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坚持“文学就是人学”,陈尚君讲述“我认识的唐朝诗人”

坚持“文学就是人学”,陈尚君讲述“我认识的唐朝诗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002 更新时间:2024/1/23 13:02:18

4月16日,中华书局邀请本书作者,复旦大学中国古代学中心主任陈尚君、苏州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所长罗时进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宁三位古典文献与古代文学领域的资深学者,在首都图书馆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读书沙龙,北京东城文化发展研究院也对活动以了支持。

新书分享会现场

讲座最开始,陈尚君讲述了自己创作这本书的缘起。《我认识的唐朝诗人》是他对撰写具有学术意味的大众科普图书的一次尝试。八十年代时,他所编纂的《全唐诗补编》《全唐文补编》都是对于已有文献的考订与增删,距离大众读者较远。怎样让高远的学术走进大众,是他近十年来一直思考的问题。因此他在内容审定上秉承着细致严谨的态度,同时也考虑到读者的阅读兴趣和能力,行文时尽可能采用明白晓畅的表达方式,《我认识的唐朝诗人》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诞生的。

说到《我认识的唐朝诗人》,陈尚君认为这本书最主要的就是讲述了每位唐代诗人的真实情况,他们在一生中经历了哪些事件,遇到过怎样的挫折,在困境中如奋发图存,以及如何在作品中传达他们的心声。在陈尚君看来,每位诗人都从属于他所处的时代,受时代条件限制,不能将其作品从时代中抽离出来孤立看待。

陈尚君表示,在文学研究生涯中,他始终坚持“文学就是人学”的观点,认为如果在文学研究中看不到一个个鲜活的“人”,读不懂他的内心,不能理解他的欢喜与痛苦,与研究对象总是有隔膜的。

他接着对现场观众讲述了他创作这本书的学术依据:第一是他对唐诗基本文献的长期研读与考证,这成为他创作的可靠基础。第二是文史融通的立场,他认为文学与史学的著作只是从不同立场出发的对历史的叙述,文学研究也需要在每位诗人生存的具体历史环境中透视其作品与人生问题。第三,他受到导师朱东润的传记文学理念影响,主作者要对传主怀有同情的理解,不能任意拔高和贬斥传主,而是要正确地理解传主在彼时彼地的真实处境与面临问题。

在陈尚君淋漓尽致的介绍之后,罗时进借《我认识的唐朝诗人》这个题目,畅谈了“我认识的陈尚君先生”。罗时进感慨,陈尚君的唐代文学考证和唐诗集轶工作并非是一朝一夕完成的,而是几十年如一日的耕耘,其专注与勤奋的程度令人钦佩。他特别谈到,陈尚君在复旦大学的藏书室中摆满了层层叠叠的书,他每天都要在这里读书,直到复旦大学关门前十分钟才骑自行车回家,成为复旦大学的一道风景线。

座谈中,罗时进幽默地将陈尚君称为“唐代文学档案馆馆长”,认为他用几十年时间建造了一座丰富广博的唐代文学档案馆,其中囊括了文学典籍、家族史料、文人生平,甚至连唐代的每一首诗都拥有档案。书名为“我认识的唐朝诗人”,但陈尚君的“认识”,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知道”,而是一种认知和达识,包含着通达和透辟的认识。在他的唐代文学知识谱系之中,几乎每个诗人都有值得探究的本事,每首诗都有可以叙述的故事。历史的风尘总会掩盖很多事实,而他深入考察唐代社会,挖掘其写作背景,从而得出有材料基础的可信推论。

刘宁也对陈尚君在本书中的独特写法与深刻意义作出了评述。她认为,唐朝处在由中古时期的门阀社会代的官僚社会转变的时期,伦理价值、思想标准和情感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是唐朝成为“诗的时代”的内在原因。而作为中国诗歌的鼎盛阶段,唐诗在艺术上展现出的丰富和多样,是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不能相比的。然而在现存文献中,只有为数不多的大诗人留有传记,关于其他大量唐朝诗人的记述较为简略,对于当代人深入认识唐朝诗人是远远不够的。而陈尚君的这本书具有很强的开创性,突破了很多框架,尽可能让读者接触到无限丰富和多样的唐朝。

刘宁提到,陈尚君继承了导师朱东润的学术观点,抛弃对传主生平做全面总结的“专题式”传记写作方式,而是采用线性的脉络,将传主人生的发展、交游和创作联系起来进行表达,更能逼近传主真实的人生状态。

罗时进认为,无论是从学术知识还是通俗教育的角度,《我认识的唐朝诗人》都是很好的阅读选择。首先,书中涵盖内容广泛,知识量很大,文史类本科生或研究生阅读,可以提升学术修养。其次,这本书是以“理解的同情,同情的理解”的态度对待唐朝诗人,用通俗的手法描写细节,作为普通读者,可以了解诗人的经历心态与当世万象,也能从中联想到自己。只要走进去、读进去,就一定会有收获。

在互动环节中,有读者想知道阅读唐诗对孩子的意义,以及孩子应该如何学习唐诗。陈尚君指出,阅读唐诗对孩子一生的成长都是有好处的。现在流行的唐诗多数是明清时期的童蒙教材,以绝句和律诗居多,特征是短小精悍、家喻户晓、朗朗上口,但并不能反映唐诗的全貌。不过从通俗读本开始阅读,也能将一只脚跨进诗歌的门槛,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所言不虚。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在基本的唐诗中理解中国语言的节奏和韵律感,体会古代文言与现代汉语的不同表达习惯,感受汉语文字的丰富多彩。

