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汉历史上最极端的人,没有之一

西汉历史上最极端的人,没有之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438 更新时间:2024/1/20 23:14:22

文 / 子玉

时也,势也!

实际上,有些人的人生之所以大放异彩被写进了历史,只是因为他刚好处在了历史的拐点,被时代所需要。

西汉的主父偃就是这样的存在。

当历史开进汉武帝的时代时,汉王朝是这样的格局:诸侯王集团经过汉景帝的改革已经彻底失去了叫板朝廷的实力,“功臣派”集团经过几代皇帝的不断洗牌也基本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也就是说,汉武帝可以彻底对诸侯王这一长期折磨汉王朝的痼疾进行收网。

而主父偃就是汉武帝的刀。

主父偃给诸侯王问题开的药方是:推恩令。

说白了,就是贾谊当年“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思路:将一块大蛋糕无限切小,使诸侯王的势力越来越弱,然后完全被皇帝掌控在手中。

既然贾谊当年已经开好了药方,难道汉武帝自己不知道用,非要等主父偃以“推恩令”的形式提出来?

不,汉武帝要找的其实是一个干活的人。

因为,如果汉武帝亲自动手去割诸侯们的肉,这确实有点赤裸裸,影响不好。

▲汉武帝 电视剧《汉武大帝》/剧照

于是,那些诸侯们极不情愿地将自己手里的蛋糕切成多份,分给了自己所有的儿子们。

儿子们到时再给自己的儿子们继续分,这条路的尽头是诸侯们彻底的消亡。

这个政策由于满足了诸侯王那些庶子们的利益,所以执行得也是相当顺利。

汉王朝这些王爷们眼睁睁看着自己手里的蛋糕被一刀一刀地切开,毛办法都没有。

这还都是好的,有些诸侯国连被切的机会都没有。

燕国被主父偃揪出了问题,齐国也是被各种查,最终,燕王刘定国自杀、齐王刘次昌自杀。

燕国和齐国也都被收归朝廷。

这事最开心的当然是汉武帝。

“主父偃,棒棒哒!”

可是,齐王的自杀还是引起了诸侯们的群体恐慌。

是的,大家都有问题,主父偃只要动手来查,他们必死无疑。

所以,诸侯们一定会抓住机会对主父偃进行反扑。

这些人中,最慌的是赵王,因为主父偃当年在他的赵国也是受了不少委屈,而他自己又确实存在许多问题。

按照主父偃睚眦必报的做事风格,他迟早会将手中的刀劈向赵国。

趁着主父偃外出任齐国丞相的机会,赵王将早已经收集好的材料送到了汉武帝手中。

看着手中主父偃收受贿赂的各种铁证,汉武帝大怒,直接就将主父偃下狱。

加上主父偃在齐国丞相的任上逼死了自己的直属领导齐王,舆论更是一时聚焦在了他的身上,大家都请求汉武帝赶紧杀了主父偃。

说实话,汉武帝其实不想杀了主父偃,因为诸侯们的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而主父偃又实在是一把好刀,那么有才,汉武帝还真有点舍不得呢。

但舆论燃烧起的火焰已成蔓延之势,汉武帝左右为难。

御史大夫公孙弘最终让汉武帝下了杀主父偃的决心:

“陛下不诛主父偃,无以谢天下。”

啥意思?

如果汉武帝不杀主父偃就没法给舆论一个交代,就无法平息诸侯们的集体发难。

主父偃最终被灭族。

▲公孙弘 图源/网络 侵删

等于说是,汉武帝用主父偃的脑袋给了诸侯们一个交代。

怎么说呢,主父偃的确是一个人才,但是他的人品确实是不怎么样,几乎站到了整个官僚系统的对立面。

当主父偃成为汉武帝身边的红人后,他对来自各方的贿赂是脸不红心不跳,来者不拒,全收。

别人劝他收敛点,但主父偃却有一套自己的说辞:

“大丈夫在世,如果吃不了四个菜,那轰轰烈烈地去死也是一件幸事。”

说白了,还是以前穷得时间太长了,以致于他的心理都不再健康。

从他衣锦还乡时的表现就能看出来:

主父偃回老家时,看着乡亲们不远千里迎接他的情形,是一脸的厌恶和不屑。他直接将五百金扔在了地上:

“当年我穷困之时,你们连一顿饭都舍不得施舍,如今我发达了,你们却都跟换了个人一样”;

