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古代的造船技术有多牛逼?

中国古代的造船技术有多牛逼?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34 更新时间:2024/1/21 19:19:29

中国的造船业只有到了近代才开始落后于世界,在古代,中国造船工业始终是领先于世界的。且不说郑和下西洋时庞大的战舰群,就是隋炀帝时期,在大运河上徜徉的“大龙舟”,上下已经达到四层,共有一百六十个房间。这样庞大的船只,即使放到现在,有些国家也未必能够制造出来。

根据浙江余姚的考古发现,目前已知的中国造船史已经不少于七千年。春秋战国时期,造船业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当时,越国的水军都设有专门的造船厂船宫。汉代,由国家设置的大型造船工厂可以造出各类战船、官船和海船。

唐朝时,在沿海一代造船业发展迅速。有私营的世代造船的船厂,亦有官营的造船厂,技术工人分工细致,所有用料皆有政府部门组织。唐贞观年间,攻打高句丽,李世民派遣了几百艘战舰,数万士兵,这样规模的海战,没有强大的船舶制造能力是不可能实现的。

中国船舶自古以来种类繁多。最简单的有独木舟、舢板,复杂的有沙船、福船、广船。

沙船又叫“方艄”,船的形状方头方尾,甲板宽阔,船体深而且小,干舷低,尾部出艄。它吃水浅,弥补了方头与水面的阻力大的缺点,另外,因为其船体粗大,可以设置更多桅杆,更多风帆,逆水行舟时也能航行。船舱采用水密隔舱,抗沉性能好。很多货船、海船和军舰都用这种船型。沙船在殷商时代就有雏形出现,后经过后世不断改进,到了宋朝时,已经非常普遍,并且制作工艺已经定型。

明朝时,郑和下西洋采用的船型就是沙船船型,它由南京和太仓的船厂制造。宝船中最大的船据说长达一百五十米,宽六十米。大船有九根桅杆,张十二面帆。其他设施,如“蓬、帆、锚、舵,非二三百人莫能举动”!

福船和广船的船型和沙船不同,它的特点是尖头尖底,外形高大,如同楼房。二者不同之处是福船尾巴尖,上面宽阔,而广船则是尾巴平。福船和广船船舱有水密隔舱设置,船舷也有护板。这种尖头尖底的船非常适合破浪,同时又容易改变航,而且吃水深,稳定性也好。尤其适合在礁石密布的狭窄水道航行。

北宋宣和年间,徐兢出使高丽,所乘坐的大型船只“神舟”就是这样的船型。据说当时的“神舟”,“其长十余丈,深三丈,阔二丈五尺,可以载二千斛粟。其制皆以全木巨舫,搀叠而成。上平如蘅,下侧如刃,贵可以破浪而行也”。

泉州湾南宋古船后部四个舱位示意图

1974年泉州湾后渚港出土的一只南宋海船,长二十四米,宽达九米,深两米,整个底部被分成十三个水密舱,船底是两层木板覆盖,厚达十二厘米。船舷三层,十八厘米。从考古发现,宋代的福船和广船制造已经相当成熟。

除了民船使用这几类船型,中国古代的战舰,除了轻型的用福船,大型的一般多用广船和沙船。从驱动方式来看,以轮桨、划桨、摇橹和帆最多。

轮桨船又叫车船,据专家考证,最迟在晋代已经出现,中国古代的战舰大多采用这种船型。轮桨船好处很多,首先速度快,同时又不像帆船受到风力大小以及风向的限制,非常符合军舰的战术要求。

唐代时,轮桨船的制造已经有了详细的记载。《旧唐书·李皋传》“常运心巧思,为战舰,挟二轮蹈之,翔风鼓浪,疾若挂帆席,所造省易而旧固。”到了宋代轮桨船已经非常成熟,种类丰富。船也因为水轮的数量而命名。有四轮的“四车船”,有八轮的“八车船”,南宋甚至制造过九十轮的车船,这些大型的车船有的长可达三十丈,吃水一丈多深,一次运送士兵超过七百人。车船的水轮用木板盖住,外面看不到,士兵在内部操作。船的上面构设弓弩、抛石机等等武器。

南宋时,金朝攻打南宋,金军几百艘战舰强渡长江,宋军虽然兵力少,但是因为车船出色,金军宽底战舰无法像宋军车船运转自如,最后渡江失败。

除了车船,楼船也很早就成为中国的战舰。最早追溯到春秋时期。到了秦汉时,楼船为主要战舰,秦始皇攻打越国,用的便是楼船组成的舰队。汉武帝征伐闽越也用的是楼船。三国两晋时,楼船在水战中依旧为主力军舰。西晋时,浚水军的楼船相当大,甚至一次可以载士兵达两千人,据说,船上可以跑马匹。被称之“舟楫之盛,自古为有”。到了唐宋开始,楼船因为行动不便,缺乏灵活性,逐渐被轮桨船替代,但是依旧还有运用。

