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齐国在战国中期国力仍超秦国,为何不能统一中国?

齐国在战国中期国力仍超秦国,为何不能统一中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788 更新时间:2024/2/10 7:57:34

[var1]

然而反观战国时期,另外一个具有统一天下能力的大国——齐国,在姜子牙立国后,采取妥善的安民政策,并大力发展商业,提倡思想文化的开放与交流,使齐地很快变得富庶、强大。齐国拥有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经济中心、文化中心,由此看来,齐文化与秦文化正好相反,前者向来主变合时,看上去似乎更加具有优越性,更容易发展成民主富强的超级大国。假如中国能够沿袭齐人思想,也许就不会出现后来封建社会故步自封,以至于近代与世界落后的情况。

齐国能够统一天下,这并不是玩笑。经历齐桓公时期管仲改革后,齐国国力迅速壮大。战国初期,齐国两战就打到前霸主魏国由盛转衰。公元前314年,燕国发生“子之之乱”,齐宣王趁机命匡章率 “五都之兵”“北地之众”,五十余日攻占燕国。前301年,齐联合韩、魏国攻楚,大败楚国。前298年,齐联合韩、魏攻秦,攻入秦国赖以为生的天险函谷关,迫使秦王割地称臣。前286年,湣王灭宋国,南侵楚国,西侵三晋,齐国势到达巅峰。湣王意欲吞并二周(虽然是苏秦挖的坑),成为天子。就算是五国伐齐之后,齐国在田单的主政下,国力依然得到飞速恢复,虽然不比巅峰,但绝不输于赵、楚等国。

[var1]

也就是说,齐国在战国时期前数十年内直接与世界上几个强国同时开战,并将对手打得相当狼狈。齐王当时就有一匡天下自己做皇帝的念头,加上当时齐国富饶,国力雄厚,以及背面靠海,在战略上没有秦国那样的后顾之忧,齐统一天下不是没有可能。

然而,齐国在强盛的背后,却已经为后来的衰落埋下隐患。齐国在强盛时期的各种讨伐,是与各国都结下了梁子。的确,作为贯穿春秋战国整体的强国,齐国一直以来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力。然而一方面,战国时期的臣服关系是脆弱的,同为千乘之国,说不定哪天就翻脸;另一方面,战国时期的强弱是相对的,各国都在积极变法,寻找图强的方式。其二,齐国在强盛期的讨伐不像秦国一样,没有经过统一的规划,即目的仅在于称霸,而非大一统。齐国漫长的巅峰使后期的历代国君失去忧患意识,后世鲜有齐桓公那样雄才伟略的君王;加上五国伐齐后齐国产生巨大心理阴影,采取“不结盟”的策略,渐渐退出战国时期的纷争。各诸侯国失去了齐国的支持,秦国无论是灭三晋还是楚国,都没有了后顾之忧。

[var1]

另外,我们假设一下齐国当真统一中国,会有什么样的结果。首先,我们要弄清一个事实:姜子牙于齐地建国时,是用周礼教化百姓。也就是说,齐文化虽然开放求变,但带着很深的周朝的烙印。而周朝时的中国是一个“邦联”(即若干国家组成的联盟),这是分封制的产物,并非一个结构紧密的国家。一旦齐国统一中国,要么为了维护统治加强中央集权,要么不加强中央集权再走一遍周朝到春秋战国的老路。换句话说,就算是齐国统一了中国,历史也会逼迫齐国成为秦国,或者历史会再找一个秦国取代齐国。中国不像欧洲那些小国,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文化多元化的大国。而要使这样一个大国一直维持统一,就不得不在各个方面进行专制。

[var1]

因此,我们不难发现,历史在2000多年前于东西方两个大国之间做出交接,并非是一种偶然。正印证了那句古话,“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无论我们做多少假设,看上去多么合理或者多么惋惜,历史总是在经过最认真严谨的选择后,才把最合理的答案作为即将发生的事情,镌刻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之中。

更多文章

  • 太平公主送一人给武则天,迎来人生转折,也因一人离去成就女强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697年某日,大唐太平公主看着身前帅气逼人的张昌宗,非常满意地点了点头。感叹地说:果然与众不同,你可愿意侍奉陛下?听闻公主的话语,张昌宗高兴地答应了。时隔不久之后,武则天收到了一份来自女儿太平公主的大礼,张昌宗。收完礼物之后的武则天大悦说:还是太平公主最有孝心啊。 (武则天) 一:聪慧非常巧言获

