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多尔衮执掌朝政时,索尼、鳌拜等大臣在干什么?

多尔衮执掌朝政时,索尼、鳌拜等大臣在干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766 更新时间:2024/1/16 15:43:20

多尔衮与索尼、鳌拜的矛盾的激化,起源于皇太极去世后的皇位之争。

鳌拜,出身于满洲贵族瓜尔佳氏,后金开国元勋费英东之侄,八门提督卫齐第三子,镶黄旗人,起初跟随努尔哈赤南征北战,后来成为皇太子麾下猛将,因为战功卓越而被封为巴图鲁,是手握重兵的镶黄旗护军统领。

索尼则出自海西女真贵族赫舍里氏,正黄旗人,他才能卓越,还精通满汉蒙语,在文治武功上都颇有建树,是皇太极的心腹重臣,在两黄旗都有极高威望。

鳌拜与索尼虽然出身不同,却是一个阵营的,都隶属于皇太极领导的两黄旗,并且他们都对皇太极忠心耿耿,对多尔衮兄弟掌握的两白旗则充满戒备心。

从这一点来说,鳌拜和索尔图跟多尔衮是有天然隔阂的,皇太极活着的时候,矛盾还不至于激化,但皇太极去世后就完全不一样了,尤其是在涉及到皇位之争的情况下,双方存在根本利益的冲突。

崇德八年,皇太极在盛京暴毙而亡,由于他死得非常突然,没有留下立储遗诏,所以引发了皇位之争。

当时,皇太极的儿子之中,只有长子豪格成年,并且他功勋卓越,皇太极生前就有意立他为皇储,因此他是一个有力的竞争者,其他皇子则都是打酱油的角色。

不过,皇太极的弟弟多尔衮战功显赫,又曾是努尔哈赤中意的继承人,并且他兄弟三人手握两白旗,从实力上来说也是很强大的,因此他是另一位有力的竞争者。

至于说拥有两红旗的努尔哈赤嫡次子代善,虽然也很有竞争力,但他有历史污点,而且年纪太大了,无心争夺皇位,因此他并不不能算个候选者,只能说对于皇位的最终归属又着举足轻重的话语权。

皇太极去世后,多尔衮表现出了极强的攻击力,一副皇位舍我其谁的模样,这让豪格感到压力很大,鳌拜和索尼也感到很忧虑。

而就在商讨皇位人选会议举行的前一天晚上,鳌拜和索尼等八位大臣来到了豪格的肃亲王府上,他们密谋拥立豪格为帝,并“共立盟誓,愿死生一处”,这种做法即是在表达对皇太极的忠心,也是从自身利益角度考虑的。

不仅如此,为了以防万一,鳌拜还派人加强了肃亲王府的警戒,以此确保豪格的安全。

第二天一大早,鳌拜就与两黄旗大臣在宫外宣誓,再次表示要拥立豪格为帝,并派遣两黄旗兵勇守卫皇宫各个大门。

当天,代善在崇政殿举行了推举新帝的会议,索尼首先提出要拥立皇子为帝,但遭到多尔衮的驳斥。

正当众人争论不休的时候,鳌拜带领将士们拔剑上前,大声说先帝对大家恩重如山,大家如果不立先帝的儿子为帝,以后有何面目下去见他,鳌拜此举实际上是想用武力威胁多尔衮退出。

再加上代善见风向不对,也表示不支持多尔衮继位,多尔衮自知失败已成定局,但也不甘心让对手豪格继位,便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那就是拥立年仅六岁的皇九子福临继位,众人都觉得这是个可以接受的结果,纷纷表示同意。

就这样,多尔衮再次与皇位失之交臂,而造成这一结果重要因素,正是索尼的大臣们中间的鼓噪,以及鳌拜在武力上的威胁,要不然他是有很大可能争取到代善的支持,从而登上皇位的。

