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治和武则天治理下,唐帝国通过无限的进行对外军事战争来获利,可后来,随着中亚和北亚新的强国的崛起,唐皇朝又被迫沦陷于“夷狄”之手。这是后话,今天,我们来讲讲唐皇朝在李治时期有多么恐怖,周边的国家不得不向强大的唐皇朝屈服。
据史书记载唐朝初年,新疆地区控制在西突厥手中,唐和西突厥还处在对立状态,因此,唐朝政府“禁约百姓不许出蕃(fan)”。这种人为的隔绝,使得玄奘西行取经时,过武威后便必须“昼伏夜行”。在玉门关外到伊吾(今新疆哈密)之间的戈壁滩上,玄奘迷失道路,水袋中的饮水又失手覆没,被困了四夜五天,险些丧失了性命。
在玄奘西行的第二年即贞观4年,李世民时期,唐朝打败了东突厥,伊吾归属于大唐。这个时候,玄奘的旅途才非常顺畅,风雨无阻的终于到达目的地。
到了650年,也就是李治执政时期,刚被唐帝国任命为瑶池都督并委以招集西突厥未服者和统治北疆重任的原西突厥叶护阿史那贺鲁,在听到唐太宗的死讯后,便自号沙钵罗可汗,征服了西突厥各部,并于次年七月攻陷庭州金岭城及蒲类县。李治就下令让安西都护府迁回西州。这时唐正处于三征高丽之后的恢复时期,无力进行大规模扩张。
李治在国内政治斗争上取得胜利,唐皇朝慢慢的恢复了经济能力,虽然新型的科举制给国家带来了大量的人才,但财政负担也越来越严重,不得不对外讨伐。
657年,李治以苏定方为伊丽道行军总管,平定了阿史那贺鲁的潘连,658年,李治下令,全面攻打西突厥,西突厥被灭掉,唐皇朝占领了土地和资源,缓解了唐皇朝的经济压力。西突厥面对强有力的大唐军队,毫无还手之力,只能臣服于大唐。
李治在攻灭西突厥后,就开始了在西突厥周边的贸易活动,此举是为了进一步的扩充唐朝的影响力,大大缓解了当时国内的经济状况。但是李治仍然不够满足,也就有了后来李治继续攻打高丽,史学家们认为李治打高丽是为了完成他父亲的遗愿,我并不赞同,在以前的经济危机爆发时,古代的政治环境是只能向外扩张,以抢夺资源来平复国内的危机,不要天真的以为元朝仅仅是占领了大块土地,其实在当时,汉人并不认同少数民族的统治,爆发了更为严重的通货膨胀与财政负担,比如元朝就不得不一直通过扩张来平复经济危机。
本文参考文献《中国通史》、《中国野史》、《中国.剑桥史》、《历代帝王》
本文作者: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