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元朝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严重,货币政策和修黄河直接引发起义

元朝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严重,货币政策和修黄河直接引发起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796 更新时间:2024/1/19 6:24:24

元朝灭亡大致有这么几个因素:

一、元朝上层的统治阶级皇位争夺非常激烈,尤其是在元英宗硕德八剌于南坡之变被刺杀后,皇位争夺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元文宗图贴睦尔与天顺帝阿剌吉八在各自势力的支持下发动内战,席卷了整个北方,统治阶级内讧的加剧,导致社会极其动荡,此时再加之自然灾害,元朝已经露出灭亡的苗头。

二、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存在,且愈演愈烈。

首先来说说民族矛盾。尽管在《元史》上并没有四等人制的相关记载,但是在蒙古人、色目人和汉人族群中,关于官吏任用、科举和待遇确实有不平等的规定。这在《元史》和《元典章》也是多有记载的。

举一个例子,元朝统治者对其他民族在政治方面却有多方面的防制措施,就如其就三令五申地规定严禁汉人、南人、女真人、契丹人充当地方上的达鲁花赤一职,只有蒙古人和色目人可以充当:“各投下多是汉儿、契丹、女真做蒙古人的名字,充达鲁花赤。今后委付蒙古人者。若无呵,于有根脚色目人内选用。”

元朝疆域图

而元朝确实实行过很多激化民族矛盾的政策,就如停止科举,在法律上禁止汉人持有兵器。在明代叶子奇所写的《草木子》中就说元朝的国策是“内北国而外中国,内北人而外南人”,此说法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元朝的民族矛盾。

再来看看阶级矛盾。就比如说江南,忽必烈在平定了江南之后,原封不动地保留了那些大地主的土田和租佃制度。由于元朝的对江南大地主的宽容,他们还集中了更多的土地。江南大地主经济实力的强大在史书上也有体现:“更田多富户没,一年有收三二十万石租子的,占着三二千佃户,不纳系官差发,他每佃户身上要的租子重,纳的官粮轻。”

而地主占用了大量佃农后,余下自耕农命运也是非常悲惨的,变成了赋役的主要承担者。而那些租种地主土地的佃农的命运也好不到哪里去,地主对佃农随意加派奴役:“主家科派,其害甚于官司差发。若地客生男,便供奴役;若有女子,便为俾使,或为妻妾。”

以上史料都反应出了元朝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

三、元朝统治阶级完全腐化,吏治持续败坏。

关于元朝统治阶级晚期的腐朽奢靡,史料上真可谓是多如牛毛,数不胜数。

就举一例,元朝皇帝迷信藏传佛教,在佛事上的浪费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寺院的财产也到达惊人的程度。这在赵翼写的《陔余丛考·元时崇奉释教之滥》有过记录:“此财产之富,虽藩王国戚不及也。”而其认为元朝崇奉藏传佛教也是导致元亡的原因之一:“说者谓元之天下半亡于僧,可为烱鉴云。”

元朝疆域图

随着统治阶级的腐化,地方吏治也是相当败坏,在元朝末年,贪污腐败现象达到了令人咂舌的地步。明代叶子奇的《草木子》中就记载了花样繁多的行贿项目,所谓“漫不知忠君爱民为何事也”。

第四、元朝纸钞制度的失败和修黄河成为了元朝灭亡的导火索。

元朝纸钞制度曾经在元初的时候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到元朝末年已经败坏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统治者为了挽救财政危机,无节制地大量印刷新钞,造成了恶性通货膨胀,物价上涨。

而至正十年(1350年),治河期间,征发了15万民夫,官府给的交钞根本就是形同废纸。高强度的劳役直接逼迫民工们造反。

以上四点才是元朝灭亡的真正原因,前三点是主要原因,而最后一点是直接原因。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朱元璋的名号明朝多厉害,逝世多年之后,还能吓退20万雄兵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明朝朱元璋的几大名将,明朝与朱元璋打天下的将士都有谁,明朝朱元璋有多强大

    朱元璋出生在一个非常贫困的家庭,他的很多亲人都是被饿死的。面对统治者的腐朽和贪婪,彻底的激怒了朱元璋。就算是他出家做和尚,都不能很好地活下去。为了生活,为了报仇,最终朱元璋加入了义军。一路的南征北战,终于打败了当时的各路诸侯。最终,成功的当上皇帝。因为朱元璋非比寻常的经历,同样造就了他狠辣无情的性格

  • 为什么王阳明被后人高度推崇?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王阳明为何不被推崇,哪个日本人推崇王阳明,王阳明值得推崇吗

