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唯一可以与秦国交锋的赵国,有机会统一六国吗?它哪里比不上秦国

唯一可以与秦国交锋的赵国,有机会统一六国吗?它哪里比不上秦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874 更新时间:2024/2/12 20:39:37

秦国之所以能统一六国,主要是因为从秦孝公开始,六代君王都很英明,吸引了大量人才。正是这些人才的努力,才使得秦国有了统一六国的资本。

秦孝公时期,有商鞅对秦国进行变法。秦惠文王时期,有张仪连横六国,司马错、公孙衍等人开疆拓土。秦武王时期,虽然打下了宜阳,可有打酱油的嫌疑。秦昭襄王时期,有范雎提供远交近攻之策,有白起征战四方,灭六国百万雄兵。秦孝文王时期,打酱油。秦庄襄王时期,有吕不韦安邦定国,守护秦土。也有打酱油的嫌疑。秦始皇时期,有李斯谋划吞并六国的战略,也有王翦、王贲、蒙恬等人征战天下。

从以上的7位君王,我们就能看得出,其实秦国的君主也不一定全都是很牛的人物。秦武王举鼎而亡,秦孝文王在位1个月,秦庄襄王啥事儿也不管,这3位有点儿打酱油的嫌疑。

秦国之所以能够统一六国,还不是因为天下人才齐聚秦国嘛!商鞅来自卫国,张仪来自魏国,公孙衍来自魏国,范雎来自魏国,吕不韦来自卫国,李斯来自楚国,蒙骜、蒙恬家族来自齐国。

总之秦国吸纳了大量战国人才,这才使得秦国实力雄厚,成为了列国最强者。反观赵国,他们有这种魄力吗?很明显是没有的。

[var1]

一、赵国也就赵武灵王和赵惠文王拿得出手。

三家分晋以后,赵国有拿得出手的君主吗?还是有的,著名的赵武灵王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赵武灵王眼看着赵国的国力衰弱,甚至连中山国都要欺负赵国,心里很不舒服。

因此他痛定思痛,决心进行胡服骑射的改革。也就是穿着胡人的衣服,按照胡人骑射的方式训练军队,学习胡人的风俗习惯,使得赵国的战斗力倍增,成为了列国中的强者。

不过赵武灵王只活了45岁,他虽然通过改革使得赵国变得强大,可晚年因为要分裂赵国,造成了赵国内乱。

此后的赵国君主们,说实话,能力的确很一般,再也没有赵武灵王这样的明君了。

[var1]

赵惠文王,勉强拿得出手,虽说没有赵武灵王那么神,至少他在位期间,也有廉颇、蔺相如、赵奢这样的名臣辅佐。

赵孝成王,长平之战被人家灭了40万青壮年,赵国差点灭国。

赵悼襄王,打酱油的。

赵幽缪王,也就是赵王迁。他在位期间害死李牧,导致赵国被秦国所灭。

代王嘉,赵国被灭后,躲到代地的君主,后被俘虏,纯粹是打酱油的。

所以说,赵国的这6代君主,一个比一个拉胯,除了赵武灵王和赵惠文王外,其他几位都是饭桶。这种国君队伍,怎么可能带领赵国统一六国呢?

[var1]

二、赵国并没有那么多像样的人才。

秦国这百年来,人才实在是太多了。前面讲的商鞅、司马错、公孙衍、张仪、范雎、白起、吕不韦、李斯、王翦、蒙骜、蒙恬等等,全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

可以说,自从秦孝公放榜招贤以来,六国就有源源不断的人才,从各地前往秦国效力。这就是招贤纳士的威力。其中魏惠文王时期的魏国,是著名的人才输出大国。商鞅、公孙衍、张仪、范雎等人,都是从魏国溜走的。

反观赵国,又有多少像样的人才呢?

我们比较熟悉的是廉颇、蔺相如、赵奢、李牧等人。勉强再加上一个平原君赵胜,就这么点大才,拿什么去跟秦国相抗衡呢?

