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禹”你一起 · 相约汶川!

“禹”你一起 · 相约汶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608 更新时间:2024/2/17 3:54:36

一个民族一段传说

一个传说一段故事

滚滚岷江河畔

大禹治水的故事

在这片土地上

早已流传了千百年

今天,让我们走进禹的故乡

——汶川

一起聆听禹的故事吧

大禹是我们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他的伟大精神,世世代代铸造着中华民族的“民族魂”。

《史记·六国表》中记载“禹兴于西羌”。汉代《蜀王本纪》中记载:“禹本汶山郡广柔县人,生于石纽”。唐代《括地志》中说:“石纽山在汶川县治西七十三里”。《吴越春秋》记:“禹家于西羌,地名石纽”。《三国志秦宓传》记秦宓云:“禹生于石纽,今至汶山郡是也”。《华阳国志》亦云:“石纽,古汶山郡也。崇伯得有莘氏女,治水行天下,而生禹于石纽之刳儿坪”。北魏郦道元撰《水经注》:“广柔县石纽乡,禹所生也。”

在重庆市云阳县旧县坪发掘出的东汉景云碑,碑文记载了汶川是唯一降生神禹之地还提到为维护神禹的地位,后世禹部落九族的长老们来汶川会盟,在大禹出生地祭祀大禹,在石纽山追述大禹的功德勉励族人后嗣。也印证了大禹治水以及禹生于西羌汶川的历史。

相传,4000多年前的某一天,傍晚一声洪亮的婴儿啼哭声响彻山谷,汶川石纽山刳儿坪的美丽村落诞生了一个健康的男孩,他就是“禹”。

那时,还没有国家,只有大大小小的部落。许多地方经常洪水泛滥,淹没了庄稼,淹没了房屋,老百姓流离失所,很多人只得背井离乡,水患给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灾难。

在大禹成人礼这天,令人恐惧的暴风雨再次来袭,各部落四处逃散,禹便跟随着父亲的队伍,驮起重重的砂石,从此踏上了治水之路。

年复一年,鲧和禹治水的脚步从未停歇,但效果却不见好转。

岷江峡谷两岸又将遭遇严重的水患,父子俩在“堵”与“疏”的问题上发生了激烈的争执。

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在“千钧一发”的时刻,坚持“因势利导”的禹带领着自己的同伴们向低处挖凿出了条条河道,战胜了滔天的洪流,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治水英雄

远离了洪水的侵扰,岷江两岸暂时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与祥和,禹也和心爱之人在族人的见证与祝福中喜结连理。然而,新婚仅仅四天,还来不及照顾妻子,便为了治水,到处奔波。

第一次,妻子生了病,没进家去看望。第二次,妻子怀孕了,没进家去看望。第三次,他妻子涂山氏生下了儿子,婴儿正在哇哇地哭,禹在门外经过,听见哭声,也忍着真心没进去探望。

时光荏苒,转眼十三年过去,各地水患已被治理,禹也因治水有功,被舜选为继承人,成为了深受天下人爱戴的夏禹王。

13年艰苦卓绝的努力,“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在治水过程中,秉持艰苦奋斗、因势利导、科学治水、以人为本的理念,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取得了治水的成功。

形成了以公而忘私、民族至上、民为邦本、科学创新等为内涵的大禹治水精神。

禹的故事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世代传承,虽然羌族人民没有文字,但有关于大禹的故事,都是靠着古老的羌民们口口相传,传延至今,那宝贵的大禹精神,更是在岷江河畔源远流长。

为了感念他的功绩,表达人们对大禹的尊崇,后代人们为他修庙筑殿,尊他为“夏禹王”。

并且在每年农历六月初六,汶川人民都会举办隆重的大禹华诞庆典活动,感激大禹千秋治水之功。

千百年来,大禹精神早已融入到汶川人乃至中国的人的精神血液之中,成为人们面对自然灾害迎难而上的坚强动力。

大禹精神,亘古至今

滋养着这方土地这方人

让我们一起相约汶川

探索西羌文化,感受大禹精神

标签:

更多文章

  • 姬昌和次子姬发都姓姬,为何长子却叫伯邑考,难道他并非亲生?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相信笔者打出这个题目来的时候,有许多历史爱好者们心里已经乐开了花。根据《史记》记载,周文王和他的妻子太姒一共生下了十个儿子,他们分别是:长子伯邑考、次子周武王姬发、三子管叔鲜、四子周公旦、五子蔡叔度、六子曹叔振铎、七子郕叔武、八子霍叔处、九子卫康叔封、十子聃季载。霍,要照这么看,好像只有周武王姬发是