虽然,多尔衮后来成为了辅政大臣,但他对豪格的拥护者是充满恨意的,这其中以鳌拜和多尔衮为最,并且他也确实进行了报复。

先说说鳌拜,他在多尔衮执政期间遭受的较大的迫害,一共有三次。

第一次是在顺治元年,鳌拜跟随多尔衮的同母弟英亲王阿济格出征陕西,两人都在攻打李自成起义军的过程中立下战功。

不过,阿济格就是莽夫一个,他粗暴无礼,常常称呼年幼的顺治帝为孺子,多尔衮知道这事后,为了维护朝廷颜面,就下令将这件事传示全军,以示警戒。

但是,阿济格部将谭泰却多了个心眼,他竟然说服负责办这件事的鳌拜不要这么做,不然阿济格脸上无光,鳌拜也会受到牵连。

鳌拜也没想那么多,就没有照办,结果多尔衮知道了这件事,就借机打压他,不但不给他论功行赏,还罚了他一大笔钱。

大军班师回朝后,谭泰与索尼又爆发了矛盾,鳌拜挺身而出为索尼辩护,多尔衮竟然不辨是非,对鳌拜进行了严厉处罚,还差点革去了他的职务。

事实上,鳌拜已经夹着尾巴做人了,他不将阿济格的罪行传示全军,其实是在给阿济格面子,也是在缓和他与多尔衮的关系,但多尔衮依然拿这件事严厉处罚他,可见多尔衮的针对性是很强的。

第二次是在顺治五年,豪格在征讨张献忠回京之后,随即遭到多尔衮迫害,以包庇部下希尔良冒功、用戴罪之人而被下狱,不久后死于狱中,而鳌拜也受到牵连,被多尔衮以没有及时勘察希尔良的罪行为由削职。

这些事当然都是无中生有的了,但那时候天下初定,豪格和鳌拜等人已经失去了被利用的价值了,因此多尔衮才决定打压他们。

而就在鳌拜被削职后不久,新的麻烦就来了,多尔衮查出鳌拜曾密谋拥立豪格为帝,还与众人盟誓,论罪当处死,但鳌拜当时在军中威望甚高,多尔衮最终决定让鳌拜缴纳巨额罚金赎罪。

但没过多久,就有人告发鳌拜在皇太极去世后曾擅自发兵镇守宫门,多尔衮再次给他定了个死罪,但为了显示自己的宽容,改为降低他的爵位,并削去所有职务。

豪格和鳌拜在征讨张献忠的时候立下大功,结果豪格被逼身亡,鳌拜则在短短数月之内被定了两次死罪,可见多尔衮的复仇之心有多强,而在后来一段时间里,鳌拜的境遇也是相当窘迫的。

第三次是在顺治七年,鳌拜在度过了郁闷的两年之后,再次遭到多尔衮的迫害,当时多尔衮生病了,他暗示贝子锡翰,想要顺治帝亲自上门看望他,锡翰心领神会,便跑去把顺治帝请来了。

但是,事后多尔衮竟然翻脸了,他为了摆脱自己操控顺治帝的嫌疑,竟然指责锡翰违令渎请,但他并没有处罚锡翰,而是说这事是鳌拜给锡翰出的主意,因此将鳌拜定为包庇之罪,论罪当斩,但念及其功劳,以缴纳罚金和降爵作为处罚。

而就在这件事后不久,多尔衮就意外去世了,鳌拜也因此熬出了头,顺治帝认为他向来忠心,于是委以重任,他也由此逐渐走向飞黄腾达,并在康熙帝继位之初成为四大辅臣之一。

总结起来说,在多尔衮执政的数年时间里,鳌拜都是被重点打压的对象,多尔衮虽然欣赏他的勇猛,让其继续统兵,但几乎每次都在他立功之后,又给他安插一些罪名,不但不给他论功行赏,还对他进行严厉处罚,因此他一直无法得到升迁。

