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宋最有作为的皇帝是谁?看看实际作为,其实并不是宋孝宗

南宋最有作为的皇帝是谁?看看实际作为,其实并不是宋孝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450 更新时间:2024/2/15 5:56:31

南宋九帝,最末三位皇帝宋恭帝赵、宋端宗赵昰、宋末帝赵昺,皆是幼年登基,幼年退位或早夭,赵4岁登基,6岁降元;赵昰7岁登基,9岁而亡;赵昺8岁登基,8岁而亡。想想看,三个小孩子有何杰出可言呢?

剩下六帝,宋度宗赵禥、宋理宗赵昀二帝皆是毫无争议的昏君,且还是南宋排名前两位的昏君。赵禥就是一个傻子皇帝,没脑子却很好色,比他父亲理宗还荒淫无度,国难当头之际,他想的不是如何御敌,保护南宋百姓,而是为便于自己饮酒作乐,将朝政大权悉数交由奸臣贾似道,自己则是整日宴坐后宫,与妃嫔寻花作乐,据史料记载,赵禥刚当上皇帝,有一日到合门前谢恩的宫妃高达30余名(根据南宋旧例,若宫妃在夜里奉召陪皇帝睡觉,次日早晨就要到合门叩谢皇帝宠幸之恩);

赵昀在位期间,朝政前期被奸相史弥远所控,后期沦落丁大全、贾似道等奸相之手。史弥远掌权二十六年,期间排斥异己、贪污中饱、加重税金,让南宋国力进一步衰退。而后,丁大全、贾似道等群奸乱政,更是让南宋灭亡几成定局,再无翻本的机会。赵昀曾经有一段时间,颇有大志,罢黜史党、亲擢台谏、澄清吏治、整顿财政,创造出来短暂的“端平更化”。但是,这只是暂时的,赵昀终究没能成为南宋中兴之主,且沦落为一个实实在在的昏君,执政后期厌倦朝政,追逐声色,大兴土木,致使民不聊生,百姓怨声载道。

既然度宗赵禥、理宗赵昀皆是昏君,又谈何杰出呢!

之后剩下四帝,宋宁宗赵扩、宋光宗赵惇二帝虽不是昏君,但也非明君,最多算是一个功过参半的忠厚之主。赵扩在位期间,颇有中兴南宋之大志,也为此做过一些努力,如支持北伐、平反岳飞案、打击主和派等等。不过可惜的是,赵扩这人政治能力实在太弱,且耳根子也很软,容易听信他人,前期被韩侂胄糊弄,后期又被史弥远与杨皇后控制,实在枉为人主!不过赵扩本人执政过程中却没啥大错,既不好色,也不奢华,生活节俭,且善于听取臣下意见,总体而言还算是一位忠厚之主;

赵惇继位之初,确有革故鼎新之意,也算是善于听取臣下谏言,也裁汰了一些不法者。但是因他太过惧怕李皇后,且本身又体弱多病,以致后期朝政被李皇后这等奸后所夺,故而赵惇在位五年,“乾淳之治”成果渐消,南宋由盛转衰。当然,赵惇本身还算好,并没有昏君的恶习,只是过于惧内,体格又差,这才让李后有了祸乱南宋的机会,因此总体而言,赵惇还算可以。

宁宗赵扩、光宗赵惇非明非昏,自然也谈不上杰出!

