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祁钰为什么直到南明才有庙号

朱祁钰为什么直到南明才有庙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769 更新时间:2024/4/5 17:58:41

朱祁钰是明朝第七位皇帝,但他的地位在一段时间内非常的尴尬。夺门之变爆发后,朱祁钰一直被软禁到死,而他也是第一位没能安葬在明十三陵的皇帝。朱祁镇根本不承认朱祁钰的皇帝身份,后来还是明宪宗恢复了朱祁钰的皇帝之位,直到南明明安宗时期,朱祁钰才有了庙号。可以说朱祁钰也比较冤,虽然他是临危受命当上大明皇帝,但他在位期间表现还是非常不错的,所以也有不少大臣替朱祁钰平反,不然朱祁钰的功绩可能后人就很难知晓了。

一、兄弟关系

明宣宗朱瞻基在世的时候,虽然宠幸的后宫粉黛不少,但是子嗣并不旺,结婚十年以后,剧中的孙若微孙贵妃才为他生下了一个儿子,便是朱祁镇。一年以后,即宣德三年(1428),又有一个儿子降生,便是朱祁钰。

朱瞻基一生,只有这俩儿子,因此上,对他来说,俩儿子应该都是宝贝蛋儿,无比的疼爱,只是对于长子朱祁镇,可能会更疼爱一些,毕竟他是宠妃孙若微所出。

朱祁钰的母亲并非剧中所说的胡善祥,而是吴贤妃。吴贤妃,生于镇江府丹徒县,永乐十年(1412)入宫,服侍朱瞻基,这年她才十六岁。她并不为朱瞻基所爱,生下朱祁钰后,一直在宫内卑微地生活着。

还有一种说法是,吴贤妃本是汉王朱高煦的姬妾,宣德元年(1426),汉王谋叛,为朱瞻基所杀,她被朱瞻基夺去,后来生下了朱祁钰。后世多认为这种说法可信度不高,可能是朱祁镇夺位再次即位后,故意抹黑,以证明自己夺位的合法性。

由于朱瞻基宠爱孙贵妃,冷落吴贤妃,所以朱祁镇、朱祁钰兄弟的关系也说不上很好,但也不会太坏,毕竟皇城之内,皇子就他俩,小时候会在一起玩耍和读书的。

后来,致使兄弟俩关系发生变化的,是那场导致明朝国力由盛转衰的土木堡之变。

二、肩负重任

到正统十四年(1449),太皇太后张氏已经去世七年了。在此之前,正统五年,杨荣去世,九年,杨士奇去世,十一年,杨溥去世。

太皇太后与“三杨”的相继去世,加之孙太后认为儿子已经长大亲政,对他缺乏管教和必要的牵制、监督,让朱祁镇获得了梦寐以求的自由,内心也膨胀了。

在王振等人的蛊惑下,朱祁镇以玩乐为主,朝政为宵小之辈逐渐掌控。王振正是抓住了皇帝年轻气盛的特点,怂恿他学习明太宗朱棣远征蒙古,建立不世功勋,以光耀千古。

二十万大军说远征就远征了,为虚张声势,号称五十万大军。

按理说,皇帝御驾亲征、保家卫国,这是一桩值得赞扬的事儿。可是,朱祁镇却想着是去出宫游玩的,带着乐队、戏子、嫔妃、宫女等一大群,浩浩荡荡的。

倘若很快遇上敌人打一仗,速战速决,也是好事,偏偏敌人不好碰。这么多人来了,总不能不打一次大胜仗就撤军吧,所以就寻找战机。

偏偏王振这厮又突发奇想,想让皇帝驾临他的家乡,为他光耀门楣。这种自私心理,毁了明英宗,毁了大明朝,当然也毫无疑问的毁了王振自己。

土木堡败讯传来,朝野震惊。瓦剌大军随后南下,大有一鼓作气拿下北京城,让北宋靖康耻再现的迹象。

按说,皇帝被敌人俘虏,应该让太子监国。可是明英宗才二十三岁,还没来得及册立太子,钱皇后所生的嫡子朱见濬才两岁,还是个吃奶的娃娃,让他来肩负国难当头、御寇杀敌的重担,显然是不行的。

这个时候,大家想到了朱祁钰。他是皇帝唯一的兄弟,既然太子年幼,只有他最适合监国。孙太后、钱皇后也同意了,他便在兄长被俘虏后的三日之后,即八月十八日,宣布监国。

为了表明朱祁钰没有贪恋皇位的意思,也许是孙太后、钱皇后担心所致、留条后路上个保险,他监国的同时,明朝也册立朱见濬为皇太子。

孙太后、钱皇后为了赎回朱祁镇,搜来许多财宝送到蒙古瓦剌也先那里。也先见此笑了,财宝照收,人却不放,他还有更多的利用价值,怎能就值这些钱?朱祁镇是也先要挟大明朝的筹码,或者说人质,瓦剌想得到更多的东西。

为断了瓦剌的非分之想,维护国家利益,明朝朝野强烈要求拥立新君。当时,有资格继位的,首选太子朱见濬。可是他还未满两周岁,一个小孩,怎么能带领一国军民御寇杀敌呢?

