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姜维的武功什么水平

姜维的武功什么水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075 更新时间:2024/2/7 11:59:03

姜维大家都还是比较熟悉的了,不过众人所熟悉的那个姜维,可以说是以他的军事才能等方面出名的,包括姜维继承诸葛亮遗志进行北伐等事件,但是私会对于姜维的武力值好像很少有太多的了解。人们讨论的比较多的也就是比如吕布、关羽、张飞、赵云这些武将的武力值,但是姜维的武功在当时又能排在什么样的一个水平呢?姜维的武功放在三国时期能够排名第几,他的武力值相当于是谁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姜维和赵云相比是什么水平

作为蜀汉后期的全军统帅,大将军姜维的武艺到底如何呢?很多三国迷朋友彼此也争执不休,始终没有达成一个共识。姜维的武艺是不是能与蜀汉五虎旗鼓相当呢?

归根结底,要推断一个武将的武力值,还得从他的战斗表现来进行判定,这是最直接的依据。当然,也要与其他武将之间进行参考和对比,才能够更加准确。

姜维初次出场是在诸葛亮北伐攻打天水关的战役中。诸葛亮设下“调虎离山”之计,派赵云率兵准备乘虚拿下天水。没想到被姜维识破,来了“将计就计”,提前在天水城外设下埋伏,张网以待。赵云来到城下,正欲攻打,伏兵四起,姜维“挺枪跃马”杀出来了。

原著中说,赵云“挺枪直取姜维。战不数合,维精神倍长”。“精神倍长”是不是说明姜维有优势呢?未必。大家记得,在虎牢关之战中,吕布追击公孙瓒,被张飞拦下,张飞“抖擞精神,酣战吕布”,但张飞并没有占上风;襄樊之战时,关羽和庞德打斗“二将战有百余合,精神倍长”也没有说谁占了上风。这说明“精神倍长”只是进入了亢奋状态,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呢?因为遇到了强大的敌人,必须要集中精力将自己的武力发挥到极致。

在与姜维的打斗中,赵云非常震惊,书中描绘了赵云的心理活动:“谁想此处有这般人物!”这样的描写能说明赵云落在下风吗?当然也不是。赵云随诸葛亮北伐以来,根本就没遇到个象样点的敌将,西凉韩德号称“有万夫不当之勇”,四个儿子“皆精通武艺,弓马过人”,但被赵云在凤鸣山一战灭了满门。随后赵云又力敌八将,打得众魏将“陆续奔走”。此时的赵云是蜀汉五虎仅存的硕果,虽“寿已七旬”,仍威名赫赫,是真正的天下第一猛将,在疆场上全无敌手。

赵云从来不怕埋伏,他非常擅长打突围战,按照他的战斗风格,必须是“斩将破围”。而在天水关遇伏,赵云仍然是这个想法,要干掉最嚣张的敌将,破围而出。但突然遇到了姜维这样一个强手,短时间内不可能拿下来,而敌人的包围圈可是越收越紧。诸葛亮安排的战斗计划已经破灭,任务失败,赵云的必须首先保障部队安全撤离才是上策,因此赵云没有与姜维纠缠不休,而是迅速撤退了。

所以说,赵云并非被姜维击败,而是主动撤退。而姜维的武艺也得到了赵云的认可,“夸奖姜维枪法,与他人大不同”。赵云性情忠厚诚实,即使是敌人,也愿意认可对方的优点。

2、姜维的武功是什么水平

那么姜维的武艺能达到什么水准呢?咱们再看下一场战斗。姜维为了母亲的安全,率兵去守冀城,在期间他率部出城去劫夺蜀军粮队,遇到蜀将张翼,两人交锋,“战不数合”,王平又率领一支人马赶到,“两下夹攻,维力穷抵敌不住,夺路归城”。

