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入京42天的李自成,只做了1天皇帝?8000万两白银的宝藏哪来的

入京42天的李自成,只做了1天皇帝?8000万两白银的宝藏哪来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149 更新时间:2024/1/18 21:41:01

要我说,这件事不赖人家李自成,要怪就怪崇祯皇帝。造反的百姓不纳粮,不造反的百姓最起码也得嘉奖一下吧?可是连个屁嘉奖没有就算了,崇祯皇帝还给这帮人增加了大量赋税,当然都是杨嗣昌这个家伙出的主意。

人家又不是傻瓜,白白给你当提款机吗?不玩了,摊牌了,一个个都跟着李自成造反去了,所以李自成能够闯关夺寨,斩杀孙传庭,夺取了北京城。

那么老李这一波骚操作以后,进入北京城都干了些啥玩意儿呢?说出来真的有点让人脸红,不过人家还真的就这么做了。

01李自成把明朝官员搜刮了个底朝天,吓得南方官员瑟瑟发抖。

李自成不跟老百姓要钱,所以他才能一天天做大。可问题是做大做强以后,公司运转必须要大量资金,这个钱从哪儿来呢?

起初是打仗缴获的物资,每一座城池里都有大量官府物资可以作为供给。可是在打下北京城以后,李自成的大军停滞不前,将来总要花钱,未雨绸缪的李自成开始思考了起来。

至三月,都城陷,景文死之,藻德、岳贡、瑜并被执,幽刘宗敏所。贼下令勒内阁十万金,京卿、锦衣七万,或五三万,给事、御史、吏部、翰林五万至一万有差,部曹数千,勋戚无定数。藻德输万金,贼以为少,酷刑五日夜,脑裂而死。复逮其子追征,诉言:“家已罄尽。父在,犹可丐诸门生故旧。今已死,复何所贷?”贼挥刃斩之。---《明史》

进入北京城的前几天,李自成下令秋毫无犯,不允许任何士兵伤害城中百姓和官员,为此赢得了一片赞誉。

可是没过几天时间,李自成的脸色就变了。老子没钱了,就必须要跟你们这帮贪官要!他可没有崇祯那么温柔。

当年崇祯都要向百官跪下了,才凑了8000两银子,一个个官员,每天上朝都穿着打补丁的朝服,恨不得人手一个破碗,开局全靠要饭,生怕皇帝知道他们有钱似的。这么温柔是掏不出钱的,为此李自成开始动用武力。他规定中堂级别的捐款10万两,部院级别的捐款3到7万两不等,道科级的干部捐款3到5万两,翰林级别的捐款1到3万两。剩下的小官也是几千两银子起步价。如果不肯给,那就大刑伺候,反正李自成手里有的是兵马,当然可以为所欲为。这下子明朝官员可以说是苦不堪言。不过李自成的这一规定,的确给他带来了不少钱财,据说价值足有8000万两,崇祯要是知道了,非得哭晕在厕所不可。

不过把这帮人的家产给掏空了,也给李自成带来了一个不好的事情,那就是南方的官员们纷纷捂住了口袋,对准了枪口,表示一致要跟李自成死磕到底。

02李自成各种虐待明朝官员。

崇祯皇帝要钱要了8000两,李自成要来了8000万两,这个等级差实在是有点大。看来还是武力能够解决问题。

为此李自成可就乐了,他觉得只要动用武力,什么都能够拿的到手。所以他就放纵自己的手下,开了一波对明朝官员的虐待活动。

金星曰:“讹言方起,诸君宜简出。”由是降者始惧,多窜伏矣。自成至,悉镕所拷索金及宫中帑藏、器皿,铸为饼,每饼千金,约数万饼,骡车载归西安。二十九日丙戌僣帝号于武英殿,追尊七代皆为帝后,立妻高氏为皇后。自成被冠冕,列仗受朝。金星代行郊天礼。是夕焚宫殿及九门城楼。诘旦,挟太子、二王西走,而使伪将军左光先、谷可成殿。---《明史》

