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和帝刘肇生平故事简介汉和帝刘肇是怎么死的?

汉和帝刘肇生平故事简介汉和帝刘肇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022 更新时间:2024/2/13 1:11:54

汉和帝刘肇生平简介:汉和帝刘肇的故事是怎样的?汉和帝刘肇是怎么死的?本文这就为你介绍:

汉和帝刘肇生平简介

刘肇(79年―105年2月3日),即汉和帝(88年105年在位),东汉第四位皇帝,建初四年(79年)出生,汉章帝刘炟第四子,生母为梁贵人,过继给皇后窦氏为继子。

建初七年(82年),汉章帝废太子刘庆,立刘肇为皇太子。章和二年(88年),汉章帝逝世,刘肇即位,养母窦太后临朝称制。永元四年,刘肇联合宦官扫灭窦氏戚族,亲政后使东汉国力达到极盛,时人称之为“永元之隆”。

元兴元年病逝章德殿,终年27岁。谥号为孝和皇帝。庙号穆宗,葬于慎陵。

汉和帝刘肇的故事

一、早年经历

刘肇,是汉章帝刘炟第四子。其母梁贵人是褒亲愍侯梁竦之女,建初二年(76年)入宫。

建初四年(78年),生下刘肇。后被窦皇后诬陷,忧郁而死,窦皇后亲自抚养刘肇,视如己子。

建初七年(82年)六月十八日,汉章帝废皇太子刘庆为清河王,改立刘肇为皇太子。

二、登基为帝

章和二年(88年)二月三十日,汉章帝去世,皇太子刘肇继位,即为汉和帝,尊嫡母窦皇后为皇太后,因刘肇年幼,由窦太后临朝称制。

窦太后把哥哥窦宪由虎贲中郎将提升为侍中,掌管朝廷机密,负责发布诰命;让弟弟窦笃任虎贲中郎将,统领皇帝的侍卫;弟弟窦景、窦环均任中常侍,负责传达诏令和统理文书。这样,窦氏兄弟便都在皇帝周围的显要地位,从而掌握了国家政治的中枢。

窦太后将政权统于自己一人之手,独断专横,强予决策。对于伐北匈奴,尚书、侍御史、骑都尉、议郎等等都极力上谏,甚至指责窦太后“奈何以一人之计,弃万人之命”,也没有挡住太后为袒护窦宪而出兵。

重创北匈奴后,是否继续设立北单于,朝臣坚决反对,但由于窦宪奏请设立,窦太后不顾大多数人反对,同意奏请。

窦太后还把大批窦氏家族子弟和亲朋故友,任为朝官或地方官,从而上下勾结,专权放纵,报复打击,为所欲为。其弟弟窦景放纵奴仆胡作非为,甚至白天公然拦路抢劫,侮辱妇女,而“有司莫敢举奏”。

窦氏为维护专权,安插了大量党羽,因此朝廷上下多有附臣与亲信。当初,刘肇在长安召见窦宪,朝臣甚至议论称之“万岁”,尚书韩棱愤怒指责“礼无人臣称万岁之制”,才算止住了这场闹剧。

这一方面说明窦氏权势的贵盛,另一方面也说明时臣趋炎附势的风气。因而,和帝执掌政权后,立即清理窦氏残党余孽,太尉宋由因为窦氏党而被罢免,后自杀。其他亲朋故旧,凡是依仗窦家的关系而做官的,统统被罢免回家。

窦宪还养了许多刺客,实行暗杀政策,谋害那些具有宿怨私仇、持有不同政见、可能危害窦氏的人。在汉明帝永平年间,窦宪的父亲窦勋犯罪,韩纡审理此案,考实窦勋坐狱被诛。窦太后当政时,韩纡已死,窦宪即派刺客刺杀了韩纡的儿子,并带回他的首级拿到窦勋坟上祭奠。

周荣为尚书袁安府吏,袁安上书言窦宪骄纵、窦景腐败、不宜立北匈奴单于等奏议,均出自周荣之笔。窦宪门客徐齮非常嫉恨他,于是当面威胁他。

三、设计夺权

窦太后刚愎放纵,早已引起了一些正直朝臣的不满。他们不断上书进谏,有时甚至以死抗争,仅据《资治通鉴》统计,短短的近五年时间,大臣就针对各种问题上书十五六次。

窦氏父子兄弟同为九卿、校尉,遍布朝廷。穰侯邓叠和他的弟弟步兵校尉邓磊,母亲元氏,窦宪的女婿射声校尉郭举,郭举的父亲长乐少府郭璜等人,相互勾结在一起。其中元氏、郭举都出入宫廷,而郭举又得到窦太后的宠幸,他们便共同策划杀害刘肇。刘肇暗中了解到他们的阴谋。

