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顺治临死前,孝庄紧急召一个人进宫,康熙才能稳坐江山60年

顺治临死前,孝庄紧急召一个人进宫,康熙才能稳坐江山60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43 更新时间:2024/1/26 3:00:01

雍正皇帝和乾隆皇帝奠定了太平盛世发展基础的康熙帝,是为满清政权定都北京后即位的第二位皇帝。

康熙帝八岁登基、十四岁亲政,在位六十余年堪称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的康熙帝是整个清朝乃至整个封建帝国时期的一位传奇皇帝。然而世人皆知教养一代贤君的孝庄太后,急召进宫保康熙帝位的臣子却鲜为人知。

六岁即位,二十岁病故

顺治皇帝名为爱新觉罗·福临,他是清军入关后的首位皇帝,其父是皇太极,生母是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

说来顺治皇帝的继位之路也是十分坎坷,在其父皇太极去世之后,多尔衮等人正值壮年,各个都对皇位虎视眈眈;反观当时年仅六岁的顺治皇帝还是个乳臭未干的孩童,所以许多朝中党派纷纷不支持顺治皇帝继承皇位。

再加上睿亲王多尔衮为清军入关的社稷大事立下了汗马功劳,多年来朝中支持睿亲王继位为帝的声音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所以顺治帝的皇位继承之路多年充满了明争暗斗。

最终,在朝中的各方势力的相互制衡之下,大家一致决定由皇太极的第九子福临即位为新帝,而睿亲王多尔衮由于其德高望重、战功赫赫,所以以其皇叔父的身份被拥立为辅佐幼帝的摄政王。

多尔衮虽名义上已经处于一人之下,凌驾于万千臣民之上,但实际上顺治皇帝过于年幼只相当于一个傀儡皇帝,国家实际的政治大权则几乎悉数掌握在摄政王多尔衮的手中。

甚至嚣张跋扈的摄政王多尔衮还一度将自己称之为“皇父摄政王”,以示自己的地位相当于先帝。按理来说,皇权面前无父子,已经有如此僭越行为的摄政王多尔衮理应受到顺治皇帝的惩处。

由于年幼且无实权,顺治皇帝小时候懵懂无知,慢慢长大逐渐地认清现状后也只能选择蛰伏,就这么在叔父多尔衮的强权之下忍气吞声了许多年。

直到后来顺治帝的年纪渐长才慢慢存有自己的势力,羽翼渐丰之后顺治皇帝才除去了这一对自己手中皇权威胁极大的障碍。

顺治皇帝的一生都是十分不幸的,幼年被摄政王的强权压制毫无作为皇帝的至尊权力;后来苦闷已久的顺治皇帝好不容易寻得一人生知己董鄂妃,但红颜薄命的董鄂妃却没陪伴顺治皇帝几年便英年早逝了。

痛失挚爱的顺治皇帝甚至一度想要削发出家为僧,另一方面顺治皇帝在除去纠缠半生的政敌后还没来得及享受多久的权力自由,便染上了痘疫,有限的生命也即将走到尽头。

自知大限之期已至的顺治皇帝便要为自己的身后事做考虑,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便是择定一名皇位继承人,好在自己故去之后接替自己统治国家。

在该立谁为皇位继承人的这一事情上,顺治皇帝与母亲孝庄发生了很大的分歧,孝庄太后主张将顺治帝的第三子玄烨立为继承人。此时的皇三子玄烨与当年的顺治皇帝一样,也还只是个不到十岁的孩童。

顺治皇帝担心幼帝强臣的历史重演,想起自己年少时期的种种无奈、不甘与隐忍,回首往事痛苦不已的顺治皇帝本着不想让自己的儿子重蹈自己当年的覆辙的想法,起初并没有将皇三子玄烨立为皇位继承人的想法。

孝庄急召一人进宫,力保康熙皇位

面对顺治皇帝想将皇位的继承权交由兄弟旁支的想法,孝庄太后不忍皇权旁落,所以一直力挺顺治皇帝的第三子玄烨为继承人。

在顺治皇帝生命垂危之际,心思缜密的孝庄太后还紧急召了一个人入宫对一意孤行的顺治皇帝进行劝说,这个人便是一直很受顺治皇帝尊敬的传教士汤若望

汤若望原是德国科隆人,他是以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的身份先到到中国澳门,后来一路北上达到了北京城。

