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善长被朱元璋赐死,临终前掏出免死铁券,朱:看清楚最后五个字

李善长被朱元璋赐死,临终前掏出免死铁券,朱:看清楚最后五个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560 更新时间:2024/2/28 8:46:46

朱元璋称帝后,曾高度评价李善长,将他和汉初萧何相比,说道: “朕起自草莽间,提三尺剑,率众数千,在群雄的夹缝中奋斗,此时李善长来谒军门,倾心协谋,一齐渡过大江,定居南京。一二年间,练兵数十万,东征西伐,善长留守国中,转运粮储,供给器械,从未缺乏。又治理后方,和睦军民,使上下相安。这是上天将此人授朕。他的功劳,朕独知之, 其他人未必尽知。当年萧何有馈晌之功,千载之下,人人传颂,与善长相比,萧何未必过也。 ”

正如朱元璋所说,在帮朱元璋打天下时,李善长也的确如萧何一样,帮了朱元璋的大忙,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而且朱朱元璋忠心耿耿。

朱元璋做了郭子兴的女婿后,见郭子兴无大志,就率领“淮西二十四将”攻下滁州,自立门户。就在朱元璋平定滁州时,比朱元璋大14岁的李善长,亲自前往军中迎接拜见朱元璋。

这对朱元璋来说,是一大喜事。李善长的归附,代表了朱元璋受到读书人的喜爱,李善长虽然只是一人归附,但他代表的是读书人。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李善长的归附,代表朱元璋得了民心。

其次,朱元璋攻占滁州时,身旁率领的大都是一帮老粗,不识字的武将,没有文官,所以军中文武严重失调。攻城掠地靠武将,但治天下、税赋、筹措粮草,还是要靠文官。所以说,李善长的到来,对朱元璋来说就是“雪中送炭”。

而且李善长从小熟读经史,富有有智慧和谋略,往往还给朱元璋出谋划策,在朱元璋踌躇迷茫之时,劝说他效仿刘邦,用人才,明军纪,夺取天下。可以说,在刘伯温没有到来之前,李善长既是朱元璋的丞相,又是他的军师,身兼多职,而且任劳任怨,堪为朱元璋军中的顶梁柱。

所以,朱元璋对李善长很是器重,而李善长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也无人可以撼动。后来,朱元璋虽然在刘伯温的辅佐下,打败了陈友谅、张士诚后称帝,但朱元璋在封功时却特意说道:“李善长虽无汗马功劳,但跟随我多年,供给军粮,功劳很大,应当晋封大国。”

结果,朱元璋授李善长为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中书左丞相,封为韩国公,年禄四千石,子孙世袭。并授予铁券,免李善长二死,其子免一死。当时被封公者,有徐达、常遇春之子常茂、李文忠、冯胜、邓愈及李善长六人,而李善长位居首位。

但神机妙算,帮朱元璋称帝的刘伯温却只被封了个三线功臣诚意伯,食禄仅仅只有二百四十石,还不到李善长的十分之一。由此可见,朱元璋对李善长有多么偏爱。

明朝开国之初,李善长的权势达到了顶点,就连徐达、汤和、刘伯温都在他之下。朱元璋把李善长称为“吾之萧何”,但李善长有萧何之才,却没有萧何的保身之智。李善长被推为功臣首位,他却不知功高震主,反倒是恃宠而“骄”。

朝中大臣,但凡有谁和他意见不合,或者冒犯了他,立马会引来他的口诛笔伐,党羽的轮番弹劾,直到罢官夺职为止。就连功臣刘伯温,有次因立法意见不一,都遭到他的当众责骂,结果御史中丞刘伯温因心中不安,只好辞职归乡,暂避锋芒。

在这样的情况下,朝中大臣对李善长无不侧目,敢怒不敢言,李善长的权势越来越大,大到让朱元璋害怕。后来,李善长因病请假,朱元璋就顺水推舟,将李善长给退休了。丞相就换成了杨宪汪广洋、胡惟庸三人轮番坐镇。