“拿上这些钱,以后我们不认识”。

是的,主父偃直接和他的老乡们绝交了。

说实话,笔者读了那么多历史人物的传记,像主父偃这样的人绝对是一个孤本。

两个字:极端。

这样的人是和哪一个群体都处理不好关系的,尤其他又得罪了汉王朝最有权势的一个群体,诸侯王们。

所以,当舆论都针对他时,大家都站了出来,“赶快弄死丫的”。

赵王代表了诸侯群体对主父偃的憎恨,御史大夫公孙弘代表了朝中百官对主父偃的厌恶与忌惮。

估计,他的老乡们看到“新闻”后也是内心窃喜:“主父偃,你也有今天呐。”

对于主父偃如此极端的性格,也许我们可以在他的过往经历中寻找答案。

当年,主父偃找工作时在燕国、赵国、中山国是连连碰壁,不仅没有找到工作,还成了大家眼中的笑话。

主父偃下定决心,将所有的注都压在了长安。

▲长安城 图源/网络 侵删

但长安的水更深,主父偃工作没找到,身上的盘缠也花得精光,眼看就要沦落街头。

更让他难以忍受的是,大家都把他当成瘟疫,避之唯恐不及。

此时,有一首歌最适合身处困局中的主父偃——

“冷冷的街冷冷的灯照着谁......那个人在天桥下 留下等待工作的电话号码......我的未来依然没有解答。”

一个人对困局中最深的记忆其实不是饥饿,也不是寒冷,而是那一双双寒意逼人的眼睛。

这才是后来主父偃和老乡绝交,与同事们搞不好关系的直接原因。

绝境中的主父偃决定放手一搏,直接向皇帝上书。

很庆幸,汉武帝早上看到了主父偃的文章,下午就对他进行了召见。

而且,汉武帝当时还非常感慨,他对着主父偃及一同被召见的徐乐和严安说:

“你们这些人这些年都藏哪去了,怎么现在才出来见朕呐。”

相见恨晚。

可见,主父偃的肚中确实有汉武帝想要的东西。

主父偃不仅创造性地提出了解决诸侯王问题的“推恩令”的方案,他更是一力建议汉武帝修建了朔方城。

朔方城建设的意义在于,汉朝以后对匈奴用兵再也不用远距离的运输粮草,有朔方城这条血管,前线的汉军就可以随时享用由它快速输送来的营养。

方便多了。

所以,主父偃一年中就被汉武帝连提拔四次。

帝国的官吏集体受惊。

最慌的当然是公孙弘,要是主父偃将来当了丞相,那就没自己啥事了,这才是他后来一力主张处死主父偃的真实动机。

只是,主父偃没有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而是仗着皇帝对自己的宠幸是各种作,不仅大肆收受贿赂还竟然想将自己的女儿嫁给齐王。

齐王老妈一反对,他就大肆报复齐王,结果导致齐王死后诸侯们集体对他进行反扑。

只能说,主父偃飘了。

(全文完)

写文不易,看完记得点个“

赞”。谢谢!

标签:

更多文章

  • 秦始皇为加强统治焚书坑儒,却不料遭到自己长子的反对,勃然大怒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四、秦始皇焚书坑儒冷落扶苏 千古一帝驾崩奸臣矫遗诏始皇帝嬴政听罢李斯的建议,深以为然,他颔首说道:“爱卿所言甚合朕意,以往连年鏖战,征伐六国,百废待兴,朕倒是轻视了这帮儒生的能量。为了稳定大局,迅速恢复秩序,必须采取雷霆措施予以严厉打击!”于是,为了维护秦朝以法家思想为核心的治国理念,巩固自己的统治

  • 刘禅投降后写下中山寨,司马昭不杀他,群臣不解,昭:倒着读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禅投降后的现状,刘禅司马昭搞笑片段,刘禅说司马昭什么意思

    当时刘禅和蜀国大臣们被押送到洛阳以后,司马昭担心刘禅心中仍有大志,现如今不过是忍辱负重而已,于是邀请刘禅赴宴并询问刘禅:安乐公是否思念蜀国?(安乐公:刘禅投降以后,司马昭给出的)。对此,刘禅答道:“此间乐,不思蜀也”。从此以后,越来越多的人对刘禅的印象便是昏庸、软弱、无能。尤其是在姜维“一计害三贤”

  • 赤壁之战曹操败走华容道,为什么关羽宁可违抗军令,也要放走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各版关羽华容道,曹操赤壁大败华容道今在何处,关羽华容道放走曹操是真的吗

