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何说神医扁鹊不是合格的医者?为了扬名,专为“重者”看病

为何说神医扁鹊不是合格的医者?为了扬名,专为“重者”看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370 更新时间:2024/3/11 1:37:43

疾始于荣卫,哀哉不豫谋。贪生讳闻死,天下几桓侯。——刘克庄扁鹊

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十分重要。

不仅因为这段时期孕育着中国即将到来的大一统,而且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包括医学等在这段时间都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和进步。

[var1]

说到医学,当然离不开医生,而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一名神医——秦越人。

什么,这个名字很陌生,没听过?

不过既然是神医,又怎么会默默无闻呢,他的称号,想必您一定不陌生,扁鹊。

扁鹊本来是上古神话中的黄帝时神医,后来因为秦越人的医术名扬天下,就被世人尊称为“扁鹊”,后来慢慢人们也就忘了他真实的名字,以扁鹊誉之,逐渐后世之人所称的扁鹊也就成为了秦越人的专称。

[var1]

不过扁鹊的结局并不好,以救济天下苍生为己任的他,却死在了秦国,那么神医扁鹊为何会死在秦国?这件事我们还得慢慢说,如果用一句话提前总结的话,那就是治好了秦武王的病,却丢了自己的命。

扁鹊在机缘巧合之下掌握医学大道。

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出入十余年,乃呼扁鹊私坐,间与语曰:“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与公,公毋泄。——《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根据太史公的记载,传给扁鹊医术的人是长桑君,也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对于此人也十分恭敬,时间长了长桑君就觉得扁鹊此人靠谱,自己一生的本事和医人的秘方,也可以尽皆授之,就这样扁鹊掌握了一门绝技。

扁鹊的遭遇是不是和后来的张良有所雷同呢,黄石公让张良捡鞋,并且传授他《素书》,从而让其成为了西汉王朝的奠基人,这两则故事皆是出自《史记》,所以这也告诉我们,做人一定要谦恭,说不准什么时候就有贵人相助了。

[var1]

既然扁鹊的师父是长桑君,为何长桑君没有扁鹊有名呢,这是因为长桑君的医术太过高明,别人只是有个生命的预兆他就看了出来,这就导致了人们误以为长桑君只能医治小病,正所谓:善医者无赫赫之名。

我们言归正传,接着说扁鹊,扁鹊有了能看高超的医术之后,开始在诸侯国中为世人诊病,齐、赵、秦、周等地,都有着扁鹊去过的痕迹。

扁鹊的扬名之道——“为重者医”。

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过雒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来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扁鹊的行医之道和长桑君明显不同,长桑君走的是低调路线,而扁鹊则是处处高调,为了出名,扁鹊开了随俗而变的行医之道。

什么是随俗而变呢,说白了就是那个阶层在国家中的地位高,就给谁看病,比如说邯郸人们重视妇女,扁鹊就为妇女看病,周人敬爱老人,扁鹊就为老人治病,咸阳人们疼爱小儿,扁鹊就为小儿看病,就这样扁鹊的名气越来越大。

[var1]

当然,最让扁鹊出名的,当属为齐桓侯看病的故事,扁鹊最初看出了齐桓侯的病在表面劝其医治,但齐桓侯不信,经过数次劝说齐桓侯看病,但齐桓公都不相信,最后病入骨髓,无药可治。

其实,以现在的眼光来看,扁鹊其实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医者,处处皆透露出扁鹊想要出名,而为“重者”看病,当然这个“重”并不是病重,而是指地位高的人。

扁鹊在秦国被刺杀。

秦太医令李醯自知伎不如扁鹊也,使人刺杀之。——《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扁鹊在秦国为小儿看病,也使得扁鹊之名传遍了秦国的各个角落,这时候的秦国是秦武王当政时期,秦武王,相比大家都不陌生吧,就是那个没事就喜欢举鼎,最后被砸死的那位。

