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鉴赏中英文翻译诗文赏析创作背景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鉴赏中英文翻译诗文赏析创作背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559 更新时间:2023/12/29 12:00:29

苏轼代表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创作背景是什么?一起赏析一下《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原文及其中英文翻译等内容吧!

苏轼代表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鉴赏: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樯橹一作:强虏)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人生一作:人间;尊通:樽)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文翻译:

大江浩浩荡荡向东流去,滔滔巨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就是三国周瑜鏖战的赤壁。陡峭的石壁直耸云天,如雷的惊涛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万堆白雪。雄壮的江山奇丽如图画,一时间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绝代佳人小乔刚嫁给他,他英姿奋发豪气满怀。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我今日神游当年的战地,可笑我多情善感,过早地生出满头白发。人生犹如一场梦,且洒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念奴娇·赤壁怀古》英文翻译:

《Reflections on the Ancient Red Cliff--To the tune of Niannujiao》

The Great River flows,Eastward waves sweeping away,For thousands of years,gallant heroes.West of the ancient fort,they say,standsThe Red Cliff of the Three-Kingdoms'Duke Zhou.Rocks pierce the sky,shore-tearing,Waves swirl into piles of snow.

What a glorious sweep of land,Once a stage for so many a hero!My thoughts drift to those years when ZhouHad newly married the beautiful Qiao,Vigour and valour aglow.A feather fan and a silken hat,He masterminded the fire-attack on the foe--Over a casual chat.

To see their fleet perish,blow by blow.Back from my mental vagrancy in that bygone age,I must laugh at myself:letting sentiments growInto grey hairs,too soon.But isn't life a dream,after all?Let me pledge this cup to the River,To the Moon.

《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创作背景是什么?

这首词是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谪居黄州时所写,当时作者四十七岁,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两年余。苏轼由于诗文讽喻新法,为新派官僚罗织论罪而被贬,心中有无尽的忧愁无从述说,于是四处游山玩水以放松情绪。正巧来到黄州城外的赤壁(鼻)矶,此处壮丽的风景使作者感触良多,更是让作者在追忆当年三国时期周瑜无限风光的同时也感叹时光易逝,因写下此词。

《念奴娇·赤壁怀古》诗文赏析: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十八载东坡语:“黄州西山麓,斗入江中,石色如丹,传云曹公败处所谓赤壁者。或曰:非也。曹公败归,由华容道,路多泥泞,使老弱先行践之而过,曰:“刘备智过人而见事迟,华容夹道皆蒹葭,若使纵火,吾无遗类矣。”

今赤壁少西对岸即华容镇,庶几是也。然岳州复有华容县,竟不知孰是?今日李委秀才来,因以小舟载酒,饮于赤壁下。李善吹笛,酒酣,作数弄。风起水涌,大鱼皆出,山上有栖鹘,亦惊起。坐念孟德、公瑾,如昨日耳!”

此词怀古抒情,写自己消磨壮心殆尽,转而以旷达之心关注历史和人生。本词通过对月夜江上壮美景色的描绘,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心情。上阕以描写赤壁矶风起浪涌的自然风景为主,意境开阔博大,感慨隐约深沉。起笔凌云健举,包举有力。将浩荡江流与千古人事并收笔下。

千古风流人物既被大浪淘尽,则一己之微岂不可悲?然而苏轼却另有心得:既然千古风流人物也难免如此,那么一己之荣辱穷达复何足悲叹!人类既如此殊途而同归,则汲汲于一时功名,不免过于迂腐了。接下两句切入怀古主题,专说三国赤壁之事。"人道是"三字下得极有分寸。赤壁之战的故地,争议很大。一说在今湖北蒲圻县境内,已改为赤壁市。但今湖北省内有四处地名同称赤壁者,另三处在黄冈、武昌、汉阳附近。

苏轼所游是黄冈赤壁,他似乎也不敢肯定,所以用"人道是"三字引出以下议论。"乱石"以下五句是写江水腾涌的壮观景象。其中"穿"、"拍"、"卷"等动词用得形象生动。"江山如画"是写景的总括之句。"一时多少豪杰"则又由景物过渡到人事。

苏轼重点要写的是"三国周郎",故下阕便全从周郎引发。开头五句写赤壁战争。与周瑜的谈笑论战相似,作者描写这么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也是举重若轻,闲笔纷出。从起句的"千古风流人物"到"一时多少豪杰"再到"遥想公瑾当年",视线不断收束,最后聚焦定格在周瑜身上。然而写周瑜却不写其大智大勇,只写其儒雅风流的气度。

不留意的人容易把"羽扇纶巾"看作是诸葛亮的代称,因为诸葛亮的装束素以羽扇纶巾著名。但在三国之时,这是儒将通常的装束。宋人也多以"羽扇"代指周瑜,如戴复古《赤壁》诗云:"千载周公瑾,如其在目前。英风挥羽扇,烈火破楼船。"

苏轼在这里极言周瑜之儒雅淡定,但感情是复杂的。"故国"两句便由周郎转到自己。周瑜破曹之时年方三十四岁,而苏轼写作此词时年已四十七岁。孔子曾说:"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苏轼从周瑜的年轻有为,联想到自己坎坷不遇,故有"多情应笑我"之句,语似轻淡,意却沉郁。