以陈尚君先生为代表的一代代古典文献工作者,始终对学术研究抱有深沉的虔诚和真挚的热爱,用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默默地书写了这些沉甸甸的文字,让我们得以沐浴在中国古典文学博大深邃又鲜活细腻的光芒之中。而如何使更多的读者感受到中国古典文化的深沉韵味,则是每一位出版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南都记者 黄茜

标签:

更多文章

  • 李靖作为唐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咋会跑到《封神演义》里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封神榜李靖有什么功劳,宝莲灯前传李靖向玉帝讲封神,封神英雄榜云霄仙子大战李靖

    托塔天王的原型人物是唐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卫国公李靖,李靖是唐朝军神一般的人物。既然如此,一个唐朝的军神怎么会跑到写商朝传说的《封神演义》中了?还给他安排了一个商朝并没有的“总兵”职位。他是如何实现这种跨越时空的转化的?托塔李天王大唐开国功臣—李靖李靖出生于声名显赫的陇西李氏,他的父亲曾任隋朝的

  • 李世民娶了多少别人家的媳妇?他为何要这么做?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在古代那种社会大环境下,女子身上的条条框框比男子要多得多。有句古话叫作,“好女不嫁二夫”。当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清白”和“从一而终”才是“好女”的标准,然而李世民却比较“反常”,他在打败敌人后,常常会把敌人的媳妇娶为自己的媳妇。李世民塑像一、李世民娶了哪些别人家的媳妇?1、韦贵妃韦妃出身世家大族,

  • 关羽参与魏国五子良将的竞选,最有可能踢出谁呢?你未必能想到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关羽最怕的3个人,关羽斩貂蝉,关羽死后赵云反应

    蜀小国耳,名将唯羽。除了关羽,都是一般的武将,包括张飞、赵云等人。尤其值得一说的是赵云,按照历史记载,并无五虎将的说法,只在元杂剧等一些地方戏剧里出现过,一直被沿用至今,成了现在流行版的蜀汉五虎将的由来。在这份榜单里,我们发现赵云高居第三,位列关张之后,马黄之前,之所以这样排,源于赵云深厚而广泛的民

  • 朱棣为何不敢学李世民,直接在洪武年间夺取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甚至连他们坐上皇位的方式都是一样的,朱棣是发动“靖难之役”,从自己的亲侄子手中夺取的皇位,李世民是发动“玄武门之变”,灭了自己的太子哥哥,然后从自己父亲手中夺取的皇位。让人觉得疑惑的是,和李世民同样敢作敢为的朱棣,为何不敢像李世民一般直接从朱元璋手中夺位?永乐大帝朱棣是没到李世民那份上李世民自幼就英

  • 从生死冤家变为千古君臣,齐桓公和管仲的交情,从一支箭开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

    [var1]这位兄弟比较变态,他居然跟自己的妹妹私通,还害死了自己的妹夫。这虽然是道德问题,可是主要矛盾是他妹夫的身份,居然是鲁国的国君,这下子算是惹了大麻烦了。鲁国必然要跟齐国打一仗了,而且国内会迅速混乱。为此管仲连忙护送着公子纠去了鲁国避难,而齐桓公这边则是由鲍叔牙护送着出了国。等到齐襄公死了以

  • 61岁唐玄宗霸占26岁儿媳妇,儿子只能忍气吞声,杨玉环终成贵妃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二人结婚时,男主角已是82岁的高龄,而女主角只有28岁。于是有人说这是“爷孙恋”。当我们纵观历史,这种老少配、爷孙恋根本算不上什么,历史上这类事情太多了,而且更离谱。比如今天的这对夫妻。二人结婚时,男的61岁,女的26岁,也相差35岁。而且女方本已嫁人,并且还是嫁给对方的儿子,也就是说61岁的公公硬

  • 阿倍仲麻吕和李白、王维的深厚情谊,谁看谁流泪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结交李白、王维阿倍仲麻吕性格严谨又不失浪漫,是个性情中人。他在长安期间,正值唐诗创作的高峰期,深受李白、王维等人熏陶,也爱上了唐诗写作,和他们常在一起饮酒作诗,并有多首诗歌流传至今。到了753年,当李白听闻阿倍仲麻吕归国途中遭遇海难的消息后,悲痛万分,挥泪写下了著名的《哭晁卿衡》。诗曰:“日本晁卿辞

  • ​唐朝四大女诗人盘点,每一个都才情甚佳,你知道几个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如果提起来唐朝诗人的话,大家第一时间想起来的就是诗仙李白了吧?这个武能当将军,一身好功夫,文能写诗词,流传古今的人物,一直都是无数人心里的偶像,就是因为李白的风光实在是太过于盛了,导致让我们忽略了其他一些唐朝文人的才华。所以今天我就来为大家盘点一下唐朝的四大女诗人,每一个都才情甚佳,不知道你知道几个

  • 唐代长沙窑的发展,带动了什么?推进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

    唐代封建社会的生产力继续向前发展,包括农业技术在内的科学技术持续改进,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手工业和商业独立于农业之外,逐渐成为重要的社会经济形态。与繁荣经济相对应的是人作为生产主体的自我意识加强。随着物质生活的进一步富足,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逐步凸显出来。唐人具有极强的文化创造力和学术精神,皇族权贵和

  • 人生难题面前,利用好《战国策》两个套路,再难缠的人也能搞定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说魏国的谋臣楼梧促使魏国和秦国结盟,提出让魏国的太子去秦国做人质,魏王答应了这个条件,于是同为魏国重臣的纷强害怕楼梧因此受到重用,就想要从中破坏。[var1]那从哪里下手呢?纷强心生一计,找到了魏太后,就对她一番分析,说秦国和魏国的关系啊时好时坏,非常多变。万一一方背叛另一方,那就会双双撕破脸皮,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