    如果仔细审视王阳明的事迹贡献,我们就不难理解他被后人高推崇的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知行合一。回顾王阳明的一生,他最大的特色就是以文臣而能领兵打仗,且平定宁王朱宸濠、江西盗贼、广西土司叛乱,真正算得上文武全才。中国古人一向推崇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在三者中最难的还在于立功,这也是古代诗歌里有许多抑

  • 探究唐代女性发型和妆容的变化,看国力强弱,如何影响女性审美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通常被认为是我们历史上最繁荣和文化最丰富的时期之一。在此期间,女性的发型和妆容特别精致华丽,展示了社会的审美发展。唐代的女性化妆的特点是色彩丰富,包括花发夹、胭脂、黄色粉末和面部贴片等物品。发型同样复杂,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富裕和社会稳定。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唐代女性发型和妆容的发展,探讨唐朝社会

  • 马皇后出殡那天,雨下个不停,朱元璋怒道:雨不停,你们都去陪葬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十分清贫,曾经因为无衣无食而不得不当乞丐和和尚。即使这样,在他成为皇帝之后也没有抛弃自己的结发妻子,反而将她封为皇后,对她十分依赖和敬爱,直至死亡将他们分开。 芳魂已逝 音容犹在 洪武十五年八月,孝慈皇后马氏去世,年仅51岁。朱元璋对此十分难过,几乎食不下咽、寝不安眠。不过,

  • 从岳飞的仕途历程说起,浅谈南宋武官的升迁资序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世人对岳飞元帅的称谓是错误的 人们对岳飞的历史认知,往往来源于《说岳全传》等小说、评书和戏曲中的虚构故事,这里面有很多不符合真实历史之处,却被以讹传讹,弄假成真,关于岳飞的称谓,就是最好的例子。岳飞在这些小说、评书和戏曲里被称之为“岳元帅”。但真实的历史上,宋朝授予元帅官衔者,却是寥寥无几。例如北宋

  • 从岳飞第四次北伐,浅谈宋高宗的怕败惧胜心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岳飞剧照 金朝撕毁合约,突袭侵占宋朝河南之地 宋朝和金朝订立合约后,金朝归还的黄河以南的土地,宋高宗并没有派重兵把守。“中兴四将”等各路大军都是原地驻守,河南之地基本上是不设防,这就给了金朝撕毁合约,进攻宋朝创造了机会。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金朝名将完颜兀术得到金熙宗支持,在“盟墨未干”的情况

  • 从岳飞第一次北伐,浅谈宋高宗对金国外交的怯战心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岳飞剧照 岳飞第一次北伐前宋高宗的心态如何? 李横北伐失败后,对南宋的打击是很大的,金军夺取了襄阳府、郢州等地,这就让南宋整个长江防线处于崩溃边沿,这个长江防线巨大的缺口,可以让金军能顺着长江东下,时刻威胁着南宋都城临安。(事实证明,后来在元朝灭宋的路线,就是先占襄阳,后下江南的线路)南宋朝廷这个时

  • 秦琼为什么没有参加玄武门之变?想知道真相吗,我们一起往下读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在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带领自己的部下杀死了自己的两个兄弟,也控制住了自己的父皇,他最终夺得了王朝的统治权。但是那一场玄武门之变中帮助李世民夺得江山的最大助手并非李世民的第一武将秦琼,而是尉迟敬德。 很多历史记载中,秦琼都没有跟随李世民来到玄武门,有的记载中也只是他来到玄武门,但是没有参与那一场争

  • 李世民称帝后篡改史书,编造了一个谎言,欺骗人们上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要了解李世民篡改历史这件事,还得从李世民阅看国史说起。中国古代有个不成文的规矩,皇帝是不能自观国史的,不过这个先例被李世民破坏。贞观十四年,李世民在召见宰相房玄龄时,提出了自己看国史的想法,不过他先绕了个弯子,“朕每见前代史书,彰善痒恶,足为将来规诫。不知自古当国史,何因不令帝王亲见之?” 对此房玄

  • 汝官窑遗址是怎么被发现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汝官哥钧定,作为五大名窑之首的汝窑一直都是备受关注的焦点,而同样重要的汝窑窑址千百年来却是扑朔迷离,后来是怎样发现的呢?请看如下介绍: ▲北宋 汝窑天青釉盏托,大英博物馆藏文献记载,汝窑供御皇室,烧造极短,工艺精良,传世罕见。北宋末年,随着金兵南下、宋室南渡,汝窑窑火仅仅燃烧了二十年,就因战争而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