最后剩下二帝,高宗赵构和孝宗赵昚,这两位皇帝一位是开创南宋基业的开国之主,另一位则是让南宋走向鼎盛的中兴之主,两人是各有千秋,功绩皆是很杰出。

只是赵构有冤杀岳飞的污点,又有称臣于金国的屈辱,因此在后世看来,他算不得南宋最杰出的皇帝。以后世公论而言,孝宗赵昚才是南宋最杰出的皇帝,所谓“卓然为南渡诸帝之称首”。赵昚在位期间,政治上平反岳飞冤案,起用主战派人士,勤于政事,事必躬亲,裁汰冗滥;军事上大胆改革军事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义兵制,加强宋军战斗力;经济上与民休息,轻徭薄赋,劝课农桑,重视农业发展,兴建水利。

在赵昚的治理下,南宋民和俗静、家给人足、牛马遍野、五谷丰登、余粮委田,同时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出现了天下康宁的升平之景,进入了全盛时期,史称“乾淳之治”。

赵构这位开国皇帝也很杰出,排出冤杀岳飞、称臣金国的污点,单凭开国之功,他的功绩绝对就要比赵昚大。

在中原沦落于金兵之手,北宋除赵构外,其余嫡系皇族,包括徽宗、钦宗二帝都被金国俘获而去时,赵构仅凭一人之力,在金兵的穷追猛打下,依旧能在南方站稳脚跟,并延续宋的统治,这绝非是昏庸皇帝能做到的。除此,要知道南宋初立时,赵构不但面临着金国的步步紧逼,还面临着内部的农民暴动、兵变、游寇等棘手的问题,可就算是这样,赵构依旧能稳定住政局,保证宋朝的统治得以延续,这等能力不说在南宋是最前列的,在中国数百位皇帝中排名也绝对是最靠前的。

在北宋陷入分崩离析时,赵构力挽狂澜,在南方开创南宋基业,让宋朝得以继续延续百余年,单论此功绩,赵构堪为南宋最为杰出的皇帝。

更多文章

  • 前朝多以土葬为主,为何两宋时期火葬却十分流行?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朝是土葬还是火葬,河北火葬土葬新政策,咸宁通山县是土葬还是火葬

    中国的丧葬习惯大部分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自古就有"死者为大"、"入土为安"的说法,并且土葬不管是在现代社会还是古代社会中都占有很大的丧葬比例,但是现代社会是因为近代社会随着西方丧葬思想的传入。人们丧葬意识的进步,逐渐开始减少土葬的比例,开始使用更加方便的丧葬方式,而在古代,没有西方文化的冲击,丧葬风

  • 历史上唯一一个被诛灭十族的人,方孝孺究竟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方孝孺被灭十族为什么还有后代,唯一被诛灭十族的人,方孝儒诛我十族什么歌

    显然诛灭九族就是为了斩草除根,因为秦朝是被六国旧贵族起兵灭亡的。所以以后的统治者们往往热衷于诛灭九族,这样直接斩草除根,彻底除去了子报父仇、孙报祖仇的实力和人脉,不为自己留下一丝一毫的后患。明朝有这样一个人,他由于忠于建文帝朱允炆,不肯向朱棣就范,于是被朱棣诛灭十族(加上学生和朋友),这个人就是大名

  • 南京出土锦衣卫墓,发现“天之蓝”酒瓶,专家看完:10多亿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南京锦衣卫墓发现蓝瓶,江苏出土的锦衣卫墓,南宋长颈瓶真相

    对于绝大多数盗墓贼而言,盗墓的初衷是为了财。我国古代的丧葬文化十分发达,有钱没钱的人在死后都会将自己的一些财物一同放入墓中,表达对已故之人投胎重生的美好祝愿。出于对丧葬文化的重视,墓地就如同发财宝地,所以很多盗墓贼为了发家致富,铤而走险去盗坟掘墓,可见其里面宝物的诱惑力有多大。南京作为六朝古都,文化

  • 两宋战胜不了游牧政权,是因为没有骑兵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肃南游牧骑兵,两宋发展史,秦兵对付北方游牧骑兵

    纵观漫长的中国历史,其中曾涌现出诸多辉煌灿烂的王朝,周秦汉唐,无不让我们感到骄傲自豪。也正是因为这些朝代的出现,才使得整个中华文化变得更加丰富,中华文明也因此更显古朴。而在众多的朝代当中,宋朝则是其中相当特殊的一个。虽然同为大一统王朝,但宋朝却以其“出色”的军事实力成为其中的另类,直至灭亡也未曾在与

