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隋朝建国前契丹与周边政权关系
1 契丹与突厥
在隋朝建立前,契丹与突厥之间曾存在长期的争夺。突厥曾是契丹的控制者,但控制仅持续数年。隋朝建立政权后,契丹逐渐摆脱突厥的控制,开始依附于隋朝。
隋文帝一朝时,开始着手对契丹拉拢、招抚,同时对突厥势力进行分化打压,促使突厥和高宝宁联盟瓦解,加剧了突厥内斗并使其分裂,突厥沙钵略可汗也迫于时局压力最终投隋。这为契丹内附隋朝打下了基础。
2 契丹与北齐
北齐灭亡后,突厥成为了契丹的控制者。除少部分契丹不堪突厥压迫远走高句丽外,契丹多数被北齐所掠夺。契丹对北齐的掠夺感到愤慨,加之北齐的灭亡,契丹逐渐成为了漠北地区的主要民族之一。
综上所述,隋朝建国前契丹与周边政权的关系,经历了曲折复杂的历程。在契丹与突厥之间的争夺中,隋朝通过对突厥进行分化打压,使得契丹逐渐摆脱了突厥的控制,开始依附于隋朝。而在北齐灭亡后,契丹开始逐渐成为了漠北地区的主要民族之一。
二、隋文帝朝契丹与隋朝关系的演变
在内附阶段,契丹与隋朝的关系开始建立,隋文帝通过对契丹的招抚和拉拢,使得契丹最终脱离了突厥和高句丽的控制,大举内附于隋朝。
契丹的内附表现为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和民族归附,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突厥的分裂,高句丽政策的失败以及隋朝对契丹的招抚和拉拢。
在关系中断阶段,契丹与隋朝的关系中断了六年。这一时期的契丹可能受到了突厥的影响,或者是由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暂停了与隋朝的往来。其影响因素主要是由于突厥与隋朝的关系紧张,加上其他不稳定的因素,致使契丹与隋朝的关系中断。
在关系恢复阶段,契丹与隋朝的关系得以恢复,主要表现为契丹向隋朝进贡和朝贺。这一时期的契丹受到了突厥启民可汗臣服于隋朝的影响,重新与隋朝建立了关系。其影响因素主要是由于突厥的归顺,契丹意识到与隋朝保持良好关系对其发展有利。
在关系恶化阶段,契丹与隋朝的关系开始恶化,主要原因是隋炀帝实行错误的对外政策,导致与东突厥、高句丽的关系趋于倒退,加上隋朝东征高句丽和突厥“雁门之围”的爆发,更加加速了契丹与隋朝关系的恶化进程。
总之,隋文帝时期,契丹与隋朝关系的演变经历了内附、中断、恢复和恶化四个阶段。在不同阶段,不同的历史因素和影响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使得契丹与隋朝的关系不断地发生变化和演变。这一时期的契丹与隋朝的关系对于隋朝、契丹以及唐王朝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 隋炀帝朝契丹与隋朝关系恶化
1 “营州之乱”和“雁门之围”
隋炀帝朝时期,契丹与隋王朝关系由友好走向恶化。隋炀帝实行错误的对外政策,开始打压东突厥、东征高句丽,导致隋王朝与东突厥、高句丽的关系趋于倒退,一度影响到契丹对隋朝的依附态度。
大业元年,契丹爆发“营州之乱”,这是契丹人民反对隋朝的起义。营州之乱后,隋朝采取了强硬手段,将契丹领袖杀死,进一步破坏了契丹与隋朝之间的关系。
2 影响契隋关系恶化的因素
隋炀帝朝契丹与隋朝关系恶化的原因有多种。首先,隋炀帝实行的对外政策对契丹的依附态度产生了负面影响。隋朝东征高句丽,导致契丹感到恐慌,为了保护自身利益,契丹与隋朝的关系开始恶化。
其次,契丹内部也存在利益分歧,这也加剧了契丹与隋朝之间的矛盾。营州之乱的发生,说明契丹内部存在着反隋情绪。此外,隋朝对契丹的统治也存在问题,如强行改姓改名等政策,使得契丹人民对隋朝产生不满情绪。
四、契隋关系演变特点
契丹与隋朝关系的演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特点主要包括两方面:受隋朝实力变化的影响起伏和受周边政权的影响发展演变。
一方面,契丹与隋朝关系的起伏受隋朝实力变化的影响较为明显。在隋朝建立前,契丹曾被突厥和北齐争夺。
隋朝建立后,隋文帝一朝时开始对契丹拉拢、招抚,同时对突厥势力进行分化打压,促使突厥和高宝宁联盟瓦解,加剧了突厥内斗并使其分裂,突厥沙钵略可汗也迫于时局压力最终投隋。
