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末最后的守门员:他是三国第一名师,教出1帝1将1相

汉末最后的守门员:他是三国第一名师,教出1帝1将1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1419 更新时间:2024/2/17 4:01:57

他是东汉最后的守门员,一手结束了黄巾之乱,也因此锒铛入狱,后被另一名将用战功救出!

卢植画像

他的一生是传奇的,也是有趣的,世家是当时政权的实际把持者,而今天的主角卢植的出身不高不低,但好在他有一个好老师,马融,不是王宝强的老婆,是东汉有名的经学大师,而马融的老师说出来应该很多人都知道,他就是班超。所以说,卢植要严格说起来也算是班超的徒孙。

但是其实卢植当时在马融的身边可能更像是一个助教的性质,说是弟子估计也只能算是记名弟子吧。而另一方面,卢植还有一个师兄弟在三国也挺有名的,那就是郑玄,同样师出马融,和卢植是正儿八经的好基友。而卢植,郑玄,蔡邕(yōng),可以说是相当于现在的清华北大复旦三家学校的校长了。也是最有名的大家。而三位中的两位都出自马融,可见他的本事不一般。

蔡邕画像

而卢植也很好地继承了马融的教学水平,很多人应该都知道,卢植的两位弟子,一位是蜀汉开国皇帝刘备,这位和卢植可以说是同乡,也就是运气好,近水楼台,使得他能有这么一位好老师,据记载,只知道刘备跟着卢植学艺,但是并没有具体说学了多久,但是我们可以做一个推测,刘备跟着卢植学习的时间是他15岁哪一年,也就是

熹平四年(公元175年),而刘备立战功哪一年是他24岁那年,也就是中平元年(184年),这也就是说刘备跟着卢植学艺最长也只能到184年,也就是跟着卢植学了9年。

汉昭烈帝刘备

而这个过程中还有件事,据史料记载,卢植任庐江太守时刘备跟着他学习的,后来有一段时间,卢植因为不满灵帝的政策,辞官回来专职教育事业,那么这个过程中很有可能就是刘备跟着卢植学习的过程,而178年汉代发生一件大事,也就是鸿都学校正式创办(可以称之为职业教育最早的开端),而这个时间点也正好是公孙瓒出仕的时间,虽说史料未曾记载此间故事,但是我们可以大胆地想一下,如果你是公孙瓒,如果以前你们没有过接触,甚至没有共事过,你敢不敢带着一个素未谋面的小师弟去见各路诸侯呢?我想是大概率不太现实的,而在边章,韩遂叛乱期间,很有可能,刘备和公孙瓒曾一起共事过一段时间,这才有后面184年的黄巾起义中立功这种事情的发生。不然你一个没上过战场的人一上来就立功,这显然是不太正常的,所以笔者判断,刘备和公孙瓒跟着卢植的时间很可能是两年。也就是175年去的,177年考完试跟着公孙瓒去打仗的。当然以上均为一家之言,如果有更好的意见,可以大胆评论区历留言。

公孙瓒

那么在这里问题就显而易见了,2年时间就能培养出刘备,除了刘备有天分外,很容易凸显出卢植的教学能力,而他的另一个弟子公孙瓒也很能说明问题,公孙瓒的情况不叫复杂,公孙瓒其实有两位老师,除了卢植之外还有一名老师是刘宽,这个刘宽也是东汉末年的名臣,而公孙瓒也是在拜师卢植之后开始了开挂的人生,先是由于边章,韩遂的叛乱当了官,后来更是由于打鲜卑直接封了蓟侯。

而古代的最高荣誉就是封狼居胥,封侯拜将。公孙瓒做到了。更是在历史上留下了注明的特殊骑兵兵种白马义从!

