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柳永此词通篇犯了大忌,晏殊当面批评,在民间却很受欢迎流传至今

柳永此词通篇犯了大忌,晏殊当面批评,在民间却很受欢迎流传至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330 更新时间:2024/2/7 11:35:26

多数情况下,晏殊柳永词的评价都挺高,但有一首词却让他看不下去了,这就是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这首《定风波·自春来》。这是柳永平生独具匠心之作,当时他写完颇为得意,拿给晏殊看。晏殊读完却很瞧不起他,当面批评他:“殊虽作曲子,不曾道‘彩线慵拈伴伊坐’”。意思是:我晏殊虽不才,也写了不少曲词,但却从来没写过你词中这样的句子。听完这个话,柳永当即就告退了。 虽然晏殊瞧不上,但这首词在民间却很受欢迎,照样流传了900多年。让我们来读一读:

《定风波·自春来》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

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初读柳永这首词,确实觉得通篇都犯了大忌。全词没有用词作中传统的比兴手法,也不着意于意境的渲染,而是用女子的口吻一笔道出。古诗词都是讲究含而不露的,而这首词却是浅俗直露,这在当时是非常少见的。但这也是这首词别具一格之处,它冲破了当时所谓的“大雅”之风,令人眼前一亮。

词的上片是女子在诉苦:“春天到了,四处红花绿叶而我却备觉心烦。太阳升上树梢,黄莺穿柳,而我却还在被窝不愿意起来。因为相思我消瘦了不少,连头发都不愿意梳。怪只怪那个薄情郎,离开后连个书信都不捎来。” 在这段抒情中,我们读到了女子的爱和怨。而在开篇的景物描写中,词人用的是乐景衬哀情的写法,颇为高明。

而在词的下片,这位多情的女子则化怨气为泼辣,她表示:“早知这样,当初就应该把他的马拴起来。把他困在书房里,要是这样,他就能和我日夜相伴。我拿着针线做着女红,他坐在一边写他的字吟他的诗。我们要这样永远厮守,共度青春。” 很显然这是女子的美好愿望,词人一气呵成地写出来,不用任景物的烘托,却并不觉得牢骚。原因在于他写这段话时,用了锁鞍、向鸡窗、教吟课、做针线、伴伊坐共5个动作的描写,像一个生动的长镜头一般,一句一幕,灵动而又富有生活气息。

读完这首词,我们是能理解晏殊的评价的,“针线闲拈伴伊坐”这样的写法确实太俗太直。但这正是柳永与一般词人的不同之处,因为他的敢于尝试,宋词才变得雅俗并存。柳永是两宋用词调最多的词人,在宋词的800多个词调中,有100多个是柳永首创的,这是其它词人无法比拟的。正因如此,他才成为了宋词的“无冕之”。

更多文章

  • 明英宗复辟,于谦明明有能力阻止,为何却坐视不管?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为什么于谦不肯归降明英宗,于谦南宫复辟完整视频,于谦朱祁镇复辟

    英宗复辟就此成功。明英宗复辟时,于谦明明有能力阻止,但他又为何坐视不管?一、明英宗复辟势力1、复辟集团人员分析《明史纪事本末》则记载徐有贞与石亨、曹吉祥、张軏、王骥、杨善、陈汝言,进行复辟活动的。《明史纪事本末》多出了王骥、陈汝言两人。那这两人有没有参加夺门事件?王骥是没有参加夺门的。王骥上奏章的时

  • 杨士奇是如何逆袭成为内阁首辅的?为什么能够历经五朝不倒?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杨士奇受敬重的原因,杨士奇文言文阅读答案,演员张浩杨士奇

    但就是这样一个命运多舛的人,经过自己的奋斗,三十八岁进入内阁,从此一直担任内阁辅臣四十余年,更有二十一年担任首辅,并成为明朝为数不多的五朝老臣,那么他是如何实现逆袭的呢?▲杨士奇历史画像纵观杨士奇的一生,有三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第一次发生在建文初年,朱允炆要编《太祖实录》,杨士奇以精通史学得到大才子

  • 李善长被朱元璋赐死,临终前掏出免死铁券,朱:看清楚最后五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善长为什么死得最惨,开平王与李善长,定远李善长

