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魏大将王平为什么投降蜀国

曹魏大将王平为什么投降蜀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239 更新时间:2024/1/16 23:28:46

熟悉三国历史的人都知道,在蜀国的后期,其实有不少大将都是从魏国叛逃而来的,比如魏延王平等等。王平的能力,在街亭之战当中已经得到了公认,诸葛亮也对他非常信任和看重,但是王平为什么要舍弃强大的魏国,而来到弱小的蜀国呢?他投降的时候,可以说是舍弃了一个更有前景的国家,却甘愿在蜀国当官,他这样选择的理由到底是什么,他看中了蜀国的什么呢?

1.王平简介

王平(?—248年),字子均,巴西宕渠(今四川省渠县东北)人,籍贯益州。三国时期蜀汉后期将领。

原属曹操,曹操与刘备争汉中,得以投降刘备。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与马谡一同守街亭,之后深受诸葛亮的器重,率领蜀汉的无当飞军,多次随诸葛亮北伐。诸葛亮死后,拜前监军、镇北大将军,镇守汉中,曹爽率领十万大军攻汉中时,被王平所击退,累封安汉侯。

延熙十一年,王平去世,其子王训继承了爵位。

2.王平投降蜀国的原因

在魏国没有出头之日

王平虽然在魏国当官,但是官职一直不高,这对战争年代的将军来说无异于无出头之日。王平最开始的时候是当一个代理校尉,一个校尉官职本来就不大,而且还是代理的。

这让王平心里很不是滋味。自己本来以为曹操是一个非常注重人才的主公,没想到却截然相反,心里有气的王平也不敢直说,只能埋在心里。其实并不是曹操不重视人才,只不过是没发现王平身上的优点,王平这个人不善于攻城池但是非常善于守城。

曹操当时主要就是攻击汉中,和蜀国争夺地盘,自然王平的实力得不到任何展现。无奈之下的王平只好投靠了蜀国,在刘备这里王平真是得到了应有的待遇,不仅身为将军,而且还成了主力。为了表示对王平的重用,刘备还交给了王平重要任务,镇守汉中,王平果然不负众望,曹操派来的数十万大军都没能撼动汉中,一问守将是王平,气的没吐血。

思乡之情

王平最开始虽然是为曹操卖命,但是自己确实巴西郡人,也就是蜀国。家在蜀国,自己为魏国卖命,王平心里很是不踏实。而且王平可是一孝子,他知道徐庶的下场,所以自己也害怕刘备会效仿曹操。

再有王平在魏国没有一点展现才华的机会,所以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投降算了,自己本来就是蜀国人,这样来看自己顶多是弃暗投明,想通了的王平收拾收拾行李,直奔蜀国而去。

曹营太过勾心斗角

之所以王平最终选择离开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是因为在曹操这里很是压抑。曹操阵营中人心不和,特别是曹家和司马懿两家之间的明争暗斗,自己在曹营意味着自己必须选择一方势力,但是当时两家的争斗还不太明朗,自己还不能拿定主意,毕竟这一步赌博,自己选不好就要完蛋了,而且王平也不喜欢这种勾心斗角的生活,在极度压抑而又不受重视的情况下王平选择了背叛。

回顾当时王平投降的局势,曹操强而刘备弱,但是王平弃强择弱,实属是无奈之举。毕竟在乱世中王平有一腔热血,怎愿意一辈子默默无闻呢?不过分析王平所做的一切都是很正确的,自从投靠刘备以后才华展现出来,成了一代名将。如果一直选择留在魏国可能还是会继续自己没有出头之日的悲惨生活。后期的王平为蜀国立下赫赫战功,成了守城第一人!名垂青史。

3.诸葛亮为何重用王平

王平投靠刘备时是在汉中之战中,当时的曹刘双方为了争夺这块地方可是把全部家底都派出去了。

无论是曹操还是刘备都把所有身家全压在上面,对汉中之地势在必得。曹操方面派出了夏侯兄弟以及张郃徐晃两位跟随了曹操数十年的沙场老将,后期的曹操更是亲自上场。

而此时的王平呢,只是一个偏将在曹操军中是很没有话语权的。此时的王平年纪轻资历少战功少,因此也就话语权少。于是当他跟谁徐晃战败后,徐晃想把战败的锅甩给他时王平不服。恐有性命之忧的他一怒之下投靠了刘备。

其实王平投靠刘备之后其实刘备一开始也没有多么重用他,真正重用他的是诸葛亮。当夷陵之战后蜀国精锐尽失,失去的不单单是国力许多年轻的蜀国将领也在此战中失败。于是后来诸葛亮北伐可用的人其实不多,令诸葛亮对王平刮目相看的是街亭之战。此战马谡不听军令以致兵败,可是王平却严格执行了诸葛亮的军令,并且在极度不利的情况下替蜀汉保存了一部分兵力并和曹魏名将张郃交手之下还能全身而退。后来马谡因为街亭之战被诸葛亮斩首利威,可是王平却因祸得福诸葛亮在这之后对他提拔重用,王平因此活跃在北伐战场上。

