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代雄主汉武帝,为什么选最小的儿子当皇帝,他不怕主少国疑吗?

一代雄主汉武帝,为什么选最小的儿子当皇帝,他不怕主少国疑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603 更新时间:2023/12/12 13:10:41

但是,汉武帝在接班人的选择上似乎有些草率。

一个六十多岁的老皇帝,没有成年皇子作接班人,却选择了不足十岁的幼子做太子。

汉武帝难道不害怕主少国疑吗?这是汉武帝老糊涂了吗?还是汉武帝过分宠溺幼子?

带着这些疑惑,我们一起来看看汉武帝的几个儿子,来看看汉武帝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皇长子刘琚:贤德之君,惨遭陷害

汉武帝在29岁的时候,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儿子刘据。是汉武帝和卫皇后生的儿子。

古代的人结婚都早,帝王为了子嗣更是会比平民结婚还早。

汉武帝29岁才得了刘据这么一个儿子,可以想象他有多么的欢喜。

刘据是汉武帝的第一个儿子,一出生就得到了无尽的宠爱。

因着刘据的诞生,汉武帝祭祀感谢上天、大赦天下。更是将他的生母卫子夫立为了皇后,可见汉武帝对他的期望。

在刘据七岁的时候,汉武帝就将他立为了太子。

刘据虽然受尽宠爱,但为人却是宽和亲民,是一副贤君的模样。

刘据这个人爱护百姓,经常为百姓出头,百姓自然喜爱这个太子。

但是,刘据为百姓出头就不免损害到贵族的利益,因此许多达官贵人都厌恨刘据。

这些贵族阶级怨恨刘据,并且将刘据视为了头号敌人。

这些人认为,要是刘据日后真的做了皇帝,自己绝对没有好果子吃,所以这些人开始在汉武帝身边讲坏话。

汉武帝最初自然是不信这些人的坏话。但是抵不住讨厌刘据的大臣人多,又频繁输出刘据的缺点。久而久之,汉武帝对这个太子也开始有了不满。

后来,汉武帝生了病。一个跟刘据有旧怨的人,他叫江充。

江充趁着这个机会跟汉武帝说,一定是有人私下运用巫蛊之术诅咒陛下。

此时的汉武帝已经老了,又在病中,往日的睿智不复存在。就让江充去找出这个施蛊的人。

江充拿着鸡毛当令箭,在整个城内四处挖掘木偶人,弄得人心惶惶。

最后,江充把矛头指向了刘据,拿着铁锹到了太子东宫,挖出了木偶人。

刘据此时整个人都傻了,因为他真的没有诅咒自己的父亲。

太子周边的谋臣也不知道汉武帝会不会因为这件事迁怒自己。

于是就告诉刘据,万一皇上周围有像赵高一样的人,太子你就是第二个扶苏了啊!

