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金兵抓走宋朝后宫上千宫女嫔妃,唯独此皇后幸免,只因两次火灾!

金兵抓走宋朝后宫上千宫女嫔妃,唯独此皇后幸免,只因两次火灾!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691 更新时间:2023/12/17 20:27:09

不过在哲宗亲自接管朝政的前一年,也就是他老祖母皇太后去世前的一年,召了数百女子入宫进行选妃和皇后,但是宋哲宗的老祖母就看中了一个女人,这个女人姓孟,当时16岁,跟宋哲宗刚好同岁。宋哲宗的老祖母下了一道懿旨,说“孟氏子能执妇礼,宜正位中宫”。孟氏就这样被封为了宋哲宗的皇后。

但是这孟皇后(以下篇幅全部称之孟皇后)运气真不好,在19岁,刚做了4年皇后,就发生了一件事。这件事在当时影响还是很大的,根据史载情况看,事件起因非微小,说孟皇后和宋哲宗生有一个女儿,但是这女儿身体不好,生了一种病,吃什么药也不管用。于是这孟皇后有一个姐姐,属于那种有点迷信的,带着祈福的药水来到宫中为妹妹的女儿祈福。但是在宋朝时,这是宫中禁忌,此种行为是归类在巫术之列,为皇帝最为厌恶。孟皇后看来还是太嫩,竟不知道这些事,后来知道后,吓坏了,赶紧把药水藏起来,但是后来还是被宋哲宗知道。但一开始宋哲宗并没怪罪皇后,但是却给宋哲宗另一个宠妃以可乘之机。这就是后来臭名昭著的刘皇后,在这个女人的耳边风吹拂之下,宋哲宗令皇城司抓捕皇后身边所有的侍女人等,进行严刑逼供,为了抓住孟皇后的把柄,这些审讯的人可谓是不择手段,史载对孟皇后的侍女等人是“搒掠备至,肢体毁折,至有断舌者”。你想,在这么严酷的刑讯之下,就是编也得编出一些孟皇后的罪名吧。

就这样,孟皇后的罪名顺利成立,皇后之位被废,被驱赶到瑶华宫住,这样孟皇后的人生等于就被打到了地狱,按说是没什么奔头了。但是宋朝的事情真是令人难以预料。这宋哲宗是个短命鬼,到公元1100年就挂了,活了24岁。接着宋徽宗继位,这时候因为党派纷争,孟皇后竟然又被恢复了身份,称其元祐皇后。但是宋朝真是一个玩心跳的朝代,孟皇后做元祐皇后还没一年,屁股都没暖热,到第二年,也就是1101年,又因为党派纷争,孟皇后再次被废,又回到了瑶华宫。这次,孟皇后住的时间比较长,一住就是20年,直到金兵的铁骑踏响宋朝的大地。

不过在金兵攻进汴京之前,这说也奇怪,孟皇后做住的瑶华宫忽然发生了火灾,把瑶华宫给烧了。没办法,孟皇后只得搬家,但是搬到延宁宫也没住多长时间,这儿也发生了火灾。真是奇怪,好像火在驱赶孟皇后一样。不过这延宁宫一烧,大概是皇宫没有空闲宫殿可以给她居住了,只好被彻底赶出皇宫,住进了相国寺前的一处旧房子里。

按说此时那些皇宫中的人都在为孟皇后这样的结局叹息或感叹的时候,金兵的铁骑踏破了宋朝都城的大门。宋徽宗、宋钦宗等后宫上千宫女嫔妃,以及能工巧匠等数千人,被金兵全部押送到金国的都城而去。而宋朝皇室中的女性,只有这个被废的孟皇后得以幸免。但是别急,孟皇后还有好事在后头呢。

宋高宗赵构在应天府继位后,孟皇后又被尊为隆祐太后。直到1131年春,孟皇后病逝于越州行宫,被追谥为昭慈圣献皇后。那么纵观这孟皇后一生,可谓跌宕起伏,三起三落。但是比起被金兵俘虏的宋徽宗等一干人等,她的命运却不知道好了几万倍。当然,如果真要感谢,除了感谢被宋徽宗废后外,还得感谢那两场充满巧合的火灾。

标签:

更多文章

  • 曹丕40岁,曹叡36岁,父子二人为何都早死?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曹丕曾经问相术大师朱建平自己能说多少岁,朱建平说是80岁,但是40岁时有小灾难,如果运气不好只能活40岁。40岁那年,曹丕亲征伐吴,被徐盛用火攻打败。当时秋冬交替,长江水雾弥漫,感染了风寒,曹丕一病不起,回到洛阳就去世了,恰好40岁。按现代医学判断症状,曹丕应该是得了肺结核。也可以从其他方面判断曹丕