诸葛亮死后王平凭借着多年在战场上的老道经验,替蜀汉守着北大门汉中。让曹魏精兵每次都大败而归,与其说提拔王平的是刘备倒不如说真正成全他的是诸葛亮。王平投靠刘备后的几年里没有什么大的作为,北伐之后才正式开始展露头角,因此才说是诸葛亮提拔的他。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朱祁钰为什么直到南明才有庙号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朱祁钰是明朝第七位皇帝,但他的地位在一段时间内非常的尴尬。夺门之变爆发后,朱祁钰一直被软禁到死,而他也是第一位没能安葬在明十三陵的皇帝。朱祁镇根本不承认朱祁钰的皇帝身份,后来还是明宪宗恢复了朱祁钰的皇帝之位,直到南明明安宗时期,朱祁钰才有了庙号。可以说朱祁钰也比较冤,虽然他是临危受命当上大明皇帝,但

  • 朱祁镇宠信太监差点亡国又杀了于谦,为什么庙号还是英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庙号一般来说,其实和谥号是一样,都是一种对于皇帝生前所做的事情和为人的评价,有好有坏,而最近热播的《大明风华》里面的朱祁镇,在历史上庙号是英宗,只是,朱祁镇生前明明是宠信太监,出征瓦剌差点导致明朝亡国,后来又杀掉了于谦,这样作为的一个皇帝,为什么死后庙号还能是英宗这样一个带有褒义的称呼呢?朱祁镇还做

  • 蔡京、秦桧、严嵩三大奸臣,为何都是书法名家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人们经常会说“字如其人”,认为一个人如果写字写的很好看的话,那么做人也一定是很好的,如同君子一般,但是实际上,历史上却有三位在书法上堪称是大家的人,却是著名的奸臣,这就是蔡京、秦桧、严嵩三个人。尤其是秦桧,现如今我们使用宋体字,其实就是秦桧创造出来的,只是因为他的名声太臭,所以没有说是“秦体”而说是

  • 于谦死的冤不冤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很多人其实都会为于谦之死感到惋惜,于谦在历史上的确是一位名声非常高的民族英雄,而朱祁镇从瓦剌回来,复位之后,于谦却遭人陷害被杀,这也是很多人为他惋惜的原因。但是,为什么却又有人说,于谦虽然很惋惜,可是他却死的不冤?从当时的情况来看,于谦究竟是为什么而死,为什么有人说自从朱祁镇从瓦剌回来的那一刻,就注

  • 颜真卿并非只是书法家,他的另一身份更令人钦佩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无论你喜不喜欢书法,应该都有听说过颜真卿的作品。他的《祭侄文稿》被称为是“天下第二行书”,因为此稿是在颜真卿极度悲愤的心情下书写出的,感觉每个字都展现出了他情绪上的起伏,这种自然流淌出的作品在书法史上并不多见,所以《祭侄文稿》才会显得如此珍贵。不过颜真卿的职业可不仅仅只是一名书法家,他还是唐朝时期的

  • 高阳公主为什么会喜欢辩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高阳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七女,从小便得到李世民的宠爱。后来高阳公主嫁给房玄龄的儿子房遗爱,但这场婚姻并不是真爱趋势,高阳公主根本就不喜欢房遗爱,导致她多次外出不愿回家。直到高阳公主遇见辩机,两人互生情愫,事情曝光后辩机被处以腰斩,下场十分惨烈。高阳公主最后则是被怀疑谋反,被唐高宗赐死。这位

  • 卢循孙恩之乱王凝之被杀,谢道韫是如何保住自己家人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卢循孙恩之乱爆发后,谢道韫的丈夫王凝之负责守城,但王凝之深信同为五斗米道信仰者的孙恩不会谋反,因此不听将领劝言,坚持不舍防备,最后不敌孙恩,导致被杀。关键时刻,王凝之夫人谢道韫拼命击杀数位敌军,保护家人性命,后来孙恩对她生出敬仰之情,专门派人将谢道韫一家送回会稽。可见谢道韫不仅是一位才女,在家人面前

  • 尉缭是韩信的师父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尉缭这个人物,是很多人不是特别熟悉的,对于尉缭的了解也并不是很多,而且在战国时期的“尉缭”一共有两个人,不过史书上提到的大多数指的还是秦国的功臣尉缭。尉缭虽然是一个不经常被提及的人物,但是他其实是非常厉害的,甚至有传言认为,尉缭其实就是韩信的师父,这种说法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呢?历史上的尉缭到底是一个什

  • 黄金荣打了卢小嘉,卢小嘉为何善罢甘休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这个黄金荣和卢小嘉其实都是民国的著名人物,两个人也都不简单,话说当时黄金荣是有暴打卢小嘉的,那么卢小嘉是公子哥啊,这个卢小嘉最后到底是什么反应呢?话说是善罢甘休了,那么这个卢小嘉为什么会受这个气啊?小编反正看不懂了,具体怎么说呢?下面一起分析看看吧!想让我卢小嘉善罢甘休,无论如何也是不可能的,永

  • 邓绥家人为什么叫她“诸生”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汉朝其实出现过多位著名女政治家,其中东汉汉和帝皇后邓绥就算其中一位。邓绥曾临朝摄政十六年,期间有功有过,史学家对于她的评价亦有非议。据说邓绥六岁便能读《史书》,而且对各种典籍都抱有非常大的兴趣。后来邓绥白天做一些手工活,晚上就诵读典籍,因此她的家人都叫她“诸生”。汉和帝早逝,年仅25岁的邓绥开始临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