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从《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来看大秦景教在唐朝的传播

从《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来看大秦景教在唐朝的传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529 更新时间:2024/2/5 6:27:41

“大秦”是古代中国对罗马帝国以及周边国家的泛指。“大秦”一词最早出现于《后汉书》。在《旧唐书》上面是这样解释大秦的:“其人民皆长大平正,有类中国,故谓之大秦。”唐人所说的“大秦”,是指建都君士坦丁堡的东罗马帝国,也就是拜占庭帝国。而“景教”是基督教的正宗,而是其的一个分支——聂斯托利派,“景教”是这个教派在中国时的名称。

基督教聂斯托利派的创始人就是聂斯托利(也称安提阿派),他是一个叙利亚人,他本人的资料很少,而且相关资料已被焚毁,现存的仅有的资料还是在中国发现的,根据聂斯托利对于教义的解释,聂斯托利同意耶稣的“神人合一”,但他更强调耶稣的人性。对于圣母(玛利亚)崇拜,他却嗤之以鼻,聂斯托利认为圣母玛利亚只是生育耶稣肉体,但并没有赋予耶稣神性,因此反对将她神化、礼敬,膜拜,就是说耶稣是是神,而玛利亚就是普通人。

当时的基督教有两大学派,一派是聂斯托利派,另一派为亚历山大学派,其中亚历山大学派主张耶稣神人合一而同体,认为聂斯托利派是将耶稣一分为二了(人神区分)是异端。在公元428年,东罗马帝国皇帝狄奥多西二世任命聂斯托利为君士坦丁堡大主教。占据了宗教领袖地位,此举让亚历山大教会非常不满,两教派别斗争渐趋白热化。

公元431年,为了平息基督教两派争端,狄奥多西二世主持召开主教会议。这个会址对聂斯托利不利,因为这里是亚历山大学派的主场,(圣母玛利亚祖庙和终老之地),当地信徒多是亚历山大学派的拥护者。先行到达的亚历山大的主教区利罗,受到了当地教士们的欢迎。亚历山大教派的人在聂斯托利的支持者和主教还没有到达的情况下,匆匆单独召开会议,在他们缺席的情况下认定聂斯托利为异端,剥夺其主教职位并开除出教。

当聂斯托利教派和他们的支持者到达现场的时候,已经的处于孤立的状态,但依旧是不甘示弱,他们也是自行召集会议,指控亚历山大学派异端,称他为“破坏教会的魔”。狄奥多西二世采取骑墙政策,实际上是不愿意看到教会分裂,于是就同时免除两派主教聂斯托利和区利罗的大主教职务,并将两人逮捕。聂斯托利被送往安提阿的隐修院,区利罗则回到埃及。

后来,亚历山大学派主教区利罗行贿朝廷,不久重获大主教职务,而且以大量金钱行贿东罗马皇室和官僚,导致上层和主流信奉亚历山大学派。聂斯托利教派处于弱势地位,此后在狄奥多西二世的调解下,亚历山大教派和安提阿教会达成妥协,安提阿教会不再支持聂斯托利。狄奥多西二世皇帝正式下旨,将聂斯托利派定为异端,聂斯托利本人被流放到埃及,其本人也死于埃及,但他的追随者和信徒们却没有屈服,在东罗马帝国的挤压迫害之下,他们和教会决裂,向东发展。

聂斯托利派有着百折不挠的传教热情,被称作“火的教会”,而“景教”就是聂斯托利派在中国的名字,“景”是光明广大的意思。在中国西安出土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所反映的正是景教在中国流传的情况。它立于唐德宗李适建中二年正月初七(781年2月4日),由波斯景教士景净叙述,朝议郎前行台州司士参军吕秀岩书写,楷书体,碑体为竖方形,高279厘米,宽99厘米,刻32行,每行62字,共1780个汉字和数十个叙利亚文。碑额楷书“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额上三角处莲花座上刻十字架,左右配以云纹花草纹饰。形制由螭首、碑身、龟趺三部分构成,螭首雕琢极为雄丽。