当时,窦宪兄弟掌握大权,刘肇与内外臣僚无法亲身接近,一同相处的只有宦官而已。刘肇认为朝中大小官员无不依附窦宪,唯独中常侍、钩盾令郑众谨慎机敏而有心计,不谄事窦氏集团,便同他密谋,决定除掉窦宪。

由于窦宪出征在外,怕他兴兵作乱,所以暂且隐忍而未敢发动。恰在此刻,窦宪和邓叠全都回到了京城。当时清河王刘庆特别受到刘肇的恩遇,经常进入宫廷,留下住宿。

刘肇即将采取行动,想得《汉书·外戚传》一阅。但他惧怕左右随从之人,不敢让他们去找,便命刘庆私下向千乘王刘伉借阅。夜里,刘肇将刘庆单独接入内室。又命刘庆向郑众传话,让他搜集皇帝诛杀舅父的先例。

永元四年(92年)六月二十三日,刘肇临幸北宫,下诏命令执金吾和北军五校尉领兵备战,驻守南宫和北宫;关闭城门,逮捕郭璜、郭举、邓叠、邓磊,将他们全部送往监狱处死。并派谒者仆射收回窦宪的大将军印信绶带,将他改封为冠军侯,同窦笃、窦景、窦瑰一并前往各自的封国。

刘肇因窦太后的缘故,不愿正式处决窦宪,而为他选派严苛干练的封国宰相进行监督。窦宪、窦笃、窦景到达封国以后,全都强迫命令自杀。

刘肇成功夺回政权,再现了汉宣帝刘询诛霍禹的故事。

四、永元之隆

在一举扫平了外戚窦氏的势力后,刘肇开始亲理政事,每日临朝听政,深夜批阅奏章,从不荒怠政事,故有“劳谦有终”之称。刘肇当政时期,曾多次下诏赈济灾民、减免赋税、安置流民、勿违农时,并多次下诏纳贤,在法制上也主张宽刑,并在西域复置西域都护。

汉和帝十分体恤百姓疾苦,多次下诏理冤狱、恤鳏寡、矜孤弱、薄赋敛,告诫上下官吏反省造成天灾人祸的自身原因。汉和帝永兴元年(105年),垦田面积达732万多顷,为东汉之最,户籍人口达5325万多人。刘肇亲政后使东汉国力达到极盛,时人称为“永元之隆”。

汉和帝刘肇是怎么死的?

元兴元年(105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汉和帝病死于京都洛阳的章德前殿,时年二十七岁。刘肇驾崩后,他出生仅一百余日的儿子刘隆继位,改元延平,是为汉殇帝。延平元年(106年)三月初五日,葬刘肇于慎陵(位于今河南孟津),上庙号为穆宗,谥号孝和皇帝。

初平元年(190年)有司奏请,和帝穆宗、安帝恭宗、顺帝敬宗、桓帝威宗无功德,不宜称宗;又恭怀皇后敬隐皇后恭愍皇后并非正嫡,不合称后,都请撤除尊号。献帝诏令说:“可以。”

如何评价汉和帝刘肇?

《后汉书》:“自中兴以后,逮于永元,虽颇有弛张,而俱存不扰,是以齐民岁增,辟土世广。偏师出塞,则漠北地空;都护西指,则通译四万。岂其道远三代,术长前世?将服叛去来,自有数也?”

“孝和沈烈,率由前则。王赫自中,赐命强慝。抑没祥符,登显时德。”

《东观汉记》:“孝和皇帝,章帝中子也,上自歧嶷,至於总角,孝顺聪明,宽和仁孝,帝由是深珍之,以为宜承天位,年四岁,立为太子,初治尚书,遂兼览书传,好古乐道,无所不照,上以五经义异,书传意殊,亲幸东观,览书林,阅篇藉,朝无宠族,惠泽沾濡,外忧庶绩,内勤经艺,自左右近臣,皆诵诗书,德教在宽,仁恕并洽,是以黎元宁康,万国协和,符瑞八十馀品,帝让而不宣,故靡得而纪。”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郑国渠在哪是谁修的 郑国渠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郑国渠,是一位名叫郑国的韩国人为秦国主持兴修的大型水利工程。而这条渠道之所以会被兴建,则是源于一个拙劣的阴谋。话说秦庄襄王三年(前247年),秦庄襄王嬴子楚驾崩,十三岁的嬴政继位,成为秦国新的掌舵人。虽然此时距离这个少年成为始皇帝,灭亡六国还有二十六年,但这一时期,秦国对外扩张的凶猛攻势,已经压得东

