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自成向崇祯提了三个条件,答应就投降,后崇祯拒绝,明朝灭亡

李自成向崇祯提了三个条件,答应就投降,后崇祯拒绝,明朝灭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068 更新时间:2024/2/24 12:39:42

尤其是声势浩大的闯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此时已经兵临北京城下,虎视眈眈。落寞的崇祯皇帝站在高处,看着城外的农民起义军,再看看四周惶惶不可终日的太监、宫女,无奈地叹了一口气,他知道此时的大明帝国真正是大势去矣,无力回天。事实上,在很多年以前,崇祯皇帝就已经意识到积重难返的大明王朝前途堪忧。

为了不让祖宗两百多年的基业亡于自己之手,崇祯皇帝勤于政事,经一干就干到深夜,甚至是通宵达旦。不过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崇祯皇帝的勤勉依旧阻止不了大明王朝一步步的走深渊,一步步的走向灭亡。直到现在李自成的大军兵临北京城下,无力回天的崇祯皇帝不得不承认自己终究还是避免不了成为亡国之君的悲剧,大明王朝两百多年的基业终究还是亡在了自己之手。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事情却似乎有了新的转机。

包围了北京城的李自成没有立刻发起进攻,而是派了使者去到了崇祯皇帝面前,进行了一次秘密谈判,谈判的内容居然是只要崇祯皇帝点头答应三个条件,李自成就愿意俯首称臣。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据《小腆纪年附考》卷四记载:闯人马强众,议割西北一带分国王并犒赏军百万,退守河南……闯既受封,愿为朝廷内遏群寇,尤能以劲兵助剿辽藩,但不奉诏与觐耳。

以上内容翻译成白话就是,首先崇祯皇帝要封李自成为王,并且把西北封给李自成作为封地;其次李自成向崇祯皇帝要了一百万两的军费;第三则是不接受皇帝具体的指挥,比天神二郎神”听调不听宣”的姿态更进一步,连“调也不听”,基本就是相当于一个享有高度自治的藩属国。只要崇祯皇帝同意这三个条件,李自成就愿意向崇祯皇帝俯首称臣,而且还会出兵替大明朝廷平定叛乱。

不得不说,李自成这三个条件是相当过分的,对于崇祯皇帝而言,这无疑就相当于“割地求和”,屈辱啊。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当时李自成是占有大优势的一方,优势到随时都可以灭掉另外一方,而崇祯皇帝是弱势一方,弱势到随时都会被灭掉。在这样的情况下,虽然说李自成的这三个条件相当过分,但是对于崇祯皇帝而言,这无疑是救命稻草。不过李自成终究还是小瞧了崇祯皇帝的刚烈程度,也小瞧了明朝皇帝对敌的强硬态度,也小瞧了崇祯皇帝“死社稷”的决心,崇祯皇帝直言不讳的拒绝了李自成的条件,最后李自成挥军攻入北京。

后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而亡,死前留下遗言: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自此明朝灭亡。

更多文章

  • 大宋宫词:赵祯大婚,郭清悟为皇后,曹汝为皇贵妃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大宋宫词赵祯接曹汝霖当贵妃,刘涛演大宋宫词赵祯,大宋宫词里的皇帝赵祯

    由刘涛、周渝民等主演的《大宋宫词》即将大结局,赵祯怀疑刘娥也是知道了所有的真相,还向刘娥道歉,也是多亏了在李婉儿的棺材里发现了赵恒的遗诏,否则刘娥和赵祯的心结也是很难解开的,赵祯也答应自己的婚事全部由大娘娘做主,只是有一件事情希望大娘娘答应,就是娶曹汝为皇贵妃。刘娥当然答应了,刘娥还告诉赵祯娶郭清悟

  • 元朝灭亡180多年后,成吉思汗17世孙卷土重来差点攻入明朝京城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元朝灭亡后成吉思汗会先抽谁,成吉思汗对元朝灭亡的影响,元朝为什么被成吉思汗打下来

    项羽虽然没能卷土重来,但卷土重来的战例在历史上却真真切切发生过一次。元朝末年天下大乱,一代枭雄朱元璋乘势而起,血战数十年,终于扫灭众多竞争对手,并在1368年,派遣大将徐达常遇春发起北伐之战,一举攻克元大都,元顺帝仓皇北逃,元朝在中原的统治就此土崩瓦解,不复存在。以元顺帝为首的残余势力,逃回漠北草原

  • 柳永此词通篇犯了大忌,晏殊当面批评,在民间却很受欢迎流传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晏殊怎么看待柳永,柳永最受赞赏的一首词,晏殊为什么要害柳永