扁鹊在秦国的时候,不巧的是秦武王刚好举鼎扭住了腰,另一说是秦武王面部出现了痈肿,反正秦武王是生了病,而秦太医令李醯,却治不好,秦武王听闻扁鹊在秦国,于是就把他请过来。

[var1]

结果经过扁鹊的把脉、推拿、开药等一系列的诊治之后,秦武王很快就好了,于是秦武王非常看重扁鹊,打算把他留在秦国当太医令,这下惹到了原来的太医令李醯,所以他以扁鹊为“草莽游医”为由,劝秦武王放弃重用扁鹊。

但秦武王心意已决,于是李醯对扁鹊露出了獠牙,打算刺杀扁鹊,结果消息走漏,被扁鹊的弟子得知,于是扁鹊慌忙离秦,但李醯终究觉得扁鹊对自己是个威胁,于是在扁鹊逃离秦国的路上,使人假扮猎户刺杀了扁鹊。

飞鱼说:

为何说神医扁鹊不是合格的医者?为了扬名,专为“重者”看病,就如我们前文提到的,扁鹊为人们备受重视的人看病,其实都是扁鹊为了出名所做,当然也正是因为如此,扁鹊的大名才会被广为传播。

此外,扁鹊的患者中,多为诸侯国的君主,赵简子是,虢国的太子是,齐桓侯也是,当然我们不能排除,扁鹊也曾为默默无闻的人看病,只不过太史公没有记载,但至少太史公的记载中,扁鹊是如此。

[var1]

不过,扁鹊作为神医,为后世留下了数之不尽医学方面的财富,比如中医所称的望闻问切,就在扁鹊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当时扁鹊称之为望色、听声、写影和切脉。

再加上他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并且应用了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法治疗疾病,又被后世人尊为医祖在,这些也都指出了扁鹊的在后世医学中的重要地位。

扁鹊还提出了病有六不治,骄恣不论於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適,三不治也;阴阳并,藏气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这在现在亦有着相当深远的意义。

对此,您怎么看?

参考文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等。

(本文系飞鱼原创作品,抄袭必究,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

标签:

更多文章

  • 万里长城为什么没有挡住匈奴,只因韩王信成了匈奴的开路先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万里长城为何能阻挡匈奴,东匈奴和西匈奴,汉朝长城为什么挡不住匈奴

    [var1]冒顿经过多年的考察,终于把最佳突破口选定马邑。马邑离匈奴单于王庭比较近,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只要突破马邑,匈奴军就可以长驱直入。而且选择马邑作为进攻突破点,可以出其不意,使马邑来不及汇集大量汉军就被攻破。首先,他派小股部队骚扰长城其他要塞,声张虚势,一面集中兵力攻击马邑。刘邦这边汉朝刚建立

  • 隋朝一高僧能给老虎讲法,圆寂后把身体舍给鸟兽,墓穴下都是石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隋唐三大高僧,老虎追坠崖时不忘嗅花的佛教故事,石虎时代的高僧

    李忠林慢慢长大,出落得眉清目秀且身材伟岸,有个看相的人只看了他一面,便说这孩子长大后能做将军,要不就会名满天下。16岁那年,李忠林突然就恳辞父母,去了栖霞寺落发为僧,师傅给他起的法号叫法向。法向出家之后,恪守各种佛门戒律,日夜研读佛门经典,很快就成为扬州一带有名的高僧,各地的僧侣都来栖霞寺听他讲法。

  • 李隆基在太平公主帮助下登上皇位,登基之后为何要杀了她?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

    李隆基是太平公主扶助上位的,可为什么李隆基登基之后就翻脸不认人了呢?太平公主是唐高宗与女皇武则天的女儿,从小受尽宠爱,生的也是倾国倾城,琴棋书画更是样样精通,深得两代帝王的宠爱,高宗精心为她挑选了一个女婿,那就是薛氏家族的薛绍,太平公主和薛绍两人一见钟倩,婚后两人感情也是相当和睦,两人成婚7年,育有

