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郑国渠在哪是谁修的 郑国渠的故事

郑国渠在哪是谁修的 郑国渠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14 更新时间:2024/2/13 2:59:49

郑国渠,是一位名叫郑国的韩国人为秦国主持兴修的大型水利工程。而这条渠道之所以会被兴建,则是源于一个拙劣的阴谋。

话说秦庄襄王三年(前247年),秦庄襄王嬴子楚驾崩,十三岁的嬴政继位,成为秦国新的掌舵人。虽然此时距离这个少年成为始皇帝,灭亡六国还有二十六年,但这一时期,秦国对外扩张的凶猛攻势,已经压得东方六国疲于招架,喘不过气来。而六国当中,韩国最为孱弱,却又处在秦国进攻的第一线上,随时都有覆灭的危险。

“有什么法子能再支撑数十年呢?只要能在我死之前,保住韩国不被吞并就行了。”当时在位的韩国国君是韩桓惠王,他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终于想出了一条所谓的“疲秦”之策。

那就是派遣水利工程专家郑国去秦国,游说秦王在泾水和洛水间穿凿一条人工灌溉渠道。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要想完工需得旷日持久,势必耗费大量人力物力,韩王希望秦国把全部精力投在修建这条渠道上,暂时停下东进的脚步。

郑国

于是,郑国奉命来到秦国,向秦王上书,建议秦王兴修水利工程,以此促进秦国农业的发展。

秦国历来热衷于搞基础建设,其实早就想在关中一带进行水利建设,只是苦于没有这方面的人才。如今郑国主动请缨,秦国方面给予了他很大的信任,让他全权主持修渠。

庞大的修筑工程总共花了十年左右的时间。眼看工程快要完工,郑国的卧底身份却被秦人发现了,秦王大怒,打算杀掉郑国。

“我的初衷确实是来做卧底的。”郑国辩解说,“但是这条渠道的开凿,对秦国也确实是大为有利的。我虽然为韩国延长了数年的国运,但为秦国建立的却是万世之功啊。”

秦王嬴政是个明白人,觉得郑国说得有道理,就消了气,让他继续完成这一工程。

这个时候,因为郑国事件还引发了一段小插曲。秦国宗室大臣在揭穿了韩王和郑国的阴谋后,由点及面,发展到对所有客卿的不信任。他们纷纷向秦王进言,说所有从六国来秦效命的客卿其实都是想在秦国搞阴谋破坏,希望秦王下令驱逐他们。

郑国渠

日后成为秦相的李斯此时也在被驱逐之列,所以他主动上书劝说秦王不要逐客。因为攸关自身利益,李斯这篇《谏逐客书》用了十二分力气来写,论证有力,雄辩滔滔,最终说动了嬴政,废除了逐客令。

风波过后不久,郑国主持的水渠修建工程终于竣工了。这条渠道的渠首工程从中山以西一直到瓠口,是一座宏伟的有坝引水工程。石坝抬高水位,拦截泾水入渠,再利用关中平原西北微高、东南略低的地形,让渠道的主干线沿北山南麓自西向东伸展,流经今泾阳、三原、高平、蒲城等地,最后注入洛水,干渠总长三百余里。

该渠道建成后,引淤积混浊的泾河水灌溉两岸低洼的盐碱地,可灌田四万多顷。亩产粮食达到了六石四斗,比之前的亩产增加了好几倍。干旱缺雨的关中平原从此变为千里沃野,很少再有荒年,秦国因此国富民丰,为后来并吞诸侯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后来给这条渠命名时,秦人还充分考虑到了郑国的贡献,把它定名为郑渠或郑国渠。

最后要说的是,在秦王政十七年(前230年),秦国出兵攻韩,俘虏了韩王安(韩桓惠王之子),尽取韩地。韩国由此灭亡,成了秦国的颍川郡。唯一聊以安慰的是,韩桓惠王总算死得比较早,没有成为亡国之君。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苛政猛于虎的出处 苛政猛于虎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苛政猛于虎》一文记载于《礼记·檀弓下》中。据说,有一次,孔子驾车从泰山脚下经过,突然远远地听见一阵哭声。孔子有些好奇,就在车上站起身来,扶着车前的横木,仔细听这哭声。接着,他们循声找去,发现路旁的山坡上有一堆坟墓,一个妇人正在墓前放声痛哭。见那妇人哭得伤心欲绝,孔子很是同情她,想知道

