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孟頫简介诗歌书法代表作介绍赵孟頫怎么死的墓地在哪里

赵孟頫简介诗歌书法代表作介绍赵孟頫怎么死的墓地在哪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533 更新时间:2024/1/19 22:49:38

元朝文人赵孟頫在文学方面的成就颇高,诗歌、画作、书法皆有很高的造诣。赵孟頫的诗歌作品、书法作品有哪些?赵孟頫最后是怎么死的?墓地在哪里?一起了解一下吧!

赵孟頫简介: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赵孟頫妻子是谁?

赵孟頫的妻子管道升也是著名书画家,在古代女书法家中地位仅次于王羲之老师卫夫人。管道升,字仲姬,一字瑶姬,江苏青浦(今属上海)人。南宋景定三年(1262年)生。幼习书画,笃信佛法。曾手书《金刚经》数十卷,赠名山寺。

嫁元代吴兴书画名家赵孟頫为妻,封吴兴郡夫人,世称管夫人。管道升所写行楷与赵孟頫颇相似,所书《璇玑图诗》笔法工绝。精于诗。尤擅画墨竹梅兰。晴竹新篁,为其首创。元延佑六年(1319年)卒。存世的《水竹图》等卷,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竹石图》1帧,藏台湾故宫博物院。

赵孟頫生平经历介绍:

赵孟頫[fǔ](1254-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生于吴兴(今浙江湖州)。他是宋太祖赵匡胤的第11世孙、秦王赵德芳的嫡派子孙。他的父亲赵与告(又名赵与訔),曾任宋朝的户部侍郎兼知临安府浙西安抚使,宋朝灭亡后,归故乡闲居。元朝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行台恃御史程钜夫“奉诏搜访遗逸于江南”,元世祖赞赏其才貌,两年后任从四品的集贤直学士。

至元二十九年(1292)出任济南路总管府事;在济南路总管任上,元贞元年(1295),因世祖去世,成宗需修《世祖实录》,赵孟頫乃被召回京城。可是元廷内部矛盾重重,为此,有自知之明的赵孟顺便借病乞归,大德三年(1299),赵孟頫被任命为集贤直学土行江浙等处儒学提举,至大三年(1310),赵孟頫的命运发生了变化。皇太子爱育黎拔力八达对他发生了兴趣,延祐三年(1316),官居一品,名满天下”。

赵孟頫是一代书画大家,经历了矛盾复杂而荣华尴尬的一生,他作为南宋遗逸而出仕元朝,对此,史书上留下诸多争议。“薄其人遂薄其书”,贬低赵孟頫的书风,根本原因是出自鄙薄赵孟頫的为人。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

自五岁起,赵孟頫就开始学书,几无间日,直至临死前犹观书作字,可谓对书法的酷爱达到情有独钟的地步。他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世称“赵体”。与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

赵孟頫书法作品有哪些?

赵孟頫传世书迹较多,代表作有《千字文》、《洛神赋》、《胆巴碑》、《归去来兮辞》、《兰亭十三跋》、《赤壁赋》、《道德经》、《仇锷墓碑铭》等。著有《尚书注》、《松雪斋文集》12卷等。

赵孟頫一生历宋元之变,仕隐两兼,他虽为贵胄,但生不逢时,青少年时期南宋王朝已如大厦将倾,他在坎坷忧患中度过。他的父亲赵与告,官至户部侍郎兼知临安府浙西安抚使,善诗文,富收藏,给赵孟頫以很好的文化熏陶。但赵孟頫十一岁时父亲便去世了,家境每况愈下,度日维艰。

宋灭亡后,归故乡闲居。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行台恃御史程钜夫“奉诏搜访遗逸于江南”,赵孟頫等十余人,被推荐给元世祖忽必烈,初至京城,赵孟頫立即受到元世祖的接见,元世祖赞赏其才貌,两年后任从四品的集贤直学士。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出任济南路总管府事;在济南路总管任上,元贞元年(1295年),因元世祖去世,元成宗需修《世祖实录》,赵孟頫乃被召回京城。

