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真相到底是怎样的?

“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真相到底是怎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729 更新时间:2024/1/29 12:05:41

东汉末年,经过黄巾大起义的沉重打击以及军阀混战,东汉王朝已经威权扫地,汉献帝身上除了一件褴褛的皇袍外已是所剩无几。

一些地方割据势力甚至还想自己当皇帝,如按《三国志·魏书·袁绍传》记载,195年盘踞江淮一带的袁术就公然假造图谶符命,以“应天顺命”的名义自立为帝。

失败后,又将帝号归之占有青、冀、幽、并四州的兄长袁绍,“绍阴然之”。其实在此之前,袁绍已暗地里使人散布“赤德衰尽,袁为黄胤,宜顺天意”的政治谣言,并私刻玉玺,也企图登上皇帝宝座。

在这样的形势下,曹操却采取了同这些人完全不同的策略:他以尊王室的面目出现,把皇帝牢牢掌握在手里,再以天子的名义去和天下诸侯一争雄长,这就是有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

这个策略最早是由曹操的谋士毛阶提出来的。毛阶在曹操收编青州黄巾军之时就开始跟随他,当时曾向曹操分析天下形势,提出“夫兵义者胜,守位以财,宜奉天子以令不臣”。

曹操接受了这一建议,当汉献帝还在长安时,便多次遣使通好,以加强联系;后当献帝被杨奉、韩暹劫持到洛阳时,他毅然决定亲率军队赶赴洛阳,把献帝抢到手。

后又在董昭等人的策划下把献帝转移到自己控制的许地,并以许为都城,自己则以辅佐王室的身份,用汉王朝的名义推行其政治主张。

由于采取了这一策略,曹操在与自己的军事对手较量中处于极为有利的地位。

汉献帝虽然被迫东流西徙,居无定所,但他毕竟是皇室最高权力的象征,袁绍的谋士沮授就指出:“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

曹操还利用士大夫阶层对汉庭的传统感情,广泛招纳天下贤士俊杰,扩充自己的政治势力。“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决策表明曹操目光远大,在当时与曹操集团对立的其他集团中,也有人曾提出相同的主张,却没有得到采纳和贯彻。

例如,袁绍的谋士沮授在汉献帝流亡期间就曾向其建议,应当迅速决策把这个宝贝天子抢到手,但袁绍却只想到若逢迎天子,“动辄表闻,从之则权轻,违之则拒命”,还不如自己当皇帝来得方便,因此没有听从。

这种打算充分表现了袁绍目光短浅,头脑简单。

当然,曹操驰骋疆场、南征北战的目的决不是如他所声称的匡复汉室,只是为了曹魏集团的利益,为了谋取天下霸主的地位。

因此,称不称帝只是表面问题,实际上他仍要独揽大权,使文武百官全部臣服于他,为此,曹操耍尽各种手段来营建个人的绝对权威。

汉献帝虽然软弱,但毕竟是天子,当时忠于汉室的仍大有人在。因此,汉献帝既是他争雄天下师出有名的旗号,也是他树立个人绝对权威的障碍。

但为了维护自己的绝对权威,他也决不允许在汉献帝周围聚集起任何胆敢反对他的势力,即使是皇帝的后妃触犯了他,也要严惩不贷,如戮杀伏皇后。

这除了有向皇权挑战的意味之外,还有着杀一儆百的意思。如此之下,谁还敢谋反作乱、不俯首听命!

如果说收编黄巾起义部队使曹操得到了称雄北方的军事力量,利用汉献帝的旗号来号令天下则是曹操称雄北方的政治资本。

在此以前,他同李傕郭汜、二袁、吕布等人一样,不过是割据一方的地方军阀,其势力甚至还不如他们;但在此以后,他受封大将军,利用天子之名收河南,扶关中,破袁术,灭吕布,又在官渡之战中大败袁绍,取得统一北方的决定性胜利。

曹操与汉献帝的关系,是其政治生涯中最大的转折,他正是利用汉献帝这座阶梯,才登上了最高权力宝座。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三让徐州是真的吗 曹操为什么屠徐州 吕布偷袭兖州为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陶谦,字恭祖,扬州丹阳(今安徽宣城)人,生于汉顺帝阳嘉元年(132),是东汉末年的老一代军阀,曾任幽州刺史。中平五年(188)冬十月,青州、徐州一带的黄巾起义再度爆发,陶谦被中央政府调任为徐州刺史。上任后他很快就将起义军赶出了徐州,后来升任徐州牧。陶谦刚在徐州站住脚,就和曹操结下了“杀父之仇”——曹