刘据在被逼无奈之下,最后举兵造反。可他哪里会是汉武帝的对手,最终兵败逃亡。

但是逃哪里逃得过,刘据躲不过父亲的追杀,最后不愿意受辱而自杀。他的母亲孩子,也因为这场巫蛊之祸命丧黄泉。

‬皇二子刘闳:英年早逝,主死国除

汉武帝的二儿子叫做刘闳。刘闳是汉武帝的宠妃王夫人所生的孩子,因为王夫人十分受宠。因此爱屋及乌,汉武帝对这个二儿子也是宠爱有加的。

后来,刘闳的儿子被封为了齐王。汉武帝时期的藩王还是有封地的,刘闳的封地齐国是富庶的地方,足见汉武帝对他的喜爱。

但是,刘闳不幸早亡,连儿子也没有留下,他死后封地也被收回。

‬皇三子刘旦:狼子野心,不可托付

汉武帝的第三个儿子叫做刘旦。刘旦出生时就没有他大哥刘据这样的光芒了。

刘旦不是大儿子,母亲家世一般,也不是什么宠妃,

给他封王的时候,汉武帝将燕国封给了他。

燕国十分偏远,自然环境也不好,民风也十分彪悍,不是个好地方。对此刘旦十分不满,但是也没有什么办法。

后来,巫蛊之祸爆发了,皇太子刘据被逼自杀,东宫之位空缺。

此时,皇长子自杀,皇二子早亡。刘旦是汉武帝最大的儿子,按照这样排下来,皇位应当就是刘旦的。

但是,汉武帝对这个儿子并不是很喜欢,也就迟迟没有立太子。

刘旦觉得自己是最大的儿子,人也飘了起来。

派出了使者跟汉武帝说,现在时局动荡,不如让我回来,驻兵在长安,以备不时之需。

汉武帝怎么会不知道这个儿子在觊觎自己的皇位。当场大怒把使者给杀了,还将刘旦的封地给削了三个县。

汉武帝讨厌这个儿子的争权夺利,刘旦这番行为彻底丧失了皇位争夺权。

‬皇四子刘胥:纨绔子弟,酒囊饭袋

汉武帝的第四个儿子叫刘胥,他是刘旦的同母弟弟。

和他的同母哥哥刘旦不同,刘胥就是一个虎头巴脑的人,爱好玩乐,不思进取。

因为他的行为非常的放肆,一看就知道是一个会祸乱国政的人。

所以汉武帝对这个儿子十分的不喜欢,因此刘胥压根就不在皇位继承人的考虑范围内。

‬皇五子刘髆:舅降匈奴,前途尽毁

汉武帝的第四个儿子叫做刘髆。刘髆是汉武帝最爱的女人李夫人的儿子。

在汉武帝六儿子没有出生之前,刘髆是汉武帝最小的儿子。因此特别受到汉武帝的宠爱。

汉武帝给这个儿子用着最好的东西,请最好的老师。

同时,由于李夫人在汉武帝最爱她的时候离世,汉武帝将对李夫人所有的爱全部转移到了这个孩子身上。

因此这个孩子可以说是除了刘据以外汉武帝最疼爱的儿子。

在巫蛊之祸爆发后,刘髆也仍然在世,那么为什么汉武帝没有立这个孩子为太子呢?

其实主要原因是因为他的舅舅。李夫人有一个哥哥叫李广利,汉武帝叫他去打匈奴,他兵败却不想死,于是就投降了匈奴人。

汉武帝是什么人,一生好武,最看不惯的就是这种软骨头了。

因此,从李广利投降匈奴的那一天起,刘髆就再无继承大统的可能性了。

不过就算刘髆当上了太子也没用,因为他还是死在了汉武帝的前面,在汉武帝驾崩前的一年刘髆先离开了人世。

‬皇六子刘弗陵:最佳人选,杀母留子

汉武帝的小儿子叫做刘弗陵,也就是后来的汉宣帝。

其实汉武帝其他儿子的经历,大家也应该明白了汉武帝为什么会选刘弗陵做继承人,原因很简单,就是无人可选了。

刘弗陵是钩弋夫人的儿子,这个钩弋夫人也是十分的奇妙。

在汉武帝六十岁的时候进宫的,进宫没多久就怀上了刘弗陵。

刘弗陵身上有一个传说,就是他的母亲怀了他十四个月才将他生下了,而上一个怀胎十四个月才出生的人是上古时期的帝。

因此,刘弗陵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祥瑞之兆。

汉武帝六十多岁才得了这个老来子,所以也是疼爱有加。刘弗陵从小就十分的聪明,智商高,身体还好。

跟他前面的几个哥哥比起来,刘弗陵除了年纪小,其他根本没有缺点。

但是,光是年纪小这一点就很致命了。汉武帝害怕刘弗陵的母亲像当初的吕后一样,所以对于立刘弗陵为太子也是十分的犹豫。

但汉武帝转眼又看了看前面几个不争气的儿子,越想越觉得只有刘弗陵适合继承大统。

汉武帝帮刘弗陵扫清了做皇帝的所有障碍,为了避免钩弋夫人干政,他直接杀了钩弋夫人,来了个去母留子。

后来,汉武帝在弥留之际的时候,正式将皇位传给了刘弗陵,并且任命霍光为辅政大臣。

汉武帝驾崩,八岁的刘弗陵坐上了皇位,史称汉昭帝。

‬结语

可以说,汉武帝选择刘弗陵做皇帝,更多的是无奈之举。

汉武帝最优秀的大儿子,在一场政治误会中被迫自杀。

汉武帝的其他儿子,要不就是狼子野心,要不就是酒囊饭袋,根本不适合继承大统。

刘弗陵自出生起就带着祥瑞之兆,又是一个聪明的儿子。所以,汉武帝最终选择了最小的儿子继承了皇位。

不知道大家看完这篇文章有什么感受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更多文章

  • 当年曹操为何非要斩杀华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当年曹操为何坚决要斩杀华佗,曹操错杀华佗完整版,华佗为曹操医治头风病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许多人认为华佗是一位名医,他总是关心天下人民的疾苦,不屈服于权贵,不愿意为曹操单独看病。他拒绝了曹操的高官和丰厚的工资,并且离开曹操的借口是他的妻子得了重病。最后,曹操杀了他。毫无疑问,华佗死于曹操之手。曹操对华佗之死负责任吗?华佗一点责任都没有吗?如果我们揭开历史真相,仔细分

