var1]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一年,夏天大旱,土地几乎没有收获。范蠡除了保留自己的生活必需品外,还把自己所有的财产都拿出来布施救济国人,亿万财产一天之内全部散尽。,这是他第三次散尽家财。
谁知道,这次散财后不到几年的时间,他又积累了万贯家产,速度之快,堪称传奇。但是,范蠡的善举就此并没有停下来,知道了哪里有难,哪里需要帮助,他依然不遗余力的慷慨解囊鼎力相助。
范蠡曾经“三掷千金”,三次散尽,三次重新致富。若是今天的时代此事也堪称奇迹呀!古人有句话叫“为富不仁,为仁不富”,但范蠡可以算是富人和仁人。
据史书记载,在他19年的商业生涯中,他积累了数以万计的财富。当地的百姓都尊陶朱公为文财神,乃是我国历史上以道德经商——儒商之鼻祖。
另外范蠡在军事方面的才能也是世人有目共睹的。他的军事宗旨是:强则戒骄逸,处安有备;弱则暗图强,待机而动;用兵善乘虚蹈隙,出奇制胜。这些思想为后世所称道,一直被沿用至今。
范蠡的一生,是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于天下的杰出代表。他的一生,也告诉我们,只有不断追求进步,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在逆境中崛起,成为人生的赢家。
范蠡在政治和经济的这两个领域都有着卓越的成就。他不仅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更是一个商业奇才。他的一生,充满了智慧、勇气和决断力。范蠡的成功,不单单是因为他拥有聪明智慧的天赋,还是因为他有着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他能在政治和经济领域都能够取得非凡的成功,正是因为他有着超人的智慧和过人的能力。他的成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
[var1]
图片来源于网络
首先,范蠡的成功告诉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在范蠡的一生中,他经历了很多挫折和失败,但是他从来没有放弃过。他始终坚信自己的理想和人生目标,努力奋斗坚持不懈地追求着。这种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是范蠡成功的关键。
其次,范蠡的成功又告诉我们,要有勇气和决断力。政治和经济领域都需要勇气和决断力。他能够在这两个领域都取得成功,正是因为他敢于面对挑战和困难,敢于做出决定和抉择,这种勇气和决断力,是范蠡成功的重要因素。
范蠡的一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传奇。他的成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他的坚定信念、卓越智慧、过人才干、勇气和决断力,都是我们所需要学习和借鉴的。我们应该向范蠡学习,追求卓越、勇往直前,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而不断努力。
后人有诗赞陶公:
已立平吴霸越功,片帆高扬五湖风。
不知战国官荣者,谁似陶朱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