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1]
廉颇在晚年不受重用,后来跑到他国去了。白起后来被秦昭襄王逼得自尽。李牧因为违法赵王的旨意,最后被杀身亡。只有王翦一人是善终的,这还是很罕见的。毕竟王翦可以说是功高震主,但还能有这种下场,不得不说他确实是挺厉害的。我们看一下,王翦是怎样才得以善终的。
[var1]
先看一下王翦的功绩。秦始皇灭六国的时候,除了韩国,王翦、王贲父子没有参与。其他五国可以说就是他们父子灭亡的。公元前229年,王翦攻打战国,在李牧被处死后,王翦攻下赵国的都城邯郸,俘虏赵王迁,赵国灭亡。荆轲刺秦之后王翦攻打燕国,王翦乘势攻取了燕都城蓟,燕王喜逃到了辽东,燕国也名存实亡了。公元前225年,秦王派王翦之子王贲攻打楚国,大败楚兵。这三个国家可以说都是王翦灭亡的,如果论功劳,没有人比王翦的功劳大。尤其是打败楚国这场战役,让王翦一跃成为秦国功劳最大的人。这样的人,随便出点问题,都有可能丧命。更何况他遇到的还是秦始皇这样的君主。不过王翦的做法让秦始皇没有机会抓到任何把柄。
[var1]
王翦攻打楚国的时候,王翦前向秦王“请美田宅园池甚众”、“以请田宅为子孙业耳”。就是要房子、要地。不仅在出征之前要东西,打仗的时候,王翦还接着要。出征之后,又连续五次催秦始皇赶紧给自己房子和土地。这些要求,不仅没有给他带来灭顶之灾,反而保住了他全家老小。王翦这样做,就是向秦始皇说明自己是个贪图享乐的人,没有其他要求。这样的话,秦始皇才能放心把军队交给他,而且不会对他起疑心。也正是这样,王翦才得以保全性命。
[var1]
如果战国四大名将,都有王翦这个智慧的话,估计都会善终。廉颇在得知自己兵权被夺之后,把赵王派来的人杀了逃走,这样的人让之后的君主怎么可能相信他。李牧在得知有人取代自己后,死后不愿把军权叫出来,这样让君主更加怀疑。白起之后一直和秦昭襄王对着干,秦王能容他才怪。如果他们都和王翦一样,估计都可以善终。不得不说,王翦不仅擅长带兵打仗,还懂得君臣之间的相处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