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戚夫人变成人彘前,有没有自尽的机会?

戚夫人变成人彘前,有没有自尽的机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20 更新时间:2024/2/4 0:22:04

戚夫人变成了人彘,这一点很多人都有所了解,但是一味的去指责吕雉却也是不合理的,毕竟吕雉也不是见人就杀,薄姬她就没动,因为薄姬势力小,根本对吕雉构不成威胁。戚夫人的下场也是真的很惨的,但前提是戚夫人在受刑之前还活着,如果死了不就没有这些痛苦了?那么,在戚夫人受刑之前,她是否有机会自杀呢?

戚夫人被铁圈套脖子,像牲口一样看管着,哪里的机会自杀?再说戚夫人要是有这个勇气和脑子想到自杀,也就不会混这么惨了!

戚夫人根本没有机会自杀。

“人彘事件”是汉高祖刘邦的正妻吕雉和宠妾戚夫人之间的后宫争斗,戚夫人没有斗过功于心计的吕雉,被做成了“腌肉”放到罐子里展览。

“人彘之祸”是两千多年来惨了的后宫相斗的产物之一,戚夫人的美人心计换来了自己的痛苦不堪,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在尔虞我诈的后宫,不是毁灭别人,就是被别人所毁灭。

在大家眼里,自杀是戚夫人当时最好的选择,但是我们绝不能忽视吕后的智商。吕后焉能不知自杀简直是便宜了戚夫人?因此戚夫人根本没有机会自杀。另外从戚夫人性格来看,她也不会选择自杀。

首先,汉高祖死后,戚夫人作为宫斗里落败的那一方,被吕雉囚禁在了永巷,把她剃光了头发不说,还用“钳”,也就是铁圈束住了脖子。

戚夫人想自杀只有一种办法,那就是咬舌自尽,但用这种方式是不可能的,吕雉派人把她看管的牢牢的,哪能让她这么轻易死去?要知道戚夫人被做成人彘后,整天叫嚷痛哀嚎,吕雉就把她的舌头割了,充分说明咬舌自尽并不靠谱。

另外,戚夫人有个儿子叫刘如意,才十五岁,被封赵王,虽然留在封地没法救她,但毕竟是个念想。

吕雉和刘邦是患难夫妻,苦难的生涯让她迅速成长。

两千多年了,好像人们对汉代“人彘”事件两个女主角态度很鲜明,对戚夫人表示同情和怜惜;对吕后的残忍感到深恶痛绝。

吕雉,也就是后来的吕太后,是汉高祖刘邦的结发妻子,家境是相当不错的,配小混混刘邦是绰绰有余。父亲做主把她许配给刘邦后,吕雉吃尽了苦头,和刘邦算是一对患难夫妻。

在婚后数年,吕雉亲自下田耕作,任劳任怨,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还承担了一家老小的经济重担。为刘邦生下了一儿一女,却从未嫌弃过这个不务正业、游手好闲的老公,简直是“模范”老婆。

刘邦经常惹是生非,常常触犯法律,一次被他羁押的犯人逃跑了,导致刘邦不得已躲到了芒、砀山的岩石之间,这段时间里,吕雉毫无怨言,冒着生命危险积极寻找这个不省心的丈夫,还给他带去吃的穿的。

刘邦率众起义后,吕雉被刘邦连累进了大牢,期间的磨难和羞辱可想而知了。出狱后,又跟随刘邦南征北战,一直颠沛流离,吕雉啥话也没说,对刘邦那是铁了心的支持。

可以想象,这些丰富的人生经历和苦难生涯,让吕雉迅速成长。

心狠手辣是生活磨炼出来的。

楚汉相争时,刘邦和项羽的斗争到达了白热化,刘邦在彭城败北后,项羽“乃取汉王父母妻子于沛,置之军中以为质”,把刘邦的父母、老婆、孩子都擒来当了人质,吕雉和刘邦父母这个人质一做就是两年。

后来项羽把吕雉等人押到两军阵前,阵前支了口大锅,恐吓刘邦:你再不投降我就把你老婆、孩子都煮了啊!

“大丈夫”果然是“大丈夫”,想刘邦是何许人也,人家面不改色心不跳,镇定自若地说:项羽啊,你爱煮便煮吧,煮好后别忘分我一点肉吃,“幸分我一杯羹”啊!