这为契丹内附隋朝打下了基础。但是,开皇十三年(593年),突厥与隋朝关系趋于紧张,直接影响到契丹与隋朝的关系往来,致使开皇十四年(594年)至十九年(599年),契丹与隋朝之间关系出现中断六年状况。
大业元年,契丹爆发“营州之乱”,其与隋王朝关系开始走向恶化。之后隋朝三次东征高句丽,以及突厥“雁门之围”的爆发,更是加速了契丹与隋朝关系的恶化进程。最终,隋朝灭亡,契丹与隋朝之间的关系走向结束。
另一方面,契丹与隋朝关系的发展演变也受周边政权的影响较为显著。契丹在出现在中华大地后,便与周边民族、政权产生交际。在隋朝建立前,契丹曾陷入到突厥和北齐的争夺之中,除少部分契丹不堪突厥压迫远走高句丽外,契丹多数被北齐所掠夺。
开皇十年(590年)时,高句丽当局迫于隋朝压力,放弃了“固禁契丹”的政策,其控制下的契丹也纷纷脱离前来内附隋朝。
开皇二十年(600年),突厥启民可汗臣服于隋朝,直接促使契丹与隋朝的中断关系重新恢复。这些历史事件都对契丹与隋朝关系的发展演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总体而言,契丹与隋朝关系的演变是一个历史长河中的缩影,反映出周边政权的变迁、时局的变化以及双方利益的变动。
在契丹与隋朝关系的发展过程中,双方的依附关系和战略利益都在不断的变化中。尽管契丹与隋朝关系最终以恶化为结局,但是契丹在此期间获得了与周边政权交往的经验,同时也在发展中不断壮大自身的实力,为后来的契丹建立辽朝奠定了基础。
五、 契丹与隋朝关系演变历史影响
契丹与隋朝关系的演变历程,不仅仅是两个政权之间的交往,更是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事件,对隋朝、契丹以及唐王朝产生了重要影响。契丹内附隋朝,不仅为隋朝扩大了版图,同时也巩固了隋朝在漠北地区的边防,保障了隋朝的安全。
其次,契丹内附隋朝,加强了契丹的实力。契丹受到隋朝的庇护,使得其自身获得了良好的生存发展机会,种族得以延续,整体实力得到进一步壮大。隋朝对契丹的拉拢、招抚,也为契丹在政治、军事等方面提供了很多帮助。
最后,契丹内附隋朝,促使唐王朝重视对契丹的管理。契丹与隋朝的关系发展,为唐王朝与契丹的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唐王朝开始设置专门机构进一步对契丹进行管理。唐朝对契丹的管理,进一步巩固了契丹的实力,也为唐朝与契丹的关系发展奠定了基础。
总之,契丹与隋朝关系的演变历程不仅影响了当时的政治格局,同时对历史的长远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契丹的内附,壮大了隋朝的声势,巩固了漠北边防,也加强了契丹的实力。这一历史事件的发展,促进了唐朝对契丹的重视,为唐朝与契丹的关系发展奠定了基础。
此外,契丹与隋朝关系的演变历程还反映了政治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隋朝和契丹之间的交往,不仅仅是政治上的交往,还有文化上的交流。契丹的服饰、语言、风俗习惯等都受到了隋朝的影响,隋朝的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被契丹所吸收和融合。
此外,契丹与隋朝关系的演变历程还展示了政治外交的复杂性和多变性。隋朝和契丹之间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
契丹与隋朝的关系从最初的内附到中断,再到恶化,最终结束。这一过程充分说明了政治外交关系的复杂性和多变性,需要不断地适应和调整。
最后,契丹与隋朝关系的演变历程,也对我们认识历史和面对未来具有启示意义。历史上,契丹与隋朝之间的关系是基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利益,但也有文化上的交流和融合。
这一历史事件告诉我们,政治外交关系不应该只看短期利益,而应该从长远的历史和文化角度去看待。同时,历史上的契丹与隋朝关系的演变,也提醒我们政治外交关系的复杂性和多变性,需要不断地适应和调整,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形势和挑战。
参考文献:
李志鹏. 契丹与隋朝关系研究[J]. 内蒙古民族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