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嫌胜己害贤人,钻火明知速自焚。断足尔能行不足,逢君谁肯不酬君。——《春秋战国门·孙膑》
风,依然刺骨。
夜,依然寂静。
庞涓看着齐国士兵的仓皇逃窜,心里狐疑不已,因为他知道自己最为忌惮的师弟孙膑,就在齐军败退的方向,坐在那辆黑布隆冬的战车里,齐国难道如此不堪了?
[var1]
这次带领魏武卒攻打韩国,庞涓不止一次地对自己说一定要胜,自己能否成为被后世瞻仰的名将在此一举。
不过,前提是必须得把孙膑给打败。
庞涓派出去数齐军留下来火灶数目的官员,还未回来。
庞涓趁着朦胧的夜色,也就抛开眼前的狐疑,因为只要数目清点出来,一切的不合理,也会变得合理,他的思绪不禁飘回了曾经与孙膑同在鬼谷子老师拜师学艺的那段惬意而温馨的时光。
睡在上下铺的兄弟。
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既事魏,地为惠王将军。——《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儿时的玩伴,总是带着天真的无邪,那种不含任何杂质的友谊,总是被岁月摧残的遍体鳞伤。
在庞涓的回忆中,自己的小师弟孙膑是人畜无害,并且有些胆小怕事的,两人在一起研究兵法之外,总会时不时的去山中找些刺激。
那些不知名的野兽,总会把孙膑吓得哇哇大叫,而庞涓的角色就是英雄,孙膑也就是从这时候起,对庞涓形成了无比的信任,几乎是庞涓说的话,孙膑都会信,就这样两人兵法可以互通有无,两人在生活上又可以相互依靠,俨然比亲兄弟还要亲。
[var1]
那时庞涓并不明白,他们的老师为何总是看着他们这对睡在上下铺的兄弟,不止一次摇头叹息,现在的庞涓终于懂了,可是已经太晚了,知生莫如师,庞涓如是感叹着。
“禀告,将军,齐军的火灶比前一天少了五万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
本来心中狐疑的庞涓,听着士兵的禀告,不禁大为欣喜,随即命令魏军极速前进,在摇摇晃晃的战车中,庞涓恍惚中睡着了,而他却梦到了自己迫害孙膑,孙膑装疯卖傻逃脱的那段往事。
我是不想陷害孙膑的。
(庞涓)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庞涓首先梦到了自己坐上魏国大将军之后,和孙膑说起了客套话,结果没想到孙膑却顺着杆子爬了上来,(模拟通话)如下:
”喂,小师弟,我在魏国做了大将军,你来不来?“
”哇,大师兄,师傅被妖怪抓走了,噗,抱歉,走错片场了,大师兄,咱们不是说好了,同享富贵的嘛,我这就收拾收拾包袱,下山去找你去了。“
[var1]
挂了电话(虚拟),庞涓的脸色不禁阴沉的可怕,因为他知道自己的本事比不过孙膑,自己好不容易得到的功名利禄,要一分为二了,说不准还要抢走自己的位置呢,庞涓没曾想,自己已经被功利吞噬了内心。
等到孙膑下山投靠庞涓的时候,庞涓纠结了好些天,一边是感情,一边是名利,最终名利战胜了感情,庞涓还是耍了阴招,从而挖去了孙膑的膝盖骨,致使他一辈子不得为将,可是庞涓不止一次在心里呐喊:我是不想陷害孙膑的。
庞涓,我放你一次。
邯郸降,齐败我桂陵。——《史记·六国年表》
战车一个晃动,把满头是汗的孙膑从睡梦中惊醒了,这时候夜更深了,不过庞涓极为冷静,此时又到了齐军留下的另外一块营地,庞涓又让人去数齐军的灶数,结果发现灶数只有三万了,庞涓已经认定了齐军已经军心涣散了,于是加紧追击。
但不经意间,庞涓又想到了十年前那次桂陵之战,不经意开始心有余悸,庞涓在那场战役中,虽然攻下了邯郸,但是自己由于轻敌,竟然被孙膑给俘虏了,这是自己的奇耻大辱。
[var1]
后来魏国归还了赵国的邯郸,而庞涓也在此时被放了回魏国,可是让庞涓想不明白的是,为何孙膑会放了自己一命,明明是不共戴天之仇,孙膑还在念旧情不成,不管如何,庞涓又继续回到了魏国当上将军。
这次魏国攻打韩国,知道齐国会来救援,而庞涓的目的也要在和孙膑较量一番,以证明谁才是真正的名将,于是十年前的桂陵之战,庞涓完全不在想,而是全身心投入到了追击孙膑上。
庞涓死于此树下。
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夜色朦胧,庞涓依然在催促士兵抓紧赶路,可是越是前进,庞涓的内心越是不安,但庞涓的心中早已被复仇填满了,为了成就不世功业,庞涓决定背水一战。
但是在急行军的过程中,却被一颗大树挡住了去路,庞涓连忙让士兵去搬开,结果士兵却回报说,大树上面写着一行小字,庞涓拿着火把就去看树上的小字。
[var1]
结果只见七个小字:庞涓死于此树下。
庞涓大惊,瞬间觉得上当了,紧接着箭如雨下,庞涓大喊:孙膑,你忘了我是睡在你上铺的兄弟了吗?
可是回应庞涓的只有呼呼的风声,当箭刺穿庞涓胸膛的那一刻,庞涓并不觉得身体痛,而是心疼,他后悔了,后悔曾经念及旧情,留了孙膑一命,结果桂陵之战兵败被俘,而这次在马陵,孙膑更是要了自己的命。
飞鱼说:
孙膑为何不念旧情,非要整死身为同桌的庞涓?有仇不报非君子,当孙膑从庞涓那里逃出去的时候,其实这两人的较量已经分出了胜负,论才能庞涓比不上孙膑,论心狠庞涓依然比不上孙膑。
[var1]
不过,话又说回来,对于对孙膑而言,庞涓挖了自己膝盖骨,处处陷害自己,还差点要了自己命,这根本不是以德报怨能消除的事,也正是因为有仇必报,孙膑才能被后世褒扬为”君子“,而把庞涓钉在了”小人“的行列。
对此,您怎么看?
参考文献:《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等。
(本文系飞鱼原创作品,抄袭必究,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