  • 上古史之谜:周文王到底是怎么死的?真知堂:文王之死极不正常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熟悉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武王伐纣灭商的事情,最完整的记载这件中国上古史大事的是西汉司马迁写的《史记 殷本纪》。但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史记记录的历史,并不一定对。周文王在伐纣的时候已经死了。但周文王怎么死的,史记只有一句话“西伯既卒,周武王之东伐,至盟津,诸侯叛殷会周者八百。”周文王死亡原因,时间,地点

  • 魅力胶东:烟台王懿荣和甲骨文之父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烟台故事丨甲骨文之父 来源:烟台日报-大小新闻王懿荣(1845年—1900年),字正儒、廉生,号养潜居士、直庐花衣,山东福山县(今福山区)古现人,清末著名金石学家、爱国志士。王懿荣幼承家学,1880年进士,授翰林编修,曾三任国子监祭酒(古代朝廷官职之一——清朝国子监系朝廷更高学府,总管全国各类官学祭

  • 商纣王形象探析:才华横溢、智略超群却又荒淫无道的商朝末代君主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

    有关费翔出演《封神三部曲》商纣王的消息,在各大媒体纷纷报道,其1.9米的身高、俊朗的外形以及粗犷激情的气质,无不吸引万众观众,几乎以一己之力,再度掀起了国人对商纣王的关注与讨论。那么,商纣王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商纣王 (约公元前 1046 年-- 约公元前 771 年) 是商朝末代

  • 竹联帮第二代帮主黄少岑,江湖人称“幺幺”,陈启礼钦点接班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竹联八大长老,吕代豪谈陈启礼,陈启礼采访视频完整版

    他从一个籍籍无名的马仔,经历无数次大小战役,对帮派忠心耿耿,被“天下第一帮”的老大钦点为接班人,甚至在杂志上高调报道;他上位后,位置还没坐稳,就遭到通缉开启9年的逃亡之路,帮派差点分崩离析;他在海外的儿子,年仅15岁就带枪到学校与人打架,情节严重,被判处75年有期徒刑!他就是竹联帮的第二任帮主,“幺

  • 姚启圣如何幸免于难,未被康熙杀害?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学习交流,关注公众号:稀饭资料库。我们是知识搬运工,我们会一如既往的推出优质视频课程。知识进阶,各类学习课程应有尽有! 1682年,姚启圣收复台湾,忐忑进京面见康熙。他知道此次前去必死无疑,但一直痛恨他的康熙却并未杀他,这是为何?清顺治十八年,即1661年,郑成功率军东渡台湾海峡,翌年便打败了

  • 盘庚迁都到安阳殷墟:争议中的历史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先来看一下盘庚的历史背景。盘庚是中国五帝之一,他是黄帝的孙子,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政治家之一。据《史记》记载,盘庚在位时,曾经进行过多次迁都。其中最著名的一次是将都城从蒲阪迁至平阳,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都城迁移。但是,对于盘庚是否曾经将都城迁移到安阳殷墟,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支持盘庚迁都到安阳殷墟

  • 封神战死后,均先魂上封神台,闻仲为何最特殊,去见了纣王?可惜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闻仲为什么不上封神榜,纣王怕闻仲片段,闻仲骂纣王新版本

    可作为封神大战的主力和精英弟子们,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均要求玉虚弟子和碧游弟子远离是非,潜心修行,尽量不要参与到封神大战中。“紧闭洞门,静诵黄庭三两卷;踏身西土,封神榜上有名人。”特别是通天教主将仙域真境的碧游宫绝迹红尘,还特意在碧游宫大门上,写下一处楹联,警示弟子们。然而,鸿钧老祖门下的通天教主,

  • 历史|退隐与拯救:陆征祥的下半场 ——兼评唐启华《陆征祥评传》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对于清末民初著名外交家陆征祥的研究,虽然并非学界热点话题,但也并不冷僻,已先后有罗光的《陆征祥传》和石建国的《外交总长陆征祥》等数种传记出版,专题论文或学位论文也时有涉及。著名外交史专家唐启华教授所著《陆征祥评传》(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年),是对这位重要外交家传记研究的最新成果,阅后令人不禁掩

  • 周穆王与西王母的千年之约: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主角是西王母和周穆王的儿子,周穆王和西王母是真的吗,穆王见西王母翻译

    一、穆王生平简介周穆王,姬姓,名满,周昭王之子,西周的第五位君主,据《史记》记载:“穆王即位,春秋已五十矣。”而他一共在位55年,由此说明,穆王很有可能活到了105岁而亡,这给这位君主的身上更添传奇色彩。前976年,周绍王亲征荆楚,结果周军在汉江上被摧毁,周昭王也不幸死于汉水中,他的太子姬满便顺利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