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头号跳槽达人:从浪人成30万石大名,有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战国头号跳槽达人:从浪人成30万石大名,有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396 更新时间:2024/2/12 20:39:21

[var1]

倒霉达人“长宗我部家”作为四国话事人的他们先后几次站错队,接连被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点名和征伐,最后一次站错队后,在大阪之战中彻底被打成狼人和灭族。同样倒霉的还有利家,因为站错队在关原合战后被德川家康清算。除了这些反面例子之外,正面例子也是有很多人,其中靠着老婆一步步往上爬山内一丰以及信仰“生存没学”的藤堂高虎就是很成功的例子。

[var1]

特别是后者,被很多战国史爱好者笑称之为“不事二主”,这足以证明他在的跳槽和站队方面的能力和天赋的。

浪人跳槽成大名

藤堂高虎的一生可谓传奇,从一介平民浪人到石高30万的一方诸侯大名,藤堂高虎的每一次跳槽都是他人生的一个跨越。

出仕浅井家:藤堂高虎在还没成年的时候就和自己父亲一起投靠了同样是近江大名的浅井长政,少年时期藤堂高虎很快就展现出自的大将气度。在浅井家对抗国内一一揆的作战中,15岁的藤堂高虎背着自己父兄第一次出阵,表现出色,战阵上1.90m的他形象高大,以年少的姿态斩杀一名敌军,因为战功他得到了浅井长政赏赐的名刀。在第二年的姊川合战中,他同样在作战中获得了浅井长政的嘉奖和青睐。只不过,这一仗因为朝仓义景的拉胯以及丰臣秀吉的计策,浅井朝仓联军还是被织田信长击败,浅井长政父子切腹自尽。

藤堂高虎在遗憾中告别第一任主公。

[var1]

投靠织田三人众:虽然高虎一心守护的浅井已不复存在,但他很快找到了下家——织田家,正如NBA里的传奇人物一样,打不过你那就加入你们。他先出仕于浅井家已经投靠织田信长的旧臣阿闭贞征和矶野员昌,然后借着这个跳板,辗转到了织田信长侄子信澄麾下。不过别看藤堂高虎浪人的身份,其本人也是心高气傲,认为自己效力的织田三人众,没一个能成事,直接跑路继续成为浪人。

在这里有一个小插曲,因为投靠织田家只是个小角色,藤堂高虎只能过着有上顿没下顿的生活,在他流浪到三河后忍不住吃了店家几个麻薯,店家不仅没要钱,还让他回老家好好生活。颇受感动的藤堂高虎在成为大名之后,还特地去感谢了这个店家,并一直指定家里面的人吃这家的麻薯。

[var1]

转投羽柴秀长父子:1576年,在经过流浪数年之后,深思熟虑的藤堂高虎还是想回到织田公司,不过织田信澄肯定是去不了,在权衡织田四天的各项指标后。他决定选择了织田分公司的羽柴家,成为了羽柴秀吉(后来的丰臣秀吉)弟弟羽柴秀长的家臣。从现在的角度上看,投靠羽柴家才是藤堂高虎摆脱浪人,成为当世名将重要选择。其实投靠羽柴家也是藤堂高虎——“只有投靠强者才是在乱世中生存法则”的跳槽指导思想,经历过浅井家的失败之后的流浪生活对的藤堂高虎影响最大。

[var1]

在新公司的第一次重大亮相中藤堂高虎把握住了机会,立下了赫赫战功。在针对织田家遗产争夺的——贱岳合战中,羽柴秀吉对上了柴田这个织田最强军团长。在前田利家将柴田胜家卖的一干二净的时候,没有后顾之忧的羽柴秀吉直扑柴田本阵,在前田按兵不动的情况下,柴田军只剩下佐久间盛政和佐佐成政这两个。

[var1]

藤堂高虎在作战中隶属于参与的羽柴秀长阵,并在进攻佐久间的作战中的发挥神勇,作为铁炮队大将的他身先士卒,从容不迫的击退了佐久间盛政的铁炮队,从正面杀败敌军。再加上征伐杂贺众的作战中,战后藤堂高虎也因诱杀对方大将获封5000石领地。到了丰臣秀吉统一日本的时候,作为羽柴秀长的家臣,他已经获得1万石的领地。

[var1]

其实之所以藤堂高虎能有如此成就,还要感谢自己主公是羽柴秀长,此人是战国出了名的实在人,待人宽厚,而且从来不贪功,部下只要打胜仗他绝不认为这是自己功劳,相反他还会极力推荐。因此在羽柴秀长去世后,藤堂高虎依然侍奉他的儿子(养子)秀保,这其实也可以从侧面看出来的,藤堂高虎对于主公并非皆是利用关系。不过秀保在丰臣秀吉征伐朝鲜之前意外落水去世,心灰意的藤堂高虎(也可能是以退为进)也选择出家。

[var1]