以刘宗敏为首的大顺军,将明朝那些当官的,基本全都抄了家。其中就包括吴三桂家,所以说刘宗敏不是针对吴三桂,他觉得在座的各位都是要抄家的。

为了逼迫这帮人交出钱财来,刘宗敏特别制作了5000副夹棍。这种夹棍跟我们想象中的不一样,是那种棱角分明的木头做成的,夹到人骨头肯定会碎掉。

稍微拷打一下,能够给一万两,再用点力,就能逼出来两三万两,如果动用夹棍炮烙的话,数目更加惊人。刘宗敏自己都傻了眼了,这帮人到底是多有钱?而且自己发明的这一套刑具居然是生财之道,不免是要到李自成那边邀功的。可惜也因为这种严刑逼供,造成了大量明朝官员的死亡。据说有一千多人因此而丧生,可见刘宗敏的酷刑有多残忍。因为动了吴三桂一家子,使得吴三桂折返山海关,背叛了李自成。最终导致李自成失去天下,这也算是得不偿失吧。

03入主北京42天,李自成只在北京做了1天皇帝。

刘宗敏这个大老粗,他哪里懂什么韬略之术,看到有钱人家就去抢,当然不小心就把吴三桂家给抢了。

吴三桂全家被抓了也就算了,偏偏让一个仆人跑出去了,这下子算是闹翻了天。当时李自成已经劝降了吴三桂,他将山海关交给了降将唐通,自己带着5万关宁铁骑前往北京受降。

可走到半道上,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仆人跑来告诉吴三桂:你老爹被人抓了,女人被人抢了,家里贪污来的那点票子也都被李自成给榨干了。吴三桂气得毛都竖了起来,二话不说掉头就返回山海关,赶走了唐通,重新占据山海关,这一来就算是彻底跟李自成决裂了。此后李自成亲自带领十万大军到山海关跟吴三桂决战,没想到吴三桂向清军求援。在吴三桂和李自成打得难舍难分的时候,多尔衮带兵杀入,一举击败了李自成。回到北京的李自成,赶紧收拾包袱,不顾众人的反对,强行要带着抢来的钱财回到老家西安去。不过在回去之前,他要做一件大事,那就是登基称帝。

初,三桂奉诏入援,至山海关,京师陷,犹豫不进。自成劫其父襄,作书招之,三桂欲降。至滦州,闻爱姬陈沅被刘宗敏掠去,愤甚,疾归山海,袭破贼将。自成怒,亲部贼十余万,执吴襄于军,东攻山海关,以别将从一片石越关外。三桂惧,乞降于我大清。---《明史》

好不容易占领了一回皇城,当然要做点有意义的事情。于是李自成宣布在北京登基称帝,成为了大顺王朝的开国皇帝。

其实就是为了过一把瘾,明知道丢了天下,却还要苦苦挣扎,这种心态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值得提倡。

总结:迫害明朝官员,成了一招臭棋。

李自成已经得到了天下,在山西大战中,陆续投降的明朝守将越来越多,使得李自成信心百倍。进入北京城以后,李自成当然是名正言顺地拥有了天下。

这个时候南方的各路军阀,面临着一个重大的选择,到底要不要投降李自成?其实很多人是愿意投降的,毕竟在没有强大兵马的情况下,在南方扶植起来一个新政权也没有多大意义。

包括当时南京的明朝官员中,都有很多选择投降的。可就在这个时候,李自成开始了拷打北京城内明朝官员的活动。

这一活动被宣传出去以后,李自成立刻失去了天下明朝官员的心。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本身是不错的,可是当时明朝官员们手里有人、有钱、有资源。得不到他们的心,想要夺取天下可谓是困难重重。

为此李自成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可以说进入北京城后的这42天里,李自成是一件正经事都没干,结果葬送了到手的天下。

参考资料:《明史》

标签:

更多文章

  • 南宋风云文璧降元,文天祥被俘慷慨就义,为何却默许兄弟变节?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然而南宋灭亡已成定局,文天祥根本无力回天,最终兵败被俘,元军感念文天祥的忠勇和才气,百般劝说文天祥投降元朝均被其严词拒绝。后来元军要求文天祥写信劝降另外一位南宋抗元名将张世杰,文天祥却奋笔疾书写下了荡气回肠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但是鲜为人知的是,文家本是南宋时期的大家族,到了文天祥一

  • 百年巢县人物:汪胜友 · 吴屏周 · 张本禹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巢县名人一览表,解放后巢县历届县长,张本禹巢县图片