碑文的内容实际上就是一部景教简史:从公元635年波斯主教阿罗本来华,唐太宗命宰相房玄龄亲自出长安西郊迎接,准赐传教布道。那时候景教被称为“经教”。由于受到太宗的准许,景教在中国的流传有着“奉旨传教”的味道,波斯主教阿罗本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大唐的宰相会亲自迎接,由此也可见唐朝文化的灿烂和对外来文化的宽容,因此在这所新建的波斯寺中,供奉着太宗的画像。唐高宗加封阿罗本被封为“镇国大法主”,并准许景教各地传教,景教在大唐传教虽然经过几次波折,但从唐太宗开始,经高宗、中宗、睿宗五朝。景把历任大唐皇帝画像都悬挂于波斯寺内。

安史之乱以后,又历经肃宗,代宗,德宗三代皇帝,《景教碑》碑文在这里画上了句号。从唐太宗贞观九年(635年)到德宗李适建中二年(781年),碑文共叙述了这146年间景教在中国传布的历史。碑中只提到景教怎样在各代皇帝支持下传播。《景教碑》碑文由中国人代笔。碑文中大量引用了中国古典文辞,出自《诗经》的30多处,出自《易经》的30多处,出自《春秋》的20多处,涉及儒家经典150多处,涉及史书的100多处,出自子书的30多处。此外,碑上的叙利亚文多是景教士的姓名以及教职,其中出现了希腊纪年。

唐武宗崇尚道教,公元845年,武宗颁下《毁佛寺制》下令毁佛,正式开始大规模取缔佛教和其他一切外来宗教的行动。景教受到波及。《景教碑》有可能就在此时被埋入土中。武宗灭佛时间不长,但对根基尚浅的景教造成的创伤却难以挽回。景教就此一蹶不振,从此以后,唐宋的相关书籍上根本看不到一点受景教影响的痕迹。景教根本没在中国扎下根,没能和佛教一样变成中国人的宗教。

景教在中国彻底消亡应该是五代十国时期,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一名叫奈吉兰的景教士,曾奉教会之命与另外五名教士来中国整顿教务。987年他回到巴格达说:“中国之基督教已全亡,教徒皆横死,教堂毁坏⋯⋯遍寻全境,竟无一人可以授教者,故急回矣。”基督教第一次传入中国的努力就此失败。但基督教思想的丰碑留在了中国,它被誉为世界考古发现史上“四大名碑”之一,其他三块分别是出于埃及的《罗塞塔石碑》、出于约旦的《摩押石碑》出于墨西哥的《阿兹特克太阳历石》。而中国景教碑无疑是最灿烂的。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五虎将之张飞死的冤枉吗?虐待士兵被反杀,自作孽、罪有应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五虎将张飞简历,张飞反杀完整视频,s1五虎张飞可以用绝地反击吗

    据《三国志》张飞传记载,张飞对待读书人非常尊敬,但是对待身边的将士却非常暴虐。他动不动就鞭打士兵、将领,还经常因为小过错杀人。连刘备都看不下去了,常常提醒张飞要善待士卒,但张飞却不知改正。在刘备伐吴国之时,张飞准备率军去江州与刘备会合。就在这个时候,部将张达、范强杀死了张飞,并带着他的人头投奔吴国。

  • 外国人眼中最喜爱的三国人物,诸葛亮刘备没份,第一让你意想不到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作为一个古文明国,从古至今,朝代不断更替,每个朝代都发生着属于那个时代的特色文化,但是在大多数西方人印象中,对古代中国文化的理解大多都停留在唐朝、宋朝以及明清时期,而对于之前的朝代文化的了解是少之又少的。所以在对于一些中国历史书籍的理解也会有所偏差。不过,有这种理解性的不同也是有很多方面的原因,

  • 盘点秦朝历史上的6大名将,第一杀敌百万,第二统兵60万灭楚国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秦朝十大名将一览表,秦朝4大名将,秦朝最有名的大将军