吕雉跟着刘邦,早已磨炼出坚忍、阴险的心性,成王败寇的道理她岂能不知。

另一方面,吕雉和刘邦在精神上是势均力敌,这是戚夫人无法做到的,吕雉对稳固刘氏江山起到莫大的推动作用。刘邦称帝后,封的这些个异姓诸侯是很大的隐患。陈豨(xi)谋反,刘邦去平叛,吕雉就留守长安,和萧何商量把阴谋策应陈豨的韩信给骗到了宫中,并将韩信处死,诛灭三族。

刘邦出兵打陈豨,向大将军彭越征兵,谁知道彭越却称病不去,刘邦只是把他贬作庶人,而吕雉觉得处理得太轻了,为防患未然,夷其宗族。

通过这些手法,可以看出吕雉简直不要太狠,但是吕雉的这些做法确实稳固了刘氏江山。

也正是因为吕雉的狠,让刘邦对戚夫人有深深的担忧,反而做了激怒吕雉的重大错误。

实践证明,在政治场上仅仅能取悦老公是远远不够的。

对比下吕雉的人生经验、手段、心性,戚夫人简直逊色太多,她的地位完全是靠老公靠孩子。戚夫人是怎么认识刘邦的呢?

康熙57年的《睢宁县志》记载,刘邦在彭城兵败了以后,被项羽追得走投无路,慌乱间逃到一个口枯井里躲过了一劫,之后被戚氏妇女给救了,才捡了一条小命。

落难的刘邦自然是感激他们的救命之恩,愿以身相报,其实不过是看重戚氏的美貌,白捡了个大便宜。谁知戚夫人出身不凡啊,是西汉初年的歌舞名家,擅长唱歌、跳舞,是个妥妥的艺术系高材生。

戚夫人尤其擅长汉初流行的楚歌巫舞,在紧张的战争间隙,她是刘邦的温柔乡,可以缓解刘邦的紧张情绪。最重要的是戚夫人不懂政治,不会像吕雉似的经常和刘邦讨论军国大事,让刘邦感到身心愉悦,给刘邦带来完全不同于吕雉这个强悍妻子的情感体验。

自此,刘邦宠幸戚夫人直到死去,恰是刘邦的宠幸给戚夫人埋下悲惨的结局。

宫斗失败,靠老公的戚夫人如何搞得定实力派吕雉?

刘邦和戚夫人成亲的时候,正是吕后颠沛流离之际,在情感上一落千丈,内心极度的不平衡。相比依靠刘邦这棵大树的戚夫人,吕雉完全是靠自己的实力上位。

如果说在吕雉和戚夫人之间早期是夺夫之恨的话,那么之后就变成了权力之争。戚夫人自知自己是斗不过吕雉的,只能靠儿子刘如意当上太子,换取继续享受荣华富贵。

刘邦宠爱戚夫人,对刘如意也是十分疼爱,常有想废了她和吕后的儿子刘盈太子的心思。戚夫人似乎是得到了暗示,常常在刘邦跟前哭诉,让刘邦当机立断赶紧立自己儿子为储君。

其实刘邦也完全知道一旦自己撒手人寰,凭吕后的心狠手辣一定不会放过戚姬母子的,刘邦这时心一软决定废掉刘盈改立三子刘如意为天子。

也正是这么一波操作,彻底激怒了吕雉,决定想尽一切办法保住儿子太子身份,并在站稳脚跟后,对戚夫人母子进行残酷迫害。

动了吕雉的奶酪,让你有今生无来世。

为了稳固太子地位,吕后凭借自己的人脉和威望,打通关节,笼络一批大臣,并游说开国大臣张良给自己亲自谋划。听过一番劝说,刘邦也打消了废太子的念头,在政治当前,所谓戚夫人、所谓爱情都成了可有可无之物。

刘邦死后,刘盈做了皇帝,吕后也变成了吕太后,吕雉开始释放所有愤怒。不仅囚禁了戚夫人,还剃光了她的头发,给她戴上铁圈,穿着一身囚衣,派她日夜舂米劳作。

当年那个青丝飘逸、彩袖殷勤、体态婀娜的舞者已经不复存在。

只会唱歌跳舞、安于享乐、头脑简单的戚夫人哪受过这等折磨,于是悲伤之余,随口唱了首歌:子为王,母为虏,终日春薄暮,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

就是这首歌传遍宫廷,传到了吕后耳中,吕后勃然大怒,欲将戚夫人母子斩草除根。断了戚夫人手足,挖去她的双眼,把她丢到一个坛子里,扔到厕所,并让自己儿子去参观。

这种变态行径,简直是宫斗中的极品案例,绝对比现在的清宫大戏惨烈多了啊!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武则天杀了那么多人,退位之后为什么没人敢杀她?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武则天为了一个皇位,杀了很多人,在登基之前,有很多反对她的人被杀了,而且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她同样也杀掉了不少人,而且还推崇酷吏,让很多大臣们都遭了秧。不过,历史上即便是继承而来的皇位,也不一定都是一帆风顺的,更何况抢过来的皇位、但是,武则天在时之前已经杀掉了那么多人,为什么在她退位之后,竟然没有一