战国是一个各显神通的时代,比拼的其实就是人才。人才多的国家,在各方面自然就能占上风,很显然,从这一点来说,赵国就是比不上秦国。

就算只有这么点大才,赵国也不会用。比如说廉颇被人家用反间计,给撤了职,甚至被逼出国避难。李牧更惨,直接被赵王迁给杀了。

所以说啊,赵国对人才是这么个态度,天下人才凭什么要去赵国受这份罪呢?因此越是这样,越没有人愿意给赵国打工了。

[var1]

三、赵国的综合国力,远比不上秦国。

三家分晋的时候,赵国的地盘并不小,但是和秦国比起来,体量还是太小了。毕竟秦国是可以和晋国并驾齐驱的大国,后来又拿下了蜀地,实力大增。而赵国只是晋国中的一部分而已。

在赵武灵王的努力之下,赵国灭掉了中山国,实力大增,向北拓地千里,看样子有了很大的长进。可秦国也没闲着啊,不仅灭了义渠国,扫除了后顾之忧,而且还拿下了巴蜀之地,拥有了一个天然粮仓。大家都在进步的情况下,底子厚的秦国,自然更具备优势了。

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的确大大增强了赵国的军事能力,使得赵国成为了天下六国中,唯一一个可以在军事上和秦国抗衡的国家。

[var1]

问题是赵国的改革,仅限于军事层面和习俗层面,对增强国力,其实并没有多大帮助。这就很惨了,因为日益增强的军队战斗力,与落后的后勤补给能力,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成为了赵国的主要矛盾。

秦国就不同了,商鞅变法以后,秦国的军事能力与日俱增,与此同时,秦国的国家实力,也在不断增强,后勤力量与军事力量相匹配。

因此在长平之战中,秦国与赵国长期对峙的时候,赵孝成王完全扛不住,而秦昭襄王却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了。哪怕是耗,也能把赵国给活活耗死。

综合国力远不如秦国的赵国,拿什么去统一六国呢?甭说和秦国比了,赵国的综合国力,其实连齐国、楚国都比不上,他们只是单纯的军事能力强罢了。

[var1]

总结:三晋之地,强敌环绕。

秦国除了以上的优势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优势,那就是没有后顾之忧。这件事要感谢一下秦昭襄王的母亲宣太后,也就是大家熟悉的芈月。

宣太后利用美人计,成功诱杀义渠王,从而使得秦国灭掉了义渠国,扫除了后顾之忧。秦国的背后,再也没有任何隐患可言了。

所以说秦国可以放心大胆地进攻六国,打不过就退回函谷关内,反正自己有退路,也不用担心后院失火。

赵国就不同了,赵国西边有秦国,东边有燕国和齐国,南边有韩国和魏国,北边还有匈奴,可谓是四战之地。只要赵国出兵讨伐任何一方,那么其他方向的对手随时都会出手偷袭赵国,你说顾虑重重的赵国,又怎么能放手去统一六国呢?

标签:

更多文章

  • 战国头号跳槽达人:从浪人成30万石大名,有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

    [var1]倒霉达人“长宗我部家”作为四国话事人的他们先后几次站错队,接连被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点名和征伐,最后一次站错队后,在大阪之战中彻底被打成狼人和灭族。同样倒霉的还有毛利家,因为站错队在关原合战后被德川家康清算。除了这些反面例子之外,正面例子也是有很多人,其中靠着老婆一步步往上爬山内

  • 王莽为什么能够篡汉?他为什么敢?读懂了才明白皇权的建设与保护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世界上本没有什么天子,争夺统治权的人多了,也就慢慢产生了天子。可是,最开始的王位完全是强食弱肉的自然法则的产物,理论上是人人都可以觊觎的,人人都是有机会的。这就导致王权的防御成本太高,谁都是理所当然的竞争者,防不胜防呀。生命总会自己寻找出口的,充满智慧的古人是不会坐以待毙的。为了给王权上一道安全可靠

  • 张仪背叛了魏国,戏弄过楚国,一切都是为了秦国,他是英雄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

