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为什么又把陈圆圆抛弃了?

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为什么又把陈圆圆抛弃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099 更新时间:2024/2/4 0:22:06

长久以来,人们都说“冲冠一怒为红颜”,对于这种为了心爱的女子不惜代价的作为,有赞叹,也有不值,但是试问这个世上有几个人可以真正的做到这一点?不过,虽然说吴三桂那个时候为了陈圆圆也是做到了自己能做的最好的地步,但是到了后来,为什么吴三桂依旧还是抛弃了陈圆圆?难道真的是因为红颜易老,而吴三桂也嫌弃陈圆圆了吗?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是什么意思?

“恸哭三军皆缟素”意思是:痛哭流涕,让军队的战士们都披麻戴孝。缟素,就是指白色的孝服。 “冲冠一怒为红颜”意思是:非常生气,怒发冲冠,原来是因为一个红颜女子。

陈圆圆,自幼冰雪聪明,色艺双绝,是吴中名优,明朝崇祯末年,被田畹锁掳,后被转送吴三桂为妾。

吴三桂是明朝的将领,因“才武可用”当指命其守山海关。但是不久,李自成便攻占了北京,崇祯皇帝自缢,明朝灭亡。吴三桂之父受到严刑拷索,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也被李自成手下掠夺,于是吴三桂决定与农民军暂死为敌。

李自成又是谁?

李自成是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崇祯二年(1629年)起义,后继称闯王。当时中原灾荒严重,社会阶级矛盾极度尖锐,李岩提出“均田免赋”等口号,获得广大人民的欢迎,部队发展到百万之众,成为起义军中的主力军。不久便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

当时吴三桂兵单势薄,难以和大顺军相抗衡。于是致书清摄政王多尔衮曰:“三桂受国厚恩,悯斯民之罹难,拒守边门,欲兴师问罪,以慰人心,奈京东地小,兵力未集,特泣血求助。速选精兵,直入中协西协,三桂自率所部,合兵以抵都门,灭流寇于宫廷,我朝之报北朝者,岂惟财帛,将裂土以酬,不敢食言。”合作的条件是,酬以金银和部分的土地。

四月,清吴联军在山海关大败农民军,李自成仓猝西奔。这时候吴三桂准备立崇祯太子继位,重新组建明朝政府,并要求清军退出关外。但此时,主客之势迅速易位,清兵大量进入中原,吴三桂再难左右局势。“三桂请护太子入都,帅不许”,为避免太子遇害,吴三桂于是连夜送太子到一个很隐蔽的地方。从此受到清朝更多的监视与控制,吴三桂光伏明朝的志向也因此被压制了,吴三桂明白要想推翻清王朝,并必须蓄积力量,强盛自己的藩镇,于是开始休养生息。

吴三桂被封为平西亲王后,需要大批资金解决军费、恢复地方经济。当时吴三桂曾上疏康熙帝请求就地铸钱,但清政府不许,而是以宝泉、江宁所铸铜钱供给云南。

但远水解不了近渴,为了解决军费开支,发展地方经济,吴三桂开始利用辖区内的旧有的钱座、设备及工匠铸行“利用通宝”铜钱。通过货币流通扩大自己在中国南方的政治影响力,同时也对清政府宣布了独立。

吴三桂势力稍微强大,便遭遇了削藩,削藩是什么东西?

削藩是削减诸侯封地和权力的一个措施。通过抽解大诸侯王的势力,消除地方对中央的威胁,从而加强中央集权。

因为清兵的入关,得益于明朝的降将,于是封明朝三降将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为三藩,屏卫西南、华南以及东南地区。但是至康熙朝时,三藩势力渐大,隐隐有割据之意。康熙帝决意削藩。

1673年春,康熙皇帝作出撤藩的决定。吴三桂首杀死云南巡抚朱国治,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提出“兴明讨虏”的口号,将矛头指向朝廷。福建、广东、广西、陕西、湖北、等地的农民、奴仆都迅速响应,耿精忠、尚可喜两藩势力,也都起来反抗清朝统治。这场与清王朝的抗争,历时8年才被平定,这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三藩之乱”。

吴三桂在与清兵联手推翻李自成之后,找到了陈圆圆,从此陈圆圆进入了吴三桂的平西王府,但后来因陈圆圆因年老色衰,而且与吴三桂正妻不谐,日渐失宠,遂辞宫入道,布衣蔬食,礼佛以毕此生。

备受吐槽的“吴三桂”若真有光复明朝的志向,为何杀了南明永乐帝朱由榔,又为了后来自己周王?