    在那场战斗中,曹操惨败,他带来的大多数精锐士兵被杀死。此外,关羽是那场战斗的主要将领,各个方面都占统治地位。当时曹操败走华容道为什么关羽宁愿违抗军令,也要在华容道放走曹操呢?1、关羽是一个重视爱情和正义的人众所周知,刘结义初期过着漂泊的生活,后来又因种种原因分居两地。关羽来到曹操这里。当时相比关羽,

  • 被刘邦所重用的那拨人,都是他曾经最讨厌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刘邦一生中最怕的是谁,刘邦重用贤士作文素材,刘邦死前为什么不能重用陈平

    文 / 子玉高段位的领导在用人方面从不会受情绪的左右。刘邦就是这种人。在将梁王彭越枭首之后,刘邦下令:谁也不许给彭越收尸,不然,以谋反罪论处。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谁敢?有一个人却直接对刘邦的命令发起了挑战。他叫栾布,是梁王彭越的属下,彭越被杀时他正在齐国出差。在得到彭越被杀的消息后,栾布来到了洛阳,对

  • 历史上真正的华佗:在关羽受伤前就死了,刮骨的是谁?答案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佗为关羽刮骨疗伤的精神,华佗刮骨疗伤实训报告,华佗直播关羽刮骨疗伤

    众所周知,关羽是三国时期的猛将之一,因其武功高强,再加上忠肝义胆的性格,被后世人称之为“武圣”,与“文圣”孔子并驾齐驱,可见其地位之高。三国时期,关羽留下了许多荡气回肠的故事,比如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等,虽然有一些杜撰的嫌疑,但也能看出关羽的忠义和勇猛。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上述的故事外,“

  • 蜀汉灭亡时有多悲惨?看看刘禅的2个女儿和7个儿子,都是什么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三国时期最先被灭国的便是蜀汉,谁能想到曾经刘皇叔辛辛苦苦建立的蜀国江山基业,仅仅到了他儿子刘禅这一代就没了,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蜀国的灭亡竟然会因为一个小小的将领邓艾,而刘禅更是没有应战,带领群臣直接向曹军投降,这要是刘备泉下有知,估计棺材板都得气的翻盖。可话说回来,刘禅又何尝不想光复蜀国,兴复汉室,

  • 一代雄主汉武帝,为什么选最小的儿子当皇帝,他不怕主少国疑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汉武帝为什么有六个儿子,汉武帝宠男,汉武帝罪己之诏原文

    但是,汉武帝在接班人的选择上似乎有些草率。一个六十多岁的老皇帝,没有成年皇子作接班人,却选择了不足十岁的幼子做太子。汉武帝难道不害怕主少国疑吗?这是汉武帝老糊涂了吗?还是汉武帝过分宠溺幼子?带着这些疑惑,我们一起来看看汉武帝的几个儿子,来看看汉武帝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皇长子刘琚:贤德之君,惨遭

  • 当年曹操为何非要斩杀华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当年曹操为何坚决要斩杀华佗,曹操错杀华佗完整版,华佗为曹操医治头风病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许多人认为华佗是一位名医,他总是关心天下人民的疾苦,不屈服于权贵,不愿意为曹操单独看病。他拒绝了曹操的高官和丰厚的工资,并且离开曹操的借口是他的妻子得了重病。最后,曹操杀了他。毫无疑问,华佗死于曹操之手。曹操对华佗之死负责任吗?华佗一点责任都没有吗?如果我们揭开历史真相,仔细分

  • 杀局:看两千年前的权谋家,如何猎杀霍去病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霍去病为什么以少胜多,秋蝉和霍去病相见,卫青和霍去病的书

    今天我们来聊一下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骠骑将军霍去病,二十四岁冠军侯,封狼居胥千古传,霍去病的一生,是无数人想都不敢想的一生,就算是写爽文小说的作者都不敢这么写。从他出道开始只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别人十辈子都做不了的事,真是如梦幻一般的人生啊,可这传奇的生命在24岁的时候就戛然而止了。有

  • 汉武帝为什么选择打匈奴而不是选择赔款?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为什么汉武帝后期打不赢匈奴,汉武帝对匈奴河南之战排兵布阵,汉武帝和匈奴的战争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匈奴作为北方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自幼弓马娴熟、骁勇善战、马背上长大的民族。生产生活如同军事演习,逐水草而居、居无定所、驰骋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来去如风。匈奴这些特点,注定他会成为中原王朝强悍的对手。千古一帝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命令大将蒙恬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作为秦朝抵御匈奴的要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