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如果传位给朱标次子,朱棣还敢造反吗,看看他舅舅是谁?

朱元璋如果传位给朱标次子,朱棣还敢造反吗,看看他舅舅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740 更新时间:2023/12/15 2:11:21

说到明朝就会让人想起“天子守国门”这句经典名言,意思很简单,就是皇帝替老百姓看守国门,作为皇帝能够做出如此壮举的那就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朱棣也确实有这本事,当初陪父亲朱元璋打天下时就表现出了勇猛的作战能力,之后被封为燕王驻守北平,曾大败元军残余部队,让朱元璋夸赞“肃清沙漠者,燕王也!”

朱元璋死后,朱允炆继位,他是朱元璋的孙子、太子朱标的儿子,这种隔辈继承大统的现象在历史上少见,怪只怪太子朱标短命,朱元璋经过一番衡量之后决定传位给孙子朱允炆,只是他没想到,自己死后不久,儿子朱棣就发动了“靖难之役”,孙子朱允炆下落不明,朱棣成为了第三任皇帝。其实朱元璋若传位给朱标次子的话,那么朱棣还敢造反吗,看看他舅舅是谁?

朱元璋死后,皇太孙朱允炆继位,为了保证这个皇孙能够顺利执掌大统,朱元璋特意为他铺平了道路,只是朱允炆气量过于狭小,又有些急功近利,他认为这些在世的皇叔们对他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就连朱元璋驾崩都没让这些皇叔们到京城奔丧,接下来又做出了一系列的废王举动,诸多皇叔先后被废,最后剑指燕王朱棣。

朱棣可不是惯孩子的家长,长年的战场浸淫让他根本不在乎打仗,当大侄子咄咄逼人之时,朱棣不得不起兵造反,以尊祖训、诛奸臣为名发动了“靖难之役”,经过四年的内战,乳臭未干的侄子肯定不是叔叔朱棣的对手,惨败逃亡,最后下落不明、生死未卜,而朱棣则顺理成章地继承了皇位。

朱棣敢造反最大的原因就是他能征善战,打天下靠的是军队与军事人才,这两点朱棣完全具备。当初在打天下时他就立下了赫赫战功,以至于朱元璋都有传位于他的想法,只不过怕其他皇子不满意,这才传位给了皇孙,足见朱棣实力之强、人脉之广,相比之下侄子朱文炆就显得极为逊色。其实朱元璋若传位给朱标次子的话,朱棣也就不会造反了。

朱标是个好太子,只可惜命短,这才有了朱允炆继位的机会。按照朱标儿子的排序来算,朱允炆是他的次子,但朱允炆起初并不是嫡出,真正的嫡出次子是朱允熥,朱允炆则是庶出,朱允熥比朱允炆小一岁,按照古代立嫡立长的规则,朱允熥才应该是皇位的继承者,那么为何偏偏是朱允炆当了皇帝呢?这要从朱标的“后院”说起。

朱标为太子时,太子妃乃常氏,常氏先后为朱标生下了两个儿子,分别是朱雄英、朱允熥,嫡长子朱雄英八岁夭折,显然朱允熥就成为了唯一的嫡子,稳稳地坐上皇太孙的位置,根本没有朱允炆什么事,只是这一切随着常氏的去世而发生了转变。

常氏去世后,朱标又把小妾吕氏扶正,而吕氏就是朱允炆的生母,吕氏变正室,朱允炆的身份地位也随着水涨船高,他成为了嫡子,他又比朱允熥年长一岁,就这样成为了皇太孙。而朱允熥的身份却由嫡变庶,从此与皇位无缘。

朱允熥在历史上是一个不起眼的皇子,但是,朱元璋若传位给他,那么朱棣也就不敢造反了,让我们看看朱允熥的母家背景是有多么的强大。前面说过,朱允熥的母亲是太子妃常氏,常氏则是开国功臣常玉春的女儿,常玉春是再熟悉不过的一位名将,且不说常玉春立下了多少战功,单是他死后能够配享太庙这一点就已经是莫大的殊荣。

最为关键的一点,常玉春死后,朱元璋竟然还让人为常玉春绘制了一张龙袍画像,要知道朱元璋在位时弄死了多少开国功臣,其原因就是疑心他们造反,可朱元璋对待常玉春却如此信任,从这一点就能看到常玉春的余威与圣宠并存,而他的儿子就是朱允熥的舅舅,这是朱棣惹不起的存在。

按照辈分来讲常玉春是朱允熥的亲外祖父,已经是不凡的身份与地位,而他的外祖母、也就是常玉春的老婆也不是寻常人家,他的外祖母就是开国名将蓝玉的姐姐蓝氏,要知道,蓝玉是朱元璋都感到忌惮的人物,足见朱允熥家族背景之强大,是个无人敢惹的家族,这样的背景即使是能征善战的朱棣也不敢惹。但是朱元璋为何偏偏选了羸弱的朱允炆继承大统呢?