  • 杀局:看两千年前的权谋家,如何猎杀霍去病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霍去病为什么以少胜多,秋蝉和霍去病相见,卫青和霍去病的书

    今天我们来聊一下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骠骑将军霍去病,二十四岁冠军侯,封狼居胥千古传,霍去病的一生,是无数人想都不敢想的一生,就算是写爽文小说的作者都不敢这么写。从他出道开始只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别人十辈子都做不了的事,真是如梦幻一般的人生啊,可这传奇的生命在24岁的时候就戛然而止了。有

  • 汉武帝为什么选择打匈奴而不是选择赔款?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为什么汉武帝后期打不赢匈奴,汉武帝对匈奴河南之战排兵布阵,汉武帝和匈奴的战争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匈奴作为北方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自幼弓马娴熟、骁勇善战、马背上长大的民族。生产生活如同军事演习,逐水草而居、居无定所、驰骋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来去如风。匈奴这些特点,注定他会成为中原王朝强悍的对手。千古一帝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命令大将蒙恬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作为秦朝抵御匈奴的要塞。

  • 汉: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西汉历史简说,让我们一睹西汉的兴衰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西汉王夫人墓,西汉服饰,西汉历史事件八

    公元前207年,刘邦率军进驻霸上,劝降秦王子婴,随后受降进入咸阳并约法三章,秦朝自此灭亡。鸿门宴之后,刘邦受封为汉王,在楚汉对峙时期,虚心纳谏,知人善任,赢得了楚汉之战并一统天下,建立汉朝,后来在讨伐英布叛乱中受伤,不久崩于长安。在刘邦死后,公元前195年长子刘盈即位,但是由于吕后掌权,刘盈也只好施

  • 嫪毐究竟有何长处?让秦始皇生母如此痴迷,还为他生下2个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秦国嫪毐有啥长处,嫪毐是秦始皇的假父吗,秦国嫪毐为什么倒着

    但是先秦和西汉时期,宦官并不全是阉人,他们虽然不参与朝政之事,但由于跟皇室朝夕相处,能得到主子相当大的信任,所以,宦官是有机会在朝中任职的。古代有个非常著名的宦官,连秦始皇的生母都为他神魂颠倒,还给他生了两个孩子。他就是嫪毐。因为关于秦始皇的影视剧较多,后人对此人也是颇为熟悉。早年,赵姬本是商人吕不

  • 仗剑天涯勇于批判的刀客!聊屈原精神的社会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

    又一年端午节,怀念屈原的人很多,而理解屈原的人不多。在近代来讲,屈原最著名的知己大概当数毛泽东,他曾说我们是屈原生命长存的见证人。敢讲真话、追求真理的精神,是毛泽东最为推崇屈原之处。1958年成都会议,毛泽东提倡干部要敢讲真话,列举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些代表人物,其中就有屈原。他说,屈原是敢讲真话的人,

  • 花脚大仙分享:《“郁郁乎文哉”西周晋国玉器精品展》系列十一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郁郁乎文哉”西周晋国玉器精品展系列十一花脚大仙分享郁郁乎文哉——西周晋国玉器精品展在良渚博物院落幕。本次展览由山西省文物局、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主办,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考古博物馆)、山西博物院、晋国博物馆承办。[var1]展览共展出西周时期文物170余件(组)

  • 三家分晋为什么是春秋战国的分界线?其中有什么划时代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许多人将秦朝之前的那段大分裂时代称为春秋战国时期,这种说法并没有错,但也不能算完全正确。因为严格来说,春秋和战国是两个时代,其中作为划分这两个时代的标志性事件就是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史称“三家分晋”。那么问题来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大事件那么多,为什么三家分晋具有划时代意义呢?其实给出这个定义的人

  • 屈原: 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

    简介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

  • 屈原:一个值得仰望的文化高度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

    来源:党建网微平台(ID:zxbdjw)作者:刘汉俊[var1]又逢端午,遥祭屈原。一个人与一个节日、一种民俗关系如此之紧密,中国历史上唯此一人。屈原,一位让世代中华儿女年年记起的先祖,一个让历代文人仕子朝诵夜吟的巨擘,是我们这个民族灿烂精神篇章中的一个厚重的标题。 拂去历史的云烟,掸落鏖战的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