    汪胜友(1870-1925),巢湖市槐林镇大汪村人。光绪三十年(1904年),汪胜友进郑州铁路大工厂做工,后加入工会组织。因其性耿直,富胆识,时有“汪胜友为工人打冲锋”之誉。1926年2月,工人群众推选汪胜友任京汉铁路总工会郑州分会会长。8月30日夜,与郑州铁路工务处工人总代表司文德同时被捕,9月9

  • 花脚大仙分享:《“郁郁乎文哉”西周晋国玉器精品展》系列之二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郁郁乎文哉”西周晋国玉器精品展系列之二花脚大仙分享郁郁乎文哉——西周晋国玉器精品展在良渚博物院落幕。本次展览由山西省文物局、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主办,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考古博物馆)、山西博物院、晋国博物馆承办。展览共展出西周时期文物170余件(组),玉器为主,

  • 从运河入江水道的变迁看禹王河通航的可能性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禹王河会议短视频】巫晨向会议提交了论文,以下是论文全文,为适合阅读,脚注内容未加展现。从运河入江水道的变迁看禹王河通航的可能性内容摘要:禹王河是古代实际存在过的一条河,北起盱眙圣人山淮口,南讫仪征白茅坂江口,途径盱眙、天长、六合、仪征四县,沟通江淮,与里运河平行。一般认为禹王河始于大禹治水,该河是

  • 谁说波尔布特和乔森潘英俊?不,西哈莫尼国王和夏卡武王子更英俊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有人说,波尔布特的罪行可以用“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来形容。而乔森潘最少也是帮凶。百姓陷于苦难,他们坐享荣华富贵。和乔森潘一起投奔波尔布特的知识分子胡荣、符宁都被波尔布特下令杀掉,而乔森潘这个机会主义者却活着。不得不说,乔森潘对柬埔寨百姓的苦难应该负责任。在有关柬埔寨近代历史的

  • 《绍兴日报》丨携手中国水利博物馆 绍兴打造升级版禹迹图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

    绍兴打造升级版禹迹图文/沈卫莉 童 波本文刊登于2023年4月19日《绍兴日报·新周刊》明天是农历谷雨,又到了祭祀大禹的日子,在纪念日到来之际,绍兴市鉴湖研究会携手中国水利博物馆,启动编纂升级版《中国禹迹图》,在原图的基础上,通过深入的实地考证,用文字进一步综合全面地描述中华大地上的大禹遗址和禹迹风

  • 角文化 欧洲青铜时代人们对角的迷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对于当时的人而言可能是为了安全,但是现代人看到这些头盔更像是艺术品,似乎并不能起到安全的作用。就像青铜时代的欧洲人,他们的头盔上普遍都会有“角”的存在。薇克索头盔是丹麦1942年在一个沼泽中发现的,这个青铜头盔已有3000年的历史。它也不属于战场上用的头盔,而是作为一种祭品被扔进水中。伊比利亚西南部

  • 启笛 · 外国史书单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启 笛 北京大学出版社旗下新厂牌。在阅读中被照亮外国史甄选(6种)01《犹太人三千年》以色列驻华使馆官方审核、推荐,犹太人动荡频仍的复杂历史,一本也能弄清楚。 02《巴尔干两千年》最好的游记一定是历史,最好的历史一定需要作者去经历。这是一本迄今为止,最好的巴尔干历史读本,生动得让人有切肤之痛。 03

  • 民间传说:苏妲己为讨纣王欢心,发明一件东西,如今我们都在用!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但咱今天要说的并不是妲己怎么诱惑纣王干坏事,而是一个民间传说。她曾经发明了一样东西,和吃有关。《舌尖上的中国》第3季播出的时候,讲了美食的“器物”。既然提到和美食有关的器物,那么最代表我国文化的的就是筷子了。最先是由我国发明的,后来才被传到了我国周边国家,比如日本韩国等地。然而就是这我们平时用的筷子

  • 宁远大捷:明军守将袁承焕启用红夷大炮,审时度势,败退后金之敌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袁崇焕平定后金怎么样,明末辽东战场袁崇焕,袁崇焕在哪里抗击清军的

    那么为什么袁崇焕能取得宁远大捷,都有哪些因素?下面笔者就结合历史来阐述分析这个问题。袁崇焕为什么能取得宁远大捷,都有哪些因素?第一,袁承焕审时度势,积极备战,战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依托宁远城易守难攻的特点,打了一场酣畅淋漓的防守战。1626年,努尔哈赤统帅后金主力,浩浩荡荡杀向了宁远城,宁远城的守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