与朱允熥相比,朱允炆人母族显得羸弱不堪,母亲吕氏是太常寺卿吕本的女儿,本是元朝的显贵一族,后来投奔朱元璋成为了他手下的文官。打天下靠的是武将,坐天下则靠的是文官,当朱元璋称帝之后天下太平,武将就失去了原先的光芒,吕本这样的文官才是治理江山的“好材料”,这是朱元璋考虑的因素之一。

另外一个原因,武将既然能打天下,也能反天下,朱元璋当初那样处心积虑地除去一个个的开国功臣目的不就是如此吗?“胡蓝之狱”杀的人数有四万之多,开国功臣几乎被他杀了个干净,目的就是为了皇太孙扫清“障碍”,让他以后能够顺利登基为帝。

而蓝玉是“胡蓝之狱”的主角之一,朱允熥作为蓝玉的亲属,难免会牵连到他的身上,这也是朱元璋为何不传位给他的原因。同时朱元璋也考虑到:如果常氏家族或者是蓝氏家族以后势起,必定会出现外戚专权的情况,到时候天下很容易就改了外姓,这是他不想看到的,他做了最坏的打算,假如孙子朱允炆不成气候,由儿子朱棣篡位,那至少也是朱姓。

所以,朱元璋传位给朱允炆而没给朱允熥,表面上看是一个大统的继承权问题,而实际上也是文官、武将之间的一种博弈,这种相互制约的平衡正是朱元璋想看到的结果。朱允炆背后的支持者是文官,而朱允熥的支持者则是武将,相比之下文官更安全、更可靠,毋庸置疑,朱元璋选择了朱允炆,这就是朱元璋经过左右权衡的帝王之术。

朱允熥有着这样强大的家族背景,如果朱元璋传位给他,朱棣必定不敢造反,同样是武将出身,常玉春和蓝玉作为开国功臣,是朱棣没有资格与其相较量,纵使有资格,朱棣要想篡位得花费一番大功夫,不好说他得拼光家底,权衡之后他自然不会反,不如消停地做自己的燕王。

只是历史上没有如果,只有结果,朱允熥由嫡变庶失去了继承权不说,当朱棣拿了天下他也被贬为了庶人,足见朱棣之忌惮,后来朱允熥39岁时暴卒于凤阳,何种原因未明,只能让世人暗自揣测了。总之,朱允熥是一个好事没摊上,坏事没跑了的一个倒霉孩子。

参考资料:《明史》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更多文章

  • 多尔衮执掌朝政时,索尼、鳌拜等大臣在干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多尔衮是不是议政王大臣,张丰毅多尔衮和鳌拜,鳌拜和多尔衮是对立面吗

    多尔衮与索尼、鳌拜的矛盾的激化,起源于皇太极去世后的皇位之争。鳌拜,出身于满洲贵族瓜尔佳氏,后金开国元勋费英东之侄,八门提督卫齐第三子,镶黄旗人,起初跟随努尔哈赤南征北战,后来成为皇太子麾下猛将,因为战功卓越而被封为巴图鲁,是手握重兵的镶黄旗护军统领。索尼则出自海西女真贵族赫舍里氏,正黄旗人,他才能

  • 为了转移矛盾,巩固统治,梁太后主动挑起了西夏与北宋之间的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

    与此同时,宋神宗下诏断绝了给西夏的岁赐,还下决心花大力气解决了一些不法商贩向西夏走私违禁物品的问题,态度十分强硬。 打仗占不了啥便宜,宋朝还断绝了岁赐,总体来讲西夏还是得不偿失,可就算这样,梁太后和梁乙埋似乎仍不打算停战讲和,对此我只能说,如若不是脑袋进了浆糊,是绝对做不出这种蠢事的。纪录片里的梁

  • 康熙驾崩前,为何点名要隆科多陪葬?雍正继位后才明白帝王心术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

