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左丞相右丞相谁大

左丞相右丞相谁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786 更新时间:2024/4/19 20:02:12

对于左丞相和右丞相的地位高低,在各个朝代是不同的。

秦汉尊右,因此此时右丞相比左丞相大,唐、宋、明时期以左为尊则左丞相比右丞相大。

左丞相、右丞相这两个官职,始于战国时期。根据《战国策》、《史记》等史料的记载,秦武在位时,看到山东六国都设有相国一职,便把秦国的相国一职,改称为丞相。秦武王二年(前309年),秦武王在秦国设立丞相官位,设左右丞相各一人,任命甘茂为左丞相兼领上将军,樗里疾为右丞相。三国以后是辅佐皇帝总理百政的官员,即百官之长。

自秦至明朝初年朱元璋(通过胡惟庸案)废丞相的1600余年间,丞相的设置断断续续,作为官名的丞相在历史上存在时间并不长。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左为尊为什么左迁是贬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首先左迁这个词源自汉朝,在《汉书》中记载:“昌泣曰:‘臣初起从陛下,陛下独柰何中道而弃之于诸侯乎?高祖曰:吾极知其左迁,然吾私忧赵,念非公无可者。公不得已强行!”此时的汉朝时以右为尊,所以说左迁就是贬官降职的意思,相反右迁是升官的意思。左迁与右迁两词就一直沿用下来

  • 1000年前是什么朝代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000年前,从2021年算是1021年,农历辛酉年,鸡年。中国正是北宋朝时期天禧五年宋真宗赵恒执政,北方政权是辽朝开泰十年。这一年的12月18日,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出生。1年后,宋真宗赵恒去世,遗诏刘皇后为皇太后,负责处理一切军国

  •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措施如下:1、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及“酎金夺爵”政令,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这样,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汉武帝随后又找各种借口削爵、夺地甚至除国,

  • 光绪遗精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光绪是清朝第十一位皇帝,死时年仅38岁,实际上只有37周岁,他的死因众说纷纭,被称为清宫八大疑案之一。2008年10月,国家清史工程编纂委员会等单位公布了对光绪头发、衣物的化验结果,认为光绪是因砒霜中毒而死。至此,光绪之死因基本拨云见日了。古代皇帝的衣食住行都有记录,健康状况更是重中之重。光绪皇帝的

  • 暮年是杜甫写给谁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暮年》这首诗歌并不是杜甫写的。四川杜甫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徐希平表示杜甫长于律诗,越到晚年也愈加炉火纯青。并且,晚年杜甫的心境是忧国忧民,“国事、家事是联系在一起的。”反观这首《暮年》,“像是网络上常见的心灵鸡汤一类的东西,与杜甫诗歌的境界差远了。”&l

  • 圆明园是哪个皇帝开始建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圆明园是由康熙帝始建于1707年。随后在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年间都有扩建。最初是康熙帝给皇四子胤禛(雍正帝)的赐园。康熙为之题匾“圆明园”,“圆明”为雍正法号。在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900年八国联军之后,圆明园又遭受到军阀破坏和

  • 圆明园是干什么用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最初是康熙帝给皇四子胤禛的赐园。1722年雍正即位以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多值房,欲以夏季在此“避喧听政”。也就是说圆明园是皇帝处理政务,生活起居,休闲放松的用途。圆明园是谁命名的?“圆明园”这一名称是

  • 圆明园是哪一年被烧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圆明园是在1860年10月6日(咸丰十年),3500名英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天三夜不灭,烟云笼罩北京城,久久不散,这座举世无双的园林杰作被一齐付之一炬。40年后,1900年八国联军之后,圆明园又遭受到军阀破坏和匪盗打击,终成一片废墟。圆明园介绍圆明园始建于1707年(康熙四十六年),

  • 科举考试四个等级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在唐朝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制度,可以分为院试、乡试、会试、殿试这四个等级。院试也称童子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进行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乡试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通过乡试后称为举人。会

  • 八股文的危害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八股文题目,内容,格式都限制太严。考生们只是按照题目的字义敷衍成文,因此扼杀了作者的创意。结果造成八股文内容空洞,专讲形式,成了文字游戏。读书人为了考取功名专研析八股文,但八股文的限制太严,而且题目限于经书,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程朱义理之学在科举制度的引导下逐渐僵化。顾炎武言:“八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