  • 苛政猛于虎的出处 苛政猛于虎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苛政猛于虎》一文记载于《礼记·檀弓下》中。据说,有一次,孔子驾车从泰山脚下经过,突然远远地听见一阵哭声。孔子有些好奇,就在车上站起身来,扶着车前的横木,仔细听这哭声。接着,他们循声找去,发现路旁的山坡上有一堆坟墓,一个妇人正在墓前放声痛哭。见那妇人哭得伤心欲绝,孔子很是同情她,想知道

  • 田忌赛马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冲啊,快冲!”“跑快些,再跑快些!”齐都临淄的宫廷赛马场上,齐国诸公子与大将田忌的赛马比赛鸣锣开跑。赛马场边人声鼎沸,所有人都竭尽全力为他们下了重注的马匹呐喊助威。在观战的人群中,有一个坐在小推车上的人与众不同。他神色淡定地看完了整场比赛,只在几匹马

  • 和氏璧的来历 和氏璧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和氏璧,是我国历史上一件极具象征意义和文化价值的国宝。相传,和氏璧的发现者是春秋早期一个叫卞和的楚国人。有一次,卞和到荆山里去砍柴,无意间在乱石堆中发现了一块与众不同的石头。卞和的直觉告诉他,这块通体透着灵气的石头其实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于是,卞和兴奋地将宝贝献给了楚王。这时的楚国国君是楚厉王(或

  • 赵氏孤儿的故事结局赵氏孤儿指的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赵氏在晋国的势力越来越大,虽然赵盾和赵穿等人在晋景公时期已经死了,但赵氏子弟仍然掌握了晋国大权。大夫屠岸贾非常嫉妒赵氏的地位,他是个有名的马屁精,和晋景公关系非常好。他想害赵氏,好让自己掌权。他抓住当年赵盾对晋灵公的死负有责任这事大肆宣扬,把各位将军找来,对他们说:“当年灵公遇害,赵盾虽然当时并不知

  • 三家分晋是哪三家 三家分晋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晋哀公二年(前455年),持续了数十年的晋国卿大夫的内斗终于迎来决定性的大战晋阳之战。晋国四大卿族智、赵、韩、魏或主动或被动地都卷入了这场战争。这一仗的结果将会决定他们中的哪一个或哪几个家族能够取代晋哀公,成为晋国实际的统治者。晋国之所以会君权旁落,落到被异姓卿族瓜分的境地,其祸根早在200多年前的

  • 中山国在哪里怎么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元前494年,中山与齐、鲁、卫一起伐晋,获得晋国的棘蒲(在今河北赵县境内),将之列入中山国地图。前491年,晋大夫荀寅因晋内争逃奔鲜虞中山,荀寅原是中山的死敌,但此刻中山为了削弱晋国,将荀寅接收到新占据的晋国属地柏人(今河北隆尧县西)。为报复中山国,公元前489年春,晋大夫赵鞅“帅师伐

  • 海大鱼有什么寓意 海大鱼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海大鱼”故事的主人公靖郭君,本名田婴,是齐威王的小儿子,齐宣王的异母弟弟,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田文之父。从齐威王时起,田婴就出任朝廷要职,屡建功勋,后来更长年担任齐国国相,权倾一时。由于威权太甚,功高震主,齐王慢慢地开始猜忌、打压田婴。田婴自己也看出了点苗头,便打算在自己

  • 晏婴治齐的故事晏婴结局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齐景公统治时期,齐国出了个贤臣名叫晏婴,他从齐灵公统治时期就开始为官,凭借自己的节俭廉洁而深受齐国百姓的爱戴,很快就成为齐国的重要大臣。齐庄公是个昏君,朝政大权都掌握在相国崔杼和太宰庆封手中。大夫棠公去世,留下个漂亮妻子,崔杼看上了她,就把她娶了过来。谁知道齐庄公也看上了那个女子,想办法和她勾搭上,

  • 春秋战国有哪些名人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被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由于铁器、牛耕推广,生产力迅速提高。奴隶制经济的代表--井田制瓦解,出现了小农经济这一封建经济的形态。政治制度和国家组织方式上,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