这场战斗可以看出,在一挑二的状态下,姜维打不过张翼和王平的联手夹击。王平和张翼只能算是二流水平的武将,但姜维仍然是“力穷抵敌不住”,这样的战斗力怎么可能与赵云相提并论呢?米仓山赵云发威,张郃和徐晃两员曹魏一流猛将都不敢往前凑,所以结论很清楚,姜维的武艺比起赵云来还差着一个很大的层次。

诸葛亮数次北伐,曹魏猛将张郃都屡屡为难,给诸葛亮造成了很大困扰。而诸葛亮为了抗衡张郃,首先选择的并非姜维,而是大将魏延。在街亭之战中,诸葛亮安排马谡和王平去守街亭,又派高翔去驻扎在列柳城,支擒马谡。诸葛亮仍然不放心,张郃太厉害,“必得一员大将,屯兵于街亭之右,方可防之”,然后派出了魏延。这个安排也说明,在诸葛亮的心目中,蜀汉军中的第一猛将仍是魏延。

诸葛亮死后,魏延作乱,率部到南郑关堵截蜀军主力的退路,姜维与杨仪商议:“魏延勇猛,更兼马岱相助,虽然军少,何计退之?”在兵力占优的情况下,姜维仍然如此忌惮魏延,可见在姜维本人的心目中,也承认自己武艺不及魏延。

魏延作乱,烧绝栈道,上表朝廷,后主刘禅说:“魏延乃勇将,足可拒杨仪等众,何故烧绝栈道?”,可见在刘禅心目中,也认为蜀军中无人能敌魏延,当然包括姜维也不行。

通过以上诸葛亮、姜维、刘禅的观点来看,姜维的武艺应逊于魏延。

3、姜维的武功排名第几

姜维的作战风格比较独特,属于兴奋型的战将,遇强不弱,遇弱不强。打了鸡血兴奋起来,敢和赵云恶斗;状态不好的时候连邓忠这样的毛头小子也搞不定。越是危急时刻,越能超水平发挥――玩的就是心跳。

铁笼山之战,郭淮和羌兵突然袭营,姜维措手不及,慌忙逃跑,武器都没来得及拿,箭也丢了。郭淮穷追不舍,危急时刻,姜维空手接箭,反身射死郭淮。

长城之战,姜维遇到邓艾的儿子邓忠,双方交锋“三四十合,不分胜负”,姜维见邓忠枪法“全无半点放闲”,就诈败而走,暗箭射之,被邓忠早有防备避开,一枪刺向后心,危急时刻,姜维挟住敌人枪头,拔出剑来,惊退邓忠。

疆川口之战,姜维遇魏将杨欣拦截,

一个回合击退杨欣,然后追射之,连射三箭,都没有射中,姜维发怒折断雕弓,策马再追,却马失前蹄,栽落尘埃,杨欣回马来杀。危急时刻,姜维一跃而起,一枪刺中杨欣坐骑的马头,反败为胜。

通过上面这三场战斗,我们可以看出,姜维的发挥并不稳定,但他的反应速度非常迅捷,总能在危急时刻超水平发挥释放大招,转败为胜。

侯河之战、沓中之战,姜维与魏军主帅邓艾两次单挑厮杀,一次是“数十回合”不分胜负,一次是“十余合”仍然是平手。

这两场战斗也能看出姜维的武力值和邓艾基本上是在同一层次,属于一流战将中等偏弱的水平。低于张郃、魏延,和乐进凌统相近,在三国武力排行榜上只能排到二十七八名以外了。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王阳明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起王阳明,相信很多人都读过他的:“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王阳明四句教》被称之为《心学四诀》,这是“阳明心学”的思想精髓所在,也是“阳明心学”对于如何践行“知行合一”的具体指导,本文就让我们通过“心学四决”,共同体味“阳明心学”给我们的人生启迪吧!无善