白马义从首领:公孙瓒

而卢植能教出来公孙瓒,说明除了政治方面的能力之外,卢植的兵法教学能力也不一般。

如果说只是他们两个来说,卢植的能力可以说是出类拔萃,但是尚不能称之为三国第一。

那么最后一位的出现就真的是让这位卢尚书的能力展现的淋漓尽致了。

最后一位名叫卢毓,这位是卢植的亲生儿子,他有什么可以说道的呢?为什么可以和另外两位相提并论呢,这就要说到人家最终的官职了,司空,这可以说是相国职权了,大家看三国演义应该知道曹操原来就当过司空,而这个官职属于文官体系的最高职位之一。这个职位是干啥的呢?相当于今天的水利部加农业部部长这样(部分权利),这样看来卢植的教学范围真的可谓是上至政治治国平天下,下至地理水利民生都能教出优秀子弟的。这样的老师还不优秀那真的就没啥可说了。

五朝贤臣:卢毓

有人在这里肯定要杠了,说东汉第一名是不是司马徽么?他的徒弟那么多,什么卧龙凤雏,再加上徐庶这些人,怎么也轮不到卢植吧。

那么咱们来说一说这个话题,首先是第一正史中记载的司马徽只是推荐人并没有说这几个人是司马徽的弟子,正史上有记载的,司马徽的徒弟中名人仅有向朗一人,其他如刘廙、尹默、李仁等,均不太出名。其次,即便按照这几个人都是司马徽的徒弟来看,司马徽也只能说是在军事领域上有所建树,甚至更详细点说是在宏观战略方向上有比较高的建树,而救治国而言,笔者并不认为诸葛亮的事必躬亲是什么好方法,甚至最终真的让自己累死在工作台上,更不见得是什么好的治国之策,而从侧面而言,这些都是侧面的证据,说明司马徽比较偏科。

水镜先生司马徽

而这种情况下,有可能还有人要杠到底,正史中诸葛亮可不是这样的啊,那你就有点不讲理了,我说正史之中压根他们就没有直接的师徒关系,向郎那点建树压根证明不了什么,而要么咱们就以正史论,要么就以三国论,无论哪一个都可以,但是你不能拿着正史跟我说三国演义,也不能拿着三国演义来对比正史成就,是这个道理吧。

所以,他卢植就是三国第一名是,教出来一个帝王,一个诸侯,一个水利部长,真的是非常牛了!

更多文章

  • 年少的孙权刚当家作主,就有人开始作乱,孙权的处理方式让人惊叹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刘备伐吴孙权的对策,老版孙权弱于新版孙权,孙权劝学中孙权善劝体现在哪

    孙权少年时期就跟随父兄东征西战,不足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为弱冠)的年纪就已经当了阳羡(今江苏宜兴)县长,耳濡目染间学到了不少政治知识,取得了同龄人所不具备的经验。父亲孙坚看到自己的二儿子方脑门大嘴巴,认为他有贵相,日后必能光宗耀祖,对其欣赏有加(《江表传》记载,孙权生来方颐大口,目光炯炯有神)。孙权

  • 一场战争影响了新疆地区的宗教信仰,也使造纸术从此流传到了西方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引发战争最多的宗教,造纸术的发现修改病句,三年级造纸术的发明讲解

    我们都知道,现在新疆地区的各少数民族绝大多数以伊斯兰教为信仰。鲜为人知的是,在一千多年前广袤的西域,那里曾经却是佛教的乐土。强盛一时的于阗和龟兹都是以佛教为信仰的古西域国。尤其是龟兹国,这里俨然佛教徒的天堂!我们也知道,欧亚大陆有一条连接沟通东西方文化和贸易的伟大之路-丝绸之路。有了这条古道,中国的

  • 西汉历史上最极端的人,没有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文 / 子玉时也,势也!实际上,有些人的人生之所以大放异彩被写进了历史,只是因为他刚好处在了历史的拐点,被时代所需要。西汉的主父偃就是这样的存在。当历史开进汉武帝的时代时,汉王朝是这样的格局:诸侯王集团经过汉景帝的改革已经彻底失去了叫板朝廷的实力,“功臣派”集团经过几代皇帝的不断洗牌也基本退出了历史

