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42年,齐国军师孙膑采用围魏救赵的战术,率领齐国主力兵围魏国都城大梁。
魏国都城大梁告急,令率军正在围击韩国的魏国主帅庞涓率兵回援。
孙膑听闻庞涓率军回援的消息之后,当即令齐国主力停止进攻大梁,撤军还营,而庞涓则是率领魏军穷追不舍。
[var1]
面对魏国军队的尾随追击,孙膑决定诱敌深入,在马陵之地设下伏兵,准备全歼庞涓率领的魏国主力。
当时,孙膑为了诱敌深入,不断地将随军地随军灶减去,令庞涓以为齐国兵士怯战,四处逃亡,因而命魏国大军急行军,全力追击孙膑指挥的齐国军队。
而孙膑见庞涓上当和中计,当即在马陵道设下伏兵,准备夜袭追击而来的魏国军队,马陵道这个地方道路狭窄,只有一条道可以通过,是一个易守难攻之地。
孙膑率齐国军队来到马陵道之后,在马陵道的道路口放置灌木,将路口堵塞,然后将灌木的树皮,露出白木,在树上写上“庞涓死于此树”。
然后然后命令一万名弓弩手埋伏在马陵道的高点,剩下的齐国军队则是隐藏在山谷两处,等待魏国军队的到来。
半晚,庞统领着魏国大军浩浩荡荡地来到了马陵道下。当时,庞涓麾下的一员部将发现前方堵塞了灌木之后,便向庞涓报告这个事情。庞涓一听,便骑着马匹来到了灌木前查看情况,当一个魏国兵士点燃明火时,顿时发现白木一侧写着“庞涓死于此树”五个大字。
庞涓顿感大事不妙,呼唤部将赶紧回撤,而就在这个时候,山谷之中传来震耳欲聋的喊杀声,高点上隐藏的一万名齐军弓弩手则是万箭齐发,魏国大军阵型顿时大乱,
[var1]
孙膑见此情当即号令齐国大军,趁势掩杀过去。将阵脚大乱的魏国大军杀了一个大败。
而魏国大将庞涓见败局已定,不想在孙膑面前受辱,拔出佩剑,仰天长叹道:没有想到今日我的败局,尽是孙膑小子的成名战。说吧,庞涓引剑自杀而死,结束了自己的一生。我们纵观马陵道之战,庞涓不仅身死人手,还遭到了孙膑在白木上刻字羞辱,可谓是“羞辱之极”。这时,就会有人问道,庞涓到底和孙膑有何仇怨,竟令孙膑如此羞辱于他。
遭遇有多惨,报复就有狠
孙膑与庞涓是同窗好友,二人皆拜在战国著名谋略家鬼谷子的门下学习兵法。后续,庞涓学业期满,先行离开鬼谷子处,去往魏国寻求发展。到了魏国之后,庞涓凭借着自己的学识和才能,受到了魏王的青睐,被魏王委以重任担任魏国的大将军一职。
[var1]
而庞涓也没有辜负魏王的厚爱率领魏国军队南征北战,开疆扩土,立下赫赫战功。而魏国军队则在庞涓的指挥之下,成为了一支常胜之军。
魏王见一个庞涓竟令魏国军队“脱胎换骨”,便要求庞涓将他在鬼谷子一同学习的头窗好友全部推举过来辅佐自己。庞涓一听,顿时慌了,他生怕把自己的同窗好友推荐过来,会“鸠占鹊巢”,使自己无法在魏国继续立足。
《史记·卷六十五·孙子吴起列传》: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但是现在魏王又不断施压自己,想到这里,庞涓心生一计,既可以向魏王交差,又可以令魏王日后断了这个“请贤出仕”的想法!庞涓在府邸中修书一封,邀请自己的同窗好友孙膑来魏国出仕做官。孙膑不知是计,欣然前往,来到魏国之后,庞涓在府中设宴款待了孙膑,然后信誓旦旦地表示要带孙膑去见魏王。
[var1]
但是过了几天之后,庞涓却一改先前的笑脸相迎,而是恶狠狠地带着兵士将孙膑捉拿下狱,并且捏造罪名,说孙膑是他国派到魏国探听情报的奸细和细作。庞涓将此事上报给魏王之后,便按照魏国的刑律,将孙膑处以膑刑和钳刑,砍去了孙膑的双足,还在孙膑的脸上刻下了字,令孙膑成为了一个“残废之人”。
[var1]
庞涓这“一箭双雕”的手法,不仅断了魏王请贤入魏的想法,更是让自己的大将军之位得到了进一步巩固。
而成为残废之人的孙膑则是在悔恨中认清了庞涓的真实面目,但是为了保全自己,也死了日后能够复仇庞涓,孙膑选择向庞涓示弱和妥协,庞涓见孙膑已经对自己构不成任何威胁,自己的目的也已经达到,便没有对孙膑痛下杀手,留孙膑一命在魏国“丢人现眼”!
