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错三招辩倒张仪

司马错三招辩倒张仪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965 更新时间:2023/12/20 17:23:15

作者:何小军

《战国策·秦策一》中记载了一个《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前》的故事,讲述了司马错与张仪的一场经典争论。

这是一段在战国史上著名的辩论,张仪虽然贵为连横派的领袖,这次却败在同样滔滔雄辩、有理有力的司马错口下。

01

司马错跟张仪在秦惠王面前争论战事。

司马错主张先去攻打蜀国, 张仪说:“不如先去攻打韩国。”

秦惠王说:“请你们各自说说理由。”

张仪说:“我们先跟楚、魏两国结盟,然后再出兵三川,堵住轘辕和缑氏山的关口,挡住屯留的孤道,这样魏国就能阻止韩国出兵南阳,使楚军进逼韩国都城南郑,这时我们秦兵再攻打新城、宜阳,兵临东西周城外,惩罚二周的罪过,占领楚、魏两国的土地。

周王自知无法解救,一定会交出九鼎等宝物。

我们据有九鼎之后,再按照地图和户籍,假借周天子的名义号令诸侯,天下没有敢不听我们命令的,这才是霸王之业。

现在的蜀国,只不过是西方一个边远小国,戎狄各族的首领,即使劳民伤财发兵前往攻打,也不足以因此而建立霸业。

臣常听人说:‘争名的人要出入朝廷,争利的人要出入市场。’现在三川、周室乃是天下的朝廷和市场,可是大王却不去争,反而争夺戎、狄等蛮夷之邦,这距离霸王之业实在太远了。”

司马错说:“不是这样的,我听说,要想使国家富强,务必先扩张领土;要想兵强马壮,必须先使人民富足;要想得到天下,一定要先广施仁政。

这三件事都做到以后,自然可以获得天下。

如今大王地盘小,百姓穷,所以臣希望大王先从容易的地方着手。

因为蜀国是一个偏僻小国,而且是戎狄各族的首领,并且有像夏、商纣一样的祸乱,如果用秦国的兵力去攻打蜀国,就好像派狼群去驱逐羊群一样简单。

秦国得到蜀国的土地可以扩大版图,得到蜀国的财富可以使百姓富足;虽是用兵却不伤害一般百姓,并且又让蜀国自动屈服;秦灭掉了蜀这样的小国,诸侯不会认为秦暴虐;即使秦抢走蜀国的一切珍宝,诸侯也不会认为秦国贪婪。

我们只要做伐蜀一件事,就可以名利双收,甚至还可以得到制止暴虐、平息骚乱的美名。

去攻打韩国,劫持天子,这是一个千夫所指的恶名,不见得能获得什么利益,反而会落得一个不仁不义的坏名声。

干天下人不愿做的事情,实在是一件危险的事。

请让我讲明理由:周天子是天下的共主,同时齐是韩与周的友邦,一旦周知道自己要失掉九鼎,韩清楚自己要失去三川,两国必然精诚合作,联络齐、赵去解楚、魏之围,自动地把九鼎献给楚,把土地割让给魏,这一切大王是不能制止的,这也就是臣所说的危险所在。

因此,攻打韩国是失策,先伐蜀才是万全之计。”

秦惠王说:“好!寡人听你的。”

于是秦国就出兵攻打蜀,经过十个月的征讨,终于占领了蜀地,把蜀主的名号改为候,并且派秦臣陈庄去辅佐蜀侯。

蜀地划归秦国的版图之后,秦国越发强盛富足,而且更加轻视天下诸侯。

[var1]