  • 秦始皇为加强统治焚书坑儒,却不料遭到自己长子的反对,勃然大怒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四、秦始皇焚书坑儒冷落扶苏 千古一帝驾崩奸臣矫遗诏始皇帝嬴政听罢李斯的建议,深以为然,他颔首说道:“爱卿所言甚合朕意,以往连年鏖战,征伐六国,百废待兴,朕倒是轻视了这帮儒生的能量。为了稳定大局,迅速恢复秩序,必须采取雷霆措施予以严厉打击!”于是,为了维护秦朝以法家思想为核心的治国理念,巩固自己的统治

  • 刘禅投降后写下中山寨,司马昭不杀他,群臣不解,昭:倒着读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禅投降后的现状,刘禅司马昭搞笑片段,刘禅说司马昭什么意思

    当时刘禅和蜀国大臣们被押送到洛阳以后,司马昭担心刘禅心中仍有大志,现如今不过是忍辱负重而已,于是邀请刘禅赴宴并询问刘禅:安乐公是否思念蜀国?(安乐公:刘禅投降以后,司马昭给出的)。对此,刘禅答道:“此间乐,不思蜀也”。从此以后,越来越多的人对刘禅的印象便是昏庸、软弱、无能。尤其是在姜维“一计害三贤”

  • 赤壁之战曹操败走华容道,为什么关羽宁可违抗军令,也要放走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各版关羽华容道,曹操赤壁大败华容道今在何处,关羽华容道放走曹操是真的吗

    在那场战斗中,曹操惨败,他带来的大多数精锐士兵被杀死。此外,关羽是那场战斗的主要将领,各个方面都占统治地位。当时曹操败走华容道为什么关羽宁愿违抗军令,也要在华容道放走曹操呢?1、关羽是一个重视爱情和正义的人众所周知,刘结义初期过着漂泊的生活,后来又因种种原因分居两地。关羽来到曹操这里。当时相比关羽,

  • 被刘邦所重用的那拨人,都是他曾经最讨厌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刘邦一生中最怕的是谁,刘邦重用贤士作文素材,刘邦死前为什么不能重用陈平

    文 / 子玉高段位的领导在用人方面从不会受情绪的左右。刘邦就是这种人。在将梁王彭越枭首之后,刘邦下令:谁也不许给彭越收尸,不然,以谋反罪论处。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谁敢?有一个人却直接对刘邦的命令发起了挑战。他叫栾布,是梁王彭越的属下,彭越被杀时他正在齐国出差。在得到彭越被杀的消息后,栾布来到了洛阳,对

  • 历史上真正的华佗:在关羽受伤前就死了,刮骨的是谁?答案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佗为关羽刮骨疗伤的精神,华佗刮骨疗伤实训报告,华佗直播关羽刮骨疗伤

    众所周知,关羽是三国时期的猛将之一,因其武功高强,再加上忠肝义胆的性格,被后世人称之为“武圣”,与“文圣”孔子并驾齐驱,可见其地位之高。三国时期,关羽留下了许多荡气回肠的故事,比如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等,虽然有一些杜撰的嫌疑,但也能看出关羽的忠义和勇猛。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上述的故事外,“

  • 蜀汉灭亡时有多悲惨?看看刘禅的2个女儿和7个儿子,都是什么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三国时期最先被灭国的便是蜀汉,谁能想到曾经刘皇叔辛辛苦苦建立的蜀国江山基业,仅仅到了他儿子刘禅这一代就没了,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蜀国的灭亡竟然会因为一个小小的将领邓艾,而刘禅更是没有应战,带领群臣直接向曹军投降,这要是刘备泉下有知,估计棺材板都得气的翻盖。可话说回来,刘禅又何尝不想光复蜀国,兴复汉室,

  • 一代雄主汉武帝,为什么选最小的儿子当皇帝,他不怕主少国疑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汉武帝为什么有六个儿子,汉武帝宠男,汉武帝罪己之诏原文

    但是,汉武帝在接班人的选择上似乎有些草率。一个六十多岁的老皇帝,没有成年皇子作接班人,却选择了不足十岁的幼子做太子。汉武帝难道不害怕主少国疑吗?这是汉武帝老糊涂了吗?还是汉武帝过分宠溺幼子?带着这些疑惑,我们一起来看看汉武帝的几个儿子,来看看汉武帝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皇长子刘琚:贤德之君,惨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