    帝王作为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手中所掌握的是绝对的权力,生杀予夺都不过是一念之间,凡事都凭天子的喜怒决断。即便是昔日宠臣,也可能在一夕之间沦为阶下之囚,甚至在言谈之间就掉了脑袋,因此才有言道:伴君如伴虎。在清朝时创造了康乾盛世的一代明君康熙皇帝,在驾崩前点名要一个男人陪葬,这个人究竟是谁?康熙为何在

  • 太平天国的荒唐规定,足够震碎普通人的三观,这就是当时的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原本在最开始的时候,凭借无数老百姓的响应,天国取得接连不断地胜利。无论清朝官军还是外国资本主义势力,都难以阻挡。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当起义军取得的优势越来越大后,以洪秀全为首的太平天国首领们,逐渐将曾经的拼搏置于脑后,开始贪图享乐。而洪秀全本身,甚至还多次称南京为“小天堂”。在这样的情况下,革命锐志不

  • 明朝一名僧人,撺掇燕王朱棣暴起造反,参与策划残忍的靖难之役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

    不平凡的经历令他有着不平凡的一生,但这不仅仅是因为经历,更是他超凡脱俗的智慧以及态度,令他留下了传奇的一生。 不平凡却又成真的预言姚广孝出生在长洲,家里代代行医,可以说姚广孝完全可以继承衣钵,传承医术。但是他并没有,甚至说想要读书当官,干一番光宗耀祖的大事。在年仅十四岁的时候遁入空门,取法号为道衍

  • 明朝“夺门之变”明英宗朱祁镇复位后,怎么处置徐有贞和石享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徐有贞穿越,明徐有贞墨竹歌全文,明朝的朱祁镇现状

    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瓦剌太师也先俘虏,在漠北度过了一年的囚徒生涯后被迎回京师,谁料,此时已经坐稳皇位的景泰帝朱祁钰对皇兄(此时是太上皇)并不待见,毫不留情的把他和钱皇后幽禁在南宫,这一关就是七年。景泰八年(1457年),三名投机分子石亨、徐有贞和曹吉祥乘着景泰帝病重,打开南宫宫门,拥护明英宗复辟。在

  • 乾隆留下的摊子-嘉庆皇帝终其一生咸与革新,但收效不大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嘉庆与时新,嘉庆皇帝一生的4个奇事,嘉庆通宝80万以上图片

    姓名:爱新觉罗·颙琰年号:嘉庆在位:1796~1820享年:61岁庙号:仁宗谥号: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陵寝:昌陵(清西陵)子女:5子,9女皇后:喜塔拉氏继位人:旻宁(道光)青史语录“迨躬莅万几,锄奸登善。削平逋寇,捕治海盗,力握要枢,崇俭勤事,辟地移民,皆为治之大原也。”—

  • 明成祖朱棣如果不发动靖难之役的话是否可以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

    朱棣造反的背景 朱元璋在做吴王时就册封长子朱标为世子,到大明王朝建立后自然顺理成章地做了太子之位。也本无可厚非,诸位大臣和朱元璋都把朱标作为储君来培养。但是宽厚仁慈的太子朱标英年早逝一下子打破了朝局的平衡。朱元璋是嫡长子继承制的忠实拥趸,所以根本没有考虑其他皇子继位的可能性。直接宣布册封朱标的儿子

  • 洪秀全定都南京后,究竟做了什么?为何整整11年不出王府门?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洪秀全为何定都天津,洪秀全为何没有称帝,洪秀全在南京为什么让人们分开住

    洪秀全于1814年出生于广东花县的福源水村,他的家庭条件还是挺不错的,六七岁就开始上私塾,并且对四书五经十分熟悉,家里人都对他报以重望,认为他一定能考个状元光耀门楣。然而事实却截然相反,也许洪秀全并不是块读书的料,他参加了三次科举都落榜了,但这也没挫败他的信心,当他打算再继续考时,身体却承受不住病倒

  • 明成祖将大宁赏给了蒙古人,是为了断绝宁王朱权的念想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朱元璋建立大明朝后,把几个很有能力的儿子分封到了边境,戍边守土,其中最为重要的地方就是北平的燕王朱棣和大宁的宁王朱权。朱棣的北平连接镇守山西和蒙古,位置及其重要,他的军事压力非常的大,主要是防御的地方太广,战线很长,正因为有这样一个“军事训练场”,朱棣在北平一站二十多年,练就了他非凡的军事和管理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