02

司马错的观点与张仪针锋相对,主要从分析攻打蜀或韩的利弊入手,层层剥笋,招招制敌,把张仪的观点驳斥得体无完肤,从而说服秦惠王放弃张仪的建议。

第一,匡正强国之道。

张仪的强国之道分三步,即假意结盟、逼取“九鼎”、挟天子以令诸侯。

司马错则提出了与张仪不同的王道之路——强国、富民、仁政。

张仪之道是利用“拳头”直捣“龙宫”,棒杀威逼,路子太过霸道,不计后果,不得人心,必招天下怨愤。

对于还是“地盘小,百姓穷”的秦国来说,有可能霸业未成,反而与天下为敌,结果适得其反。

而司马错的路数就是迂回强国,打好强国富民的基础,合国情,顺民心,稳扎稳打,代价较小。

两相对照,司马错的路径更胜一筹,更高一层,称得上是万全之策。

辩论取胜的要义在于打掉对方的主旨,就像战争中的“斩首”行动,主旨不立,其余皆妄。司马错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

第二,剖析攻蜀之利。

司马错抓住张仪认为攻打蜀国无名无利的错误观点,综合考虑秦蜀的现状和天下各诸侯国的反应,全面周到地阐述了攻蜀的五大好处,分别是易取、富民、臣蜀、不诟,甚至可以获得制暴平乱的美名,坚定了攻蜀是一件“名利双收”的好事。

如此辩述,放大了己方策略的利好,给予了己方观点强大的支持,同时,也对张仪的观点予以强有力地回击,打跨了张仪主旨论据链条,为击败张仪奠定了坚实基础。

辩论中,攻击对方论据链条是一个有效的手段,只要对方论据链条被打跨,其观点也会站不住脚。

第三,直呈伐韩之弊。

司马错在分析了攻蜀的利好之后,紧接着分析伐韩的弊端。

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劫持天子是千夫所指之事,是会背负不仁不义的骂名之事,而且是危险之事。

让秦国背负骂名,涉身险地,显然是不可取的。

司马错从治国理政的战略高度否定了张仪的策略。

接着,司马错又透彻地分析了张仪所提战术为什么不可行,再次放大张仪伐韩策略的错误,使秦惠王进一步明白了伐韩的危险所在。

在辩论中,不断地强化突出对方的错误,有利于把对方逼进死胡同,为强化己方的正确赢得主动。

[var1]

03

在这场辩论中,司马错从“一主两翼”对张仪展开了全方位、立体式反驳,“一主”就是主旨,“两翼”就是攻蜀之利、伐韩之弊,主旨上打得狠、立得稳;两翼上析得深、驳得透,把张仪的主旨和支撑链条击破,取得了辩论的彻底胜利。

喜欢就点「 在看」呗

标签:

更多文章

  • 二千年高平古城之七十八,从春秋战国走来的寺庄古镇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高平寺庄贾村规划,高平苏庄古镇导览图,高平寺庄赶集日期一览表

    [var1]而今寺庄镇管辖的王报村,在汉代时曾置泫氏县,是高平县的前身,北齐省年才将泫氏县迁到现今的高平市。寺庄辖区内的长平村,战国年间即有之,置长平城。战国年代秦统一中国之最大规模一战,即命名为长平之战。长平闻名天下。北齐年间,设长平郡。在秦汉时期,寺庄这一区域曾是高平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v

  • 扒一扒端午节的起源-结论竟可能与屈原无关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var1]各位看官,你们真的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吗?这一天真的只是为了纪念屈原先生吗,还是端午节的背后还有其他鲜为知的故事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深度扒一扒端午节的起源。端午节的来源有很多法,流传最广的则是用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屈原。屈原是春秋时期楚国的大臣,曾担任楚怀王左徒一职。他在位期间从事变法改革,制订

  • 张宗昌没了任何势力,为何韩复榘还要杀他?一句狂言让他丢掉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张宗昌与陈佩瑜,韩复榘和张宗昌哪个更坏,张宗昌和武则天母女的关系

    后来,军阀倒台,张宗昌的势力也不复存在。可即便如此,韩复榘还是决定杀了他。这其间原因,张作霖早就给出了答案。[var1]圆滑世故,混入军阀张宗昌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他的头脑极为灵活,情商也比较高。早年时期,张宗昌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16岁那年,张宗昌碰上了胶东饥荒。为了活命,张宗昌和大批流民一起,开始