    朱元璋称帝后,曾高度评价李善长,将他和汉初萧何相比,说道: “朕起自草莽间,提三尺剑,率众数千,在群雄的夹缝中奋斗,此时李善长来谒军门,倾心协谋,一齐渡过大江,定居南京。一二年间,练兵数十万,东征西伐,善长留守国中,转运粮储,供给器械,从未缺乏。又治理后方,和睦军民,使上下相安。这是上天将此人授朕。

  • 大一统王朝的皇帝都叫帝,而宋朝都叫宗,这是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宋朝为什么皇帝叫宗,宋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宋朝能不能算大一统王朝

    不仅仅是宋朝皇帝称“宗”,唐朝皇帝也是这么称谓的,比如唐太宗、唐高宗、唐玄宗、唐肃宗等等,原因只有一个。那是因为,唐朝以前的皇帝都称呼的是“谥号”比如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汉宣帝,隋文帝、隋炀帝,其中“文”、“景”、“武”等都是“谥号。”唐朝到明朝由于皇帝的“谥号”太长,都称呼的是“庙号”也就是什

  • 曹皇后的家族究竟有多厉害?不仅有宋朝第一良将,还出了一位神仙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宋仁宗的曹皇后随着电视剧《清平乐》的播出,也被很多观众认识到了这位北宋的贤后,虽然历史上的曹皇后容貌普通,并且不受宠没有子嗣,但是她的娘家可是非常厉害的,这也是为何曹皇后无宠无子还能够稳坐中宫二十八年,她的家族非常牛,不仅出了宋朝第一良将,而且还出了一位神仙。 其实曹皇后之所以能够被进宫中,也是因为

  • 明宣宗朱瞻基,花了10年时间打造仁宣之治,为何36岁就英年早逝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其实他老爹明仁宗在位只有8个多月时间,而朱瞻基在位却有10年时间,所以仁宣之治的主体,就是明宣宗时代。朱瞻基作为朱棣的嫡长孙,打小就非常聪明,因此朱棣甚至亲自册封他为皇太孙。意思很明白:朱高炽你小子听着,我立你为太子,纯粹是看在我这个好圣孙的份上!此后朱瞻基更是露脸,即使身处太平时节,依旧多次跟着朱

  • 唐朝开元年间,一起新娘命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北宋初年,学者李昉等人奉皇帝之命,编撰《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等史籍,其中的《太平广记》收录了发生在唐朝开元年间的一桩诡异惨案。事情发生在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修武县(今属河南焦作)有一户人家嫁女儿,女婿家派车来迎接。新娘子的父亲担心村民围观造成堵车,于是就借了一匹骏马

  • 唐朝一囚犯留下一首诗,揭开武则天干过的一件残忍之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朝武则天的大将有谁,刘晓庆唐朝女皇武则天,写唐朝的小说武则天

    事情要从李世民的逝世说起,在贞观23年,李世民因为身患重病离世。但是在临终前,他仍旧不忘对于皇位的传承,将太子李治和太子妃叫到跟前,交代了后事,传递皇位在世袭制的背景下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但是武则天的野心却让历史出现了不同之处。她虽然在新皇帝即位时身份并不高贵,但是却很有手段,慢慢提升了自己的地位。凭

  • 从唐代“官”“吏”殊途来看《长安十二时辰》中姚汝能人设的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连一部剧都不能好好看,人生真的太难了。前几篇文章中我从各个角度吹了几波《长安十二时辰》,有读者说剧方给我打钱了,纵横想说,如果剧方看到我写的文章,请自觉打赏,主动一点也许会更好。鉴于目前还没有收到任何剧方的劳务费,所以现在来挑点毛病。今天从唐代“官”“吏”殊途的角度来讲讲《长安十二时辰》中,姚汝能人

  • 为力挺此人,杜牧不惜与白居易为敌,一首千古名作证明自己的实力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杜牧和白居易关系,题乌江亭唐杜牧,叹花杜牧

    杜牧当年写过一首名叫《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的七律,在诗中他写道“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意思是说白居易是个有眼无珠的人,这样的痛批不可谓不犀利了。那么杜牧为何会如此为难比自己年长31岁的前辈呢?为了好友张祜。张祜是杜牧好友,在当时名气虽不如杜牧白居易,但却颇有才华,杜牧形容他是“谁人得似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