物以稀为贵,当时拥有着特殊身份的汤若望本就很受统治者的尊崇,他还贯穿明清两朝,便渐渐在人们的心中留下了德高望重的形象。

正是经由传教士汤若望一番循循善诱的规劝,皇位才最终安然无恙地落在了康熙皇帝的手上,康熙皇帝后来才能稳坐江山60年。

在当时情况万分危急之际,可以说若是没有这个人在最后一刻发挥的至关重要的作用,皇位的继承权不一定会落在皇三子身上。

那样的话,后来的满清王朝也便不一定会出现始于康熙皇帝时期维持多年的盛世状况。只能说是:事也,命也,冥冥之中世间一切自有安排。

三皇子以得过天花的身体优势取胜

康熙皇帝能够在八岁时顺利登基是有着多方面的原因的,譬如有皇祖母孝庄太后的大力扶持。

除此之外,在顺治皇帝临死前被紧急召入宫的汤若望是以当时还只是皇三子的康熙皇帝的身体优势进行规劝的,最终以理服人,生命垂危的顺治皇帝才点头同意。

在当时科学技术与医疗水平都十分落后,顺治皇帝所患的天花在当时是足以夺去生命的一个可怕传染病。

而在当时社会状况下,无论是权贵还是平民,一旦得了此病便药石无医,是死是活只能听天由命,短命的顺治皇帝便是没熬过此病的折磨最终英年早逝。

汤若望向顺治帝强调皇三子玄烨在幼时就曾经得过此病,并且成功熬了过来,此病的特征就是得一次之后体内便有抗体,抵抗力会较没有得过此病的人更强,所以便终身不再得,最终三皇子以得过天花的身体优势取胜。

顺治临死前对于皇位继承人的选择犹豫不决,孝庄太后见状紧急召汤若望进宫进行规劝。

在死亡率极高的社会背景下,汤若望站在生命健康长寿的角度来强调得过天花的皇三子玄烨在身体素质这一先决条件上无疑是皇位继承的最佳人选,起码可保皇位传至千秋万代,如此后来的康熙才能稳坐江山60年。

标签:

更多文章

  • 乾隆早期对那拉氏有多宠?有几项创清史唯一,如懿传有些并非乱编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那拉荣臻,乾隆继后那拉氏为何断发,那拉皇后容貌复原图

    她并非出自大家,然而一入府便成为乾隆的侧福晋。她并非乾隆的白月光,却在富察皇后仍在世的时候,占据了乾隆的恩宠。在她做皇后之前一直未有子嗣,然而做了皇后之后,却接连产子,四年生了两男一女。她便是我今天想说的乾隆的继后那拉氏。说起这位那拉皇后,她的一生对很多人来说都是说不完的谜。断发之后,乾隆便将一切有

  • 大清腐朽没落慈禧百口莫辩,找寻根源,上推100年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慈禧与清朝的命运联系,清朝慈禧的社会状况,清朝的灭亡能怪慈禧吗

    慈禧太后清王朝衰败,特别是闭关锁国、科技的落后,后期的慈禧政府已成强弩之末、积重难返之势了。真正的罪魁祸首,却是号称“康乾盛世”的乾隆皇帝,因为他是最早看到并接触外国新事物、新科技的人,却因自己的妄自尊大、固步自封将原本可以“拿来主义”的东西给吞噬了。说他是耽搁、阻止中国科技进步的罪魁祸首才算一点不

  • 努尔哈赤算是清朝的皇帝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清朝12位皇帝一览表,清十二帝顺口溜,努尔哈赤是皇帝吗

    这些说法之中最流行的是十帝说、一十帝说、十二帝说,至于十三帝、十七帝的说法则属于小众说法。所谓“十二帝”乃是从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算起直到1912年宣统帝退位为止。这种说法将清朝入关之前的努尔哈赤、皇太极以及入关之后的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都算作是皇帝。

