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托孤的时候,为什么没把兵权交给诸葛亮呢?

刘备托孤的时候,为什么没把兵权交给诸葛亮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665 更新时间:2023/12/14 9:25:35

以诸葛亮当时在蜀国的地位,刘备死后他就是绝对的第一人,不过刘备临终前任命托孤大臣除了诸葛亮还有一个李严,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有人觉得这是因为刘备对诸葛亮还达不到100%的信任,所以想用李严牵制诸葛亮,并且还把最重要的兵权交给了李严。实际上刘备真实的想法应该并不是这样,他也绝非是小肚鸡肠的君主,蜀国的未来离不开诸葛亮,刘备这样做也是有着长远的考虑。

首先,在笔者看来,白帝城托孤时,刘备之所以指定两位托孤大臣,不是不信任诸葛亮。对于三顾茅庐后跟随自己的诸葛亮,刘备可谓非常信任。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章武三年(223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对于刘备来说,甚至对诸葛亮说出了可以对后主刘禅取而代之的话,这无疑是对诸葛亮的信任体现。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刘备非常信任诸葛亮,为何选择两位托孤大臣呢?对此,在笔者看来,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一方面,在历史上,皇帝在临终前,往往会选择不止一位托孤大臣。比如早在西汉时期,千古一帝汉武帝刘彻在临终前,就指定了霍光金日磾、上官桑弘羊这四位托孤大臣。至于刘备所在的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在托孤时,选择司马懿、陈群、曹真、曹休这四人作为托孤大臣。而就东吴来说,公元252年夏,农历四月,71岁的孙权病重,太子孙亮年仅10岁,他急忙令左右召集他所信任的臣子前来,嘱托后事。这其中包括:大将军诸葛恪、中书令孙弘、会稽太守滕胤、荡魏将军吕据、宗亲侍中孙峻,有文有武。对于孙权来说,则指定了五位托孤大臣。

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对于历史上的托孤,往往都不会只选择一位托孤大臣。进一步来说,这不仅是因为希望托孤大臣之间可以互相制衡,以此确保年幼的皇帝可以顺利掌控朝廷,也是因为托孤大臣中需要有文有武,以此更好地辅佐新皇帝。比如孙权的五位托孤大臣中,曹丕的四位托孤大臣中,都是有文有武。另一方面,回到刘备的白帝城托孤时,彼时,诸葛亮主要是作为一个文臣的存在,比如在益州之战、汉中之战、夷陵之战时,刘备往往带着庞统、法正、马良等军师,而不是诸葛亮。也即在征战沙场上,诸葛亮当时是非常欠缺经验的。

最后,与此相对应的是,另一位托孤大臣李严则拥有比较丰富的经验。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公元218(建安二十三年),马秦、高胜等在郪县起兵,招集人马数万人,面对这一叛乱,刘备在汉中之战中分身乏术,于是李严亲自率领5000兵马就平定了这场叛乱。在此基础上,刘备于是加封李严为辅汉将军。正是因为李严拥有率兵打仗的经验,所以公元223年,刘备以李严为中都护,统管蜀汉军事,留下镇守永安,也即在东吴的威胁还没有解除时,刘备需要一位托孤大臣坐镇永安,掌握兵权。彼时,相对于诸葛亮,李严无疑是非常适合的人选,因此,刘备指定了两位托孤大臣。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土木堡之变失败的原因有哪些?根本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土木堡之变,历史解密

    正统十四年,明英宗朱祁镇亲率大军出征瓦剌,由于组织不当,军政事务皆由王振专断,因后勤不续而狼狈逃到土木堡,明英宗被瓦剌军队俘获,后世称这场失败的战役为土木堡之变。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土木堡之变是大明王朝开始走下坡路的转折点,虽然从那时起大明王朝就有中兴,但它已经失去了以前的

  • 中国瓷器为什么有南青北白的说法?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瓷器原来生产出来是替代玉器的。古人尚玉,但是大一点的玉器加工费时费力,有时候一件玉器需要几代人的打磨。后来古人发现了陶瓷,质地类玉,而且加工可控,于是大力研究。所以古代有一阵子陶瓷还被叫假玉。不过古代的窑口大都湮没无闻,我们知道的最早的窑口就是越窑,从东汉到南宋一直都在。也就是说越窑生产是瓷器可能被

