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皮日休简介皮日休生平经历介绍皮日休诗歌代表作品介绍

皮日休简介皮日休生平经历介绍皮日休诗歌代表作品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881 更新时间:2024/1/17 17:05:59

晚唐著名文学家皮日休有哪些著名的诗歌代表作品?皮日休生平经历是怎样的?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晚唐文学家皮日休吧!

皮日休简介:

皮日休(约公元838年-约公元883年),晚唐文学家。字袭美,一字逸少,汉族,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曾居住在鹿门山,道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醉士等。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

皮日休生平经历介绍:

皮日休是晚唐著名诗人、文学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其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被鲁迅赞誉为唐末"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对于社会民生有深刻的洞察和思考。懿宗咸通七年(866),入京应进士试不第,退居寿州(今安徽寿县),自编所作诗文集《皮子文薮》。八年(867)再应进士试,以榜末及第。

868年东游,至苏州。咸通十年为苏州刺史从事,与陆龟蒙相识,并与之唱和。其后又入京为太常博士,出为毗陵副使。僖宗乾符五年(878),黄巢军下江浙,皮日休为黄巢所得。黄巢入长安称帝,皮日休任翰林学士。中和三年(883),曾至同官县。黄巢败亡后,皮日休下落不明。他的死因说法不一。或说他因故为巢所杀(孙光宪《北梦琐言》、钱易《南部新书》、辛文房《唐才子传》等),或说黄巢兵败后为唐王朝所杀(陆游《老学庵笔记》引《该闻录》),或说后至浙江依钱镠(尹洙《大理寺丞皮子良墓志铭》、陶岳《五代史补》),或说流寓宿州以终,墓在濉溪北岸(《宿州志》)。

著有《皮子文薮》10卷,收其前期作品,为懿宗咸通七年皮氏所自编。有《四部丛刊》影明本及中华书局排印萧涤非整理本通行。《全唐文》收皮日休文4卷,其中有散文7篇,为《文薮》所未收。《全唐诗》收皮日休诗,共9卷300余首,后8卷诗均为《文薮》所未收,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萧涤非、郑庆笃重校标点本《皮子文薮》,将皮日休自编《文薮》以外的诗文附于书后。

皮日休生平事迹,主要见于孙光宪《北梦琐言》、钱易《南部新书》、尹洙《大理寺丞皮子良墓志铭》、陶岳《五代史补》、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计有功《唐诗纪事》、辛文房《唐才子传》、《宿州志》等。近人考订有缪钺《皮日休的事迹思想及其作品》和《再论皮日休参加黄巢起义军的问题》、李菊田《皮日休生平事迹考》、萧涤非《论有关皮日休诸问题》、张志康《皮日休究竟是怎样死的》等,可资参考。

皮日休著名诗歌代表作品介绍/皮日休诗歌作品鉴赏:

汴河怀古(其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汴河,亦即通济渠。隋炀帝时,发河南淮北诸郡民众,开掘了名为通济渠的大运河。自洛阳西苑引谷、洛二水入黄河,经黄河入汴水,再循春秋时吴王夫差所开运河故道引汴水入泗水以达淮水。故运河主干在汴水一段,习惯上也呼之为汴河。隋炀帝开通大运河,消耗了大量民力物力。

唐诗中有不少作品是吟写这个历史题材的,大都指称隋亡于大运河云云。第一首诗描述了隋炀帝游览扬州的豪华船队以及大运河的地理环境,诗中隐含了隋炀帝被部将宇文化及杀死的历史事实。第二首诗第一句从隋亡于大运河这种论调说起,而以第二句反面设难,予以批驳。诗中说:很多研究隋朝灭亡原因的人都归咎于运河,视为一大祸根,然而大运河的开凿使南北交通显著改善,对经济联系与政治统一有莫大好处,历史作用深远。