最后大家倡议拥立监国朱祁钰,因为他现在二十二岁,是成年人,又是皇帝唯一的弟弟,更为适合做处于战乱中的明朝皇帝。

孙太后下懿旨,令朱祁钰继位称帝。可是,朱祁钰却不敢,因为哥哥还活着,说不定哪天就回来了,到时候自己怎么办?

于谦劝他:“臣等诚忧国家,非为私计。”

见此,朱祁钰只好答应,并于九月初六正式即位,年号景泰,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朱见濬仍为皇太子。他正式以一国之君的名义领导明朝军民,打响了北京城保卫战,最终挫败了敌人的侵略阴谋,取得了胜利。

三、无比纠结

瓦剌那边见明朝有了新皇帝,明白手中的前任皇帝失去了利用价值,就以此为礼物,恭送其回国,作为和谈的筹码。

景泰元年(1450)五月,也先首先遣使到明朝,表达了和谈的诚意,愿意恭送太上皇回京。景泰帝却对此不热心,一直语焉不详、言辞闪烁,没有个痛快话。

正在此时,群臣不愿意了:现在有机会迎还太上皇,怎么能不答应呢?不答应的话,全国军民都不会答应的。太上皇纵使有错,但毕竟曾是大明朝的皇帝啊!

景泰帝十分纠结:迎回哥哥,自己怎么办?退位吗?退位,自己心甘吗?若是不迎回,全国臣民答应吗?不会答应!

这时候,于谦出面劝道:“吾皇大位已定,还能有其他变数吗?请吾皇无需多虑!”

于谦这样一说,景泰帝才下决心迎回太上皇。

八月初六,离开北京城近一年之久的朱祁镇回到了朝思暮想的京城。可是,他走的时候是皇帝,回来的时候已经是逊位的前任皇帝了。虽有些失落,但是能回家,比起在蒙古包里过那寒苦日子,强的太多了。

初回到北京城,住进所谓的南宫,虽有囚禁之意,但毕竟一家团聚了,而且儿子是皇太子,是未来的皇帝,朱祁镇还是稍感欣慰的。

可这欣慰没多久便不在了。

景泰三年(1452)四月,景泰帝改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废朱见濬为沂王。

朱祁镇真是大失所望,弟弟这是想要他的命啊!皇帝你可以做,但是你还想着自己的儿子也做,把我儿子继位的资格给废除了,简直是可忍,孰不可忍!

但是,朱祁镇又能拿弟弟怎么办?一个退二线的老领导,还能夺走在任领导的权力?

朱祁钰达到目的后,得意了一阵子。

可是,第二年十一月,太子朱见济夭折了。

朝野顿时议论纷纷,认为是遭报应了:你继承了哥哥的皇位,又废黜了侄子的皇太子位,改立亲生儿子为皇太子,上天不允许啊!

于是,群臣上奏:请复立朱见濬为皇太子。

大臣们认为,复立朱见濬为皇太子,是景泰帝纠正错误的唯一正确做法。

可是,景泰帝不愿意,甚至因此处理了几个大臣。他还是想让自己儿子做太子,但膝下除了已经夭折的朱见济,尚无其他儿子,怎么办?

一个字:等!

对付群臣还是一个字:拖!

对付哥哥,也是一个字:困!

此外别无他法,杀了唯一的亲哥哥,他不舍得,于心不忍,也怕后世骂名;放了哥哥出来吧,他会时刻威胁到自己的皇位,甚至生命。

四、死不瞑目

景泰帝认为他才二十来岁,可以再生儿子的。

可能是急于生儿子近女色太过,也许是杭皇后病逝后,他心力交瘁,不久竟然一病不起。

景泰八年(1457)正月十七日,群臣上朝时,发现大位上坐着的竟然是太上皇朱祁镇。经夺门之变,明英宗复位既成事实,大臣们也只好接受。明英宗改景泰八年为天顺元年。

景泰帝在病中被废黜,退回郕王府里去继续做大明朝的王爷了。二月十九日,被迫退位一个月零二天后,朱祁钰薨了,年仅三十岁。后世多认为,他是被毒死的,不是善终。直到临死前,他渴望的儿子还是未能生出来。

七年以后,朱祁镇也病死,太子继位,是为明宪宗,恢复了叔叔的帝位,谥号“恭仁康定景皇帝”,后世称为明景帝或景泰帝。可是,明代皇帝均有谥号和庙号,景泰帝却没庙号,所以说明宪宗为叔叔恢复帝位恢复的不够全面和彻底。