侍奉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在其入侵朝鲜后,正是用人之际,丰臣秀吉选择让藤堂高虎出山,并将其编入水军,并赏赐其7万石领地,一时间藤堂高虎从小大名转变成中等大名,在征朝战斗中他击败了朝鲜水军,在鸣梁海战中重创朝鲜水师(舜臣是带队突围,实际上那场战役胜利的是日本水军)。在秀吉去世后,藤堂高虎带兵撤回日本国内。

[var1]

因为和石田三成的关系很差,藤堂高虎在丰臣家内斗中旗帜鲜明的选择德川家康,在关原之战中担任主力,负责和昔日的挚友大谷吉继作战,在战后他一跃成为20万石的大名,并在德川幕府建立后加封到30万石。其受到的信任不属于德川家的谱代大名,到了后来藤堂和伊达成为了德川幕府对最倚仗的大名之一。相较于总想搞事情的伊达,他更加忠于德川。

[var1]

藤堂高虎站队艺术

从浅井家到德川家,藤堂高虎的每一次跳槽,都让他更进一步,从浪人到全勤朝野的一方大名,为战国跳槽的人这么多,偏偏就只有藤堂高虎能成功?其实在雨田君看来,藤堂高虎的逆袭始终逃脱不了两大定律:能力和性格

别看藤堂高虎的经反复横跳,乱认主公,但本人的能力可是一点都不弱。

在15岁出阵的时候可以点不怯场,姊川合战也是立下战功。即使是到了羽柴家,在的每一次作战中都是全力以赴,这和很多保存实力的大名不同。甚至到了后期像岛津义弘、李舜臣、大谷吉继这样的名将都在他手下吃吃过亏。所以像藤堂高虎这样的优秀职员,自然会受到老板的赏识,他也有能力选择跳槽,而得到下家的重视。

[var1]

除了战场能力之外,藤堂高虎的眼光也很准,正如很多职场老油条一样,他们总是能在很多公司中专营自己生存之道,所谓的“忠心、仁义”在藤堂高虎这边就是谬论。而且对于藤堂高虎这个职场高手而言,他喜欢投资“蓝筹股”,像当初选择弱小羽柴家而抛弃毛利、柴田和关东众人就足以证明他确实具有很强的战略眼光。

[var1]

除了能力之外,性格也是藤堂高虎能越爬越高的原因。

藤堂高虎属于很能作秀之人。在每次跳槽之前,藤堂高虎总是会包装自己的形象,为自己攫取更多被录取的筹码。比如当被问到为何从织田家,他的回答是那边自己做得太多,但工资太少,我是自愿离开,我要找一个能让我全心全意效力的人(包装自己抑郁不得志)。在准备从秀长家投靠秀吉的时候,他会以秀长去世,自己未能照顾好少主为由,跑到山上当和尚,待价而沽,从而钓到秀吉这条大鱼。到了秀吉死后,他投靠德川家康,在知道德川家康已经是“将军”之后,大肆铲除秀吉旧部的时候,他就对这个将军表忠心,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保住了富贵。

[var1]

除了会包装自己之外,藤堂高虎还是一个杀伐果断之人,都知道的大谷吉继和石田三成是好朋友,但他和藤堂高虎的关系不亚于前者。当初两人在浅井家就一起做过同事,大谷属于哪种宁折不弯的人,认定了理就去干,而藤堂高虎则是“好死不如赖活着”于是在关原合战一面是友情,一面是富贵,藤堂高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对曾经的朋友刀兵相向(据说打的很猛)。

[var1]

雨田君说

藤堂高虎其实在江户时代名声还好,毕竟是战功赫赫的外国大名,但到了江户末年,日本开始追求武士精神开始,反复横跳的藤堂高虎就变成众矢之的了,在民间被人调侃成“风见鸡”,原是指高处的风向仪,代指藤堂高虎随风而动,从不逆势而行的政治眼光。

到了现在更多的战国史爱好者也以“不事二主”来调侃他。这一点雨田君还是认为有失偏颇的,在那个没有“义战”和“下克上”的日本战国时代,活着比什么都重要,而藤堂高虎确实也是靠着自己的实力讨饭吃,其本人也没干过对旧主十恶不赦的事情。

作为一个靠本事和能力跳槽的职业经理人,藤堂高虎不丢人……

—Theend—

标签:

更多文章

  • 王莽为什么能够篡汉?他为什么敢?读懂了才明白皇权的建设与保护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世界上本没有什么天子,争夺统治权的人多了,也就慢慢产生了天子。可是,最开始的王位完全是强食弱肉的自然法则的产物,理论上是人人都可以觊觎的,人人都是有机会的。这就导致王权的防御成本太高,谁都是理所当然的竞争者,防不胜防呀。生命总会自己寻找出口的,充满智慧的古人是不会坐以待毙的。为了给王权上一道安全可靠

  • 张仪背叛了魏国,戏弄过楚国,一切都是为了秦国,他是英雄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

