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唐雄风”才是汉人的民族性格

“汉唐雄风”才是汉人的民族性格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229 更新时间:2024/3/9 2:33:34

近代中国受到了西方列强的倾轧,新中国成立后才渐渐摆脱了这种局面。其实放眼历史,汉唐时期的中国也是一时雄霸天下的强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汉唐时期的中国。

自古以来,王朝更替,统治阶级为了统治实现统治的利益,总要采取各种措施首先统治人们的思想。

尤其满清入关之后,多尔衮下令留发不留头,强制汉人放弃自己的民族特征。这一点遭到了大部分汉人的强烈反对,谁也不愿意从形象上变成“蛮夷”,所以才有后来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血腥屠杀,但一直到嘉庆时期,社会趋于稳定,汉人才慢慢接受这一事实。

当然,这中间还通过大兴文字狱、修篡明史等来禁锢人们的思想,再加上闭关锁国,国人的眼界和思想变窄,国民也变得懦弱。

然而在西汉,汉人的民风是非常剽悍的,“男儿立志出边关”是很多人的志向。

汉武帝时,张骞穿越匈奴腹地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攻击匈奴,穿关山越险隘,虽被匈奴拘禁十年,却不曾忘记使命。

霍去病领800骑,深入敌境数百里,大破匈奴,后率一万五千骑远击匈奴两千里,成就了“封狼居胥”

汉元帝陈汤假传皇帝命令,带兵行军千里击杀匈奴皇帝郅之单于。

东汉时期,班超作为使者出使鄯善,仅率36人却深入险境杀死匈奴在鄯善的使者,从此威震西域,鄯善王举国来降。最终将西域纳入版图。

到唐朝时,东北方向剿灭高句丽,收复辽东大片领土。正北方向,大唐帝国剿灭整个草原势力,将其纳入自身势力范围。成为自秦汉以来第一个不使用前朝所筑长城及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西北方向,大唐帝国重新将西域纳入自身领土。“汉唐雄风”由此而来。

当时的日本社会尚处于奴隶制到封建制的变革当中,对唐朝极为崇拜,从631年到838年先后13遣使来唐,学习唐朝的政治制度、经史律令、礼仪以及佛法。学成归国后积极投身于日本的社会改革,于645年掀起了“大化改新”的序幕,日本的古代文化几乎是唐朝文化的翻版,一直到894年,安史之乱后,遣唐日本僧人回国报告“大膏凋敝”,菅原道真上奏折建议停止派遣唐使,这样,日本悠久的遣唐使才落下了帷幕。日本至今仍奉唐朝为“世界第一帝国”。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盘点:史上最霸气的十句话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汉语的精髓在于语言的博大产生的雄壮之美,它也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之一,简短的几个字却有着无穷的力量。下面,小编为大家盘点了中国历史上最霸气的十句话,一起来看看吧。Top10.大丈夫生当如此,彼可取而代之!项羽年轻时与叔父项梁遇见秦始皇的巡游车驾,路人纷纷低头避让,唯项羽抬头,直视圣驾,叔父怕他闹事,拉

  • 日本为何称呼中国为支那?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日本与中国一衣带水,本应是很亲密的近邻。但历史种种,两国之间一直存在嫌隙。日本曾一度叫中国人为支那,这是非常不礼貌的称呼。但因为一件事后,日本人在也不称中国人为支那了。提起“支那”一词,很多中国人已经陌生了,其实时间没过去多少年,然而过往屈辱的痕迹却在一天天的淡化了。日本由&

  • 古代皇帝驾崩后后宫三千佳丽怎么处置?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代皇帝的后宫佳丽三千,如此庞大的群体都服务于皇帝一人。那么,皇帝一死,这些人该何去何从呢?俗语云,“食色性也”。皇帝也不例外。事实上,中国古代的皇帝,几乎都有一个庞大的后宫。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说“后宫佳丽三千人”。这还是虚指。实际上,有的皇

  • 谁才是中国历史上武功最高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一般来说在古代会武功的人都是冲锋陷阵的将军,战场上斩敌于马下是他的荣耀,这类人物的武功自然非常高。而在历史上会武功的还有几位皇帝,他们同样可以冲锋陷阵。那么他们是谁呢?其中武功最高又是哪位呢?一、刘秀在历朝历代的帝王中,刘秀绝对是一个奇葩,他在几乎不可能的情况下翻盘。其他皇帝在建立霸业时,身边总会有

  • 万历当政时期为何海倭外敌不敢来犯?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面对外族侵略者,态度各有不同。汉唐外族和亲,用美女换取和平。宋朝经济发达,用金钱换取和平。说到那样的外交国防,的确是让人憋屈的。两宋的教训令明朝万历初年的执政者、首辅大臣张居正刻骨铭心。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大国国防?张居正将给出超越先人的答案。纵观万历初年的外部形势,可以用四面受敌来形

  • 中国十大冷兵器大排行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代的战场都是使用冷兵器的,兵器的优劣对战争的结果起了很大的作用。下面,我么就一起来看看古代冷兵器的排行。第十名:锏也算是鞭类。长,没有刃,有四个棱,一般是双用,属于马上短兵,主要用来砸打盔甲。秦琼当年用这个。第九名:鞭短兵器之一,因为其主体呈现竹节装,也有竹节钢鞭的说法,春秋就已经开始盛行,三国黄

  • 历史上这四个人似曾相识你觉得谁的战斗力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能人,为何把这四个人联系在了一起,因为他们都是勇猛忠义的壮士。樊哙:从,斩首百七十六级,虏二百八十八人。别,破军七,下城五,定郡六,县五十二,得丞相一人,将军十二人,二千石已下至三百石十一人。张飞:于长坂坡当阳桥头上一声吼,吓退曹操八十三万大军。李逵:宋江、戴宗被押赴刑场杀头。行刑时

  • 为什么古代要在午时三刻处决犯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一些历史影视剧中,有犯人要处决的时候经常会听到皇帝说午时三刻问斩。那为什么一定要等到那个时间呢?中国自古以来对时间就非常讲究,即使是对将死之人的处斩时间也是如此。中国历史上的斩刑也是分时间的,死囚犯的事情轻重在处斩时间上也是不一样的。一般在正午处刑的是犯事相对较轻的死囚,而在午时三刻处斩的人都是十

  • 古代行走江湖的女子有没有缠足?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有很多读者对金庸小说有一个这样的疑惑:谷底啊女子都是缠足的,那么小说中行走江湖的女子有没有缠足呢?有人回答说:“缠了足站都站不稳,还怎么打架?”但又有人从历史的角度反驳:“古代女子不是都缠足吗?怎么金书里还有这么多武功高强的女子?”还强调一句:&ldq

  • 为什么古代文人都想要得到“文正”的谥号?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古代,很多做官的文官大臣,文人墨客在死后都很想能够得到“文正”的谥号,那是为什么呢?“文正”代表什么意思呢?话说明武宗正德十一年七月,年届七十的大学士李东阳已经病入膏肓,同为大学士的杨一清前来探病,见李东阳强忍病痛而忧心忡忡,杨一清就向他表示:大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