    多数情况下,晏殊对柳永词的评价都挺高,但有一首词却让他看不下去了,这就是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这首《定风波·自春来》。这是柳永平生独具匠心之作,当时他写完颇为得意,拿给晏殊看。晏殊读完却很瞧不起他,当面批评他:“殊虽作曲子,不曾道‘彩线慵拈伴伊坐’”。意思是:我晏殊虽不才,也写了不少曲词,但却从来没写过

  • 明英宗复辟,于谦明明有能力阻止,为何却坐视不管?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为什么于谦不肯归降明英宗,于谦南宫复辟完整视频,于谦朱祁镇复辟

    英宗复辟就此成功。明英宗复辟时,于谦明明有能力阻止,但他又为何坐视不管?一、明英宗复辟势力1、复辟集团人员分析《明史纪事本末》则记载徐有贞与石亨、曹吉祥、张軏、王骥、杨善、陈汝言,进行复辟活动的。《明史纪事本末》多出了王骥、陈汝言两人。那这两人有没有参加夺门事件?王骥是没有参加夺门的。王骥上奏章的时

  • 杨士奇是如何逆袭成为内阁首辅的?为什么能够历经五朝不倒?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杨士奇受敬重的原因,杨士奇文言文阅读答案,演员张浩杨士奇

    但就是这样一个命运多舛的人,经过自己的奋斗,三十八岁进入内阁,从此一直担任内阁辅臣四十余年,更有二十一年担任首辅,并成为明朝为数不多的五朝老臣,那么他是如何实现逆袭的呢?▲杨士奇历史画像纵观杨士奇的一生,有三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第一次发生在建文初年,朱允炆要编《太祖实录》,杨士奇以精通史学得到大才子

  • 李善长被朱元璋赐死,临终前掏出免死铁券,朱:看清楚最后五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善长为什么死得最惨,开平王与李善长,定远李善长

    朱元璋称帝后,曾高度评价李善长,将他和汉初萧何相比,说道: “朕起自草莽间,提三尺剑,率众数千,在群雄的夹缝中奋斗,此时李善长来谒军门,倾心协谋,一齐渡过大江,定居南京。一二年间,练兵数十万,东征西伐,善长留守国中,转运粮储,供给器械,从未缺乏。又治理后方,和睦军民,使上下相安。这是上天将此人授朕。

  • 大一统王朝的皇帝都叫帝,而宋朝都叫宗,这是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宋朝为什么皇帝叫宗,宋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宋朝能不能算大一统王朝

    不仅仅是宋朝皇帝称“宗”,唐朝皇帝也是这么称谓的,比如唐太宗、唐高宗、唐玄宗、唐肃宗等等,原因只有一个。那是因为,唐朝以前的皇帝都称呼的是“谥号”比如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汉宣帝,隋文帝、隋炀帝,其中“文”、“景”、“武”等都是“谥号。”唐朝到明朝由于皇帝的“谥号”太长,都称呼的是“庙号”也就是什

  • 曹皇后的家族究竟有多厉害?不仅有宋朝第一良将,还出了一位神仙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宋仁宗的曹皇后随着电视剧《清平乐》的播出,也被很多观众认识到了这位北宋的贤后,虽然历史上的曹皇后容貌普通,并且不受宠没有子嗣,但是她的娘家可是非常厉害的,这也是为何曹皇后无宠无子还能够稳坐中宫二十八年,她的家族非常牛,不仅出了宋朝第一良将,而且还出了一位神仙。 其实曹皇后之所以能够被进宫中,也是因为

  • 明宣宗朱瞻基,花了10年时间打造仁宣之治,为何36岁就英年早逝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其实他老爹明仁宗在位只有8个多月时间,而朱瞻基在位却有10年时间,所以仁宣之治的主体,就是明宣宗时代。朱瞻基作为朱棣的嫡长孙,打小就非常聪明,因此朱棣甚至亲自册封他为皇太孙。意思很明白:朱高炽你小子听着,我立你为太子,纯粹是看在我这个好圣孙的份上!此后朱瞻基更是露脸,即使身处太平时节,依旧多次跟着朱

  • 唐朝开元年间,一起新娘命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北宋初年,学者李昉等人奉皇帝之命,编撰《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等史籍,其中的《太平广记》收录了发生在唐朝开元年间的一桩诡异惨案。事情发生在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修武县(今属河南焦作)有一户人家嫁女儿,女婿家派车来迎接。新娘子的父亲担心村民围观造成堵车,于是就借了一匹骏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