再后来,杨宪、汪广洋、胡惟庸三人相继倒台,尤其胡惟庸被以谋反罪抄家灭族。胡惟庸案发后,而有人告发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父子实为胡惟庸的党羽,朱元璋念着李善长的情义,下诏免死,将他们父子安置在崇明。

这对于李善长来说,是天大的恩情,但李善长并没有表示感谢;不仅如此,封功时,朱元璋为了表示自己对李善长的恩宠,还把女儿临安公主嫁给了李善长的儿子李祺,但后来朱元璋病重在床,躺了一二天,李祺和李善长都没有去探望过,李善长的种种出格的做法,引来朱元璋的忌恨,昔日这对甜蜜四溅的君臣,心中生下巨大的嫌隙。

将李善长推向死亡的最后一把,是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李善长为了自己盖府邸,竟然私自找汤和借用300士兵。汤和是个聪明人,他既不敢拒绝李善长,却又不敢瞒着朱元璋,所以等李善长走后,汤和连忙禀报朱元璋。

朱元璋顿时恼火,而就在此时,李善长竟然不知死活地,请求朱元璋释放被胡惟庸案牵连的亲戚丁斌等多人。朱元璋忍无可忍,心想大明朝到底是我朱元璋是皇帝,还是你李善长是皇帝,再不惩治,你李善长都敢骑到皇帝头上去了。

朱元璋不仅不放过丁斌,还下令锦衣卫将丁斌严刑审讯。这一审了不得,丁斌以前在胡惟庸家做事,供出了李存义等人过去与胡惟庸一起策划谋反;朱元璋又逮捕了李存义父子,李存义父子又供出自己和胡惟庸等人,都曾去劝说李善长一起谋反,并答应他事后封他为王。

李善长明知胡惟庸计划谋反,却知情不报,白白辜负了朱元璋对他的一片厚爱。朝臣们见李善长失宠,纷纷检举弹劾李善长,就连李善长的仆人都站出来揭发他,关键是钦天监的官员,来了一招狠的,对朱元璋说:“天象发生星变,预示会有灾祸发生,当移大臣!”

朱元璋雷霆大怒,将77岁的李善长连同其妻女弟侄等全家七十余人一并处死;到了最后一刻,李善长仍然不懂为人处世的道理,竟然拿出了朱元璋赐给他的免死铁券,要求朱元璋放过他和儿子。

朱元璋冷冷一笑,道:“你仔细看看上面写的是啥!”李善长这才完完整地将免死铁券上的字看了一遍,发现最后写着:“除谋反大逆”五个字。李善长长叹一声,和全家七十多口一同被处死。

伴君如伴虎,李善长虽有萧何之才,却不没有萧何保身的智慧。萧何在刘邦称帝后,为了保身,曾屡次设法自污,才让刘邦放下戒心,保全家族。

更多文章

  • 大一统王朝的皇帝都叫帝,而宋朝都叫宗,这是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宋朝为什么皇帝叫宗,宋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宋朝能不能算大一统王朝

    不仅仅是宋朝皇帝称“宗”,唐朝皇帝也是这么称谓的,比如唐太宗、唐高宗、唐玄宗、唐肃宗等等,原因只有一个。那是因为,唐朝以前的皇帝都称呼的是“谥号”比如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汉宣帝,隋文帝、隋炀帝,其中“文”、“景”、“武”等都是“谥号。”唐朝到明朝由于皇帝的“谥号”太长,都称呼的是“庙号”也就是什

  • 曹皇后的家族究竟有多厉害?不仅有宋朝第一良将,还出了一位神仙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宋仁宗的曹皇后随着电视剧《清平乐》的播出,也被很多观众认识到了这位北宋的贤后,虽然历史上的曹皇后容貌普通,并且不受宠没有子嗣,但是她的娘家可是非常厉害的,这也是为何曹皇后无宠无子还能够稳坐中宫二十八年,她的家族非常牛,不仅出了宋朝第一良将,而且还出了一位神仙。 其实曹皇后之所以能够被进宫中,也是因为