但苏轼毕竟是苏轼,他不是一介悲悲戚戚的寒儒,而是参破世间宠辱的智者。所以他在察觉到自己的悲哀后,不是像南唐李煜那样的沉溺苦海,自伤心志,而是把周瑜和自己都放在整个江山历史之中进行观照。在苏轼看来,当年潇洒从容、声名盖世的周瑜现今又如何呢?不是也被大浪淘尽了吗。这样一比,苏轼便从悲哀中超脱了。"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

所以苏轼在与周瑜作了一番比较后,虽然也看到了自己的政治功业无法与周瑜媲美,但上升到整个人类的发展规律和普遍命运,双方其实也没有什么大的差别。有了这样深沉的思索,遂引出结句"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感慨。正如他在《西江月》词中所说的那样:"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消极悲观不是人生的真谛,超脱飞扬才是生命的壮歌。

既然人间世事恍如一梦,何妨将樽酒洒在江心明月的倒影之中,脱却苦闷,从有限中玩味无限,让精神获得自由。其同期所作的《赤壁赋》于此说得更为清晰明断:"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也。"这种超然远想的文字,宛然是《庄子·齐物论》思想的翻版。但庄子以此回避现实,苏轼则以此超越现实。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郑光祖简介生平经历介绍郑光祖杂剧诗词作品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元朝诗人郑光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有哪些?写过哪些杂剧作品、诗词作品呢?郑光祖的作品有哪些特点?一起了解一下吧!郑光祖简介:郑光祖生于元世祖至元初年(即公元1264年),字德辉,汉族,平阳襄陵(今山西临汾市襄汾县)人,从小就受到戏剧艺术的熏陶,青年时期置身于杂剧活动,享有盛誉。但他的主要活动在南方,成为

  • 元文宗图帖睦尔简介生平经历介绍图帖睦尔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元文宗图帖睦尔是元朝第八位皇帝,元文宗的生平经历是怎样的?经历了哪些事件?元文宗最后是怎么死的?一起了解一下历史资料介绍吧!元文宗图帖睦尔简介:孛儿只斤·图帖睦尔(1304年2月16日-1332年9月2日),即元文宗,蒙古帝国大汗、元朝第八位皇帝。两次在位,第一次在位时间为1328年10月16日-1

  • 北宋东京之战简介东京之战的过程东京之战有什么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北宋东京之战简介:东京之战的过程是怎样的?东京之战有什么意义?本文这就为你介绍:北宋东京之战简介东京之战,即东京保卫战,是两宋之际以李纲、宗泽等抗战派将领为首的宋朝军民抗击金军侵略、保卫首都东京(开封)的重要战争,虽然宋军多次打退金军的进攻,但由于朝廷内部以徽宗、高宗等为首的妥协投降派不积极抗战、打

  • 天顺帝阿速吉八简介生平经历介绍阿速吉八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元朝天顺帝阿速吉八的生平经历是怎样的?阿速吉八的结局怎么样?最后是怎么死的?一起了解一下元朝历史人物阿速吉八吧!天顺帝阿速吉八简介:孛儿只斤·阿速吉八(一作阿里吉八,Ragibagh/Arigabag,1320年-1328年),元朝第7代皇帝,蒙古帝国第11代大汗(1328年在位)。阿速吉八生平经历

  • 元宁宗懿璘质班简介生平经历介绍元宁宗怎么死的墓地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元宁宗的生平经历是怎样的?最后是怎么死的?元宁宗的历史评价怎么样?为什么元朝皇帝都埋葬在了起辇谷?元朝皇帝有哪些埋葬习俗?一起了解一下吧!元宁宗懿璘质班简介:孛儿只斤·懿璘质班(1326年5月1日-1332年12月14日),元朝第十位皇帝,元明宗次子。天历三年(1330年)二月乙巳日,被封为鄜王。至

  • 李清照《一剪梅》原文鉴赏作品翻译诗歌赏析作品特点创作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清照诗歌作品《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的创作背景是什么?一起赏析一下李清照的代表作品《一剪梅》原文鉴赏及其作品翻译等内容吧!李清照诗歌作品《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原文鉴赏: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

  • 元明宗和世瓎简介生平经历介绍和世瓎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元明宗和世瓎的人物生平经历是怎样的?和世瓎最后是怎么死的?一起来看看吧!元明宗和世瓎简介:元明宗孛儿只斤▪和世瓎(là):元武宗孛儿只斤▪海山的长子、元文宗的大哥。1329年正月~八月在位,同年八月死于天历之变。蒙古汗号忽都笃汗,死后庙号明宗,谥号是翼献景孝皇帝。他名字的最后一个字"瓎",因为是生僻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原文鉴赏作品翻译诗歌赏析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辛弃疾代表作品《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创作背景是什么?一起赏析一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原文及其作品翻译等内容吧!辛弃疾代表作品《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原文鉴赏: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 李清照《声声慢》原文鉴赏作品翻译诗歌赏析创作背景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清照诗歌代表作品《声声慢·寻寻觅觅》的创作背景是什么?一起赏析一下《声声慢·寻寻觅觅》的原文及其作品翻译等内容吧!李清照代表作品《声声慢·寻寻觅觅》原文鉴赏: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 元顺帝妥懽帖睦尔简介生平经历介绍怎么死的元朝怎么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元顺帝妥懽帖睦尔生平经历了哪些事件?元顺帝是元朝最后一位帝王,元朝在他手上是怎么被灭亡的?妥懽帖睦尔的结局怎么样?最后是怎么死的?一起了解一下吧!元顺帝妥懽帖木尔简介: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Toghon Temür,蒙古语意为“铁锅”,1320年—1370年),元朝第十一位皇帝,蒙古帝国第十五位大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