  • 曾巩家有何独特的教学技巧,能一家六人同中进士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曾巩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新古文运动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主张先道后文,文道结合,成就非同一般。其实曾巩的兄弟才华也非常厉害,他们还握有一项纪录,就是曾巩和他的弟弟曾牟、曾布以及堂弟曾阜是在同一年中进士,对于曾家来说可谓是一炮四响。其实还不止,曾巩的两位女婿也是进士,等于一共是

  • 维京时代著名人物,揭秘挪威国王哈罗德的传奇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人类的文明当中,不论是哪个时代,不论曾经多么辉煌过,终将有那么一天会终结。公元1066年,对于英国来说这是非常特殊的一年,也是划时代的一年。比较了解英国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公元前55年、公元41年、公元410年、公元866年以及1066年都是决定着英伦三岛走向表示性的时间点。但是论影响力之深刻广泛

  • 张宗昌是好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起民国时期的“狗肉将军”张宗昌,稍微对他有点了解的人对他的印象就是没有文化,还喜欢作诗,但作出来的诗,纯粹就是出来搞笑的。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张宗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真的是没有文化的人马?很显然并不是,要真没有文化,也不会走到他这个地位。且随小编一起往下看!张宗昌(1881~1932),字效坤,是山

  • 朱元璋杀了那么多人,为何没人暗算他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很多人都知道,历史上朱元璋作为开国皇帝,一生中杀掉的人可以说是不计其数,在四处征战的时候,杀人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在当了皇帝之后,也杀了很多大臣,也牵连出很多人,都被朱元璋杀掉了,而死在朱元璋手下的人,都是以万来记数的。然而既然朱元璋杀掉了这么多的人,按理说应该是跟很多人都结下了“仇怨”的吧,为什么却

  • 王承恩和崇祯皇帝为什么一起死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一说起古代的太监,可能有很多人首先就会想到历史上那些祸乱朝政的很有名的太监,比如赵高、黄皓、魏忠贤之类,虽然说太监这个群体当中,真正干坏事的其实占的数量并没有特别多,但是因为他们的事迹实在是太出名,因此很多人都会给太监打上一个这样的标签。然而就在魏忠贤之后,崇祯皇帝的身边,也有一个很受他的信任的太监

  • 汤和为什么可以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汤和为什么最后可以善终?朱元璋为何没有沙雕汤和?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就要先去了解汤和是个怎样的人。看他来处才知道他是濠州钟离人,和朱元璋是同乡,而且据说住在一个小街上,按现在的话来说那就是穿一条裤子长大的,童年的汤和有壮志,在嬉戏玩耍时,喜欢统率群童,练习骑马射箭。成年之后的汤和身高七尺,举止

  • 汪精卫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43年,日本侵略军的气数已尽,已是强弩之末,隐藏在日本羽翼下的汪伪政权也朝不保夕。也就是在1943年,日本扶持的伪政权领袖汪精卫的枪伤复发,一度严重到无法站立。到了1944年,大汉奸汪精卫因为枪伤引发的并发症离奇死去。他死后,汪伪政权的很多高级官员都认为大势已去,所谓的汪伪政权也就名存实亡了。后

  • 刘文彩后裔有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我国的旧社会当中,剥削是非常普片的一件事,而革命者认为这就是原罪。而革命的目的就是为了消灭任何剥削行为和不平等。资本家和地主阶级都是剥削者,不把他们打翻在地,人民就不能够翻身做主人。刘文彩并不仅仅是被新政权竖立起来的一个旧社会的典型大恶霸、大地主的形象,事实他的确也是大地主,所以注定要被打倒的;他

  • 范仲淹一生被贬几次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们都学过范仲淹的散文《岳阳楼记》,其中最著名的一句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实就很好的总结出了范仲淹的忧乐观。范仲淹的仕途之路并不顺利,期间遭遇三次被贬,但范仲淹并没有因此自暴自弃,反而展现出了更加积极、洒脱的态度,这是后人应该好好向范仲淹学习的地方。范仲淹始终心系民生,无论官职大小