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93 更新时间:2024/3/3 2:58:57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措施如下:

1、政治上

颁布“推恩令”及“酎金夺爵”政令,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

这样,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汉武帝随后又找各种借口削爵、夺地甚至除国,严厉镇压他们的叛乱,诸侯王从此一蹶不振,为了强化专制皇权与中央集权。

2、法治上

为了强化法制,刘彻于元光五年(前130年)命中大夫张汤、赵禹修订律令,最终确立了汉律的框架,即律、令共计359章,死刑409条、1882事,死罪决事比13472事。对地方颁布了“沉命法”,严厉督促地方官吏剿灭盗贼。

3、经济上

铸币权、盐铁管理权归还中央政府,发行五泰铢。重视水利建设,治理黄河,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农业生产得到空前发展。

西汉初年,私人铸币并没有完全被禁止,盐铁的管理大多掌握在暴君手中。于是,社会上出现了许多富商大亨,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

例如,汉初诸侯王造反时,政府向诸侯王借钱以平定叛乱,但诸侯害怕政府赢不了,所以拒绝借钱。

为了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将造币权交还中央政府,铸造了五泰铢硬币。此外,全国各地都设立了盐铁官,将煮盐和炼铁的经营国有化,实行盐铁官的经营和垄断。

他们还在全国各地部署物资以压低价格。这些措施极大地改善了国家的财政状况,为汉武帝多项政策的实施奠定了经济基础。

刘彻听从少府的建议,榷酒酤,禁民酿酒,由官府专卖,以补充军费。

此外,刘彻还以恢复古礼为由,出台了白鹿皮币,要求诸侯朝见时用现钱换取白鹿皮币,用来衬垫贡品玉璧。获取白鹿皮并不难,制造成币极为容易,但却人为规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币价值40万钱,目的就在于让诸侯向朝廷多缴纳钱,以解决财政难题。

4、在军事上

年轻的将军,如卫青霍去病,都由武帝亲自训练和提拔。号召全国人民奋起,为将来击败北方强大的敌人匈奴奠定了基础。他命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贸易路线。

刘彻先后组织了七次大规模修筑边塞的行动,兴建起了长达2000公里左右的新的长城,使长城向西延伸到玉门关。

对于各边郡,刘彻在原有的都尉之外设立若干部都尉,以强化边防。

5、在意识形态和文化

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除百家而尊儒”的建议,设置五经博士,重申尊崇儒术。

他还以《诗经》、《史记》、《礼记》、《易经》、《春秋》等儒家书籍为教材,在长安建立了国学,培养统治阶级所需要的儒家人才。孔子也进入了各级政治机构。刘彻还命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一如文翁在蜀郡所立学官。

此后,儒学一直处于统治地位,受到历代尊崇,影响深远。儒家的忠君尊礼思想成为统一政权的精神支柱。

同时创立乐府于上林苑,掌管俗乐,负责收集民间的歌谣。同时制定了乐府收集民歌的“采诗夜诵”制度。为了记录民歌,乐府使用一种叫作“声曲折”的记谱法,可以把民歌的曲调记录下来。

6、官僚团队监督和选举

刘彻还从制度上完善人才提拔机制。他大力发展察举制,建立了向中央政府推荐人才的制度。建立了郡守制度,全国划分为13个郡(府),每个郡(府)各设一位郡守。

他代表朝廷监视县部的地方官员、铁腕人物及其子女,严格禁止他们作恶。禁止朝臣交结诸侯。通过这些措施,中央对各地区的控制大大加强,进一步削弱了王国的力量。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光绪遗精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光绪是清朝第十一位皇帝,死时年仅38岁,实际上只有37周岁,他的死因众说纷纭,被称为清宫八大疑案之一。2008年10月,国家清史工程编纂委员会等单位公布了对光绪头发、衣物的化验结果,认为光绪是因砒霜中毒而死。至此,光绪之死因基本拨云见日了。古代皇帝的衣食住行都有记录,健康状况更是重中之重。光绪皇帝的

  • 暮年是杜甫写给谁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暮年》这首诗歌并不是杜甫写的。四川杜甫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徐希平表示杜甫长于律诗,越到晚年也愈加炉火纯青。并且,晚年杜甫的心境是忧国忧民,“国事、家事是联系在一起的。”反观这首《暮年》,“像是网络上常见的心灵鸡汤一类的东西,与杜甫诗歌的境界差远了。”&l

  • 圆明园是哪个皇帝开始建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圆明园是由康熙帝始建于1707年。随后在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年间都有扩建。最初是康熙帝给皇四子胤禛(雍正帝)的赐园。康熙为之题匾“圆明园”,“圆明”为雍正法号。在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900年八国联军之后,圆明园又遭受到军阀破坏和

  • 圆明园是干什么用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最初是康熙帝给皇四子胤禛的赐园。1722年雍正即位以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多值房,欲以夏季在此“避喧听政”。也就是说圆明园是皇帝处理政务,生活起居,休闲放松的用途。圆明园是谁命名的?“圆明园”这一名称是

  • 圆明园是哪一年被烧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圆明园是在1860年10月6日(咸丰十年),3500名英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天三夜不灭,烟云笼罩北京城,久久不散,这座举世无双的园林杰作被一齐付之一炬。40年后,1900年八国联军之后,圆明园又遭受到军阀破坏和匪盗打击,终成一片废墟。圆明园介绍圆明园始建于1707年(康熙四十六年),

  • 科举考试四个等级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在唐朝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制度,可以分为院试、乡试、会试、殿试这四个等级。院试也称童子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进行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乡试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通过乡试后称为举人。会

  • 八股文的危害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八股文题目,内容,格式都限制太严。考生们只是按照题目的字义敷衍成文,因此扼杀了作者的创意。结果造成八股文内容空洞,专讲形式,成了文字游戏。读书人为了考取功名专研析八股文,但八股文的限制太严,而且题目限于经书,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程朱义理之学在科举制度的引导下逐渐僵化。顾炎武言:“八股

  • 八股文是哪个朝代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八股取士是明清时期。八股文是起源于宋元的经义,北宋王安石变法,并多科为进士一科,一律改试经义。明代朱元璋洪武三年,诏定科举法,应试文仿宋“经义”。成化年间,经多名大臣提倡,逐渐形成比较严格固定的八股文格式,八股文的格律形式就此形成了。清朝延续了明朝的八股取士制度,最终在光绪二

  • 武举是什么时候创立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武举是武则天于长安二年(702年)开设的,在清朝时改称武科。历史上武举一共进行过约五百次。相对于文科举,武科举较为不受重视。历朝的武举时而被废,时而恢复。而武举出身的地位亦低于文科出身的进士。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废除武举,武举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一种考试制度,从应运而生到不合时宜而废,总共延

  • 科举制度废除的时间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科举制度废除的时间是光绪三十二年即公元1905年。1905年9月2日,清政府发布“上谕”,宣布 “自丙午(1906年)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至此,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200余年(隋、唐、宋、元、明、清)的科举制度正式废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