是因为南明朝廷政治昏暗,朝廷中人各怀异心,无心杀敌,只谋自身福利吗?还是吴三桂本身就心怀鬼胎?你怎样看吴三桂?快来吐槽。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戚夫人变成人彘前,有没有自尽的机会?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戚夫人变成了人彘,这一点很多人都有所了解,但是一味的去指责吕雉却也是不合理的,毕竟吕雉也不是见人就杀,薄姬她就没动,因为薄姬势力小,根本对吕雉构不成威胁。戚夫人的下场也是真的很惨的,但前提是戚夫人在受刑之前还活着,如果死了不就没有这些痛苦了?那么,在戚夫人受刑之前,她是否有机会自杀呢?戚夫人被铁圈套

  • 武则天杀了那么多人,退位之后为什么没人敢杀她?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武则天为了一个皇位,杀了很多人,在登基之前,有很多反对她的人被杀了,而且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她同样也杀掉了不少人,而且还推崇酷吏,让很多大臣们都遭了秧。不过,历史上即便是继承而来的皇位,也不一定都是一帆风顺的,更何况抢过来的皇位、但是,武则天在时之前已经杀掉了那么多人,为什么在她退位之后,竟然没有一

  • 李世民为什么一定要杀单雄信?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单雄信是隋末名将,在《隋唐演义》中单雄信勇武过人,以仗义著称,曾多次帮助秦琼,还让他免受牢狱之灾。单雄信对于求贤若渴的李世民来说,绝对是一位难得的人才,但单雄信却始终不愿意投唐。原因或许是因为李渊误杀了单雄信的哥哥,不过最后单雄信本有机会可以活下来,多为重臣都为单雄信求情,但李世明还是选择处死单雄信

  • 如果袁崇焕没有杀毛文龙,明朝会灭亡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虽然说历史就是已经发生的事情,去设想另一种情况,对于现实来说并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但是对于关注这一段历史的人来说,顶多也就是大家一起讨论一下而已。明朝的灭亡很多人都感到遗憾,而造成这件事情的原因有很多,其中袁崇焕杀了毛文龙,致使崇祯杀了袁崇焕,最终影响到了明朝的延续,那么,如果袁崇焕没有杀毛文龙,明朝

  • 宁武关之战周遇吉大败李自成 差点改写明朝末年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周遇吉是明末将领,他一生最大的成就便是在宁武关之战击败李自成大军。周遇吉是锦州人,入伍后在与后金的作战中十分勇猛,后来得到提拔。不过明末的将领多为官宦子弟,都是早期靠各种背景才换取的职位,所以根本不具备基本的战斗力。周遇吉对这样的情况也十分苦恼,但他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守护住了宁武关这道防线。下面就为

  • 姜维后期对蜀汉有多大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诸葛亮病逝以后,姜维负责扛起了北伐大旗,虽然姜维北伐兵力不如诸葛亮时期,但还是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很多人不理解姜维为什么会如此坚持北伐战争,其实姜维这样做不仅是为了诸葛亮,也是为自己寻求一个出路。姜维是诸葛亮找来的,诸葛亮不在以后他从此便少了一个靠山,而蜀国也被分割成了几个阵营。姜维已经预料会发展成这

  • 刘备死后,孙夫人真的投江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刘备和孙夫人,很多人可能受《三国演义》的影响,认为他们之间的确是有真感情的,而刘备死后孙夫人投江,自然就是殉情之举。不过,这毕竟是小说的情节,真实历史是这样吗?孙夫人毕竟比刘备小了几十岁,而且孙夫人未出阁的时候,自然也是见识过很多优秀的男儿,父亲和两个哥哥也是当时有名的人物,她的眼界又怎么会狭隘

  • 如果项羽过了乌江,翻盘的几率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人一直都有些遗憾,认为当年项羽因为没有过乌江,白白丧失了东山再起的机会,觉得似乎只要项羽过了乌江,回到江东,就一定可以重新夺回自己的一切,但是他却选择了自刎乌江,实在是很可惜,否则历史就可能要改写了。不过,就算是项羽真的过了乌江,他就真的能够翻盘吗?那个时候的项羽,恐怕就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霸王项羽

  • 朱元璋有没有想过远征日本?最后为什么没有行动?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实际上朱元璋在登基初期有派使者到日本,当时还没有征伐之意,只是要求日本向明朝进贡,而且让他们解决倭寇问题。不过日本非但没有朝贡,还把明朝派来的使者给杀了,朱元璋得知后大怒准备起兵征伐日本。不过在刘伯温的劝说下最后并没有出兵,朱元璋在《皇明祖训》中把日本定位“不征之国”。当时一共有15个国家被列为“不

  • 除了司马师和司马昭,司马伦也很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要说起司马懿的儿子,很多人一个想到的应该就是司马昭了,毕竟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早已经流传了千百年,而第二个想到的可能就是司马师了,司马师同样也是一个厉害人物,只不过死的早。不过除了他们俩之外,司马懿一共有九个儿子,其中最小的一个司马伦,在历史上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人物,他做过些什么呢?司马懿有九个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