可以说,这段时期鳌拜活得是很郁闷的,他不仅在政治上不如意,还有生命危险,但他对顺治帝忠心耿耿,无论他处于何种境地,都没有丧失本心,这是尤为难得的,也跟他在康熙帝时期的表现大相径庭。

再说索尼,虽然他没有军权,但多尔衮依然抄了他的家,让他去守皇陵。

索尼,虽然他也是个忠臣,但做人比较圆滑,没有鳌拜那么尖锐,因此在顺治帝继承皇位后,他就很是识时务地与豪格越走越远,而是发誓忠心辅佐刚即位的幼主,多尔衮因此感到很高兴,还赏赐给他鞍马一副。

因为索尼的这一举动,让他与多尔衮的矛盾有所缓解,而多尔衮也很重用他,让他继续主理六部之事,可以说是十分荣宠的了。

但是,在清军入关之后,多尔衮开始党同伐异,大批文臣武将都投靠了他,当初与索尼一起拥立豪格的谭泰、巩阿岱、锡翰等人也都如此,只有索尼一人坚决不依附多尔衮。

当然了,这并非索尼不识时务,而是他有先见之明,因为他知道只要多尔衮一死,其党羽都会遭到清算,因此他宁愿暂时受到多尔衮打压,也不愿意因此让家族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那多尔衮是怎么看待索尼的呢?当然是开始有所不满的了,但朝廷正值用人之际,多尔衮决定暂不处理索尼,再拉拢一下试试看。

顺治二年,由于紫禁城部分建筑被李自成烧毁,多尔衮下旨修缮,但同时他又下令给自己修建睿亲王府,工部官员为了巴结他,就将大部分工匠派去修建睿亲王府,反而是皇宫的修缮速度十分缓慢。

大臣佟机对这种局面感到十分不满,认为多尔衮在压制皇权,于是口出怨言,多尔衮便想杀掉他,但索尼极力为他开脱,搞得多尔衮下不来台,多尔衮因此开始憎恶他。

后来,阿济格在军中公然称顺治帝为孺子,索尼知道这件事后,就跑去告诉多尔衮,多尔衮起初置之不理,后来碍于索尼的大肆宣传,便准备处罚阿济格,但并没有以大不敬论罪,只是下令在军长传示阿济格的罪行而已。

不过,鳌拜被忽悠着没有执行这一决策,因此受到多尔衮的处罚,索尼也因为迫使多尔衮处罚阿济格,而让多尔衮感到十分不满,最终他下定决定发起反击。

很快,多尔衮的心腹谭泰就在他的指示下,找到了索尼的一条罪名,即将府库中的漆琴私自送给他人,这本不是啥大事,但多尔衮却大做文章,下旨削去了索尼的爵位。

在随后两三年时间里,多尔衮的亲信发起了对他的数次攻击,但由于索尼心思缜密、做事小心谨慎,因此对他的指控大多查而不实,这让多尔衮十分恼火。

到了顺治五年,多尔衮决定下死手了,他派遣索尼去盛京祭拜昭陵,索尼刚要出发的时候,他的心腹贝子屯齐突然上了个奏折,说索尼与图赖等人阴谋拥立肃亲王豪格,多尔衮也不查证,就给索尼定了个死罪,但念及其功劳,只罢免其官职,并查抄家产,发配到昭陵守陵。

在昭陵待了两年,多尔衮去世了,索尼因为不党附多尔衮而被顺治帝召回,与鳌拜一起受到重用,成为他的左膀右臂。

鳌拜和索尼的反击,让多尔衮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从顺治元年多尔衮开始辅政,到顺治七年十一月他因为坠马受伤而不治身亡,索尼和鳌拜过了长达七年的压抑生活,这足以让他们刻苦铭心。