  • 太平天国的宝藏,丢了156年,至今下落不明,它到底去哪儿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太平天国福建宝藏,太平天国的天国宝藏是真的吗,太平天国的宝藏消失了吗

    这也让西方列强对这块东方的肥肉虎视眈眈,同时这不仅仅是国外在觊觎就连清政府内部都存在分歧。这种内忧外患的处境让清朝摇摇欲坠。也就是这时,西方不少文化传教也开始流入中国,他们企图通过改变人们的思想文化来达到改变清朝统治。但是当时的人们所接受的是中华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因此这种做法无疑是困难的。但是,这种在

  • 清朝皇帝不仅是皇帝,还是蒙古人大汗,怪不得蒙古这么效忠清朝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蒙古是在皇太极在位的时候被满族人彻底征服的,满族人征服蒙古之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开始让蒙古人承认自己是蒙古人的大汗。所以从皇太极开始,每个清朝皇帝都有蒙古大汗的称号。皇太极蒙古大汗的称号是博格达彻辰汗。顺治皇帝的称号是额耶尔札萨克汗。康熙的称号是恩赫阿木古朗汗或阿木古朗汗(蒙语“平和宁静”之意,

  • 纪晓岚“智斗”和珅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纪晓岚智斗和珅第二集,和珅纪晓岚赈灾,有声小说纪晓岚智斗和珅

    影视剧照据史书上记载,纪晓岚本名纪均,字晓岚,生性幽默,为人直爽豁达,思维敏捷,博学多才。而和珅号称“满清第一美男子”,身长九尺,老爹是福建副都统,标准的高富帅。影视剧照传闻纪昀与和珅结怨颇多,事实上,纪昀与和珅的关系就像是忘年之交,没有不可调和的利益冲突。年轻的和珅处世外向泼辣办事能力强,年老处世

  • 此人是汪精卫的接班者,手握重兵却迫害同胞,死后墓地被炸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汪精卫抗日,梁宏达评汪精卫,梅州大埔汪精卫老宅

    1962年,蒋介石开始北伐,陈公博抛弃了汪精卫,转投到蒋介石的门下。时人都说他是背信弃义的人,但是他丝毫不引以为耻,甚至认为很光荣。从小他就是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人,需要什么,他的父亲都能够满足他,于是陈公博从小就娇生惯养,成年以后,他回忆说:“我小时候看《品花宝鉴》,被父亲发现了,父亲假装有事情

  • 清朝为何改金为大清?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随着金国所征服领地的扩大,更多的民族被纳入统治范围,女真、蒙古、汉则是其中的三大民族;金国号的负面影响也逐渐暴露了出来,以象征女真复兴的金为国号,民族意义太窄,这种负面影响的不断扩大,甚至会妨碍到皇太极的事业。而从历史上来说,此时皇太极的目标是整个天下,而不是偏安东北,所以再固执于500年前的金朝并

  • 岳飞如果拥兵起义,成功几率有多大?宋高宗:借他几个胆都不行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忠君大于一切,不是几个胆子的问题作为岳飞这个人来说,不管是北伐的初衷,还是抗金的事业,都是建立在他的精忠报国的思维之下的,要是离开了这一点,可能岳飞就不再是咱们认识的那个他了,反而很有可能变成人们口中的“秦桧”。在岳飞的身上可以看到,与当时很多党羽不同的一点,那就是对于儒家思想的传承,他是典型儒学继

  • 明朝大将蓝玉为什么敢霸占蒙古王妃?蒙古王妃是有多漂亮?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蓝玉攻打喜峰关,蓝玉对蒙古王妃的评价,蓝玉

    当时明朝虽收复大都,但是北元的势力依旧很大,朱元璋先后曾派出徐达、常遇春、傅友德等大将多次出击,虽然削弱了北元的势力,但仍未解决根本问题。公元1387年9月,朱元璋任命蓝玉大将军,唐胜宗、郭英为左、右副将军,率领十五万大军出塞。1388年3月,蓝玉率军北上,4月,才走到捕鱼儿海。蓝玉等明军在大漠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