[var1]
而得以保全生命的孙膑则开始规划起了自己的复仇计划,
首先,孙膑接触到了齐国到访魏国的使者,讲述了自己的遭遇,齐国使者听后,十分感触,因而出手相助,将孙膑秘密送往齐国。
到了齐国之后,齐国的大将田忌听闻过孙膑的名号,便将孙膑请入府邸,作为军事幕僚,为自己建言献策。
而田忌自从有了孙膑为自己参谋献策后,无论是用兵还是治事,都是无往而不利!
齐国君主齐威王听闻田忌手下有孙膑这样的奇人异士后,便派人前去召见,孙膑来到齐国王宫之后,与齐威王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经过细致入微的交流齐威王发现孙膑是一个军事人才,便对其委以重任,让其担任齐国军师一职!
[var1]
成为齐国军师之后,孙膑便开始施行自己报复计划的第二步,为齐国练兵,建议齐威王与其它诸侯国争霸。公元前354年,赵国和魏国之间发生了战争,魏国由大将军庞涓指挥,一鼓作气打到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王面对如此局面,只好派出使者向齐国求援。齐威王收到赵王的书信后,有点犹豫不决,作为军师的孙膑则是力劝齐威王出兵求援,与魏国进行争霸。齐威王经过再三考虑之后,最终接受了孙膑的建议,决定出兵相助赵国。于是乎,齐威王下达王令,拜田忌为将,田忌为军师率领齐国主力前去弛援赵国。
[var1]
当田忌和孙膑率领齐国军队到达魏国边境之后,孙膑当即令齐国军队停止前进,主将田忌十分困惑,询问孙膑为何停止前进,孙膑则告诉田忌:庞涓率魏国主力攻打赵国,国内势必军力空虚,我们应当率领齐国大军攻打魏国都城大梁,迫使庞涓率魏军回援,这样就能解邯郸之围。
田忌听后,当即茅塞顿开,当即按照孙膑的计策,率领齐国主力围击魏国都城大梁。
[var1]
魏国都城告急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正在率军围击赵国的魏将庞涓耳中。庞涓生怕大梁有失,便带着魏国大军匆匆忙忙回援大梁。
孙膑见魏国回撤,便命齐国军队在魏国必经之路桂陵,设下伏兵,准备以逸待劳,伏击魏国军队。
结果,魏国大将庞涓率魏国主力途径此地时,遭遇到齐国军队的伏击,魏国军队顿时溃不成军,庞涓也因此兵败被擒。
庞涓成为齐国的俘虏之后,知晓到自己齐国的主将是孙膑时,羞愧难当,觉得这是自己人生中最大的耻辱。
[var1]
孙膑本想要报复庞涓,但是由于魏国和赵国冰释前嫌,结成了盟国,使得齐国不得不交还庞涓,罢兵言和。
庞涓获得自由,重返魏国后,被魏王重新启用,继续担任魏国主将,
公元前342年,魏军强势进攻韩国,韩王当即派遣使者求援齐国,齐王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齐国主力前去支援。
而这一次救援,孙膑在一次次采用围魏救赵的战术,率军袭击魏国都城大梁。庞涓得知消息后急忙从韩国撤军返回魏国,而孙膑则是率领齐军西撤。
而庞涓率军回到魏国境内之后,知道率领齐国军队的主将是田忌和孙膑,顿时令魏国军队急行军,对齐国军队展开追击。
而孙膑则是采取避实击虚的战法,在马陵道设下伏兵,将庞涓率领而来的魏国军队打得打败。
而庞涓兵败之后,不想再成为俘虏,选择了饮剑自尽,了结了自己的生命。
[var1]
这一次马陵道之战,使得魏国主力尽丧,主将庞涓也彻底陨落,失去了与其它诸侯国一较高下的硬实力!
庞涓身死人手,可谓是咎由自取,昔日他为了功名利禄,对头窗好友孙膑痛下狠手,将其砍双足,脸刺字,令孙膑一生都活在“痛苦”之中,而孙膑在遭受了这一切之后,开始绝地反击,最终在战场上两败庞涓,狠狠地羞辱了庞涓,令庞涓颜面扫地,最终选择饮剑自尽,真是庞涓残害的手段有多狠,来自孙膑的报复就有多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