  • 李世民为什么一定要杀单雄信?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单雄信是隋末名将,在《隋唐演义》中单雄信勇武过人,以仗义著称,曾多次帮助秦琼,还让他免受牢狱之灾。单雄信对于求贤若渴的李世民来说,绝对是一位难得的人才,但单雄信却始终不愿意投唐。原因或许是因为李渊误杀了单雄信的哥哥,不过最后单雄信本有机会可以活下来,多为重臣都为单雄信求情,但李世明还是选择处死单雄信

  • 如果袁崇焕没有杀毛文龙,明朝会灭亡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虽然说历史就是已经发生的事情,去设想另一种情况,对于现实来说并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但是对于关注这一段历史的人来说,顶多也就是大家一起讨论一下而已。明朝的灭亡很多人都感到遗憾,而造成这件事情的原因有很多,其中袁崇焕杀了毛文龙,致使崇祯杀了袁崇焕,最终影响到了明朝的延续,那么,如果袁崇焕没有杀毛文龙,明朝

  • 宁武关之战周遇吉大败李自成 差点改写明朝末年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周遇吉是明末将领,他一生最大的成就便是在宁武关之战击败李自成大军。周遇吉是锦州人,入伍后在与后金的作战中十分勇猛,后来得到提拔。不过明末的将领多为官宦子弟,都是早期靠各种背景才换取的职位,所以根本不具备基本的战斗力。周遇吉对这样的情况也十分苦恼,但他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守护住了宁武关这道防线。下面就为

  • 姜维后期对蜀汉有多大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诸葛亮病逝以后,姜维负责扛起了北伐大旗,虽然姜维北伐兵力不如诸葛亮时期,但还是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很多人不理解姜维为什么会如此坚持北伐战争,其实姜维这样做不仅是为了诸葛亮,也是为自己寻求一个出路。姜维是诸葛亮找来的,诸葛亮不在以后他从此便少了一个靠山,而蜀国也被分割成了几个阵营。姜维已经预料会发展成这

  • 刘备死后,孙夫人真的投江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刘备和孙夫人,很多人可能受《三国演义》的影响,认为他们之间的确是有真感情的,而刘备死后孙夫人投江,自然就是殉情之举。不过,这毕竟是小说的情节,真实历史是这样吗?孙夫人毕竟比刘备小了几十岁,而且孙夫人未出阁的时候,自然也是见识过很多优秀的男儿,父亲和两个哥哥也是当时有名的人物,她的眼界又怎么会狭隘

  • 如果项羽过了乌江,翻盘的几率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人一直都有些遗憾,认为当年项羽因为没有过乌江,白白丧失了东山再起的机会,觉得似乎只要项羽过了乌江,回到江东,就一定可以重新夺回自己的一切,但是他却选择了自刎乌江,实在是很可惜,否则历史就可能要改写了。不过,就算是项羽真的过了乌江,他就真的能够翻盘吗?那个时候的项羽,恐怕就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霸王项羽

  • 朱元璋有没有想过远征日本?最后为什么没有行动?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实际上朱元璋在登基初期有派使者到日本,当时还没有征伐之意,只是要求日本向明朝进贡,而且让他们解决倭寇问题。不过日本非但没有朝贡,还把明朝派来的使者给杀了,朱元璋得知后大怒准备起兵征伐日本。不过在刘伯温的劝说下最后并没有出兵,朱元璋在《皇明祖训》中把日本定位“不征之国”。当时一共有15个国家被列为“不

  • 除了司马师和司马昭,司马伦也很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要说起司马懿的儿子,很多人一个想到的应该就是司马昭了,毕竟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早已经流传了千百年,而第二个想到的可能就是司马师了,司马师同样也是一个厉害人物,只不过死的早。不过除了他们俩之外,司马懿一共有九个儿子,其中最小的一个司马伦,在历史上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人物,他做过些什么呢?司马懿有九个儿子

  • 司马德文禅位刘裕,刘裕为何还将司马氏赶尽杀绝?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419年,刘裕派人除掉晋安帝,随后立司马德文为新帝。晋恭帝司马德文是东晋最后一位皇帝,他的地位就和东汉末年汉献帝差不多,没有任何实权都是被他人挟持。不过晋恭帝最后的结局并没有汉献帝那么好,汉献帝禅位以后起码还能落个善终,而晋恭帝禅位以后则是被刘裕派人用棉被给闷死。司马德文已经决定禅位,刘裕为何还要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