  • 明宣宗朱瞻基,花了10年时间打造仁宣之治,为何36岁就英年早逝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其实他老爹明仁宗在位只有8个多月时间,而朱瞻基在位却有10年时间,所以仁宣之治的主体,就是明宣宗时代。朱瞻基作为朱棣的嫡长孙,打小就非常聪明,因此朱棣甚至亲自册封他为皇太孙。意思很明白:朱高炽你小子听着,我立你为太子,纯粹是看在我这个好圣孙的份上!此后朱瞻基更是露脸,即使身处太平时节,依旧多次跟着朱

  • 唐朝开元年间,一起新娘命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北宋初年,学者李昉等人奉皇帝之命,编撰《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等史籍,其中的《太平广记》收录了发生在唐朝开元年间的一桩诡异惨案。事情发生在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修武县(今属河南焦作)有一户人家嫁女儿,女婿家派车来迎接。新娘子的父亲担心村民围观造成堵车,于是就借了一匹骏马

  • 唐朝一囚犯留下一首诗,揭开武则天干过的一件残忍之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朝武则天的大将有谁,刘晓庆唐朝女皇武则天,写唐朝的小说武则天

    事情要从李世民的逝世说起,在贞观23年,李世民因为身患重病离世。但是在临终前,他仍旧不忘对于皇位的传承,将太子李治和太子妃叫到跟前,交代了后事,传递皇位在世袭制的背景下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但是武则天的野心却让历史出现了不同之处。她虽然在新皇帝即位时身份并不高贵,但是却很有手段,慢慢提升了自己的地位。凭

  • 从唐代“官”“吏”殊途来看《长安十二时辰》中姚汝能人设的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连一部剧都不能好好看,人生真的太难了。前几篇文章中我从各个角度吹了几波《长安十二时辰》,有读者说剧方给我打钱了,纵横想说,如果剧方看到我写的文章,请自觉打赏,主动一点也许会更好。鉴于目前还没有收到任何剧方的劳务费,所以现在来挑点毛病。今天从唐代“官”“吏”殊途的角度来讲讲《长安十二时辰》中,姚汝能人

  • 为力挺此人,杜牧不惜与白居易为敌,一首千古名作证明自己的实力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杜牧和白居易关系,题乌江亭唐杜牧,叹花杜牧

    杜牧当年写过一首名叫《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的七律,在诗中他写道“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意思是说白居易是个有眼无珠的人,这样的痛批不可谓不犀利了。那么杜牧为何会如此为难比自己年长31岁的前辈呢?为了好友张祜。张祜是杜牧好友,在当时名气虽不如杜牧白居易,但却颇有才华,杜牧形容他是“谁人得似张

  • 韩愈因磕碜被封杀;王艮殿试第一因难看无缘状元:以貌取人要不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王艮谢缙,江西吉安王艮,韩愈为何被贬至蓝关

    来看个段子。古时候男子上门提亲,若长得好看,姑娘满意,就会一脸娇羞的说:“终身大事全凭父母做主”。如果男的长得丑,就会说:“女儿还想孝敬父母两年”。父母:“必须嫁!”女儿:“我不活了……”古时候英雄救了美女,如果英雄长得帅,美女就会一脸娇羞的说:“英雄救命之恩,小女子无以为报,唯有以身相许”。、如果

  • 玄武门之变后,5人被封为一等公,其中一人暴露了李世民的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像唐太宗李世民这样的千古一帝,怎会允许玄武门之变这等兄弟相残之事影响自己名留青史的光辉?玄武门事变之后,李世民册封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敬德、侯君集5人一等功,这前4人众所周知,是李世民实实在在的心腹,可侯君集又是何人?是什么让他一跃成为李世民集团的核心成员?其实侯君集在玄武门的所作所为,史

  • 五胡乱华:八王死尽晋随亡,滚滚胡尘覆洛阳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八王乱纪录片全集,五胡乱华赵王之死,八王回朝

    司马越以为不能逞志,累及故人,且内外交迫,进退两难,不觉忧愤成疾,遂致不起。临死时召入王衍嘱以后事。王衍秘不发丧,但将司马越尸体棺殓载诸车上,拟即还葬东海。大众推王衍为元帅,王衍不敢受,让诸襄阳王司马范。司马范系楚王司马玮之子,亦辞不肯就,于是同奉司马越丧,自项城启行,径向东海进发。大敌当前,还想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