多尔衮刚去世的时候,顺治帝为了稳定朝局,下令追封他为皇帝,庙号成宗,并用帝王礼仪将其下葬。

顺治八年元月,顺治帝又下诏封多尔衮的妻子博尔济吉特氏为义皇后,还将豫亲王多铎的儿子多尔博过继给多尔衮当儿子(多尔衮没有儿子),继承睿亲王的爵位,俸禄是其他亲王的三倍。

表面上来看,多尔衮死后享受了帝王待遇,家人也都得到厚待,他的党羽们也都活得好好的,似乎事情就这么过去了。

但事实上,顺治帝内心是恨极了多尔衮的,但他碍于没有帮手,所以一开始只能采取柔和的处理方式,以此来麻痹多尔衮的党羽。

而顺治帝在召回索尼和鳌拜等人后,对他们委以重任,实际上就是在拉拢他们,让他们为己所用。

而索尼和鳌拜又何尝不清楚顺治帝的用意呢,因此在他们站稳脚跟之后,就开始联合其他大臣上书弹劾多尔衮了,并将阿济格给牵连了进去。

顺治帝借坡下驴,先是将阿济格给治罪了,然后恢复两黄旗的贵族地位,还将两白旗给打压下去,并提拔两红旗官员以达到拉拢的目的。

在这种情况下,两白旗官员苏克萨哈等人见势不妙就临阵倒戈,而那些继续支持多尔衮的官员则受到打压。

至此,顺治帝彻底掌握了军权,他便开始发起对多尔衮的清洗,宣布多尔衮的十四款大罪,削去他所有封典,并毁墓掘尸,至于他的亲信们,则都受到严厉打压,自此再也无法形成势力了。

而后,在索尼和鳌拜等人的建议下,顺治帝又为豪格等被多尔衮冤死之人翻了案,从而获得了更多人的支持。

索尼和鳌拜之所以这么做,倒也不完全是为了复仇,也是为了国家稳定和个人利益两方面考虑的,毕竟只要多尔衮的余党还在,顺治帝就无法真正亲政,索尼和鳌拜也无法发挥出更大的能量,从而不断得到提升。

更多文章

  • 为了转移矛盾,巩固统治,梁太后主动挑起了西夏与北宋之间的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

    与此同时,宋神宗下诏断绝了给西夏的岁赐,还下决心花大力气解决了一些不法商贩向西夏走私违禁物品的问题,态度十分强硬。 打仗占不了啥便宜,宋朝还断绝了岁赐,总体来讲西夏还是得不偿失,可就算这样,梁太后和梁乙埋似乎仍不打算停战讲和,对此我只能说,如若不是脑袋进了浆糊,是绝对做不出这种蠢事的。纪录片里的梁

  • 康熙驾崩前,为何点名要隆科多陪葬?雍正继位后才明白帝王心术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

    帝王作为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手中所掌握的是绝对的权力,生杀予夺都不过是一念之间,凡事都凭天子的喜怒决断。即便是昔日宠臣,也可能在一夕之间沦为阶下之囚,甚至在言谈之间就掉了脑袋,因此才有言道:伴君如伴虎。在清朝时创造了康乾盛世的一代明君康熙皇帝,在驾崩前点名要一个男人陪葬,这个人究竟是谁?康熙为何在

  • 太平天国的荒唐规定,足够震碎普通人的三观,这就是当时的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原本在最开始的时候,凭借无数老百姓的响应,天国取得接连不断地胜利。无论清朝官军还是外国资本主义势力,都难以阻挡。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当起义军取得的优势越来越大后,以洪秀全为首的太平天国首领们,逐渐将曾经的拼搏置于脑后,开始贪图享乐。而洪秀全本身,甚至还多次称南京为“小天堂”。在这样的情况下,革命锐志不

  • 明朝一名僧人,撺掇燕王朱棣暴起造反,参与策划残忍的靖难之役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