    战国时期,是人才辈出的时代。为什么呢?因为那是一个贵族已经无法垄断上层权力的时期,只要你有才华,就能够实现华丽的转身。底层的人才在自己的国家,基本上都不受待见,因为本国的贵族集团都极力想要垄断官场。所以战国时期出现了跨国任职的现象。张仪本是魏国人,他却终身为秦国献计献策。[var1]01魏国臣服于秦

  • 项羽为啥被评为千古无二?因他3个世界第一的记录,至今无人超越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项羽是一位年轻而勇猛的将领,他统帅着一支实力强大的军队,势如破竹地攻占了许多城池。刘邦则是一位胆识过人的农民起义领袖,他率领着一支由百姓组成的军队,在战争中表现出了惊人的毅力和勇气。尽管两人的背景和地位都有所不同,但他们都渴望成为天下的霸主,互相竞争着。在战争的最后关头,刘邦和项羽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决

  • 班超麾下汉军一千,当真可抵贵霜十万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永元二年(90),贵霜帝国的七万大军翻越了葱岭,气势汹汹直奔西域而来。这个欧洲史学家笔下赫赫有名的“四大帝国”之一——贵霜帝国,究竟是何方神圣?某种意义上讲,它就是当年张骞出使西域所寻找的大月氏国。大月氏人被崛起的匈奴杀得含泪西逃后,在中亚草原落地生根。当年张骞找到他们时,本想劝他们同仇敌忾对付匈奴

  • 孙膑:庞涓死于此树下,庞涓:你忘了我是睡在你上铺的兄弟?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曾嫌胜己害贤人,钻火明知速自焚。断足尔能行不足,逢君谁肯不酬君。——《春秋战国门·孙膑》风,依然刺骨。夜,依然寂静。庞涓看着齐国士兵的仓皇逃窜,心里狐疑不已,因为他知道自己最为忌惮的师弟孙膑,就在齐军败退的方向,坐在那辆黑布隆冬的战车里,齐国难道如此不堪了?[var1]这次带领魏武卒攻打韩国,庞涓不

  • 熬死了曹家三代人,等到七十高龄才造反,司马懿究竟在怕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其实司马懿只是一直在等待机会,不怕有反贼,就怕反贼有心机。魏国的建立者曹操,熟悉三国历史的朋友都知道,他是一代枭雄。慧眼识人,虽然表面上信任,但是心底里的算盘打得比谁都厉害。司马懿作为曹操的军师,曾经立过不少功劳。但是曹操依然时刻提防着司马懿,还曾经告诫曹丕,一定要小心司马懿。但是曹丕毕竟年轻,司马

  • 孙权杀关羽、夺荆州,其实是为了捍卫吴国的核心利益!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丘吉尔这句话,露骨的表述出国与国之间交往的真谛,那就是利益,只有利益才是政策的倒向,只有利益才能左右政治、军事。而这一真理,在中国古代历史无数次上演。孙权打破吴蜀联盟,袭杀关羽夺取荆州就是典型的案例![var1]我们读《三国演义》或者看影视作品时,总是内心倾向于蜀汉,所以对于孙吴背盟夺取荆州自然是非

  • 孙膑被同门好友砍双足,脸刺字,遭遇有多惨,他的报复就有多狠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电视连续剧孙膑36集,孙膑为何被称为历史上第一个老六,庞涓砍掉孙膑双脚

    公元前342年,齐国军师孙膑采用围魏救赵的战术,率领齐国主力兵围魏国都城大梁。魏国都城大梁告急,令率军正在围击韩国的魏国主帅庞涓率兵回援。孙膑听闻庞涓率军回援的消息之后,当即令齐国主力停止进攻大梁,撤军还营,而庞涓则是率领魏军穷追不舍。[var1]面对魏国军队的尾随追击,孙膑决定诱敌深入,在马陵之地

  • 张良后代写这字100遍,皇帝看了泪满面,是因为一个霸道女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当然不是。真正的男女平等,是女人能够自由地做女人,而非一定要做到男人那样。武则天做了皇帝,真正做到了男人那样。可是,武则天这样的女人幸福吗?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总有一个伟大的女人。一个成功女人的背后,总有一群有实力的男人。武则天背后的男人,实力最强劲的当然是皇帝唐高宗。毫无疑问,皇帝李治对武则天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