  • 何进杀十常侍易如反掌,为何还要特地从外调兵?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演义中凭何进的实力,杀十常侍易如反掌,为何还要从外调兵?仅从职位上来看,何进因为剿灭黄巾军有功而封慎侯,更是以大将军的身份领兵卫戍京城,当然他是实力派。这里顺便介绍一下汉代以将军为名的高级武官,按顺序依次排列为: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正是因为如此,荒唐一生的汉灵帝自作聪明,利用宦官首领

  • 为什么唐朝诗人都很想入仕?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为什么唐朝诗人都很想入仕?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虽安史之乱最终被平定,但此时的社会乱象已日渐严重,战争留下的后遗症也逐渐突显,藩镇割据的现象已然形成。经过安史之乱的洗礼,盛世繁华已经不再,面对山河破碎、民生凋敝之态,中唐文人的气格都跌入了谷底,即便是有兼济之志,残破的现实

  • 段智兴和《天龙八部》里面的南帝是什么关系?段智兴就是南帝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段智兴,宋朝,历史解密

    段智兴,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中的人物,是为“南帝”,《天龙八部》中主角段誉之孙。以大理段氏“一阳指”自成一派,武学修为登峰造极,“天下五绝”之一。昔年王重阳为防自己死后无人能阻欧阳锋,而在第一次华山论剑的第二年来到大理,用先天功交换了段智兴的一阳指。却不料和王重阳同来的老顽童和段

  • 李隆基为什么只放过了太平公主的儿子薛崇简?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想知道李隆基为什么处死了太平公主的所有子嗣,唯独放过薛崇简吗?接下来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薛崇简是太平公主和薛绍的孩子,他们夫妻二人感情甚好,可谓是当时的一对神仙眷侣。但因为薛绍家世代与李唐联姻,关系深厚。这点恰恰成为了薛绍命丧的缘由。那时武则天执掌政权,对李唐家的人赶尽

  • 清朝湖广总督官文有着哪些奇闻趣事?关于他的评价是怎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朝,官文,历史解密

    清朝湖广总督官文,系满州旗人,昏庸颟顸,常不谙政事,诸事皆决于仆从。时人称,湖广总督府有“三大”:妾大、门丁大、庖丁大。所谓“门丁大”,即大小官员有事禀报官文,非经门丁同意通报,才能进见。如若门丁故意刁难,纵有紧急军政事务也办不成。所谓“庖丁大”,官文的庖人(厨子)系肃顺所荐,而肃顺乃官文的老师,又

  • 斩杀毛文龙这一行为,对袁崇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袁崇焕,明末,历史解密

    袁崇焕,字元素,号自如,他是明末抗清名将、爱国将领,曾多次击败后金军的进犯。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袁崇焕的崛起离不开一个人,那就是魏忠贤。虽然历史上魏忠贤是一个大奸臣,但是没有考虑谋反叛乱。不过,魏忠贤和孙承宗关系不好,所以孙承宗被魏忠贤迫害,辞官回乡。此时,努尔哈赤得知孙承

  • 秦朝作为一个强大的帝国 秦朝灭亡时间为何那么快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秦朝灭亡,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秦二世而亡,作为史上最强大的帝国,秦国为什么灭亡的这么快?秦的灭亡和郡县制的关系,其实就分了两点,一是郡县制度,二是秦的灭亡和郡县制度的关系。就先来说秦的灭亡。首先要说明的是,政治和政制是不同的,什么意思呢,勉强的说吧,政制可以说是行政的“

  • 崇祯帝在自缢的时候,为何说“诸臣误我”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崇祯帝朱由俭从哥哥的手中将皇位接了过来,不过这时候的明朝可不是什么好时候。此时的明朝已经岌岌可危了,就快要走向灭亡了。明熹宗朱由校的一生是很短暂的,朱由校一生英年早逝,不仅如此,就连皇子也是如此。没有了皇子可以继承皇位,这样的情况下朱由俭才得到了皇位,虽然这样的皇位没有人争夺,但是此时这个皇位意义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