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迁故事简介司马迁生平故事有哪些成就

司马迁故事简介司马迁生平故事有哪些成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322 更新时间:2024/2/13 1:12:05

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以为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散文家。那么关于司马迁的故事大家知道多少呢?司马迁的生平是怎么样的?司马迁一生有哪些成就呢?下面我们来说说关于司马迁的故事。

司马迁历史简介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生平故事介绍

司马迁早年经历

西汉景、武年间(时间不详),在黄河龙门的一个小康之家中,司马迁出生了。司马迁的祖父司马喜在汉文帝诏入栗米受爵位以实边卒的政策下,用四千石栗米换取了九等五大夫的爵位,因此全家得以免于徭役。

年幼的司马迁在父亲司马谈的指导下习字读书,十岁时已能阅读诵习古文《尚书》、《左传》、《国语》、《系本》等书。汉武帝建元年间,司马谈到京师长安任太史令一职,而司马迁则留在龙门老家,身体力行,持续着耕读放牧的生涯。

学游天下

稍稍年长之后,司马迁离开了龙门故乡,来到京城长安父亲的身边。此时司马迁已学有小成,司马谈便指示司马迁遍访河山去搜集遗闻古事,网罗放失旧闻 。去司马迁在二十岁时开始游历天下,他从京师长安出发东南行,出武关至宛。南下襄樊到江陵。渡江,溯沅水至湘西,然后折向东南到九疑。窥九疑后北上长沙,到旧罗屈原沉渊处凭吊,越洞庭,出长江,顺流东下。

登庐山,观禹疏九江,展转到钱塘。上会稽,探禹穴。还吴游观春申君宫室。上姑苏,望五湖。之后,北上渡江,过淮阴,至临淄、曲阜,考察了齐鲁地区文化,观孔子留下的遗风,受困于鄱、薛、彭城,然后沿着秦汉之际风起云涌的历史人物故乡,楚汉相争的战场,经彭城,历沛、丰、砀、睢阳,至梁(今河南开封),回到长安时任太史令的父亲司马谈身边。

回朝为官

因为父亲司马谈的缘故,司马迁回京后得以仕为郎中。

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驰义侯授命平定西南夷,中郎将郭昌、卫广率八校尉之兵攻破且兰,平南夷。夜郎震恐,自请入朝称臣。汉军又诛邛君,杀笮侯,冉震恐,请臣置吏。随后汉武帝在西南夷设置武都、牂柯、越巂、沈黎、文山五郡。而此时正随汉武帝东行巡幸缑氏的司马迁在继唐蒙、司马相如、公孙弘之后,再次出使西南,被派往巴、蜀以南筹划新郡的建设。随后又抚定了邛、榨、昆明,在第二年回朝向武帝覆命。

父授遗命

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春天,汉武帝东巡渤海返回的路上在泰山举行封禅大典。作为参与制定封禅礼仪官员的司马谈却因病留滞在周南(今湖北)未能继续前行,更因此而心中愤懑以致病情加重。奉使西征的司马迁在完成任务后立即赶往泰山参加封禅大典,行到洛阳却见到了命垂旦夕的父亲。

弥留之际的司马谈对司马迁说:“我们的祖先是周朝的太史。远在上古虞舜夏禹时就取得过显赫的功名,主管天文工作。后来衰落了,难道要断送在我这裹吗?你继为太史,就可以接续我们祖先的事业了。如今天子继承汉朝千年一统的大业,到泰山封禅,而我不得从行,这是命中注定的啊!

我死以后,你一定会做太史;做了太史,你千万不要忘记我要编写的论著啊。况且孝,是从侍奉双亲开始的,中间经过事奉君主,最终能够在社会上立足,扬名于后世,光耀父母,这是孝中最主要的。天下称颂周公,是说他能够歌颂周文王、武王的功德,宣扬周、召的遣风,使人懂得周太王、王季的思想以及公刘的功业,以使始祖后稷受到尊崇。

周幽王、厉王以后,王道衰落,礼乐损坏,孔子研究、整理旧有的文献典籍,振兴被废弃了的王道和礼乐。整理《诗》、《书》,著作《春秋》,直到今天,学者们仍以此为法则。从鲁哀公获麟到现在四百多年了,其间由于诸侯兼并混战,史书丢散、记载中断。

如今汉朝兴起,海内统一,贤明的君主,忠义的臣子的事迹,我作为太史而不予评论记载,中断了国家的历史文献,对此我感到十分不安,你可要记在心里啊!”司马迁低下头流着泪说:“小子虽然不聪敏,但是一定把父亲编纂历史的计划全部完成,不敢有丝毫的缺漏。”

私淑古今贤

因为在长安任职,又缝“汉之得人,于兹为盛”的汉武盛世,司马迁得以结识汇聚于长安的天下贤能之士。包括贾谊之孙贾嘉,公孙季功(或为公孙弘),樊哙之孙樊他广,平原君朱建之子,冯唐之子冯遂,田叔少子田仁,梁人壶遂,杜陵苏建等。然而,对司马迁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董仲舒与孔安国。

司马迁与上大夫壶遂讨论文学之时曾说过:“我听董生说:‘周朝王道衰败废弛,孔子担任鲁国司寇,诸侯害他,卿大夫阻挠他。孔子知道自己的意见不被采纳,政治主张无法实行,便褒贬评定二百四十二年间的是非,作为天下评判是非的标准,贬抑无道的天子,斥责为非的诸侯,声讨乱政的大夫,为使国家政事通达而已’”。