用"至今"二字,以表其造福后世时间之长;说"千里",以见因之得益的地域之辽阔;"赖"字则表明其为国计民生之不可缺少,更带赞许的意味。此句强调大运河的百年大利,一反众口一辞的论调,使人耳目一新。这就是唐人咏史怀古诗常用的"翻案法"。翻案法可以使议论新颖,发人所未发,但要做到不悖情理,却是不易的。大运河固然有利于后世,但隋炀帝的暴行还是暴行,皮日休是从两个不同角度来看开河这件事的。

当年运河竣工后,隋炀帝率众二十万出游,自己乘坐高达四层的"龙舟",还有高三层、称为浮景的"水殿"九艘,此外杂船无数。船只相衔长达三百余里,仅挽大船的人几近万数,均著彩服,水陆照亮,所谓"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李商隐《隋宫》,其奢侈糜费实为史所罕闻。第三句"水殿龙舟事"即指此而言。作者对隋炀帝的批斥是十分明显的。然而他并不直说。第四句忽然举出大禹治水的业绩来相比,甚至用反诘句式来强调:"共禹论功不较多?"

意思就是,论起功绩来,炀帝开河不比大禹治水更多些吗?这简直荒谬离奇,但由于诗人的评论,是以"若无水殿龙舟事"为前提的。仅就水利工程造福后世而言,两者确有可比之处。然而"若无"云云这个假设条件事实上是不存在的,极尽"水殿龙舟"之侈的炀帝终究不能同躬身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相与论功,流芳千古。故作者虽用了翻案法,实际上为大运河洗刷不实的"罪名",而炀帝的罪反倒更加实际了。

这种把历史上暴虐无道的昏君与传说中受人景仰的圣人并提,是欲夺故予之法。说炀帝"共禹论功不较多?"似乎是最大恭维奖许,但有"若无水殿龙舟事"一句的限制,又是彻底的剥夺。"共禹论功"一抬,"不较多"再抬,高高抬起,把分量重重地反压在"水殿龙舟事"上面,对炀帝的批判就更为严,谴责更为强烈。这种手法的使用,比一般正面抒发效果更好。

作者生活的时代,政治腐败,已走上亡隋的老路,对于历史的鉴戒,一般人的感觉已很迟钝了,而作者却有意重提这一教训,意味深长。此诗以议论为主,在形象思维、情韵等方面较李商隐《隋宫》一类作品不免略逊一筹;但在立意的新奇、议论的精辟和"翻案法"的妙用方面,自有其独到处,仍不失为晚唐咏史怀古诗中的佳品。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此诗载于《全唐诗》卷六百十五。这首绝句描状桂花,意思是那珊珊而落的桂花,本洁如玉,映于月光更显晶莹,拾起花犹带露更觉滋润,想来当是嫦娥撒于人间。

全诗咏物以虚现实,空灵含蕴,以中秋一事出中秋佳节玩月之全情,有以小见大之妙。零落的桂花瓣,如同一颗颗玉珠从月亮下边撒落下来,我走到大殿前捡起它们,发现花瓣上边还有星星点点刚凝结起来的露水。至今,我还不知道天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这些桂花和桂花上的雨露,应该是广寒宫里的嫦娥撒落下来送给我们的吧!

以上关于皮日休的相关内容就介绍到这里,更多相关内容请查看相关标签和专题!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张九龄简介张九龄生平经历人物评价介绍张九龄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朝著名宰相同时还是一名诗人的张九龄是个怎样的人?张九龄的人物评价怎么样?张九龄的生平经历是怎样的?张九龄最后是怎么死的?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的历史资料吧!张九龄简介: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汉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唐朝开元年间

  • 唐中宗李显简介李显生平经历历史评价介绍李显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中宗李显是怎样的一位皇帝?李显的历史评价怎么样?李显生平经历了哪些事件?李显最后是怎么死的?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的资料介绍吧!唐中宗李显简介:唐中宗李显(656年-710年),原名李哲,陇西成纪人,656年出生于长安。唐朝第四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683年至684年、705年至71

