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志和简介张志和生平经历诗歌作品介绍张志和是怎么死的

张志和简介张志和生平经历诗歌作品介绍张志和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3228 更新时间:2024/2/10 18:16:28

唐朝诗人张志和生平经历是怎样的?张志和有哪些诗歌作品流传于世?张志和是怎么死的?一起来了解一下有关张志和的资料和故事介绍吧!

张志和简介:

张志和(732年-774年),字子同,初名龟龄,号玄真子。祁门县灯塔乡张村庇人,祖籍浙江金华,先祖湖州长兴房塘。张志和三岁就能读书,六岁做文章,十六岁明经及第,先后任翰林待诏、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南浦县尉等职。后有感于宦海风波和人生无常,在母亲和妻子相继故去的情况下,弃官弃家,浪迹江湖。唐肃宗曾赐给他奴、婢各一,称"渔童"和"樵青",张志和遂偕婢隐居于太湖流域的东西苕溪与霅溪一带,扁舟垂纶,浮三江,泛五湖,渔樵为乐。

张志和生平经历介绍:

唐大历九年(774年),张志和应时湖州刺史颜真卿的邀请,前往湖州拜会颜真卿,同年冬十二月,和颜真卿等东游平望驿时,不慎在平望莺脰湖落水身亡。著作有《玄真子》十二卷三万字,《大易》十五卷,有《渔夫词》五首、诗七首传世。开元二十年(732年)正月初一,张志和在京城长安行馆诞生,因娠前其母梦见有神仙献灵龟吞服,取名龟龄。

张志和童年聪明伶俐,三岁就能读书,六岁就能做文章,且过目成诵。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张志和跟随父亲在翰林院游玩,翰林院宋学士以锦林文集戏之,张志和过目成诵,传为佳话。唐玄宗听说后亲自出题试考,张志和对答如流,玄宗甚感奇异,赐优养翰林院。天宝六年(747年),16岁的张志和因在道术方面的一技之长,被李亨赏重,增补京兆户籍,游历太学。

天宝十年(751年)张志和弱冠之年,太学结业,太子李亨为张志和亲赐御名,改名志和,取字子同。以其之聪明能干,擢第,授左金吾卫录事参军事,留在翰林待用,供奉东宫,享受八品(上)待遇,掌受诸曹及五府、外府之事,句稽抄目,印给纸笔。天宝十一年(752年),张志和恩准回家省亲时,协助地方官吏除奸灭盗,功绩显著,誉为"神张"。天宝十二年(753年),张志和外擢杭州,候补杭州刺史,除土豪恶霸李保。

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起兵反唐,陷洛阳。张志和随太子李享转战灵武一带,擢除朔方招讨使。天宝十五年至德元年(756年),唐玄宗奔蜀,太子李享即位于灵武,是为肃宗。张志和与舅李泌时常献计于肃宗,征调回纥兵,谋"三地禁四将计",败安禄山于河上,取得了平定安史之乱的战略性胜利。擢授张志和为左金吾卫大将军,享正三品待遇。

至德二年(757年),张志和由外官擢至内官,奉上皇还西京,封(吏部)金紫光禄大夫,仍享正三品待遇。然而肃宗为了急于收复京师,掌控内外局势主动力,答应了回纥苛刻的条件,张志和力谏肃宗收回成命,纳陈时事,于是,张志和"坐事贬南浦尉"。同年,张志和父张游朝卒。至德三年乾元元年(758年),张志和以"亲丧"为由脱离官场。

张志和虽受贬任南浦尉的处分,但肃宗为了树立自己的亲信,笼络人才,加上张志和母新丧,经量移后,赦张志和无罪,并赠奴、婢各一个给张志和,同时敕加赠张志和母亲为秦国贤德夫人,赐表白四段、白银二千四百两,以荣葬之资,意欲让张志和守孝三年期满后再回朝廷效力,暂回原籍,以资待用。张志和回老家后,葬母于祁门赤山镇西五里之润田,亲自负土崇圹,并结庐于墓侧,植柏成林,朝夕拜哭,克尽孝道。