  •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真正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有哪些原因,难道仅仅是因为失街亭吗?跟着小编一起了解一下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吧!探索一下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真正原因!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一说是《三国演义》中,因为马谡的骄傲自大导致街亭被破,街亭对于蜀魏都至关重要,而且领军的人偏偏又是诸葛丞相十分赏识的人,因为

  • 司马懿与诸葛亮有几次交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司马懿与诸葛亮是三国历史上,蜀国和魏国的两大军事谋略家和军事重臣。司马懿跟诸葛亮正面交锋一共有两次:街亭之战和上方谷之战。真正第一次交手是街亭会战。从战役部署上讲,诸葛亮略高司马懿,因为诸葛亮先派人马据守街亭,当司马懿的人马赶到,见街亭有兵把守,司马懿自叹“我不如也”。但是当他发现守街亭的是个庸才,

  • 周瑜怎么死的 是病死的还是被还害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是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有个别英雄人物扭转了历史的走向。毫无疑问,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的很重要的一个关键点,它奠定了天下三分的格局,而决定这次战争结局的众多人物中,周瑜发挥了决定性作用。长期以来,受戏剧小说等影响,周瑜一直被塑造成一个气量狭隘之人,甚至被诸葛亮活活气死。其实历史上的周瑜是一个很有雅

  • 温酒斩华雄典故由来人物华雄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温酒斩华雄的典故说的是什么故事?温酒斩华雄的典故怎么来的,温酒斩华雄的典故中有哪些人物?本文来说说温酒斩华雄的故事。温酒斩华雄典故简述“温酒斩华雄”是四大名著之一的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经典情节。描述的是:董卓废黜少帝刘辨而立陈留王刘协为帝后,残暴不仁、擅权于朝堂。以袁绍、曹操等人组成的关

  • 关羽败走麦城故事简介败走麦城故事内容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关羽败走麦城故事简介:败走麦城的主人公是谁?败走麦城故事内容是怎样的?本文这就为你介绍:关羽败走麦城故事简介败走麦城,是汉建安二十四年,蜀汉将关羽在败走麦城时为吴将截获,被斩于临沮的故事。后以“败走麦城”比喻陷入绝境,形容事事能成功的人也有失败的时候。麦城在湖北省当阳市两河乡境内,距市平阳镇20余公

  • 煮酒论英雄典故简介煮酒论英雄故事内容和历史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国历史上的煮酒论英雄典故说的是什么故事?为什么煮酒论英雄?本文来说说煮酒论英雄的历史典故。煮酒论英雄典故简介《煮酒论英雄》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片段。里面有两个英雄人物,一个长歌当啸,豪气冲天,指点群雄;一个寄人篱下,一味谦恭,装孬不折本,他们就是曹操和刘备。《煮酒论英雄》这一篇绝世妙文把他们两人的心

  • 黄巾起义的历史典故简介黄巾起义事件过程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国是上的黄巾起义是怎么回事?黄巾起义怎么爆发的过程怎么样产生了什么历史影响?本文来说说黄巾起义。黄巾起义简介黄巾起义,是东汉晚期的农民战争,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组织的民变之一,开始于汉灵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当时朝廷腐败、宦官外戚争斗不止、边疆战事不断,国势日趋疲弱,又因全国

  • 草船借箭的典故简介草船借箭典故的内容和历史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草船借箭的典故简介:草船借箭典故讲述了什么故事?草船借箭的典故发生在什么时候?本文来说说历史典故草船借箭。草船借箭典故简介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有大雾天帮忙,

  • 吕蒙白衣渡江故事简介白衣渡江故事经过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吕蒙白衣渡江故事简介:白衣渡江的背景是什么?白衣渡江故事经过是怎样的?本文这就为你介绍:吕蒙白衣渡江故事简介白衣渡江,即江陵之战,又称奇袭荆州之战。是一次三国史上最成功最经典的奇袭战之一。这是吕蒙和孙权策划,由吕蒙与陆逊共同实施的针对当时最负盛名的大将关羽的一次大战。先是吕蒙抱病,推荐陆逊接手军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