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战国时代的那些会盟故事:逢泽会盟时的魏惠王,打的什么算盘

春秋战国时代的那些会盟故事:逢泽会盟时的魏惠王,打的什么算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2326 更新时间:2024/2/4 0:12:16

进入战国的时代,中原繁华之地,宋国的商丘城南,有一座名为逢泽的小城,这里水草丰茂、湖泊密布,飞禽走兽穿行其间,当时属宋国之地。在公元前343年的夏天,十三个诸侯国的国君在这里举行会盟,共同朝见周天子。带头的是个大国魏国,魏惠王希望借助这场会盟,能够确立自己的霸主地位,这场会盟并不算太热闹,大多是处于附近的诸侯小国,商鞅就曾对魏惠王说:"大王所从十二诸侯,非宋、卫也,则邹、鲁、陈、蔡。"

差不多在这场会盟举行的三十余年前,距离商丘四百多公里外的临淄城,齐国的田午弑杀兄长齐废公田剡自立为君,也就是齐国历史上第二个颇有作为的齐桓公。这场宫廷政变既改变齐国的朝局,更打破了诸侯之间的力量平衡,强国魏赵等国皆大兵压境,而弱国如卫鲁等国也纷纷兵掠其地,齐国的霸业受到严重威胁。此后二十余年的时间里齐国的核心军事力量主要与魏国之间开展过数次战争,齐桓公重用鬼谷门人孙膑,在桂陵之战后齐国大军打败了魏武卒,逐渐改变受制于人的不利局面。

[var1]

对于魏惠王而言,所谓“霸业不过三代”的魔咒始终如噩梦一般萦绕在脑海中,魏国虽在与齐国的称霸战争中失利,但魏国的国力还没有受到彻底摧毁。所以魏惠王一边壮大军事力量,一边发展国内经济,对国内的道路交通进行大力修整,也对周边的灌溉水系进行开凿,数座引水工程不断拓展,把淮河、颍水等河流相串联起来,打通了黄河与淮河水系,其中有一条通往颍水的运河即经过逢泽,而这条运河同时也联通了魏、齐、宋、鲁等国,其间所部署的魏国力量和附庸国军队,成为魏国东扩的重要载体。

逢泽这座小城的重要性自是非凡,而魏惠王对这个区域的经济给予了巨大支持,所谓“废逢忌之薮以赐民”,就是把逢泽周边本归属国家控制的财富,开放给了寻常百姓开垦利用,这即为百姓的生存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和可能。逢泽城虽是归属于宋国,但其经济与人口发展彰显的正是魏国开凿运河贯通列国的宏伟功业。因此,魏惠王选择在这里举行诸侯会盟,还邀请周天子驾凌此地,就是要告诉当时的中原诸侯们,即便在与齐国的对战中魏国失利,魏国也才是所有诸侯们应该公认的纯正霸主,逢泽的运河沿线的诸侯们,还是应该围绕在以魏国为政治中心的周围,与齐国为敌,与楚国为敌。

[var1]

所以逢泽城只是开头,魏惠王的这场会盟必须是要声势浩大的,除了逢泽魏惠王还要带着周天子和诸侯们游走于运河之上,甚至直抵当年周武王会盟八百诸侯的地方孟津,可谓野心已是昭然若揭。当年魏惠王刚刚即位的前几年里,齐国人就曾经对逢泽城周围的小诸侯国进行贡物征收,类似于收取保护费。魏惠王在宋国所在地的逢泽城举办会盟,目的何其明显。而春秋战国时代若主持者在别国举行会盟,会盟所需的一应所需往往皆由所在地的诸侯国所承担,魏惠王的算盘打得相当之精,足见其内敛的狡猾性格。

《战国策》载:"驱十二诸侯以朝天子于孟津",这场会盟的影响力非常之大,即便在很多年后的秦孝公时代,还有“秦使公于少官率师会诸侯逢泽,朝天子”的事情,说明魏惠王会盟的盛况已经成为当时诸侯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成为王室子弟们的梦想。

更多文章

  • 当我们在纪念屈原时,我们在纪念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端午节源自上古时代的原始信仰和祭祀文化,历经两千多年的流传沿袭,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标识,是当前唯一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国传统节日。在历史发展演变中,围绕端午习俗出现了不同版本的“人物纪念说”,这些在学术界实际上被认为是后世附会的产物。其中,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以至于中国人把端午节吃粽子

  • 战国七雄中最憋屈的两个国家,不管谁强大都会攻打他们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战国时七雄的大王都姓什么,战国七雄第213关动态通关图,日本战国五霸七雄

    [var1] 我们知道魏国和韩国本来都是晋国的公室,三家分晋之后,形成了韩赵魏三国。不过韩赵魏虽然是一个国家分裂的,在战国期间的遭遇却完全不同。其中赵国相对来说好一点,魏国和韩国我们就不说了。 [var1] 我们看一下战国的地区,最东边的是齐国、西边是秦国、偏东北是燕国、北面是赵国、南边是楚国。中间