上元二年(761年),张志和在祁门润田守孝三周年期满,妻程氏又卒,遂无复宦意。为了逃避唐肃宗的寻访,只带了渔童、樵青,告别亲朋好友,游黄山、绩溪等地。然后复游吴楚山水,最后来到湖州城西西塞山渔隐,自称烟波钓徒。在此,写下了著名的词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宝应元年(762年),张志和在湖州西塞山渔隐第二年。结识在苕溪隐居的茶圣陆羽和在与西塞山毗邻的杼山隐居的诗僧皎然等,开始撰写《玄真子》著作。

广德二年(764年),张志和在湖州隐居第四年,《玄真子》撰写完成,遂改自称烟波钓徒为玄真子。广德三年永泰元年(765年),张志和在湖州隐居第五年。家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祖基因赤山镇改县治,被朝廷占领用来做县置,家中李夫人又新逝,加之以前被贬,促成他的意志更消极薄弱,使他的人生观世界观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张志和兄张松龄恐怕志和浪迹不归,在会稽东郡山阴县筑茅斋,作《渔父词》招劝张志和回家。张志和作《平原留题》诗,到会稽东郭开始陆地隐居生活。

张志和诗歌作品介绍:

张志和著作主要有《玄真子》十二卷和《大易》十五卷。《玄真子》据陈振孙《书录解题著录》云原书有十二卷,南宋时已残缺,仅存三卷。今《道藏》本三卷,收入太玄部。又《四库提要》著录此书一卷。书分三篇,上卷曰《碧虚》、中卷曰《鸑鷟》、下卷曰《涛之灵》。《大易》十五卷见《道藏》32部《玄真灵应宝签》。

张志和是怎么死的?

大历二年(767年),张志和在会稽东郭隐居第三年。开始撰写《大易》十五卷,并作《太寥歌》。大历四年(769年),张志和在会稽隐居第五年。经过三年的努力,终于在会稽完成《大易》十五卷的撰述工作,《大易》共十五卷三百六十五卦。大历九年(774年)冬十二月,张志和在湖州东平望驿莺脰湖,因酒醉溺水而逝,年四十二岁。

张志和历史评价怎么样?

志和是唐代最早填词并有较大影响的词人之一,他的《渔父词》源于吴地吴歌中的渔歌,他的五首《渔父》词,特别是第一首,词调与意境完全相符,再衬之以美好的自然山水,境高韵远,很有艺术魅力,因此广为传诵。晚唐释德成39首《渔父拨棹子》中,有36首的句式格律全依张志和《渔父》。八仙之一的吕洞宾亦有《渔父》词十八首,不仅其句式格律全依张志和《渔父》,并直接运用到道教的术语中。

此后的和凝、欧阳炯、李珣、李煜所作《渔父》,其内容大同小异。均受张志和《渔父》词的影响。可见对后世的词人影响之大。张志和的《渔父词》问世仅七年时间就传到了日本,嵯峨天皇读后备加赞赏,亲自在贺茂神社开宴赋诗,并与张继的《枫桥夜泊》一起列入日本的教科书。张志和的《渔父词》不仅影响到中国的填词历史和以后词人的风格曲调,吴越一带的地方戏曲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它的影响,同时对海外汉诗人的影响更大,直接开了日本填词历史的先河。

以上关于张志和的相关内容就介绍到这里,更多相关内容请查看相关标签和专题!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敬宗李湛简介生平经历介绍李湛是怎么死的墓地在哪儿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敬宗李湛生平经历了哪些事件?唐敬宗李湛是怎么死的?死后的墓地在哪儿?一起了解一下唐敬宗李湛吧!唐敬宗李湛简介:唐敬宗李湛(809~826年),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唐朝第十三位皇帝(824-826年在位),唐穆宗李恒长子,唐文宗李昂和唐武宗李炎兄长,母为恭僖太后王氏。元和四年,生于大明宫别殿