    不平凡的经历令他有着不平凡的一生,但这不仅仅是因为经历,更是他超凡脱俗的智慧以及态度,令他留下了传奇的一生。 不平凡却又成真的预言姚广孝出生在长洲,家里代代行医,可以说姚广孝完全可以继承衣钵,传承医术。但是他并没有,甚至说想要读书当官,干一番光宗耀祖的大事。在年仅十四岁的时候遁入空门,取法号为道衍

  • 明朝“夺门之变”明英宗朱祁镇复位后,怎么处置徐有贞和石享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徐有贞穿越,明徐有贞墨竹歌全文,明朝的朱祁镇现状

    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瓦剌太师也先俘虏,在漠北度过了一年的囚徒生涯后被迎回京师,谁料,此时已经坐稳皇位的景泰帝朱祁钰对皇兄(此时是太上皇)并不待见,毫不留情的把他和钱皇后幽禁在南宫,这一关就是七年。景泰八年(1457年),三名投机分子石亨、徐有贞和曹吉祥乘着景泰帝病重,打开南宫宫门,拥护明英宗复辟。在

  • 乾隆留下的摊子-嘉庆皇帝终其一生咸与革新,但收效不大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嘉庆与时新,嘉庆皇帝一生的4个奇事,嘉庆通宝80万以上图片

    姓名:爱新觉罗·颙琰年号:嘉庆在位:1796~1820享年:61岁庙号:仁宗谥号: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陵寝:昌陵(清西陵)子女:5子,9女皇后:喜塔拉氏继位人:旻宁(道光)青史语录“迨躬莅万几,锄奸登善。削平逋寇,捕治海盗,力握要枢,崇俭勤事,辟地移民,皆为治之大原也。”—

  • 明成祖朱棣如果不发动靖难之役的话是否可以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

    朱棣造反的背景 朱元璋在做吴王时就册封长子朱标为世子,到大明王朝建立后自然顺理成章地做了太子之位。也本无可厚非,诸位大臣和朱元璋都把朱标作为储君来培养。但是宽厚仁慈的太子朱标英年早逝一下子打破了朝局的平衡。朱元璋是嫡长子继承制的忠实拥趸,所以根本没有考虑其他皇子继位的可能性。直接宣布册封朱标的儿子

  • 洪秀全定都南京后,究竟做了什么?为何整整11年不出王府门?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洪秀全为何定都天津,洪秀全为何没有称帝,洪秀全在南京为什么让人们分开住

    洪秀全于1814年出生于广东花县的福源水村,他的家庭条件还是挺不错的,六七岁就开始上私塾,并且对四书五经十分熟悉,家里人都对他报以重望,认为他一定能考个状元光耀门楣。然而事实却截然相反,也许洪秀全并不是块读书的料,他参加了三次科举都落榜了,但这也没挫败他的信心,当他打算再继续考时,身体却承受不住病倒

  • 明成祖将大宁赏给了蒙古人,是为了断绝宁王朱权的念想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朱元璋建立大明朝后,把几个很有能力的儿子分封到了边境,戍边守土,其中最为重要的地方就是北平的燕王朱棣和大宁的宁王朱权。朱棣的北平连接镇守山西和蒙古,位置及其重要,他的军事压力非常的大,主要是防御的地方太广,战线很长,正因为有这样一个“军事训练场”,朱棣在北平一站二十多年,练就了他非凡的军事和管理才能

  • 明宪宗子嗣众多,是否说明万贵妃被冤枉?看下皇子生日就明白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穿越成明宪宗朱万贵妃的儿子小说,万贵妃与明宪宗的小说,明宪宗怎么宠万贵妃

    我们先来列一下明宪宗自己和万贵妃、以及各位皇子的出生时间: 明宪宗:1447年生人;万贵妃:1428年生人;皇长子:万贵妃所生,1466年生人,同年夭折;皇次子:朱祐极,贤妃柏氏所生,1469年生人,1471年封太子,1472年夭折;皇三子:朱祐樘,宫女纪氏所生,1470年生人;皇四子:朱祐杬,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