而纵观《史记》可知董仲舒之公羊学对司马迁的影响主要为:其一,公羊家颂扬汤武革命,主张以有道伐无道,成为《史记》反暴政的思想基础;其二,公羊家"尊王攘夷",主张"大一统"的思想,成为《史记》贯串全书的主要观念;其三,公羊家崇让、尚耻之义是《史记》褒贬历史人物的道德标准。

因孔安国为孔子后人,家中有当世失逸的《古文尚书》十余篇,并兼通今古文学。故而司马迁亦尝就《古文尚书》问故于孔安国,学习古文经学的故训,以及别择古文资料的古文学,掌握考信历史的方法。而《古文尚书》作为整个古文学的核心,司马迁写上古三代史亦从中作了大量的引用。

司马迁曾在《史记·孔子世家》给给予孔子“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高度赞扬。其亦吸收孔子学说和六艺经传的精华,效法孔子精神,继《春秋》作《史记》,完成一代大典。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韩非子简介生平经历著作思想主张介绍怎么死的故居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韩非子的思想主张有哪些?韩非的生平经历是怎样的?有哪些代表著作?韩非是怎么死的?故居在哪里?一起来了解一下伟人韩非吧!韩非子简介:韩非子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约公元前281年),卒于秦王政十四年(公元前233年),韩非为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汉族,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师从荀子,是中国古代

  • 推恩令简介推恩令的主要内容推恩令是谁提出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推恩令简介:推恩令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推恩令有什么作用?本文这就为你介绍:推恩令简介推恩令是汉武帝为了巩固中央集权而颁布的一项重要政令。这项政令要求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自己的子弟。后来根据这项政令,诸侯国被越分越小,汉武帝再趁机削弱其势力。西汉自文、景两代起,如何限制和削弱日益膨胀的诸侯王势力,一直

  • 列御寇简介生平经历代表著作介绍列子的墓地祠堂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列御寇生平经历是怎样的?留存了哪些代表著作?列子的墓地在哪里?八卦御风台又是什么?在什么地方?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列御寇简介:列御寇,名寇,又名御寇(又称“圄寇”“国寇”),相传是战国前期的道家人,郑国人,与郑缪公同时。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后汉班固《艺文志》“道家”部分有《列子》八卷,早已

  • 文景之治出现时间原因是什么采取了哪些措施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文景之治出现在什么时候?为什么会出现文景之治呢?一起了解一下当时的文景之治采取了哪些具体的措施吧!文景之治简介:文景之治出现在什么时候?文景之治是指西汉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汉初,因多年战乱导致社会经济凋敝,汉廷推崇黄老治术,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汉文帝二年和十二年分别两

  • 汉和帝刘肇生平故事简介汉和帝刘肇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汉和帝刘肇生平简介:汉和帝刘肇的故事是怎样的?汉和帝刘肇是怎么死的?本文这就为你介绍:汉和帝刘肇生平简介刘肇(79年―105年2月3日),即汉和帝(88年105年在位),东汉第四位皇帝,建初四年(79年)出生,汉章帝刘炟第四子,生母为梁贵人,过继给皇后窦氏为继子。建初七年(82年),汉章帝废太子刘庆

  • 郑国渠在哪是谁修的 郑国渠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郑国渠,是一位名叫郑国的韩国人为秦国主持兴修的大型水利工程。而这条渠道之所以会被兴建,则是源于一个拙劣的阴谋。话说秦庄襄王三年(前247年),秦庄襄王嬴子楚驾崩,十三岁的嬴政继位,成为秦国新的掌舵人。虽然此时距离这个少年成为始皇帝,灭亡六国还有二十六年,但这一时期,秦国对外扩张的凶猛攻势,已经压得东

  • 苛政猛于虎的出处 苛政猛于虎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苛政猛于虎》一文记载于《礼记·檀弓下》中。据说,有一次,孔子驾车从泰山脚下经过,突然远远地听见一阵哭声。孔子有些好奇,就在车上站起身来,扶着车前的横木,仔细听这哭声。接着,他们循声找去,发现路旁的山坡上有一堆坟墓,一个妇人正在墓前放声痛哭。见那妇人哭得伤心欲绝,孔子很是同情她,想知道

  • 田忌赛马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冲啊,快冲!”“跑快些,再跑快些!”齐都临淄的宫廷赛马场上,齐国诸公子与大将田忌的赛马比赛鸣锣开跑。赛马场边人声鼎沸,所有人都竭尽全力为他们下了重注的马匹呐喊助威。在观战的人群中,有一个坐在小推车上的人与众不同。他神色淡定地看完了整场比赛,只在几匹马

  • 和氏璧的来历 和氏璧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和氏璧,是我国历史上一件极具象征意义和文化价值的国宝。相传,和氏璧的发现者是春秋早期一个叫卞和的楚国人。有一次,卞和到荆山里去砍柴,无意间在乱石堆中发现了一块与众不同的石头。卞和的直觉告诉他,这块通体透着灵气的石头其实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于是,卞和兴奋地将宝贝献给了楚王。这时的楚国国君是楚厉王(或

  • 赵氏孤儿的故事结局赵氏孤儿指的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赵氏在晋国的势力越来越大,虽然赵盾和赵穿等人在晋景公时期已经死了,但赵氏子弟仍然掌握了晋国大权。大夫屠岸贾非常嫉妒赵氏的地位,他是个有名的马屁精,和晋景公关系非常好。他想害赵氏,好让自己掌权。他抓住当年赵盾对晋灵公的死负有责任这事大肆宣扬,把各位将军找来,对他们说:“当年灵公遇害,赵盾虽然当时并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