  • 战国第一骗局,耍得敌国大王团团转,其实是此人的复仇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战国时期最大骗局,春秋战国的幕后黑手,战国第一大忽悠鬼谷子

    张仪自从入了秦国,就开始东奔西跑,基本上每个国家都去过。张仪的连横破了公孙衍的合纵,秦国大破合纵联军,在此之后天下安生了短时间。数年后,秦国莫名地想攻打齐国。说实话,单纯这件事看笔者不是太能理解秦国的战略意图,这样做是为了什么?秦国是位于最西端的国家,齐国是位于最东端的国家,中间隔着韩、赵、魏三国,

  • 战国时,唯一一个不是汉人建立并且称王的国家,实力非常强大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战国实力最强八个国家,战国三公主,东周列国战国篇完整版

    [var1] 中山国,看名字就知道不像是中原国家的国号。中山国之所以叫这个名字,只因为这个国家首都中有一座山,所以就叫中山国。这个国家并不是周天子分封而成的,而是自己建国的。中山国不是汉人建立的,是白狄建立的。所谓的白狄就是当时活跃在陕北一带游牧民族的其中一支。春秋时期晋国一直和这些戎狄对抗。三家分

  • 战国时期,魏武卒令各国“闻之色变”,那么他们到底强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魏之武卒不如赵之铁骑,大秦武卒,战国时期魏军怎么死的

    那么,魏武卒到底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强在哪里?[var1] 小编觉得,魏武卒有以下五强: 队伍有灵魂一支队伍要想勇往直前、战无不胜,必须要有灵魂,吴起就是魏武卒的灵魂人物。吴起治军讲究“兵贵在精不在多”,他建议魏文侯严格选拔标准,组建一支职业化的精锐步兵,即魏武卒。当时的各诸侯国多是兵农合一,魏国率

  • 战国四大名将,唯一一个善终的人,打仗时一直问秦始皇要赏赐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战国五大名将哪个厉害,神话秦始皇赏赐高要,战国四大名将特点

    [var1] 廉颇在晚年不受重用,后来跑到他国去了。白起后来被秦昭襄王逼得自尽。李牧因为违法赵王的旨意,最后被杀身亡。只有王翦一人是善终的,这还是很罕见的。毕竟王翦可以说是功高震主,但还能有这种下场,不得不说他确实是挺厉害的。我们看一下,王翦是怎样才得以善终的。 [var1] 先看一下王翦的功绩。秦

  • 战国初期魏国到底有多嚣张,战国七雄被他打了六个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战国魏国的西河在哪,魏国为什么能并列七雄,七雄争霸宋国vs魏国视频

    [var1] 魏国最先强大是在魏文侯时期,魏文侯任用李悝、吴起变法,国力大增。这个时候魏文侯先是和赵国、韩国沟通。大致意思是说赵国你也别打我们了,你打我们,我和韩国就会联合。到时候你也打不过。和韩国说我们也别打,即使打赢了赵国到时候我们还会接着打。到时候还是被人得利。最后赵国和韩国都觉得说得对。三晋

  • 秦赵两个都输不起的长平之战,赵国为什么会战败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赵国如何解开长平死局,皓镧传赵国长平,长平战争后赵国怎么样

    出现了苏秦,张仪这样的纵横家,也出现了像白起,廉颇这样的军事家。更在这时候,出现了千古一帝秦始皇,为战国的序幕画上了完美的句号。时间倒退到秦始皇出生的前一年,秦赵两国爆发了一场冷兵器时代一场最大规模 ,关乎两国命运的战争,双方投入总兵力达百万之多的长平之战。在这场双方都输不起的战争里,秦国取得了胜利

  • 历史考证:“春秋五霸”究竟是哪五位君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上春秋五霸的顺序,春秋四霸的意思是什么,春秋5霸阵营

    所以,真正的霸主必然是这样的——第一,他有实力“搂诸侯以伐诸侯”,能带领天下诸侯去讨伐那些背离王室的反叛者;第二,他能秉持正道,讲究公义,而不是欺凌弱小,务求吞并。对于这样的霸主,孟子只提到了一个人,那就是齐桓公。[var1]孟子眼中的霸主是“搂诸侯以伐诸侯”者《孟子》所提到的春秋霸主孟子说:“五霸

  • 渡海作战,军中畏战,韩先楚力主攻打海南岛,终解放海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海南岛渡江战役经过,海南岛韩先楚铜像,海南岛哪个港口渡海快

    不仅仅是基层的指战员,一些将领心中也有了一丝畏战情绪,但有一人除外他就是有着旋风将军之称的韩先楚将军,也正是因为韩先楚将军的坚持,才避免了海南成为第二个台湾。[var1]首先我们先说一下金门战役吧,1949年7月上旬,人民解放军一路南下抵达厦门。面对窜逃至金门的国民党败军,中央下达了解放金门的作战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