  • 楚怀王轻信张仪谎言,主动断绝齐楚联盟,却换来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楚怀王为什么被张仪戏耍,张仪瓦解齐楚联盟全集,楚怀王张仪全文免费阅读

    在公元前 313 年,秦惠文王派遣张仪前往楚国游说楚怀王,希望楚国能够与秦国结盟,共同对抗齐国。然而,楚怀王却轻信了张仪的谎言,主动断绝了与齐国的联盟关系,最终导致楚国实力削弱,遭受了秦国的侵略和攻击。楚怀王轻信张仪的谎言,主要是因为他贪图秦国的商於六百里土地。张仪在游说楚怀王时,声称自己已经让秦王

  • 秦始皇为何能统一六国?史学家:秦军的这些兵器,不应在当年出现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

    600多年后,秦国在嬴政的带领下灭掉了战国时期的其他六个国家,秦国也变成了第一个封建帝国—秦朝。很多人都有疑问,秦和其他的国家历史底蕴都差不多,在春秋时期的发展甚至还不如齐国和楚国,为什么最后能够一统天下呢?经过对秦出土文物和相关书籍的研究,历史学家发现秦的武器很大程度上领先那个时代。春秋战国时期,

  • 王朝变迁多次,衍圣公依旧可以世袭900年?孔子后人为何待遇很好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为何孔子后人能被优待,孔子后代争衍圣公,孔子后人为什么被封为衍圣公

    有人就问了,就连皇上家里在王朝灭亡的时候,都要被屠戮殆尽,为啥老孔家偏偏能够安然无恙?他们祖坟上烧高香了吗?还真是这样,他们家有一个非常著名的祖坟,叫做孔林。见证历史的,不是史书,而是老孔家的这些坟冢,从秦汉一直到现在,据说里面有10万加座坟冢,可见延续时间之长。孔家有如此待遇,这都要归功于孔子本人

  • 春秋时代的“泓水之战”,为何说它是“礼利分化”的标志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var1]这就是所谓的“骑士精神”,同样,假如你穿越到战国时代的日本并且成为一名武士,你同样需要遵守“武士道”精神(名、忠、勇、义、礼、诚、克、仁)。假如你再穿越到中国春秋时代,尤其是发生在公元前638年的“泓水之战”的战场上,那么你就会看到一位君王在死板的等待对方排兵列阵,待对方摆好阵型以后,他

  • 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前后,世界上的其它地区正在发生怎样的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var1]秦王赢政对当前政治结构进行空前的改革,他建立中央集权制,全国推行郡县管辖,统一文字、统一度量,统一车轨,这些制度无论后世的人高兴或不高兴,赞美或诅咒,他做的每件事都影响中国历史至少两千年之久。秦王赢政,不再称为国王,而改称皇帝,从此它的地位比国王高一等,代表国家的最高元首,不受任何限制的

  • 统一六国的秦始皇为何没能征服一个女人,不立后原因成谜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var1]秦始皇的人生经历公元前247年,年仅13岁的嬴政便坐上了王位,直至9年后,秦始皇才在故都举行了盛大的成人加冕仪式,从此开始全身心的投入朝政。我们都知道,古代人结婚的年龄要比现代人早很多,所以在登基后的这九年时间里,秦始皇有足够的时间去迎娶一个完美的妻子,这原本是他一生的黄金时光,但他没有

  • 对晋国影响深远的“曲沃代翼”为什么会持续了六十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曲沃代翼副总裁,曲沃代翼抖音视频,曲沃代翼个人简介

    [var1]根据史书记载,“曲沃代翼”从周平王二十六年(前745年)开始,直到周僖王四年(前678年)才宣告结束,足足持续了六十七年。这也导致晋国在春秋前期的存在感一直不高。那么对晋国影响深远的“曲沃代翼”为什么会持续了六十多年呢?本鬼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var1]第一,曲沃家产生取代嫡系(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