  • 秦国总共有几任相国?结合历史文献和出土文物来给你答案:十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随着《大秦帝国》系列电视剧的火热,观众们对于秦国的历史也越来越了解,但却出现了把商鞅误认为是秦国相邦的错误认知。那么,今天咱们就依据史料文献和各地的出土文物,来谈谈战国时期的秦国,到底有过几任相国?第一位:樛斿(liáo yóu)。秦史文献中没有见过这个人,他任秦国相邦的根据是出土文物"相邦樛斿戈"

  • 秦国最长待机秦昭襄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var1]孝公发求贤令,任用商鞅变法这事儿大家都知道,秦国强大的种子就是他种下来的,但让这棵树长到遮天蔽日程度的是秦昭襄王。我说两个数据大家就明白了,第一,昭襄王在位返56年,这期间秦国对外征战,总共消灭了96万敌人,我们熟悉的很多历史事件都是发生在,他在位的期间,比如最著名的长平之战,而“虎狼之

  • 唐代最风流的女诗人,六岁作的一首诗便被父亲判定以后将不守妇道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咱们讲的这位女诗人名叫李季兰,她有着明快而又悲惨的人生。 李季兰的本命叫做李冶,《才子传》中描述李季兰是个大美人儿,年纪小小就长得眉目如画,更兼才思敏捷,心思玲珑剔透,父亲把小季兰视作掌上明珠,爱宠的简直不行—“季兰,名冶,以字行,峡中人,女道士也。美姿容,神情萧散。”。拜唐朝开放的风气所致,李

  • 李世民死前要杀掉李靖?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李靖与李世民的父亲李渊一起参与了唐朝的建立,他在平定隋朝的战争中表现出色,对于唐朝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还曾经任职为太子太保,辅佐李世民的父亲李渊教育李世民。据历史记载,李世民非常尊重李靖,甚至有一次在战场上,李靖受伤倒下,李世民亲自护送他回到安全地带,表现出了他对李靖的尊重和重视。因此,关于李世

  • 秦国灭亡之际,曾经的百万秦国虎狼之师到底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国虎狼与广西狼兵,秦国大将军列表简介,国外评价秦国虎狼之师

    想当初,势不可挡的秦军锐士,黑压压的秦军方阵,让无数对手心惊胆战。然而,当秦国遭受如此大难的时候,他们都到哪里去了呢?[var1]秦始皇在横扫六国,统一中国后曾派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驻守北方防御匈奴。另外派任嚣率领五十万大军去岭南开荒,那时候岭南地区还是蛮荒之地,还没有归入秦朝的版图。在中原地区各地农

  • 盘点战国时期四位武安君,虽然全都名震天下,下场却十分凄惨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编辑|史作咏者[var1]武安君是古代封号名,而得此封号者,无不是以武功治世安邦而闻名于世!战国时期曾有四位获此殊荣 ,但他们的下场却十分凄惨,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var1]第一位 白起白起,战国时期秦国名将,是中国历史上继孙武,吴起之后又一个杰出的军事家,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

  • “擒贼先擒王”原来出自杜甫的这首诗,真正含义振聋发聩,引人深思!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756年,盘踞幽州的安禄山举兵反唐,15万铁骑,只用了34天时间就攻下了洛阳。安禄山气焰更甚,连忙下达总攻命令:夺取潼关,直取长安!公元757年,安禄山之子安庆绪,派勇将尹子奇率十三万大军进攻睢阳。睢阳是江、淮一带的屏障,只要守住睢阳,相当于就守住了江、淮两域。因此,睢阳之战十分重要。当时驻守睢

  • 小隐隐于野,武则天身后,为何单单武攸绪逃过了李唐皇族的报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作为一名女子,最终能够破除万难、身登帝位,成为千古第一女帝,按说武则天的人生已经十分完美,应该没有什么遗憾了,但人总是会老的,再倔强的人,也不得不在时间面前服输。当鬓边的白发越来越多之时,武则天不得不考虑一下,自己身后的这个王朝,该向哪里去。武则天的身份很尴尬,作为武周的开国皇帝,其本身还是李唐王朝

  • 秦国统一华夏,蒙古统一中国!究竟歌功颂德易还是万世唾骂真?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秦国统华夏,为什么秦国统一华夏,秦国灭齐大一统

    [var1]我觉得其实最关键的一点,已然给出答案,那就是我们的统一,以及对统一的认知,还是以民族为界的,秦国统一秦国发动统一六国的战争,本质上是华夏民族的内部战争,这场战争是自己人解决自己人的家事,并且秦国开创了亘古未有的郡县制和大统一的政治文明,这是之前历朝历代不曾拥有的,也是古今中外不曾拥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