  • 三省六部制简介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省六部制简介:三省六部制是哪三省?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本文这就为你介绍:三省六部制简介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初创于隋朝,完善于唐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每

  • 唐武宗李炎简介生平经历介绍李炎是怎么死的墓地在哪儿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朝帝王李炎生平有哪些经历?李炎最后的结局怎么样?李炎是怎么死的?李炎死后葬哪儿了?墓地在什么地方?一起了解一下吧!唐武宗李炎简介:唐武宗(公元814年7月1日―公元846年4月22日),本名李瀍,后改名炎。唐穆宗第五子,文宗弟。封颍王,累加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吏部尚书。公元840年正月,文宗病重,仇

  • 孟浩然简介孟浩然生平经历历史评价介绍孟浩然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有着怎样的生平经历呢?孟浩然是怎样的一位诗人,历史评价怎么样?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孟浩然的历史相关资料吧!孟浩然简介: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

  • 唐文宗李昂简介生平经历介绍李昂是怎么死的墓地在哪儿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文宗李昂生平经历了哪些事件?李昂最后是怎么死的?李昂的墓地在什么地方?一起了解一下吧!唐文宗李昂简介:唐文宗李昂(809年11月20日―840年2月10日),原名李涵,唐朝第十四位皇帝(除武则天和唐殇帝外,826年―840年在位),唐穆宗李恒次子、唐敬宗李湛之弟,唐武宗李炎之兄。母为贞献皇后萧氏。

  • 鉴真东渡简介鉴真东渡的过程鉴真东渡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鉴真东渡简介:鉴真东渡的过程是怎样的?鉴真东渡的历史意义是什么?本文这就为你介绍:鉴真东渡简介鉴真东渡,是指僧人鉴真前往东瀛传授佛教。鉴真曾六次前往东瀛,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多方面的文化成就,并带去了大量书籍文物。具有极大的历史意义促进了中日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使佛教更为广泛的传播。唐朝时,很多中国人为

  • 唐宣宗李忱简介生平经历介绍李忱是怎么死的墓地在哪儿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宣宗李忱是一位怎样的帝王?唐宣宗一生经历了哪些事件?唐宣宗李忱最后的结局如何?李忱是怎么死的?墓地在什么地方?一起了解一下吧!唐宣宗李忱简介:唐宣宗李忱(chén)(810年-859年),唐朝第十六位皇帝(除武则天和殇帝李重茂外,846年-859年在位),唐宪宗李纯第十三子,唐穆宗李恒异母弟。初名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原文鉴赏作品翻译诗歌赏析创作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白居易代表作品《钱塘湖春行》的创作背景是什么?一起赏析一下诗歌原文及其作品翻译吧!白居易代表作品《钱塘湖春行》原文鉴赏: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钱塘湖春行》作品翻译:行至孤山寺北,贾公亭西,暂且

  • 白居易《卖炭翁》原文鉴赏作品翻译诗歌赏析有哪些现实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白居易诗歌作品《卖炭翁》的创作背景是什么?有哪些现实意义?一起赏析一下《卖炭翁》的诗歌原文及其作品翻译吧!白居易诗歌作品《卖炭翁》原文鉴赏: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

  • 唐懿宗李漼简介生平经历介绍李漼是怎么死的墓地在哪儿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懿宗李漼在历史上是怎样的一位皇帝?唐懿宗李漼生平经历了哪些事件?唐懿宗李漼最后是怎么死的?死后葬哪儿了?李漼的墓地在什么地方?一起了解一下吧!唐懿宗李漼简介:李漼(833年12月28日-873年8月15日),即唐懿宗,大和七年农历十一月十四日生于籓邸,唐朝第十七位皇帝(除去武则天和殇帝李重茂),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