    TOP、6 司马错[var1] 司马错学属纵横家,历仕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三朝。公元前316年,司马错与张仪在秦惠文王面前争论,张仪主张应先攻打韩国,而司马错主张攻打蜀国,理由是既可得其人力、物力以充实军备,还可占据有利地势顺水而下攻打楚国。 [var1] 秦惠文王采纳司马错的建议,决定出兵攻

  • 1908年德国人镜头中的张良庙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德国建筑师恩斯特柏石曼于1906年再次来到中国,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他花了将近三年的时间,游历了清末的十二个省份,旅行了几万公里。在科考过程中,他对当地的古代建筑物和风景进行了许多摄影,并以此为基础,出版了多本书。柏石曼于一九○八年四月到五月,由西安到汉中,经过凤翔府,经过汉中留坝时所作的摄影记

  • 诸葛亮为何辅佐刘备而不去曹、吴那边,原因有点难以置信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1、刘备三顾茅庐以前,当时整体实力强悍的诸侯有曹操、孙权、袁绍、刘表、刘璋鲁等,刘备排位还很靠后,但是刘备姓“刘”,经常说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虽然刘备当下落魄,但在天下士子中刘姓就是正统,所以辅佐刘备能得到天下人的认可。r2、当时曹操、孙权手下谋士众多,曹操那边排的上名的谋士都不下几十人。刘表、张鲁

  • 盘点秦国后期两大将门世家,一个连灭六国,一个挥兵30万攻匈奴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var1] 首先来说说这个蒙家,蒙家的首任家主是蒙骜,蒙骜本是齐国人,后来投靠秦国,官至上卿;历仕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始皇四朝,数次率军出征,屡立战功。先后夺取韩国十余座城池、赵国三十余座城池、魏国五十余座城池,使秦国得以设立三川郡和东郡,并让秦国疆域与齐国相接,对韩国、魏国形成三面包

  • 历史传说故事:为什么民间把范蠡尊为财神?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var1]图片来源于网络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字少伯,楚国宛地三户人,春秋末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中国早期商业理论家,楚学开拓者之一。他出身比较贫寒,但是他博学多才,胸藏韬略,聪敏睿智,文韬武略,无一不精。然而,在当时贵族专权政治混乱的楚国,他并不为世人所知。直到他

  • 《庆余年》高潮剧情,范闲醉酒狂诗300首,把庄墨韩气到吐血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var1][var1]要知道范翔可是历史系的高材生,这可是唐宋宋词鉴赏家的必修课。庄墨韩虽然年纪大了,但对历史的了解却不如范闲。所有人在范翔面前都是微不足道的。太后原本以为范湘是个游手好闲、无依无靠的傻子,但这首醉诗让她再也不敢羞辱范湘。想要联手的太后和庄墨韩,被范闲彻底打败了。[var1][va

  • 蜀汉最后的一位名将,继承诸葛遗志北伐11次,可惜最终无力回天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蜀汉十大降将结局,蜀汉最后的十个名将,蜀汉王朝最令人讽刺的名将

    今天凡人跟大家聊聊后三国时期蜀汉最后一位名将姜维的故事。 对于姜维,人们总是对他充满了同情,可能与他壮志未酬有关。作为魏国的降将姜维,同时作为诸葛亮的继承人,可以说姜维为了蜀汉尽了最大的努力。姜维27岁时向蜀汉投降,对于姜维的才能诸葛亮很是欣赏,他在写给蒋琬的信中这样写道: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

  • 《他是谁》结局:深情聂小雨只是过客,为何顾开岩才是卫国平良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赵世杰找到妇女,先给她们喂了药,没有让她们昏过去。在他们有意识的情况下,她对他们做了一些无法形容的事情,更多的是虐待。每次侮辱谩骂之后,她都找个没人的地方,把他们扔下车。[var1]直到李被杀,才害怕起来。他不是怕被警察抓,而是怕哥哥教育他。当他在这里玩的时候,他害怕告诉他的家人,所以他请聂包华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