  • 唐穆宗李恒简介生平经历介绍李恒是怎么死的光陵在哪儿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穆宗李恒生平经历了哪些事件?唐穆宗李恒最后是怎么死的?唐穆宗光陵在什么地方?一起了解一下吧!唐穆宗李恒简介:唐穆宗(795—824)即李恒,初名宥。唐代皇帝。公元820—824年在位。宪宗第三子。封建安郡王,进封遂王。元和七年(812),立为太子。后为王守澄等拥立。即位后,耽于宴游,不以国事为意。

  • 吴中四士是谁吴中四士生平资料介绍代表作品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吴中四士是指谁的?一起了解一下吴中四士生平资料及其代表作品吧!吴中四士是谁?吴中四士:指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和包融。在初、盛唐之交,四人齐名,他们又都是江浙一带人,这一带在古代也叫吴中,因此人们称他们为"吴中四士"。其中贺知章、张若虚是当时著名的诗人,张旭是书法家,也是诗人,包融所传诗不多。诗作以张

  • 唐顺宗李诵简介生平经历介绍李诵是怎么死的墓地在哪儿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朝第十位皇帝唐顺宗李诵是一位怎样的帝王?李诵生平经历了哪些事件?李诵是怎么死的?李诵的墓地在什么地方?一起了解一下吧!唐顺宗李诵简介:唐顺宗李诵(761年1月8日―806年),唐德宗李适长子,唐朝第十位皇帝(除武则天和唐殇帝以外)。初封宣城郡王,后进封宣王,779年立为太子。805年,唐德宗驾崩,

  • 唐宪宗李纯简介李纯生平经历介绍李纯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宪宗李纯生平经历了哪些事件?李纯是怎么死的?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位帝王李纯吧!唐宪宗李纯简介:李纯,唐朝第十二位皇帝,顺宗长子,大历十三年二月十四日(778年3月17日)出生在长唐宪宗安宫中。唐宪宗李纯生平经历介绍:李纯出生时,正是皇曾祖代宗(李豫)的晚年。他出生的第二年时,祖父德宗即位,父亲顺宗被立

  • 张志和简介张志和生平经历诗歌作品介绍张志和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朝诗人张志和生平经历是怎样的?张志和有哪些诗歌作品流传于世?张志和是怎么死的?一起来了解一下有关张志和的资料和故事介绍吧!张志和简介:张志和(732年-774年),字子同,初名龟龄,号玄真子。祁门县灯塔乡张村庇人,祖籍浙江金华,先祖湖州长兴房塘。张志和三岁就能读书,六岁做文章,十六岁明经及第,先后

  • 唐敬宗李湛简介生平经历介绍李湛是怎么死的墓地在哪儿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敬宗李湛生平经历了哪些事件?唐敬宗李湛是怎么死的?死后的墓地在哪儿?一起了解一下唐敬宗李湛吧!唐敬宗李湛简介:唐敬宗李湛(809~826年),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唐朝第十三位皇帝(824-826年在位),唐穆宗李恒长子,唐文宗李昂和唐武宗李炎兄长,母为恭僖太后王氏。元和四年,生于大明宫别殿

  • 三省六部制简介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省六部制简介:三省六部制是哪三省?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本文这就为你介绍:三省六部制简介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初创于隋朝,完善于唐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每

  • 唐武宗李炎简介生平经历介绍李炎是怎么死的墓地在哪儿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朝帝王李炎生平有哪些经历?李炎最后的结局怎么样?李炎是怎么死的?李炎死后葬哪儿了?墓地在什么地方?一起了解一下吧!唐武宗李炎简介:唐武宗(公元814年7月1日―公元846年4月22日),本名李瀍,后改名炎。唐穆宗第五子,文宗弟。封颍王,累加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吏部尚书。公元840年正月,文宗病重,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