    战国时期,是人才辈出的时代。为什么呢?因为那是一个贵族已经无法垄断上层权力的时期,只要你有才华,就能够实现华丽的转身。底层的人才在自己的国家,基本上都不受待见,因为本国的贵族集团都极力想要垄断官场。所以战国时期出现了跨国任职的现象。张仪本是魏国人,他却终身为秦国献计献策。[var1]01魏国臣服于秦

  • 项羽为啥被评为千古无二?因他3个世界第一的记录,至今无人超越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项羽是一位年轻而勇猛的将领,他统帅着一支实力强大的军队,势如破竹地攻占了许多城池。刘邦则是一位胆识过人的农民起义领袖,他率领着一支由百姓组成的军队,在战争中表现出了惊人的毅力和勇气。尽管两人的背景和地位都有所不同,但他们都渴望成为天下的霸主,互相竞争着。在战争的最后关头,刘邦和项羽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决

  • 班超麾下汉军一千,当真可抵贵霜十万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永元二年(90),贵霜帝国的七万大军翻越了葱岭,气势汹汹直奔西域而来。这个欧洲史学家笔下赫赫有名的“四大帝国”之一——贵霜帝国,究竟是何方神圣?某种意义上讲,它就是当年张骞出使西域所寻找的大月氏国。大月氏人被崛起的匈奴杀得含泪西逃后,在中亚草原落地生根。当年张骞找到他们时,本想劝他们同仇敌忾对付匈奴

  • 孙膑:庞涓死于此树下,庞涓:你忘了我是睡在你上铺的兄弟?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曾嫌胜己害贤人,钻火明知速自焚。断足尔能行不足,逢君谁肯不酬君。——《春秋战国门·孙膑》风,依然刺骨。夜,依然寂静。庞涓看着齐国士兵的仓皇逃窜,心里狐疑不已,因为他知道自己最为忌惮的师弟孙膑,就在齐军败退的方向,坐在那辆黑布隆冬的战车里,齐国难道如此不堪了?[var1]这次带领魏武卒攻打韩国,庞涓不

  • 熬死了曹家三代人,等到七十高龄才造反,司马懿究竟在怕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其实司马懿只是一直在等待机会,不怕有反贼,就怕反贼有心机。魏国的建立者曹操,熟悉三国历史的朋友都知道,他是一代枭雄。慧眼识人,虽然表面上信任,但是心底里的算盘打得比谁都厉害。司马懿作为曹操的军师,曾经立过不少功劳。但是曹操依然时刻提防着司马懿,还曾经告诫曹丕,一定要小心司马懿。但是曹丕毕竟年轻,司马

  • 孙权杀关羽、夺荆州,其实是为了捍卫吴国的核心利益!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丘吉尔这句话,露骨的表述出国与国之间交往的真谛,那就是利益,只有利益才是政策的倒向,只有利益才能左右政治、军事。而这一真理,在中国古代历史无数次上演。孙权打破吴蜀联盟,袭杀关羽夺取荆州就是典型的案例![var1]我们读《三国演义》或者看影视作品时,总是内心倾向于蜀汉,所以对于孙吴背盟夺取荆州自然是非

  • 孙膑被同门好友砍双足,脸刺字,遭遇有多惨,他的报复就有多狠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电视连续剧孙膑36集,孙膑为何被称为历史上第一个老六,庞涓砍掉孙膑双脚

    公元前342年,齐国军师孙膑采用围魏救赵的战术,率领齐国主力兵围魏国都城大梁。魏国都城大梁告急,令率军正在围击韩国的魏国主帅庞涓率兵回援。孙膑听闻庞涓率军回援的消息之后,当即令齐国主力停止进攻大梁,撤军还营,而庞涓则是率领魏军穷追不舍。[var1]面对魏国军队的尾随追击,孙膑决定诱敌深入,在马陵之地

  • 张良后代写这字100遍,皇帝看了泪满面,是因为一个霸道女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当然不是。真正的男女平等,是女人能够自由地做女人,而非一定要做到男人那样。武则天做了皇帝,真正做到了男人那样。可是,武则天这样的女人幸福吗?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总有一个伟大的女人。一个成功女人的背后,总有一群有实力的男人。武则天背后的男人,实力最强劲的当然是皇帝唐高宗。毫无疑问,皇帝李治对武则天这个

  • 得蜀即得楚是谁的主张?司马错是战略家吗?张仪也要甘拜下风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得到蜀地就能够打下楚国吗?其实不仅如此,要我说,得蜀即得天下才对。就冲这么一个思想观念,司马错必然可以在战略家中拥有一席之地。[var1]01司马错建议攻下蜀国,取道伐楚。巴国和蜀国是相邻的两个国家,两个邻居尚且会有争吵,更别说两个相邻的国家。这两个小国打了起来以后,便来找秦惠文王帮忙。刚刚经历过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