直至近二百年后,南明弘光帝为景泰帝上庙号“代宗”,是为明代宗。朱祁钰这个皇帝名头才算真正的名正言顺了。可是,此时的大明王朝业已倒在了末季的风暴里,再也挺不直腰了。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朱祁镇宠信太监差点亡国又杀了于谦,为什么庙号还是英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庙号一般来说,其实和谥号是一样,都是一种对于皇帝生前所做的事情和为人的评价,有好有坏,而最近热播的《大明风华》里面的朱祁镇,在历史上庙号是英宗,只是,朱祁镇生前明明是宠信太监,出征瓦剌差点导致明朝亡国,后来又杀掉了于谦,这样作为的一个皇帝,为什么死后庙号还能是英宗这样一个带有褒义的称呼呢?朱祁镇还做

  • 蔡京、秦桧、严嵩三大奸臣,为何都是书法名家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人们经常会说“字如其人”,认为一个人如果写字写的很好看的话,那么做人也一定是很好的,如同君子一般,但是实际上,历史上却有三位在书法上堪称是大家的人,却是著名的奸臣,这就是蔡京、秦桧、严嵩三个人。尤其是秦桧,现如今我们使用宋体字,其实就是秦桧创造出来的,只是因为他的名声太臭,所以没有说是“秦体”而说是

  • 于谦死的冤不冤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很多人其实都会为于谦之死感到惋惜,于谦在历史上的确是一位名声非常高的民族英雄,而朱祁镇从瓦剌回来,复位之后,于谦却遭人陷害被杀,这也是很多人为他惋惜的原因。但是,为什么却又有人说,于谦虽然很惋惜,可是他却死的不冤?从当时的情况来看,于谦究竟是为什么而死,为什么有人说自从朱祁镇从瓦剌回来的那一刻,就注

  • 颜真卿并非只是书法家,他的另一身份更令人钦佩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无论你喜不喜欢书法,应该都有听说过颜真卿的作品。他的《祭侄文稿》被称为是“天下第二行书”,因为此稿是在颜真卿极度悲愤的心情下书写出的,感觉每个字都展现出了他情绪上的起伏,这种自然流淌出的作品在书法史上并不多见,所以《祭侄文稿》才会显得如此珍贵。不过颜真卿的职业可不仅仅只是一名书法家,他还是唐朝时期的

  • 高阳公主为什么会喜欢辩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高阳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七女,从小便得到李世民的宠爱。后来高阳公主嫁给房玄龄的儿子房遗爱,但这场婚姻并不是真爱趋势,高阳公主根本就不喜欢房遗爱,导致她多次外出不愿回家。直到高阳公主遇见辩机,两人互生情愫,事情曝光后辩机被处以腰斩,下场十分惨烈。高阳公主最后则是被怀疑谋反,被唐高宗赐死。这位

  • 卢循孙恩之乱王凝之被杀,谢道韫是如何保住自己家人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卢循孙恩之乱爆发后,谢道韫的丈夫王凝之负责守城,但王凝之深信同为五斗米道信仰者的孙恩不会谋反,因此不听将领劝言,坚持不舍防备,最后不敌孙恩,导致被杀。关键时刻,王凝之夫人谢道韫拼命击杀数位敌军,保护家人性命,后来孙恩对她生出敬仰之情,专门派人将谢道韫一家送回会稽。可见谢道韫不仅是一位才女,在家人面前

  • 尉缭是韩信的师父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尉缭这个人物,是很多人不是特别熟悉的,对于尉缭的了解也并不是很多,而且在战国时期的“尉缭”一共有两个人,不过史书上提到的大多数指的还是秦国的功臣尉缭。尉缭虽然是一个不经常被提及的人物,但是他其实是非常厉害的,甚至有传言认为,尉缭其实就是韩信的师父,这种说法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呢?历史上的尉缭到底是一个什

  • 黄金荣打了卢小嘉,卢小嘉为何善罢甘休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这个黄金荣和卢小嘉其实都是民国的著名人物,两个人也都不简单,话说当时黄金荣是有暴打卢小嘉的,那么卢小嘉是公子哥啊,这个卢小嘉最后到底是什么反应呢?话说是善罢甘休了,那么这个卢小嘉为什么会受这个气啊?小编反正看不懂了,具体怎么说呢?下面一起分析看看吧!想让我卢小嘉善罢甘休,无论如何也是不可能的,永

  • 邓绥家人为什么叫她“诸生”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汉朝其实出现过多位著名女政治家,其中东汉汉和帝皇后邓绥就算其中一位。邓绥曾临朝摄政十六年,期间有功有过,史学家对于她的评价亦有非议。据说邓绥六岁便能读《史书》,而且对各种典籍都抱有非常大的兴趣。后来邓绥白天做一些手工活,晚上就诵读典籍,因此她的家人都叫她“诸生”。汉和帝早逝,年仅25岁的邓绥开始临朝

  • 朱瞻基为什么死的那么早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明宣宗朱瞻基,相信最近看过《大明风华》的人,一定是对他有一定的了解了,虽然说电视剧的形象和历史上的形象并不是完全一致,但其实还是有一些相似之处的。历史上的朱瞻基也是早逝,在38岁的时候就死了,这个年纪对于古代的皇帝来说算是非常年轻的了,为什么朱瞻基会这么早就死了呢?朱瞻基的死因是什么,在历史上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