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凡人跟大家聊聊后三国时期蜀汉最后一位名将姜维的故事。
对于姜维,人们总是对他充满了同情,可能与他壮志未酬有关。作为魏国的降将姜维,同时作为诸葛亮的继承人,可以说姜维为了蜀汉尽了最大的努力。
姜维27岁时向蜀汉投降,对于姜维的才能诸葛亮很是欣赏,他在写给蒋琬的信中这样写道: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
这句话的大概意思就是诸葛亮对姜维心存汉室十分欣赏,因此从姜维降蜀那一天就准备着力培养姜维。
众所周知,诸葛亮在刘备病逝后一直以恢复汉室为己任,诸葛亮一生曾五次北伐。特别是第一次北伐,诸葛亮绸缪多年但最却因街亭失守功败垂成。
公元234年,姜维32岁。这年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可惜半路病逝于五丈原。
诸葛亮病逝时,姜维独自扛下了抵挡魏军的重任,姜维严令封锁诸葛亮病逝的消息,他很清楚此时正是蜀军军心涣散时刻,根本抵挡不住魏军的进攻。最后在姜维的筹谋下,使得蜀军安全撤回蜀中。
诸葛亮死后,可以说姜维非常坚定地贯彻了诸葛亮的北伐方针,一方面不停地评定蜀汉各地的叛乱,而另一方面则不断的北伐向魏国发起进攻。
从公元238年第一次,到公元262次最后一次出兵祁山,在这24年期间姜维竟然组织了11次北伐。在这11次北伐,姜维胜出五次,打平手四次,失败两次。姜维的军事才能体现地淋漓尽致。但可惜此时额蜀汉只有一个姜维了!
公元263年,钟会和邓艾率领魏国大军进攻蜀汉。在姜维的率领下蜀军把钟会的大军阻击在剑阁,但邓艾却领精兵走阴平小道奇袭成都,结果刘禅只能选择投降。
真正有智慧的人会选择顺势而为,姜维显然是这类人。刘禅投降后,姜维选择向钟会“投降”。但姜维却没有忘记自己肩上的责任,他利用当时钟会对战功的渴望最后成功策反了钟会。姜维在对刘禅的密信中写道:“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
结果两人做出的决策就是:重新拥立刘禅,扶起了蜀汉的大旗。可惜,这个决策被泄露!
公元264年,钟会被杀,姜维眼看复国无望,挥剑自杀,终年63岁。
姜维,作为蜀汉最后一位名将。他是一位悲情的英雄,他有心远图,立志复兴汉室,以报答老师诸葛亮的知遇之恩,但可惜历史最后被没有给他这一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