  • 蓝玉奸杀北元后妃后,才导致两万多人被族灭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蓝玉被杀是哪一年,蓝玉占有北元王妃吻戏,山河月明中蓝玉羞辱北元王妃

    其一:蓝玉奸污北元皇妃这件事儿,在史料上却有。但与被朱元璋剥皮填草没有必然直接联系,5年后蓝玉才被杀。对敌人进行侮辱在古代很正常,蓝玉虽然这样做肯定有罪,但朱元璋以此为借口,只是对其进行教训而已。希望他有所收敛,但蓝玉不知进退终于导致被杀。其二,也无族灭两万之理。蓝玉家族怎么可能有两万多人?两万多人

  • 爱人才还是恨人才,三个功臣助刘邦赢天下,后来怎么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邦功臣排名一览表,刘邦封赏功臣完整版,刘邦封的功臣

    刘邦周围有三位强大的将军,他们帮助提供建议和行动,他们是萧何,张良、韩信。按理说,这三个人在刘邦建设伟大事业的道路上扮演了不可磨灭的角色,他们都应该在朝廷中拥有权力,但实际上却不是这样,这三个人的结局如何?为什么会这样?看我们一起来。1、萧何在萧何,西汉的早期,西汉的政治家和首相是西汉的创始人,帮助

  • 宋代文人为何如此喜爱梅花?宋代文人墨客的功劳最大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为什么宋代更喜欢梅花,宋代出名的文人墨客,苏轼最有骨气的梅花

    梅花为什么会被人喜爱?中国宋朝时期,梅花被视为一种高雅、高尚的花卉,备受赞赏和喜爱。宋代文人雅士常以梅花为主题,写诗作画,以表达他们对梅花的热爱和欣赏。梅花的高雅、清雅、洁净和坚强的个性,与当时儒家思想的要求和文化精神相契合,从而成为宋代文化和审美理念中的重要符号和象征。梅花也在宋代文人雅士的笔下成

  • 把匈奴认为是祖先的四个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在我国虽然他不是重要的民族,但在外国匈奴这个民族就很火热,甚至一堆国家都强行将它们认为是自己的祖先。这不,就有四个国家认为匈奴是他们的祖先。不过在笔者看来,匈奴不是我们华夏的民族吗,不是三皇五帝的后裔吗?跟外国有什么关系,难道他们承认自己是华夏民族的后人?这些我们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只能凭借猜测罢了。

  • 宋朝地方政府对属官的管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前言宋朝的职官制度,基本上承袭唐之旧制,但在实际执行时,却有了很大的变化。宋朝初期,沿袭唐制,地方上有较多的职官由中央派遣,地方政府所能任命的职官很少。宋代中前期,中央和地方上都发生了一种“冗官”的现象。“冗”就是多了。有宋一代,中央和地方上共派遣过三次官员到地方任刺史、知州、同知、提举等职。在北宋

  • 宋朝公使钱制度,通途和管理 以及公使钱与其他财政制度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

    宋朝公使钱制度,是指政府为满足官吏公务活动而发行的一种货币。宋代的公使钱,最初由太宗朝开始设立,其发行的对象为各级政府官员,亦包括中央各部门长官、地方官等,后来发展到“不分文武”。宋人关于公使钱的记载,多见于《东轩笔录》和《宋史》等文献中,但均语焉不详。笔者在阅读文献时发现,宋人对此制度多有研究。如

  • 秦始皇、汉武帝是怎样治理国家的?比较秦汉时期的大一统政策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比较秦始皇和汉武帝统一的措施,汉武帝大一统思维导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作用和措施

    前言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军事家。他们不仅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政治家之一。他们不仅对中国历史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在世界历史上也有重要地位。他们都是春秋战国时代的杰出人物,但其文化政策却迥然有异。他们都在自己统治时期采取了一系列的文化政

  • 宋朝时期,两宋对大理不对称制衡的形成,以及均势和平的维持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朝两个时期简介,宋朝后期最大的问题,宋朝时期的动荡

    大理国是北宋时期的一个重要藩国,与宋王朝的关系一直非常密切。两国关系的发展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宋、辽、夏三方在西北地区形成对峙局面,双方都不愿意首先挑起事端。于是以辽为“压舱石”,以夏为“定海针”,并采取了一系列相互制约的措施。以期达到对辽、夏和西南地区的军事控制;第二阶段,宋朝内部权力斗

  • 阿斗为保命在门上写了三个字,司马昭看后马上退兵?究竟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说起三国中的刘备,相信他在我们中国人的心中是家喻户晓的,而对于他的儿子刘禅,很多人总觉得这个儿子配不上刘备这个父亲,老话说得好,虎父无犬子。在我们的印象中像刘备这样的英雄人物的儿子怎么可能会是这么一个无能、窝囊的人呢,所以在历史上有许多人对刘禅的评价也是持不同的看法,恐怕刘备生前的时候也没有想到,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