  • 田忌赛马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冲啊,快冲!”“跑快些,再跑快些!”齐都临淄的宫廷赛马场上,齐国诸公子与大将田忌的赛马比赛鸣锣开跑。赛马场边人声鼎沸,所有人都竭尽全力为他们下了重注的马匹呐喊助威。在观战的人群中,有一个坐在小推车上的人与众不同。他神色淡定地看完了整场比赛,只在几匹马

  • 和氏璧的来历 和氏璧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和氏璧,是我国历史上一件极具象征意义和文化价值的国宝。相传,和氏璧的发现者是春秋早期一个叫卞和的楚国人。有一次,卞和到荆山里去砍柴,无意间在乱石堆中发现了一块与众不同的石头。卞和的直觉告诉他,这块通体透着灵气的石头其实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于是,卞和兴奋地将宝贝献给了楚王。这时的楚国国君是楚厉王(或

  • 赵氏孤儿的故事结局赵氏孤儿指的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赵氏在晋国的势力越来越大,虽然赵盾和赵穿等人在晋景公时期已经死了,但赵氏子弟仍然掌握了晋国大权。大夫屠岸贾非常嫉妒赵氏的地位,他是个有名的马屁精,和晋景公关系非常好。他想害赵氏,好让自己掌权。他抓住当年赵盾对晋灵公的死负有责任这事大肆宣扬,把各位将军找来,对他们说:“当年灵公遇害,赵盾虽然当时并不知

  • 三家分晋是哪三家 三家分晋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晋哀公二年(前455年),持续了数十年的晋国卿大夫的内斗终于迎来决定性的大战晋阳之战。晋国四大卿族智、赵、韩、魏或主动或被动地都卷入了这场战争。这一仗的结果将会决定他们中的哪一个或哪几个家族能够取代晋哀公,成为晋国实际的统治者。晋国之所以会君权旁落,落到被异姓卿族瓜分的境地,其祸根早在200多年前的

  • 中山国在哪里怎么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元前494年,中山与齐、鲁、卫一起伐晋,获得晋国的棘蒲(在今河北赵县境内),将之列入中山国地图。前491年,晋大夫荀寅因晋内争逃奔鲜虞中山,荀寅原是中山的死敌,但此刻中山为了削弱晋国,将荀寅接收到新占据的晋国属地柏人(今河北隆尧县西)。为报复中山国,公元前489年春,晋大夫赵鞅“帅师伐

  • 海大鱼有什么寓意 海大鱼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海大鱼”故事的主人公靖郭君,本名田婴,是齐威王的小儿子,齐宣王的异母弟弟,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田文之父。从齐威王时起,田婴就出任朝廷要职,屡建功勋,后来更长年担任齐国国相,权倾一时。由于威权太甚,功高震主,齐王慢慢地开始猜忌、打压田婴。田婴自己也看出了点苗头,便打算在自己

  • 晏婴治齐的故事晏婴结局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齐景公统治时期,齐国出了个贤臣名叫晏婴,他从齐灵公统治时期就开始为官,凭借自己的节俭廉洁而深受齐国百姓的爱戴,很快就成为齐国的重要大臣。齐庄公是个昏君,朝政大权都掌握在相国崔杼和太宰庆封手中。大夫棠公去世,留下个漂亮妻子,崔杼看上了她,就把她娶了过来。谁知道齐庄公也看上了那个女子,想办法和她勾搭上,

  • 春秋战国有哪些名人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被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由于铁器、牛耕推广,生产力迅速提高。奴隶制经济的代表--井田制瓦解,出现了小农经济这一封建经济的形态。政治制度和国家组织方式上,分封

  • 孔孟之道是什么意思 孔孟之道的精髓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作为儒家的代表人物,“至圣”孔子和“亚圣”孟子的大名自然无人不知。而两大宗师的思想、学说联系紧密,相辅相成,因而常被合称为“孔孟之道”。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