可是元廷内部矛盾重重,为此,有自知之明的赵孟頫顺便借病乞归,被任命为集贤直学士大德三年(1299),赵孟頫被任命为集贤直学士行江浙等处儒学提举拜为翰林侍读学士至大三年(1310),赵孟頫的命运发生了变化。皇太子爱育黎拔力八达在儒师太子副詹事王约的影响下对他发生了兴趣。延祐三年(1316),夏文彦《图绘宝鉴》盛赞他“荣际王朝,名满四海”。赵孟頫在元朝文人中最为显赫。

赵孟頫传世书迹较多,代表作有《千字文》、《洛神赋》、《汲黯传》、《胆巴碑》、《归去来兮辞》、《兰亭十三跋》、《赤壁赋》、《道德经》、《仇锷墓碑铭》等。著有《尚书注》、《松雪斋文集》12卷等。

孟頫所著,有《尚书注》,有《琴原》、《乐原》,得律吕不传之妙。诗文清邃奇逸,读之使人有飘飘出尘之想。篆、籀、分、隶、真、行、草书,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天竺有僧,数万里来求其书归,国中宝之。其画山水、木石、花竹、人马,尤精致。前史官杨载称孟頫之才颇为书画所掩,知其书画者,不知其文章,知其文章者,不知其经济之学。人以为知言云。子雍、奕,并以书画知名。

赵孟頫诗歌代表作品有哪些?

孟頫所作《黄钟·人月圆》“一枝仙桂香生玉,消得唤卿卿。缓歌金缕,轻敲象板,倾国倾城。几时不见,红裙翠袖,多少闲情。想应如旧,春山澹澹,秋水盈盈。”孟頫所作《仙吕·后庭花》“清溪一叶舟,芙蓉两岸秋。采菱谁家女,歌声起暮鸥。乱云愁,满头风雨,戴荷叶归去休。”

赵孟頫的画作有哪些?

赵子昂的山水,取法董源李成,人物、鞍马师李公麟和唐人法,亦工墨竹和花鸟,均以笔墨苍润见长,以飞白法画石,以书法笔调写竹。突破了南宋画院,打破了马夏江山的“清一色”局面。他画的花鸟,成为以后的范本。

他的画作,遗存的有《重汉叠嶂图》卷(在台湾),《双松平远图》卷(在美国〕,《鹊华秋色图》卷(在台湾),《秋郊饮马图》卷《水村图》卷(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红衣罗汉》图卷(辽宁省博物馆)。其《人骑图》(北京故宫博物院),人物雍和,意态从容,很有韵味。

赵孟頫是怎么死的?

赵孟頫于英宗至治二年(1322)六月逝于吴兴。其子赵雍等将他与管夫人合葬于德清县洛舍东衡里“阳林堂”别业东南侧。2013年5月,国务院核定公布:元代“赵孟頫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赵孟頫的墓地在哪里?

东衡里赵孟頫墓保存尚好,有乡间小路可达,四周修竹茂林,绿树成荫,周围河港交叉。墓前石人剩二尊,石马一匹,散置于露天民居旁,局部已遭涂料污染。此墓穴为赵孟頫和夫人管道升的合葬墓。墓地坐北朝南,地处“龙穴”,北倚鸡笼山、勤王山,左有鸡山,右有赤山,南临弯曲的小河,远处有屯山、张家山,是极典型的“堪舆学”思想的物化,符合道教“堪舆阴宅”的地形地貌,是水晶宫道人赵孟頫的道教思想的集中体现。

赵孟頫墓穴距地下约1.5米,长3米,宽2.6米,墓为石棺双室墓,墓前有石马一匹,石朝官二尊。1319年,管道升下葬于于此;1322年,赵孟頫卒,与管道升合葬;这年秋,赵孟頫谥封魏国公,墓地规模扩大;1915年,德清县新编县志总纂程森加土修理,立墓碑;1992年,发现地下墓穴;1992年8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德清县人民政府修复墓地。2013年,对墓周边又进行了绿化,墓前石人石马重新安放,泥沙地也铺成了大理石。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鉴赏中英文翻译诗文赏析创作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苏轼代表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创作背景是什么?一起赏析一下《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原文及其中英文翻译等内容吧!苏轼代表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鉴赏: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