  • 历史上的高俅:从苏轼书童逆袭成宋朝太尉,从未带兵与宋江交过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高俅书童,高俅退役了搞笑段子,高俅之死视频

    应该说,高俅是施耐庵笔下刻画相当成功的一个文学反面人物,在传统戏曲中,高俅的反派地位甚至可以说是无人可挡的。老百姓们在听戏时,每每听到宋江带领梁山好汉“三败高俅”,都会拍手叫好。然而到近代以来,人们对高俅的印象却有了改观,起因是1939年陕西省府谷县出土的一块珍贵石碑上的墓志铭。这是北宋末年一个叫范

  • 八年的执政生涯,伴随着无休止的政治交易-明代宗朱祁钰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重生到朱祁钰然后力挽狂澜的小说,朱祁钰和汪美麟吻戏,郕王朱祁钰重生的小说

    故宫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代兄监国的朱祁钰满脸惊惧地看着大殿里,正歇斯底里疯狂地殴打着马顺的大臣。皇兄亲征瓦剌,于土木堡大败被俘。消息一传回来,就出现了眼前的一幕。这一天,王振余党,时任锦衣卫指挥使的马顺被朝臣殴打致死,也开启了对王振一党的清算,史称“午门血案”。同年十月,蒙古瓦剌少帅也先率

  • 蒙古灭金后,对待被俘女眷的手段,要比靖康之耻还要残忍的多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靖康最惨公主是谁,靖康美女,靖康之变免费观看全集

    对于“靖康之耻”,相信很多熟悉历史的小伙伴们都是非常清楚的,每每提到这一段历史,一定也是感到非常的气愤和羞耻。当时宋朝的两个皇帝都被大金俘虏,皇宫内的女眷们也都被押送到了五千公里以外的上都。 在去上都的路上,天气已经非常寒冷了,大金的士兵们都传的暖和,而这些大金的俘虏们却是一个个穿着单薄,冻得浑身颤

  • 蒙古灭金后,对待被俘女眷的手段,要比靖康之耻残忍的多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亦菲靖康之变,靖康最惨公主是谁,靖康之变免费观看全集

    而在这样庞大的队伍里面,女性所占的数量是非常多的,而且她们所受到的屈辱也都是惨绝人寰的。当时宋钦宗的皇后也只有25岁的年龄,她实在是忍受不了金军的调戏,还被逼迫献唱助兴,甚至还遭受了“牵羊礼”最终实在是忍受不了,愤然自尽了。 如果用现在的话来说,那就是风水轮流转,或者是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在百

  • 朱祁镇为救王振,竟对孙若微说这两句话,被俘虏八年才知错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朱祁镇王振的小说,朱祁镇真的受王振影响吗,王振和朱祁镇是什么关系

    自从太皇太后接走朱祁镇留在身边养后,他就成一个扶不起的阿斗,不仅宠信王振,任由他收干儿子,还用朝政赚钱,最后被孙若微发现要杀了他。可朱祁镇不满母亲的决定,为救王振,竟对孙若微说这两句话,“你从哪里来的我知道,我从哪里来的,我也知道,我的人我自己管”,孙若微没有想到这两句话会从儿子的口中说出来,当年靖

  • 余桂元:岳飞、文天祥不能称为“民族英雄”,应将其移出历史教材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岳飞文天祥是永远的民族英雄,民族英雄文天祥ppt,文天祥和岳飞认识不

    岳飞的这首词激励了古往今来无数的有志之人,也让人们对他多有敬意,这位活跃于战场之上的将军,用自己的魄力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至今,依然还留有岳家军的故事,供后人学习。而文天祥也同样是一位很有气节的人物,面对亡国之危,本可求和保命,但心中的底线让他从容赴死,发生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