当时的楼船上层建筑相当大,层数不等,一般设置三层。如果作为游船,实则是非常好的“游轮”,但是作为战舰,显得不合时宜。

除了以上几种,还有蒙冲、五牙舰等。蒙冲以牛皮蒙船身抗冲撞而得名。蒙冲一般用快船,多为桨船,战士船舱划桨,甲板舱室可以用弓弩和长矛攻击敌方。蒙冲从汉代出现,一直到明清时还在使用。而五牙舰出现于隋朝,它与楼船相似,但是不同之处楼层面积逐层递减,呈宝塔状。五牙舰动力也以划桨为主,桨的数量多达四十多,它的主要武器为抛石机,是一种重型攻击战舰。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这个少数民族为何尊奉孔明先生?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基诺族自称“基诺”,意为“舅舅的后代”或“尊敬舅舅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基诺乡,其余散居于基诺乡四邻山区。1979年6月经民族确认,成为中国的第56个民族。基诺族自称“基诺”,

  • 历史上最为相似的“太宗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有近500位皇帝,历史在向前走,朝代在进步,有这么几位太宗皇帝却有几分相似之处。一、非嫡长子继承的皇位唐太宗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的次子,宋太宗赵光义是宋太祖赵匡胤的三弟,明成祖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四子······

  • 揭秘:古代男人纳妾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近代是以男权为主导的社会,纳妾是男权社会中婚姻关系不平等的集中体现。本文来说说古代男子为何要纳妾:一、无子纳妾与多子多福中国传统社会极为重视子嗣,在“不孝为三,无后为大”的传统观念影响下,无子而纳妾,是天经地义的。倘若正妻无子,丈夫纳妾就有了最充分、堂皇的理由。《明会典&m

  • 中国历史十大自毁长城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本文列出了十位万里长城,有的死后没多久国家就亡了,有的虽没有导致国家的迅速灭亡,但在军事、对外关系都造成了不小的负面影响。一、赵武安君李牧起翦颇牧,用军最精。李牧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是赵国继廉颇、赵奢之后最后一位良将。其早年在北方防御匈奴,使匈奴十余年不敢侵犯赵国。也正因为他的指挥有方,才能成就蔺相

  • 西辽国“武则天”——普速完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一说中国历史上的女皇帝是谁大家必然想到的是武则天,然而这位边疆女皇的政治风采也不输武则天。绍兴十三年(1163年)的一天,西辽宫廷内外忽然全部戒严,昔日的锦衣华服转眼都变成了白衣葛素。臣民们意识到,皇帝辽仁宗驾崩了。文武百官闻召而来,悄然立于恢宏的大殿之下,惶惶不安地等待新皇帝的驾临。谁也不敢多言,

  • 中国历史上最刁蛮的公主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起中国历史上最刁蛮的公主,非东汉顺帝朝的阴城公主莫属。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个公主的故事。似乎,东汉朝的公主都遗传有刁蛮的秉性。比如说,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就是一个刁蛮任性的“大姐大”。湖阳公主恃贵而骄,横行不法,指使家中恶奴杀人,无视朝廷法令,将之藏匿在

  • 皇帝死了 皇帝的妃子怎么办?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古代皇权帝统的社会中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皇上身边的女人只不过是皇帝身边的附属罢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古代皇帝死后,那些后妃都有哪些下场吧。我们都知道皇帝一般都有很多妃子,按照《礼记》上的记载:“天子有一后,四妃,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皇帝在位的时候,妃子们

  • 揭秘:"花石纲"究竟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小说《水浒传》中出现过一个词叫“花石纲”,那这“花石纲”究竟是什么呢?它和“花岗石”有什么关系?提到“花石纲”,那就要提到倒霉的杨志。杨志年少曾中武举,后来被提拔为殿帅府制使,也就是书中好汉们所称呼的&

  • 古代四大美男子 他们都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的古代美女特别多,有四大美女,根据中国人的尿性肯定就会有四大美男。那美丑这个事大家的看法都是不一样的,本人就以大家比较认同的一种看法:潘安、宋玉、兰陵王、卫玠。中国有句古话叫:自古红颜多薄命,其实这些美男子的寿命不算很长,算下来他们的平均年龄不过四十七岁,那现在就给您盘点一下他们都死怎么死的,他

  • 守宫砂在古代的真正用途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神雕侠侣》中曾有这样一个桥段:自幼在古墓中长大的小龙女臂上有个象征童贞的朱砂标记,即守宫砂。小龙女意外失去童贞后,朱砂印记也随即消失。这种通过守宫砂来验证处女的方式在宋朝时起就广泛传播。据东晋张华《博物志》记载:“蜥蜴或名蝘蜓。以器养之,以朱砂,体尽赤,所食满七斤,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