  • 郑光祖简介生平经历介绍郑光祖杂剧诗词作品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元朝诗人郑光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有哪些?写过哪些杂剧作品、诗词作品呢?郑光祖的作品有哪些特点?一起了解一下吧!郑光祖简介:郑光祖生于元世祖至元初年(即公元1264年),字德辉,汉族,平阳襄陵(今山西临汾市襄汾县)人,从小就受到戏剧艺术的熏陶,青年时期置身于杂剧活动,享有盛誉。但他的主要活动在南方,成为

  • 元文宗图帖睦尔简介生平经历介绍图帖睦尔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元文宗图帖睦尔是元朝第八位皇帝,元文宗的生平经历是怎样的?经历了哪些事件?元文宗最后是怎么死的?一起了解一下历史资料介绍吧!元文宗图帖睦尔简介:孛儿只斤·图帖睦尔(1304年2月16日-1332年9月2日),即元文宗,蒙古帝国大汗、元朝第八位皇帝。两次在位,第一次在位时间为1328年10月16日-1

  • 北宋东京之战简介东京之战的过程东京之战有什么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北宋东京之战简介:东京之战的过程是怎样的?东京之战有什么意义?本文这就为你介绍:北宋东京之战简介东京之战,即东京保卫战,是两宋之际以李纲、宗泽等抗战派将领为首的宋朝军民抗击金军侵略、保卫首都东京(开封)的重要战争,虽然宋军多次打退金军的进攻,但由于朝廷内部以徽宗、高宗等为首的妥协投降派不积极抗战、打

  • 天顺帝阿速吉八简介生平经历介绍阿速吉八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元朝天顺帝阿速吉八的生平经历是怎样的?阿速吉八的结局怎么样?最后是怎么死的?一起了解一下元朝历史人物阿速吉八吧!天顺帝阿速吉八简介:孛儿只斤·阿速吉八(一作阿里吉八,Ragibagh/Arigabag,1320年-1328年),元朝第7代皇帝,蒙古帝国第11代大汗(1328年在位)。阿速吉八生平经历

  • 元宁宗懿璘质班简介生平经历介绍元宁宗怎么死的墓地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元宁宗的生平经历是怎样的?最后是怎么死的?元宁宗的历史评价怎么样?为什么元朝皇帝都埋葬在了起辇谷?元朝皇帝有哪些埋葬习俗?一起了解一下吧!元宁宗懿璘质班简介:孛儿只斤·懿璘质班(1326年5月1日-1332年12月14日),元朝第十位皇帝,元明宗次子。天历三年(1330年)二月乙巳日,被封为鄜王。至

  • 李清照《一剪梅》原文鉴赏作品翻译诗歌赏析作品特点创作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清照诗歌作品《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的创作背景是什么?一起赏析一下李清照的代表作品《一剪梅》原文鉴赏及其作品翻译等内容吧!李清照诗歌作品《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原文鉴赏: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

  • 元明宗和世瓎简介生平经历介绍和世瓎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元明宗和世瓎的人物生平经历是怎样的?和世瓎最后是怎么死的?一起来看看吧!元明宗和世瓎简介:元明宗孛儿只斤▪和世瓎(là):元武宗孛儿只斤▪海山的长子、元文宗的大哥。1329年正月~八月在位,同年八月死于天历之变。蒙古汗号忽都笃汗,死后庙号明宗,谥号是翼献景孝皇帝。他名字的最后一个字"瓎",因为是生僻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原文鉴赏作品翻译诗歌赏析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辛弃疾代表作品《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创作背景是什么?一起赏析一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原文及其作品翻译等内容吧!辛弃疾代表作品《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原文鉴赏: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 李清照《声声慢》原文鉴赏作品翻译诗歌赏析创作背景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清照诗歌代表作品《声声慢·寻寻觅觅》的创作背景是什么?一起赏析一下《声声慢·寻寻觅觅》的原文及其作品翻译等内容吧!李清照代表作品《声声慢·寻寻觅觅》原文鉴赏: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