  • 玄武门之变后的父子拉扯:李渊有投杼之惑,李世民跪而吮上乳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玄武门之变李渊的三个儿子,玄武门之变李渊怎么办,李渊玄武门之变后生了几个孩子

    李渊看到尉迟敬德后大吃一惊,但他到底是经历过无数风浪的人,很快镇定下来问:“今天是谁作乱了?你来这里干什么?”尉迟敬德高声说:“太子和齐王作乱,秦王起兵诛杀了他们。秦王很担心陛下,就让我来护卫陛下。”这话自然是李世民教他说的,而尉迟敬德此举也并不是真的保护李渊,不过是交代一下事情的结果,让李渊心里有

  • 《唐朝诡事录》众生堂卢凌风的抉择,换作你,怎么选?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

    孟东老一面是悬壶济世的神医,一面是灭绝人性的恶魔。是他亲手炮制了前后两起惨绝人寰的杀人碎尸案。橘县苦头疾久已。孟东老为了研制治疗头疼的方法,雇凶杀人取头颅,来供他做实验。在他眼里只要能治愈橘县百姓的头疾,杀几个无辜的人又能算什么?总得有人为医学的进步做牺牲,仙魔只在一念之间。恶贯满盈的孟东老在落网后

  • 杜甫属于盛唐诗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1958年,林庚发表《盛唐气象》一文,首次以“盛唐气象”标举盛唐诗歌高潮,就基本将杜甫排除在“盛唐气象”代表诗人之外,后来更有人认为杜诗不属于盛唐诗歌(参罗宗强《唐诗小史》)。实际上,一部杜诗,始终贯注着“盛唐气象”,杜甫安史之乱以后的伟大创作,既根本得益于“盛唐气象”的深远影响,更代表诗歌史上“盛

  • 铜雀台并非是锁二乔,其实是深深的锁住了曹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曹植是三国时魏国诗人,字子健,曹操的第三个儿子。曹植自幼聪慧下笔成文,被曹操认为是最能成大事者,也是曹操的骄傲。然而一首七步诗留给后人的却是曹植处处受限制和被打击郁郁不得志的文人形象。实际上曹植不仅武艺超群,而且文才盖世,是建安文学的集大成者。在两晋南北朝时期,他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那么是什么原

  • 李清照批评了三个人不会写词,最后三个人的成就却都不低于她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

    这样一个才女,如果她认为的人不会写词,一般人也一定会认同李清照的观点,但是,一代才女李清照也有“看走眼”的时候。李清照在《词论》中说过这样一段话:“至晏元献、欧阳永叔、苏子瞻,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读不葺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者何耶?”这是什么意思呢?翻译过来就是说晏殊、欧阳

  • 金兵抓走宋朝后宫上千宫女嫔妃,唯独此皇后幸免,只因两次火灾!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不过在宋哲宗亲自接管朝政的前一年,也就是他老祖母皇太后去世前的一年,召了数百女子入宫进行选妃和皇后,但是宋哲宗的老祖母就看中了一个女人,这个女人姓孟,当时16岁,跟宋哲宗刚好同岁。宋哲宗的老祖母下了一道懿旨,说“孟氏子能执妇礼,宜正位中宫”。孟氏就这样被封为了宋哲宗的皇后。但是这孟皇后(以下篇幅全部

  • 曹丕40岁,曹叡36岁,父子二人为何都早死?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曹丕曾经问相术大师朱建平自己能说多少岁,朱建平说是80岁,但是40岁时有小灾难,如果运气不好只能活40岁。40岁那年,曹丕亲征伐吴,被徐盛用火攻打败。当时秋冬交替,长江水雾弥漫,感染了风寒,曹丕一病不起,回到洛阳就去世了,恰好40岁。按现代医学判断症状,曹丕应该是得了肺结核。也可以从其他方面判断曹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